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同時也是世界性現代通訊社。新華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重要宣傳輿論機構,從誕生起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設有分社,有的地區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發稿。新華網是新華社主辦的中國重點新聞網站,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每天24小時以7種文字、通過多媒體形式不間斷地向全球發布新聞信息,全球網站綜合排名穩定在190位以內。開通31個地方頻道,承辦中國政府網、中國平安網、中國文明網、振興東北網等大型政府網站,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國家級網站集群。

基本信息

簡介

新華社 新華社

新華社,全名為新華通訊社,英文為Xinhua News Agency,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新華社標識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種: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訊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履行上述四種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導,主要是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國際、國內參考報導,專稿、特稿等;二是新形式的報導,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報導;三是社辦報刊報導。

歷史沿革

新華社舊址 新華社舊址
新華社的前身是 紅色中華通訊社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 中國共產黨 領導下成立最早的新聞機構。1934年10月,紅色中華通訊社隨 中央紅軍 長征 。1937年1月,為適應革命鬥爭形勢的需要,根據中央的決定,在 延安 更名為新華通訊社。

1940年12月30日,新華社創辦了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1944年9月1日,又開辦了對國外英語廣播。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晉綏、晉察冀、山東、華中各抗日民主根據地相繼成立分社。當時,由於敵人的分割封鎖,新華社成為抗日民主根據地對外發布新聞的唯一渠道。

1946年5月,新華社總社改組機構,同時向各主要戰場派出隨軍記者或記者團。之後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部隊陸續建立前線分社和野戰軍總分社,在各兵團和軍建立分社和支社。1947年3月黨中央機關撤離延安,新華社留小部分人員組成工作隊,跟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轉戰陝北;大部分人員轉移到河北省涉縣堅持工作。此時《解放日報》停刊,新華社擔負著中共中央機關報、通訊社和廣播電台的任務,成為黨中央指導全國革命鬥爭的重要輿論工具。

1931年11月7日紅中社在瑞金葉坪首次播發新聞的電台舊址 1931年11月7日紅中社在瑞金葉坪首次播發新聞的電台舊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華社逐步統一和調整了全國各地的機構,成為集中統一的國家通訊社。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華社在強化國家通訊社職能的同時,開始建設世界性通訊社。1983年經黨中央批准,新華社加快了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步伐。目前,新華社與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被稱為“世界四大通訊社”。

創社以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也在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項: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訊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目前,我們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導,主要是公開報導(包括通稿、專線稿、專稿)和參考報導;二是新形式的報導,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報導;三是社辦報刊。這三種形式的報導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在正確引導國內輿論、積極影響國際輿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華社工作始終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進行的。毛澤東同志為新華社撰寫過100餘篇新聞稿件,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同志也都為新華社撰寫、修改過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楊尚昆廖承志胡喬木等曾先後擔任過紅中社和新華社的主要領導職務。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新華社工作作過許多重要指示。

西柏坡新華社總編室舊址 西柏坡新華社總編室舊址

1955年,毛澤東同志要求新華社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195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新華社要向著世界大的通訊社的方向努力”;粉碎“四人幫”重新工作後,小平同志視察了新華社並作“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題詞。

1991年,在新華社建社60周年之際,江澤民同志為新華社作了“努力學習,深入實際,為黨的新聞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的題詞,併到新華社視察。

1995年1月12日,江澤民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了新華社黨組的工作匯報,指出:新華社播發的新聞不僅對國內輿論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對世界輿論也產生重要的影響。中央要求把新華通訊社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世界性通訊社,使之同我們國家的地位和名望相適應。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新華社工作給予了高度關心和重視。

200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到新華社視察,傳達胡錦濤同志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六項指示精神,對新華社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為新華社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1950年時的新華社大門——北京國會街26號(現宣武門西大街57號) 1950年時的新華社大門——北京國會街26號(現宣武門西大街57號)

2015年3月28日,新華社首次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上直播習主席活動。 

2016年4月26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在北京正式掛牌。

同我雜誌

新華通訊社聯合iebook超級精靈推出共和國六十周年國慶大型電子畫冊《威武雄師》線上欣賞,遙想當年,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神州大地為之震動,炎黃子孫熱血迸張,如今可曾想,開國大典,受閱戰機時刻準備反擊入侵之敵,攜實彈飛過天安門廣場,可曾想,建國初,我軍裝備:小米加步槍“和多國造”的尷尬;可曾想,建國初,我軍炮兵部隊沿用“騾馬拉山炮”的迷惘。

當我們推開中國照片檔案館的大門,翻開歷史的書籤,回首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13次國慶閱兵式,每一個定格下的瞬間都足以成為記憶的經典,軍史的永恆。

依託新華通訊社之中國照片檔案館,全中國最詳實,最豐富的歷史圖片資源,由新華通訊社旗下攝影編輯部國內一流新聞圖片策劃和編輯團隊傾力打造的《威武雄師-閱兵之歷史篇》大型系列圖片電子畫冊即將在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特別推出,這了是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的新華社首次隆重推出電子畫冊產品。

社內業務

編輯們緊張編輯稿件 編輯們緊張編輯稿件

社歌

《四個全面》
這首歌曲包括一段視頻。歌曲動畫MV全長3分10秒,最後一部分還用了貝多芬《歡樂頌》的鏇律,連唱了四次“有了有了四個全面,中國夢啊就不遠”。在視頻中,還出現了網路流行的“彈幕”,寫著“新華社火爆rap全面出擊”“一起搖擺”“新華社啊!!!”“無限單曲循環中”“Wuli(韓語“我們的”的音譯)新華社也是蠻拼的”等語句。

價值觀 

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發揮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作用。  

職能建設

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也在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項: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訊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導,主要是公開報導(包括通稿、專線稿、專稿)和參考報導;二是新形式的報導,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和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報導;三是社辦報刊。這三種形式的報導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在正確引導國內輿論、積極影響國際輿論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外交流

新華社注重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發起並成功承辦世界媒體峰會、“國際兒童日”大型公益活動和24小時環球直播報導等全球性重要會議、重要活動。新華社是許多國際新聞組織成員,已同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訊社或新聞機構簽署了新聞交換、人員交流和技術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協定。 

轉型升級

在新時期,新華社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加快由傳統新聞產品生產為主向新時代多媒體新聞信息業態拓展、由面向媒體為主向直接面向終端客群拓展、由立足國內為主向有重點地更大範圍參與國際競爭拓展,大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著力實施“陣地前移”戰略,充分發揮黨和人民喉舌、耳目、智庫和信息總匯的作用,初步建成融通訊社業務、報刊業務、電視業務、網路業務、金融信息業務、新媒體業務和多媒體資料庫業務等為一體的全媒體機構,逐步探索出一條事業體制為主導、與市場經濟成功對接、多元運營體制並存的事業發展新路子,輿論引導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不斷提升,在國際傳媒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正闊步向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性現代國家通訊社和國際一流的現代全媒體機構加速邁進。

新聞傳播史

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歷史始於1866年,一名德國傳教士在廣州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在此後半個世紀裡,外商和傳教士在中國創辦了近300種報紙,最著名的為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五四”運動爆發,全國各地出現了大量的進步報刊。新中國建立後,新聞事業開始新的歷程,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新聞事業大幅發展,媒體數量大量增加,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科學化的新聞宣傳網。 

著名通訊社

通訊社是以採集和發布新聞為主要職能,以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為主要對象的新聞機構。比如新華社等。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各地著名的通訊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