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應對各地母語環境因國家推行共同語而急劇衰落滅絕的現狀,並呼籲不要讓以方言為載體的戲曲曲藝和民間文學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久性消失。
中港台三地都有自發組成的方言保護團體,但目前大部分的保護方案仍停留在討論階段,相互間亦缺乏溝通交流,尚無任何實質有效保護方言的行動。
方言及方言藝術步向消亡的趨勢並未有改變。
漢語方言形成
方言一般指漢族內部的地方性語言。各地方言差別這樣大是歷史形成的。古代交通不便,地域間相互交流較少,故各地方言相差甚遠,音素、音調。語法、常用辭彙常常截然不同。
有學者認為,今天的漢族是歷史上華夏、楚、吳、秦、百越、鮮卑、羌、契丹、西夏等多個民族融合而來。融合過程中受各自原先民族語言影響較大,這可能是各地方言差別這樣大的更主要原因。但融合中原有的民族語言也有所演變。例如晉東南方言只保留6世紀呼母為"娘"的稱謂,未保留呼父為"爺"而沿用羌人稱謂。
方言可粗略分為吳語、閩南語,粵語、客家語、湘贛楚、西南(川渝雲貴)、陝甘、晉豫、華北等多個語系。而僅僅在華北,就可以細分出膠東、魯西、冀中、冀東、冀北、天津等分支。
不同的方言一般也是大多數漢族民眾的各自母語,常常被認為是親情、鄉情的維繫紐帶。賀知章名篇“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千古傳誦。
方言是中國豐富口頭文學的載體,中國的各種戲曲和曲藝形式大多依賴方言而生存。
通用語與方言
歷朝歷代均曾經推行通用語音,最早是“雅言通語”。明清則以北京話作為國語。
持續到民國年間的白話文運動以北方官話的書面語口語化。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皆以北方官話發音作為國家語言標準。
有人認為,北方官話只是黃河下游地區的通用方言,無法替代各種方言,尤其無法替代長江、珠江流域的南方方言。各地方言口語無法用國語直接記錄,“口不同文”的情況日益明顯,使之後各種方言只能以口語的形式言傳,或改為用官話的方式記錄,表達嚴重失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後,為了方便南北交流,積極推廣國語以及推行簡化字,並急於統一全國語言及掃盲,國語及簡化字把方言辭彙及方言字定為不規範而刪除,而只保留北方話字及辭彙。由於人口流動性低,推廣國語無法伸展到南方省份。改革開放後,中央政府推普力度加強,首先在學校、政府、公共場所等地方開展,方言影響力逐漸降低。加上北方報刊的輿論壓力,在南方地區實行國語教學以取代本地語言教學,本地人接受方言教育的權利被剝奪。廣東由於外來人口激增而出現了“國語城市”(如深圳)。
亦有人認為,國語是漢民族的共同語和中國的國家共同語,推廣國家共同語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有利於各地民眾交流,應當肯定。但不應當因此人為強行消滅方言。
方言衰落導致口頭藝術瀕危
在電視及流行歌曲的衝擊下,方言衰落導致口頭藝術瀕危,以方言為基礎的大部分中國戲曲、曲藝迅速走向衰落,大部分已經瀕危或實際消失。導致這一現象的另一原因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當局對傳統的割裂,將傳統藝術當“封資修”批判,只是在近幾年政府學界才有所重視。
各方態度
語言學者
中國有官方學者認為,方言是人類溝通的隔離牆,保護方言是個人主義、地方主義,保護方言是一個無稽的口號,只是用於抵制推廣國語,方言保護注定失敗。由於各地的普及工作仍未到位,因此推普工作仍需在各個方言區加強。廣東地區的推普工作難以進行,是因為當地民眾有相當嚴重的地方主義,排外的風氣嚴重。南方各種“鳥語”,粗言俗語一大堆,推普之後,在大街上用粗口對罵的場面明顯少了,證明國語有助提高人民文化素質。
批評者認為,國罵也可以用國語施行,方言並不一定就粗俗。英美也有起初很粗俗的俚語,而這些俚語有很多逐漸脫離甚至完全失去性暗示的原意而為高雅人士所接受。北方人不應當稱聽不懂的語言為鳥語,就像南方人不應當稱北方話為胡語一樣。地域不是相互歧視的理由,南方的很多方言如蘇州的吳語,遠比街頭充斥著不雅語彙的某些京味方言文雅得多。批評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政府人為地迅速消滅方言。
