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藏館名稱:明皇糧倉博物館
■藏館地址:東四十條22號(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南新倉3號倉
■開館時間:2010年1月 10 日(對外預約參觀)
■鎮館之寶:有600多年歷史的南新倉古倉廒
南新倉,元、明、清三朝的皇家糧倉,是京城乃至全國保存最為完整、也最有規模的古倉廒。與故宮、長城、胡同、四合院,一併成為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的城市標籤。南新倉,作為元、明、清時期南糧北運的產物,已成為中國古代南北方生活資料調劑的見證,作為南糧濟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築,也成為我國古建中的一個特殊類型的建築留存。對研究我國運河史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是研究古代倉儲制度和倉房建築的寶貴實物。自1984年被北京市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後,古倉的保護、修繕日益引起各方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關注。近幾年,一個保護性利用、以文化養文物的方法正在這裡開始全新的嘗試。走進南新倉,在600多年前修建的皇家糧倉里,你可以欣賞到同樣誕生於600多年前美輪美奐的崑曲《牡丹亭》;可以看到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精美書法繪畫作品、絲綢、陶瓷工藝品;也可以聽到充滿現代元素的聲像、影像作品;還可以陶醉在茶藝餐飲文化的品嘗中。今天,這本就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又多了一個好去處:新開的明皇糧倉博物館。
在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新保利大廈的西側,但見在高樓林立中有一排排略顯低矮、卻氣勢非凡的古建築群,那就是南新倉。進南新倉東門,向北從古倉新韻雕塑和蓮花水景噴泉中間穿過,在明代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銅像前佇立片刻,然後走過那一片竹林掩映的甬路,在眼前豁然開朗中,你見到的就是3號倉——明皇糧倉博物館。
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 有600多年歷史的老倉廒
在具有600多年歷史的老倉廒中興建展示京都歷史、漕運歷史、倉儲歷史的博物館,本身就是有識之士的聰明之舉、智慧之舉。
位於東四十條22號的南新倉,是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擴建而成的。雖然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站在博物館的門口,今天我們仍能感覺到那老倉廒的皇家尊貴。
在古代,倉是總稱,廒就是貯糧庫房。據史料記載:在京城十三倉中,南新倉規模之大,在當時為京城之最。由於是京師儲糧重地,為長期保存糧食,要求儲糧的倉房保持乾燥與恆溫。在外觀上,倉廒與城牆一樣按軍事標準建造,全部用大城磚砌成,保證其堅固耐用。廒磚產自山東臨清縣,大城磚每塊長約45.5厘米,寬約22.5厘米,高約11.5厘米,重約25公斤。倉院牆磚要小一些,重約12公斤。倉房都是磚砌,五花山牆,廒的牆體很厚,底部厚約1.5米,頂部約為1米,牆體收分很大。廒架結構基本採用獨棵圓木的中國傳統木架結構,七梁八柱。厫內可使用的空間約2800立方米。屋頂懸山合瓦清水脊頂,前有罩門。瓦則產自山西。為了防止水淹,每座倉廒所選地址都比較高,四周築有高大圍牆,地下修有排水管道。
其他展品
