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養生

書道名稱的由來

在唐以前,人們稱書寫的運動叫做書道,於是傳到日本後,只言書道,不言書法。後因唐人尚法,書寫更多的是研究技法、筆法,所以就稱書法了。但到了當代,書寫特別是毛筆的書寫的主要目的已經不是記錄文字的實用作用了,而更多的是身心合一的修為,那么還延續書法的稱謂就有些狹隘了,於是書道又回到了主流社會的視野。因為書寫的軌跡更直接的體現了道家的陰陽合諧,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叫做書道是最合適的了。那種認為書道就是日本的書法的觀點是錯的,是不了解歷史的源流的結果。書道的根在中國,書道養生的發源地也在中國,所以做好書道養生的繼承和發展工作,仍然是當代人的重要歷史使命。

理論依據

書道有益養生的理論根據如下:
小運動。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大腦緊張的工作開始得越早,持續的時間越長,人衰老的速度反而會越慢。
不分心。只凝神於書法,省去與人爭辯。對眼前或身邊發生的不愉快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而進入既輕鬆又舒適的狀態,沒有了妄念和煩惱,精神獲得享受,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倘若能持之以恆,還能達到意念集中,襟懷坦蕩,身心愉悅的境界。
會修養。琴棋書畫,既放鬆心靈,又有生活品位。在追名逐利的風潮面前,甘於清貧,恪守寂寞,使體內陰陽平衡,保證人體內環境的穩定狀態,延緩細胞的分裂周期,體內氣血在最低限度內變化,代謝相對緩慢。
心靈太極。書法能養神,養神能煉意,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心理對於生理的干擾,使一切雜念全拋之九霄雲外,這種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亞於練氣功、打太極拳。練習書法,形神共養,使書家形神一體,心身統一,從而健康長壽。
意境能把字寫好。現代社會的字都是印的。過去考科舉的時候,字是人們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寫字可以靜心,洗滌一日的煩惱。寫字可以養生,舉止行為規矩。寫字可以忘憂,寫著寫著把煩惱都忘了。寫字還可以避禍。這是古人對寫字的講究.。

名人經典案例

寫字的人都長壽,如啟功就是很高壽的人。我們從以下古今書法家的壽齡中不難看出,習書對人的健身益處。
書法家長壽名單:
隋唐之際的虞世南終年八十歲;
唐代的顏真卿被害時七十九歲;
柳公權享壽八十八歲;
明代文徵明去世時九十歲;
董其昌活到八十二歲;
清代俞樾八十六歲時,為江蘇巡撫手書唐代張繼《楓橋夜泊》詩,此書一刻碑,拓片便廣為流傳;
翁方綱壽八十五歲;
包世臣壽八十一歲;
吳昌碩壽八十四歲;
現代書法界名人齊白石黃賓虹何香凝章士釗郭紹虞蕭龍士蕭嫻啟功舒同都享九十高壽;
百歲以上的有朱屺瞻蘇局仙孫墨佛
長壽皇帝與書法
皇帝大都短命,平均活不了多大歲數。因為生活太優越了,查遍史書,前後二百三十多個皇帝,短命的多,長壽者少。但是乾隆虛歲活了九十,周歲八十九,是中國最高壽的皇帝。
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燁(1661—1772在位)酷愛書法,他說:“人果專心於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於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與我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長壽,而身強健。復有能畫的漢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絕於人者,皆壽至七八十,身體強健,畫作如常,由是觀之,凡人心志有所專,即是養身之道。”
乾隆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代君主,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九歲,是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者。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倫之樂。乾隆好讀書,善詩文。乾隆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字圓潤遒麗,很有功底。每到一處,必要御筆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親手題的碑。這些愛好對乾隆健腦、強身、養性,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