方言區外來人口
方言區的外地人口常常為成年人,學習方言有困難,多只能以國語能與本地人溝通。又由於工作生活壓力大,流動性強,常常缺乏學習當地方言的積極性。外來工子女在課堂上只需要聽說國語。很多外地人在工作時通常使用國語,與老鄉交流一般使用自己的家鄉話。有些大學生只在當地學習,畢業後可能再到外地就業,同樣缺乏學習本地方言的動力。外地人日常認為自己難以與當地融合,又覺得當地人排斥外地人,正是因為外來人對當地沒有責任感,語言亦是一個方面所致。但隨著居住當地日久後,並對當地文化有所了解,外地人會逐漸發現學習方言有利於融入當地文化圈。
外國人學習中文
由於官方將國語確定為國家語言,在交流中有方言無法競爭的優勢,外國人學習中文時一般將國語置於中心地位。很多學習中國語文的留學僅僅學習了簡體中文及國語。缺乏對方言的了解,也阻礙了他們了解以方言為載體的豐富的曲藝戲曲及民間口頭文學。
粵語同樣存在危機
文革割斷了傳統,越來越多廣東本地兒童不會唱粵語兒歌。文革後出生的年輕父母常常認為這些舊兒歌與現代社會不相襯,自己不會,也不願意教育子女唱方言兒歌。這一觀念導致方言兒歌在創作及傳承上難以為繼。
學校鼓勵學生使用國語,教師在學校教育的都是國語兒歌。
電視媒體的普及,流行歌曲的侵入,使廣東粵曲、粵劇的傳統聽眾人群急劇減少。
西部地區國語仍需普及
沿海地區由於強制推廣,國語普及率高、經濟發達,方言影響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有方言保護的呼聲浮現。有人認為,目前的主要任務應是向西北部欠發展地區推廣國語。
方言保護運動
台灣
台灣因本土意識及本土政黨的影響下,使閩南語(台灣話)、客家話的影響力再起,促使官方推出方言拼音方案及方言字方案正規化,並在九年國教導入學校當地鄉土語言課程,全國語文競賽也增加各族族語。台灣的政界人物為彰顯自己的本土化形象,在多個公開場合下,以台灣話、客家話演講。
上海
上海的吳語(上海話)環境受到外來人口增加而萎縮,政府雖然有保護的口號,但因各方面壓力下,難以真正開展方言保護的行動。民間有識人士積極參與方言保護,製作出上海話拉丁化方案。但總體看上海的方言衰落急劇,已經到需要搶救的時候。
廣東
由於鄰近廣東的港澳普遍說粵語,改革開放初期,為了方便香港人、香港華僑回國投資,以粵語為官方語言的廣東使用粵語情況較其他方言多。受此影響,廣東珠三角地區粵語使用者沒有明顯減少,這也是粵語能繼續頑固生存的前提。
但隨著外地人口增加而導致比例不平衡,很多方言城市都出現國語社區。政府、學校、電台、電視、公共場所等紛紛改為使用國語。有人認為本地方言受到國語的壓迫,而在網路上組成方言保護組織。同時有不少學者及電視主持人公開支持保護粵語。
香港
粵語歷史上以廣州話(廣府白話)為正宗。而香港因潮州等籍貫人士占據話語優勢,常有人主張以家鄉的地方語言或摻雜外來語音取代白話的粵語核心地位。香港人近二十年來出現懶音現象愈顯嚴重,很多學者都有更正錯讀、誤讀的行動,旨在引導年青人注意口語讀音及粵語字(本字)的寫法。
何文匯提出的粵語正音學說,大量批評現時廣大粵語使用者的廣州音讀音,力推自己所列舉的正音讀法。此套讀音被香港傳媒及香港政府使用,並強制香港學校遵從,尤其是香港兩大無線電視台ATV與TVB作和應支持支持下,從而影響香港年青人的粵語口音。
批評者認為,這套讀音使用的是宋代《廣韻》的讀音,與現時廣州話差異極大,部分字音嚴重影響對方的理解,成為其他粵語地區的人士的笑柄。王亭之及潘國森等人公開批評何文匯提出的所謂的“正讀”,並多次嘲諷何文匯及其徒弟,指其音實為“邪音”,而非“正音”。
語言介紹
外部連結
[1] 搜狐網 http://news.sohu.com/20060828/n245020302.shtml
[2] 新浪網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9&subid=0&fid=654867
[3] 中國學術論壇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10689
[4] 中國方言 http://www.hhq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