總督倉場——京都倉廒總管和管理機構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迎面看到的是兩尊身著明代服裝的塑像坐在八仙桌兩側。講解員告訴我們:這是明朝倉場總督正在接待江南運糧官員。
說到糧倉,因其關係著京師的食糧供給和社會安危,一直受到最高統治集團的重視,從元建大都起,就在城內建起各種倉廩50餘座,可存糧百萬石,並特設京畿都漕運使司對倉廒進行管理。
到了明代,因當時的運輸條件,漕船不再上溯什剎海,而轉向東城了。於是,在齊化門附近,七座糧倉沿城而建。即朝陽門的祿米倉、東四的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富新倉和北新橋的北新倉、海運倉。據說,這七座倉可儲糧518萬石,除了供應百官祿米外,有時也用於平抑市場糧價和賑濟災民。
在明朝時的最高管理機構為總督倉場,總督倉場尚書或侍郎的辦公地點原在舊太倉內。主管機構是通糧廳和京糧廳。這兩個廳負責外河、里河、駁運及京通二地漕糧入倉等一系列繁雜事務,需要和30多處衙門協調工作。由此可見,明代漕運就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管理體制。
除專司貯糧的倉廒外,另有許多附屬建築,其中龍門、官廳、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級人員辦公用房;警鐘樓、更房,為報警巡更人員所用,還建有倉神廟、土地祠、關帝廟等,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為救火水源。當然,一般的倉庫周圍都是嚴禁菸火的。不僅是在倉區,就是附近的胡同里,火神廟、關帝廟也比比皆是。
京杭漕運——皇城官民的命脈
隨講解員右轉踏過小橋,我們被一幅巨大的壁畫吸引:但見畫中河道彎彎、銀帆點點;橋上、岸邊人流如織、熙熙攘攘。畫下糧垛排排、斗滿篩忙。真是當年的情景再現。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將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稱漕糧,其運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運輸方式稱漕運。漕運事關國計民生,是關係朝廷生存命脈的重要政治經濟活動。漕運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東沿海一帶運軍糧抵於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一帶)。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每年都將黃河流域所征糧食運往關中。隋朝初年,除自東向西調運外,還從長江流域轉漕北上。隋煬帝動員大量人力開鑿通濟渠,聯結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溝通南北的新的漕運通道,奠定了後世大運河的基礎。
隨著元朝強盛,城市擴大,人口增多,糧食供應難以保障。因此,開鑿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勢在必行。公元1275年,元代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沿江淮至大都各處訪問視察,決定把隋、唐時代弓形的河床“截彎取直”,不再繞道河南,而直接從淮北穿過山東,進入華北平原,最後到達通州。1292年,郭守敬又主持開鑿了從元大都到通州的運河,翌年竣工。建設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閘,通過上下閘的相互啟閉來調節水位,解決了北京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的難題,從而使貨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駛,直達積水潭碼頭。元世祖忽必烈親賜這條河為“通惠河”。通惠河的開浚,大大促進了京城倉儲事業的發展。以前供應京師的糧倉,大多建在距離北京50餘里的通州。通惠河開浚後,城中陸續建起了一批規模宏大的糧倉。於是就有了我們後來所說的“京城十三倉”。
