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同豐

曲同豐

曲同豐(1873—1929),字偉卿,山東福山人,早年參加過北洋水師及中日甲午戰爭。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三期。曾任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教官、陸軍速成學堂提調、監督、保定軍官學堂監督,參加過雲南辛亥起義,任38協協統。中華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軍事參議官、參戰軍師長、北京政府航空署長、直魯聯軍士官學校校長、陸軍上將。1915年5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了蠻橫無理的《二十一條》 ,保定士官學校得悉後全校立即罷課遊行以示強烈抗議。有學生咬破手指寫血書與日帝抗爭到底。段祺瑞來電訓斥學生軍人干政,要曲同豐上報首從。曲同豐回電稱學生系愛國行動,無首從之分。此電招致段祺瑞的不滿,不久,曲同豐調至北京。1928年春,直魯聯軍被國民革命軍擊潰,曲同豐隱居天津。1929年3月9日,曲同豐在天津寓所遭暴徒槍擊身亡。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曲同豐 曲同豐

曲同豐(1873—1929),字偉卿。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人。皖系軍閥將領。

16歲棄科舉業,投“泰安號”軍艦,習輪機駕駛。後調北洋水師主力艦“定遠號”,任二等輪機員。中日甲午戰爭時,“定遠”艦中彈起火,曲同豐落水獲救。戰後投效袁世凱,併入天津武備學堂學習。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曲同豐考取清政府官費留日生,入振武學校。1903年12月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1904年畢業。歸國後,先後任北洋常備軍統帶、雲南第二十九鎮步兵統帶等職。

1907年起,任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將弁學堂教練官。後升任北洋學堂武學科科長、陸軍部軍官學堂監督。1910年,由段祺瑞保薦,任駐雲南陸軍第十三鎮第七十四標統帶,鏇升第三十八協統領,實授陸軍協都統銜,並贈封典三代。

民國早期

同年夏,煙臺軍政府首領胡瑛引退,所遺民軍無人統馭,曲奉段祺瑞之命,以“辦理登煙島整頓軍隊並發餉及善後事宜”的名義,前往辦理。事後,被北京政府贈勛五位,授陸軍少將,並正式委任為“總理煙登黃軍隊管理民政外交事務”之職務。

1913年,曲同豐以軍事參贊的身份視察蒙邊。同年8月,曲繼蔣方震任保定士官學校校長,併兼將軍府參軍。

軍政生涯

曲同豐 曲同豐

1915年春,袁世凱屈服於日本的武力恫嚇,承認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保定軍校學生罷課反對,曲同豐亦通電全國表示願率全校員生效命疆場,為政府之後盾,被北京政府褫奪軍職,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他才恢復少將軍銜和職務。曾任參戰軍第一師師長、邊防軍第一師師長。同年7月,他被國務總理段祺瑞委任為山東軍務會辦,贈勛四位,授陸軍中將。

1917年春,黎元洪與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曲同豐擁段反黎,與徐樹錚、靳雲鵬、 傅良佐一起,被稱為段祺瑞的“四大金剛”。

同年8月,曲同豐以個人名義,組織偉青礦務公司,開採熱河阜新煤礦,然後以200萬元的價錢,將該礦轉給日本三井洋行經營。以後又在煙臺西北開採鋁礦,將礦石全部賣給日本。

1920年7月初,北洋軍閥直皖兩系的矛盾激化,段祺瑞組織定國軍,曲同豐為第二路司令兼前敵司令。

7月16日,直皖戰爭爆發,曲同豐任定國軍西路司令,指揮所部在直隸高碑店一帶作戰。17日,因第二旅譁變,部隊潰散,曲同豐被直軍的曹錕部俘虜並扣押解職。1922年獲釋。7月18日皖軍主帥之一的曲同豐押抵保定,在曹錕的迎賓館“光園”正式行獻刀典禮。曹錕自稱敬慕明將戚繼光的為人,所以把這座接待外賓的招待所冠以“光園”之名。

曲同豐是山東人,和吳佩孚同鄉,和曹錕亦是熟人,這次相見,一為座上主,一為階下囚。可是曲同豐頗識時務,他表示是自願投降的,所以樂意讓舊友舉行“受降禮”。曹錕在大廳中站立,曲同豐由直軍將領陪同,全副戎裝,步履鏗鏘,進入大廳,後面還有其他被俘的軍官,曲首先由腰間解下軍刀,雙手捧獻曹錕,並且朗聲說:“鄙人今天願意向貴經略使投降,特將軍刀獻上,宣誓決不與貴軍為敵。”曹錕雙手接刀後,又將軍刀發還,用和悅的音調對面前的降將說:“本使今天願意接受貴司令投降,貴司令作戰勇敢,本使深為敬佩,特將軍刀發還,仍請佩帶。本使當按照優待俘虜條例,予貴司令以最優待遇。”受降禮完成後,兩人握手敘舊,歡若平生。

曹錕受降後,即發出通電云:

“為通告事,昨段軍曲同豐等現已解到保定,見面時曲等將軍刀自行除下,雙手捧向錕云:鄙人等今願在貴使麾下投降。並宣誓云:彼等俘虜期間,對於本軍之宗旨決不有所違背之舉動。由錕將刀雙手接受,並云:本使茲承受執事之投降,閣下等勇敢可欽,仍舉軍刀給還佩帶,並得享受軍事慣例待遇俘虜之自由,除少數畏怯軍人及有污軍人資格者外,其餘均按級受本軍優待云云。此種軍人俘虜,將來當歸正式法庭審理。除飭前方軍隊查照此種待遇俘虜軍例外,並嚴令全軍勿得因段祺瑞近有懸賞謀取錕等性命,致生報復之念,而違背軍人在戰爭外應保持人道之主旨,此令。”

曲同豐在保定獻刀後,即發出通電,勸告邊防軍棄暗投明,共起討“賊”。段祺瑞在北京獲悉曲同豐這一幕丟臉的投降獻刀戲以及通電討段後,已經是大勢全去,氣也來不及了。

曲同豐獲釋後,為籌劃對付曹錕、吳佩孚之策,先赴上海、浙江、廣東遊歷,在廣州晉見了孫中山。孫命其招集舊部,討伐曹、吳,並頒發北洋招討使的委任狀,他辭而未就。後又北上,作為段祺瑞的代表,與孫中山的代表葉恭綽,相繼到奉天會見張作霖,訂立合作反直協定,形成反直三角同盟。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統治。在馮玉祥、張作霖支持下,段祺瑞在北京組成臨時執政府。曲同豐隨段復起,被任命為執政府軍事參議,晉升陸軍上將。1925年春,曲同豐被推選為段祺瑞執政府軍事善後委員會委員。7月底,又兼航空署署長。

1926年春,段祺瑞執政府被國民軍鹿鍾麟部推倒。曲同豐避往天津。不久,應張宗昌之請,赴濟南任直魯聯軍軍事實習所所長兼將校實習學校校長。

1928年春,直魯聯軍被國民黨軍擊潰,曲同豐隱居天津。

1929年3月9日,曲同豐在天津寓所遭暴徒槍擊,當場中彈身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