人物簡介
莫宣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岩石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岩石學家。
1938年12月出生於廣西融水,籍貫廣西融水。
1953年,莫宣學報考了南京地質學校(2000年已併入東南大學) ,接受了較系統和嚴格的地質勘探專業訓練。
1956年,莫宣學保送進入北京地質學院學習。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留校任教。
1981-1983年在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訪問學者。
1986-1990,任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
1990-, 任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1993至今任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
2009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
在學術機構任職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六、七、十屆學科評審專家組成員(1996-2006期間)、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席(1996)。
中國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學會地球內部化學與火山學委員會副主任(200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大陸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1997-2005)、《高校地質學報》副主編(1995-)、《岩石學報》副主編(1999-2001)及編委(2002-)、《Geoscience Frontiers》主編。《岩石礦物學雜誌》副主編(2009-)、《Himalaya Geology》編委(1999-)、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mber。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SEG)副主席,負責亞洲區事務。第五屆"973"計畫專家顧問組成員
主要成就
長期以來,莫宣學教授在岩漿熱力學基礎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三江”特提斯成礦域岩漿作用與成礦關係研究三大領域取得了突出貢獻。
莫宣學教授在岩漿熱力學基礎研究領域開展了創新性實驗研究。1982年發表了在美國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完成的含Fe2O3多元矽酸鹽熔體中主要組分偏摩爾體積實驗成果,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含Fe2O3熔體密度預測模型。不同深度(壓力)條件下岩漿氧逸度的估算,對岩漿成礦作用和行星演化有重要科學意義。該成果獲得兩份美國國家報告的高度評價,迄今已被Nature、GCA、JGR等著名國際雜誌他引111次。
青藏高原的形成與演化是國際地學界最為關注的課題之一。莫宣學教授運用“岩石探針”的理論與方法,對青藏高原構造-岩漿作用進行了長期系統地研究。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時限,是國際爭論的熱點。前人對碰撞時間的認識存在很大差異(70-35 Ma),莫宣學教授通過長期研究,提出印-亞大陸碰撞起始於65Ma左右的新認識,進而建立了青藏高原構造岩漿事件的系統時空格架,受到國內外重視;青藏高原巨厚地殼的成因是大陸動力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莫宣學通過對西藏新生代同碰撞與後碰撞火成岩的研究提出“兩類地殼、兩種機制”的新認識。“兩類地殼”即新生地殼與再循環地殼;“兩種機制”即構造擠壓增厚機制和地幔物質注入機制,並估算了各自的貢獻率。以往文獻中對後一種機制涉及甚少;揭示出青藏高原碰撞火山活動顯示出隨時向周邊、特別是向東遷移的趨勢,結合地球物理資料,推測可能暗示高原深部殼-幔物質的橫向流動。莫宣學教授在該領域的相關論文被SCI刊物他引613次。2005年來應邀在相關國際與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做報告25次,應邀為美國GSA Special Volume、Lithos等撰稿和評閱稿件。Mo et al.(2006)一文被Y. Dilek(當時GSA Bulletin主編)認為“是對理解亞洲新生代構造岩漿演化的一個重要貢獻”。2003年入選“第一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的優秀國內學術論文”。
莫宣學教授長期致力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特提斯成礦域岩漿作用與成礦關係的研究,提出了“兩套成礦系統、三大控礦要素”的理論概括及具體找礦方向,被地勘部門採納取得找礦突破,為開拓“三江”國家級礦產資源新基地做出了貢獻,有關成果獲得了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莫宣學教授在已發表的論著中,有第一、二作者論著170篇/部。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70篇/部;SCI論文58篇,其中,第一及通訊作者論文17篇、第二作者15篇;被SCI檢索刊物他引929次,其中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論文分別被他引283次、370次;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他引1113次,其中第一及通訊作者401次。主持完成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報告12部。近兩年以第一和通訊作者新發表SCI檢索論文8篇,出版專著1部,被SCI他引從485次增加到929次。
科研報告
1.莫宣學路鳳香沈上越 朱勤文 侯增謙等, 1990, 三江地區重要火山岩系及其與有關金屬礦產的關係. 地質礦產部”七五”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並已出版。
2.莫宣學 沈上越 朱勤文 須同瑞 魏啟榮等,1995,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綠岩與成礦. 地質礦產部”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並已出版。
3.莫宣學 郭鐵鷹 趙崇賀 張雙全 江萬 何科昭, 1995, 青藏高原構造演化隆升與岩漿熱事件若干問題研究. 地質礦產部“八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