皇糧儲放——歷代皇上的定心丸
博物館內還向我們實景展現了當年漕糧儲放的狀態:為了防潮,每座倉廒的地基,都是用三合土夯築。然後,均勻鋪灑一層白灰,再用磚鋪作地面,上加楞木,鋪滿松板。牆壁有護牆板,門有門罩。為了通風,每座倉廒頂都有氣樓、閘板,以透瀉濕蒸鬱熱之氣。並用竹篾編成隔孔,就像如今的紗窗一樣,釘在窗上以防止飛鳥進入。
俗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不管是位高九重的天子,還是芸芸眾生的庶民百姓,都逃不脫這句俗語的束縛。如此完備的儲糧方式,當然會讓皇上心舒氣爽。
漕運船模——他曾帶來東四一帶繁華
壁畫的盡頭,一艘仿製的木船緊貼畫面停靠在碼頭,船上糧包、水桶、鐵錨、纜繩一應俱全。講解員介紹說:就是這樣一艘艘的木船,把京城百姓所需的糧食和江南盛產的茶葉、陶瓷、絲綢等各類生活必需品,經由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送進京城。
大家都知道,東便門大通橋是漕運卸糧之地,但是由於糧多船多,大通橋一處不夠使用,必須有一部分漕糧在通州卸下。不管是在東便門卸下的糧食,還是在通州卸下的糧食,都要改用大車、騾馬,運至京城進朝陽門入倉。眾多的車馬、馬夫、搬運糧食的夫役和管理糧倉人員的喝水、吃飯、休息自然需要解決。朝陽門周邊的街巷,與倉儲漕運相關的行業,也就應運而生,東四牌樓一帶也日益成為繁華的商圈。著名的四大恆錢莊、供奉天地水的大慈延福宮、隆福寺廟會、燈市口燈會、東四清真寺、東升祥綢布店、瑞芳齋餑餑鋪、宏仁堂藥鋪、天源醬園、爆肚滿、恆和慶酒店,以及古玩鋪、銀樓、米店等眾多店鋪在這一帶開張營業,火爆一時。就連這一帶的胡同名,仿佛都刻著當年的印記。像東門倉胡同、豆瓣胡同、燒酒胡同、椅子胡同、美人胡同、雞爪胡同等。
這一片的繁華,不僅影響了進出京城的官員商賈,甚至也影響到了皇上。據說:始建於明成化年間的大慈延福宮,因供奉天、地、水府三元的神,俗稱三官廟。三官廟遺址就在今天老外交部大院的東側,現僅存一座東路廟院。這座廟規模大,香火旺。每逢開廟之時,香客摩肩接踵。東至朝陽門,西至東四都是絡繹不絕的人群。傳說,明成化以後的皇帝,都曾到三官廟上過香,特別是崇禎皇帝經常去。在李自成起義軍打到山西太原危及北京時,驚恐萬分的崇禎就又來向三官神求籤。一抽,正好是個“有”字,崇禎皇帝非常高興,這顯然是說大明江山“有救了”。可沒過幾天,起義軍就兵臨城下,這下,崇禎可慌了神,急忙找來測字先生想問個明白。先生問:聖上抽的什麼簽?崇禎說:我抽的是個“有”字呀。先生掐指算來緩緩答道:聖上莫怪,大明江山,氣數已盡。崇禎忙問:這明明是有,怎么會沒有呢?先生說:請聖上看,“有”字拆開,上面是大字少了一捺,“月”是“明”字少了一個“日”,這“大明”二字不是都沒有了嗎?崇禎一聽非常生氣,當即口諭:此廟永遠不得香火!也是皇上金口玉言無人敢違,三官廟從此無香火。但大明氣數終不能回,城破後,崇禎皇帝走投無路,自縊於煤山東麓一棵槐樹下。直到清乾隆年間重修後,此廟才開始有人進香。
木製糧垛——可移動的廒外儲糧倉
在博物館內我們還見到了一排高大的木桶樣裝糧器具。
漕運南糧到京倉的時間和數量,根據收穫情況、氣候和運河水勢情況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漕糧來得多時,廒庫往往不夠用,只好露天存放。於是,各倉場紛紛採取不同方式應對存糧難題。這些可隨時移動的木製糧垛,具有透氣性好、占地小、立體存儲量大、裝卸簡易等諸多好處。如圖所見,只要有一架木梯,由人工將糧食從頂端倒入庫中,封上傘狀頂即可。取糧時打開木垛下端的出糧口,便可自由掌握出糧多少。
等到垛內糧食用完後,在倉場院內的木垛,便會移至閒處,集中堆放。
鼓風機——晾曬場之必備物
