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酒胡同

第二位是恆親王允祺,康熙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於康熙四十八年在燒酒胡同建府,府址就是後來的燒酒胡同三號院所在地。 奕諒原本是道光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據說如果他能早六天出生的話,他在歷史上的身份恐怕就不是王爺,而是皇帝了。 本應該是四爺的奕諒成了老五,又因惇親王綿愷無子,奕諒在9歲時被道光帝過繼給了綿愷,遂住進了燒酒胡同里的惇王府,成為了第二代惇親王。

北京曾經有過兩條燒酒胡同,一條在王府井大街,已於民國時期改名為韶九胡同;另一條位於朝陽門內大街北小街,清朝乾隆年間名為西燒酒胡同,宣統年間更名為燒酒胡同.2001年拆遷前,燒酒胡同全長三百餘米,南起朝陽門內大街,南北走向不足百米向西轉彎,變為東西走向,一直通向朝陽門內北小街。
燒酒胡同當年南北走向的一段,雖然已建成了現代化的居民小區,卻保留了燒酒胡同三號院的名稱。原來,就在這條並不起眼兒的小胡同里,竟先後有清代的十幾位皇族子孫在此居住過。
第一位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三個兒子賴慕布,因戰功卓著被封為“輔國公”。第二位是恆親王允祺,康熙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於康熙四十八年在燒酒胡同建府,府址就是後來的燒酒胡同三號院所在地。允祺之後,其後人先後五代六個人居住於此,直到嘉慶皇帝當政時,允祺後人的爵位遞降為鎮國公,無權再在王府居住,只得遷往他處。恆王府改為王府,成為嘉慶皇帝第三個兒子——綿愷的府邸。在此期間,還有一位貝勒在燒酒胡同安家,他就是怡親王允祥的長子——貝勒弘昌,這位貝勒爺性情直率,因對他的叔叔——雍正皇帝繼位有看法,一直被怡親王拘禁在家中,直到怡親王死後,才得以恢復自由。
在燒酒胡同居住過的清代皇族子孫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數第二代惇親王——奕諒。奕諒原本是道光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據說如果他能早六天出生的話,他在歷史上的身份恐怕就不是王爺,而是皇帝了。原來道光皇帝的大兒子奕諱因不好好讀書並時常威脅老師,23歲時被道光皇帝一腳踢死,二兒子、三兒子均死於幼年。就在道光帝著急皇位無人繼承之時,全嬪、祥妃、靜妃三個嬪妃先後懷了身孕,於是道光帝決定把最先出生的阿哥立為皇太子。按生產日期推算,第一個出生的應該就是奕諒,但全嬪偷偷吃了催產藥,最終全嬪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鹹豐皇帝,先於奕諒六天出生了。本應該是四爺的奕諒成了老五,又因惇親王綿愷無子,奕諒在9歲時被道光帝過繼給了綿愷,遂住進了燒酒胡同里的惇王府,成為了第二代惇親王。
奕諒之後,奕諒的孫子、曾被慈禧定為光緒皇位接班人的“大阿哥”溥因義和團事件被驅逐出皇宮後,於光緒二十八年回到燒酒胡同惇王府居住。此後,隨著清王朝的滅亡和皇族家道的沒落,惇王府也逐漸被王府的後人變賣、典當,燒酒胡同中的這座王府漸漸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燒酒胡同2001年12月拆遷,原來東西走向的一段成為了今天朝陽門北小街12號院的一部分,南北走向的一段雖然仍稱之為燒酒胡同3號院,但已沒有了一絲胡同的味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