4.莫宣學 鄧晉福 喻學惠 羅照華 袁萬明, 1996, 青海東崑崙地區銅金等金屬礦產成礦條件及找礦方向的框架性研究. 地質礦產部定向基金項目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委託青海省地礦局)組織的評審。
5.莫宣學 趙崇賀 葉德隆 何科昭 葉楠等, 1997, 贛東北深斷裂帶的形成演化及對有關金屬礦產的控制. 地質礦產部定向基金項目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委託江西省地礦局)組織的評審。
6.莫宣學 沈上越 徐啟東 魏啟榮 喻學惠, 2000, 三江地區中段銅金區域岩石地球化學研究. 地質礦產部”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研究報告, 已通過地質礦產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
7.莫宣學 喻學惠 劉肇昌 任治璣 沈上越 李文昌等, 2001, 西南“三江”中南段試驗區銅金等礦產快速勘查評價的綜合示範研究.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研究報告,已通過科學技術部(委託國土資源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
8.莫宣學 郭鐵鷹 趙志丹 鄧晉福 周肅 董國臣, 2001, 岡底斯帶中段白堊紀以來構造-岩漿作用、深部過程與高原隆升的關係. 國土資源部“九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二級課題研究報告, 已通過評審。
9.莫宣學 董方瀏 王勇 畢先梅,2003, 雲南巍山-永平礦化集中區銅金多金屬礦遠景評價報告.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報告(主要涉及流體地質填圖試驗),已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委託雲南省地質調查院)組織的評審。
10.莫宣學 羅照華 劉成東 諶宏偉 劉雲華 喻學惠,2003,東崑崙造山帶花崗岩及地殼生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研究項目課題研究報告,已通過評審。
科研項目
主持關於青藏高原的科研項目:
1.參加珠穆朗瑪地區科學考察(1974)及羅布莎鉻鐵礦外圍與雅魯藏布蛇綠岩填圖(1975-1978)
2.青藏高原構造演化、隆升與岩漿熱事件若干問題研究(地礦部重點基礎項目,1992-1995)
3.西藏岡底斯帶碰撞造山過程的岩石探針研究(博士點基金項目,1995-1997)
4.岡底斯帶中段晚白堊世以來構造-岩漿作用、深部過程與高原隆升關係的研究(地礦部重大基礎項目課題,1996-2000)
5.西藏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及其地球動力學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8-2000)
6.滇西若干地區新生代火山岩中深源岩石包體及其構造意義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2-2004)
7.青藏高原碰撞過程及資源效應(國家973項目課題,1999-2003)
8.主碰撞帶殼/幔物質交換作用與成礦效應(國家973項目課題,2003-2007)
9.“三江”地區火山岩與成礦研究(地礦部重點攻關項目課題,1986-1990)
10.“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綠岩及成礦研究(地礦部重點攻關項目課題,1991-1995)
11.西南“三江”中南段銅金等礦產快速勘查評價示範研究(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專題,1996-2000)
12.“三江”區域岩石地球化學分區研究(地礦部重點攻關項目課題,1996-2000)
13.青海東崑崙中段成礦地質背景與找礦方向研究(地礦部項目,1995-1997)
14.東崑崙造山帶花崗岩及地殼生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項目,2001-2003)
教學與招生
教學
講授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課程:
《高級岩石學》(岩漿岩部分)
《地球科學進展》(部分)
招生
招收岩石學、地球化學和礦床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具體報考專業方向為:
岩漿-構造-成礦
廣州地化所講學
2012年10月22日,應中科院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邀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莫宣學院士到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講學。作為“塗光熾講壇”系列講座第一講,莫宣學作了題為“岩漿作用與青藏高原演化”的精彩報告。報告會由廣州地化所所長徐義剛主持,礦物學與成礦學以及其他實驗室的100餘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莫宣學回顧了自己近四十年來進藏開展科研工作的經歷,從岩石探針的基本研究方法展開,系統介紹了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時限、青藏高原的地球動力學背景、拆沉、岩漿混合及地幔流動等青藏高原研究的熱點問題,並系統總結了青藏高原及鄰區的成礦規律 。
“塗光熾講壇”系列講座由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主辦,旨在紀念地學大師塗光熾先生。講座將繼續邀請國內著名的礦床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專家到廣州地化所講學。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
數學物理學部 | 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
化學部 | 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 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
地學部 | 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
信息技術科學部 | 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
技術科學部 | 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
外籍院士 | 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