在博物館中間,我們還見到了如今北方不多見的石臼和鼓風機。木質的鼓風機已顯現年頭的久遠,上邊的毛筆字清晰可見:宣統二年。
我們了解到,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現在還會使用這種石臼和鼓風機。石臼用於舂米,鼓風機的機頂,是漏斗形灌糧口,右邊的圓形木盤中間,有一個手搖把,轉動搖把盤內風葉,會將機頂流下的糧食分離成稻米和糠皮,稻米從下邊的出口流進籮筐,而糠皮則從左側的出風口吹落在地上。
因新運到的漕糧,往往濕氣較重,必須先行晾曬。所以當年京城各倉均在廒外設定晾曬場。而常年存放的廩糧,也要翻倒、除糠。鼓風機也就成為各倉場必備之物。
至此,漕糧開始進倉,分別裝進各廒,儲滿一廒,再裝一廒,廒滿關門,貼封上鎖,用時開啟發放。
“樣米”制度——保證倉糧質量的有效方式
為了保證倉糧質量,朝廷還制定了“樣米”制度。規定“各處起運京倉大小米麥,先封乾圓潔淨樣米,送戶部轉發各倉收,候運糧至日,比對相同,方許收納”。以防止運丁在中途偷換劣米。
清末有這樣一個傳說:一位御史大人向慈禧老佛爺舉報祿米倉發放的祿米、餉糧都是些快要發霉和蟲吃鼠咬過的碎米,為證實他的舉報,特意奉上了一包“樣米”。老佛爺一向關心八旗人家的生活,聽御史這么說,自然十分關切,就讓大太監李蓮英將樣米呈上來。老佛爺看後大怒,隨手就把那包米摔在這位御史頭上,大聲怒斥道:“這么好的白米不吃還要吃什麼米!”立馬將此人革了職。這位御史狀沒告成,倒落得個捲鋪蓋回老家的結局。原來這位御史要檢舉的事兒,被人家知道後,先給了李大總管一些好處。結果御史呈上的那包樣米被調了包,轉手呈給太后的是早準備好的精白米。
話還得說回來,主持倉場的大員中,並非都是貪官污吏。名臣海瑞就曾當過倉場監督,祿米倉的倉場監督題名刻石上就有他的大名。
徵收毛竹——透泄污蒸之氣的竹氣通
照片中的竹竿在倉糧存儲過程中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
據說在雍正三年的一個秋季,正逢新米到京之時,由於北京大雨連綿,京倉各廒多被雨水所浸。雍正皇帝派遣內務府總管來保,查勘各倉情況。來保在勘察過程中發現,由於海運、祿米兩倉地勢較為低洼,倉廒被淹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南新倉並無大礙,心中頗為寬慰。他無意中看到一大廒內,有幾根大毛竹高出米堆之上,不解其意。倉監督急忙解釋說:這是仿效江南藏米之家的做法,於收貯新米之時,採用竹氣通,高出米頂之上,透泄污蒸之氣。
來保聽後大喜,回去後即稟報皇帝:京倉收儲新米之時,雖有廒房上下氣樓,恐不足以泄中間之鬱熱。諸倉應效仿南新倉貯米之做法,多用氣通,每廒需用5根或6根較大毛竹。雍正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除不產竹之山東、河南兩省以外,其他各省漕船赴京時,每船帶運大毛竹2根(長2丈,中徑5寸),中毛竹10根(長1丈2尺,中徑2寸),並對南新倉的倉監督予以褒獎。
增建八井——乾隆帝救倉於火患之前
在博物館西南角,有一座石碾,大大的碾盤底座由青磚砌成。解說員告訴我們:其實這是一物兩用。既是石碾底座,又是水井。這裡隱藏著一個源自清代的傳說。
據說在乾隆年間,南新倉在京師十三倉中倉儲容量第一,其作用和影響當然不小。一天,內務府官員、總督倉場侍郎陪同一位神秘的“大人”來南新倉巡查。此位“大人”下轎後,一言不發,健步跨入南新糧倉大門。在倉場內仔細巡視一番後,該“大人”悄然離去,令在場官役誠惶誠恐。不多時日,乾隆皇帝下旨撥白銀若干,命工部在南新倉一次增建八處水井,以備不時之需。而在此之前,偌大糧倉內用於防火的水井僅有1處。眾官役紛紛猜測,南新倉增井之事會不會與日前視察過南新倉的那位神秘“大人”有關……說來也巧,水井建好後不久,與南新倉一牆之隔的舊太倉突然失火,火勢迅猛,6座倉廒毀於一旦,損失糧食10萬石。而南新倉憑藉9處水井,全力防範,竟奇蹟般的幸免於難。後來,關於當今聖上為南新倉建井的傳說不脛而走,成為頌揚乾隆功德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