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會城鎮城市規劃

新會會城鎮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確定城市性質是以為農業服務的輕工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發展出口商品生產,開展華僑旅遊事業的葵鄉城鎮。規劃人口規模為12萬人。確定充分利用、逐步改造舊城的原則,否定了另建新城的主張。規劃布局保持了城市原有的結構和風格。

新會會城鎮城市規劃

正文

新會廣東省中部的一個縣,位於珠江三角洲,農業手工業發達,水陸交通方便。新會縣治所在地會城鎮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蒲葵製品的主要產地。抗日戰爭時期,會城鎮遭受嚴重破壞,人口曾降至僅27000人,殘垣斷壁,野草叢生。50年代初,經濟逐漸恢復。1958年編制了會城鎮的城市規劃,1975年進行了修訂和補充。會城鎮中國較早進行城鎮規劃,依靠地方力量建設縣城,發展綠化事業而取得顯著成績的典型。
城市規劃確定城市性質是以為農業服務的輕工業加工工業為主,發展出口商品生產,開展華僑旅遊事業的葵鄉城鎮。規劃人口規模為12萬人。確定充分利用、逐步改造舊城的原則,否定了另建新城的主張。規劃布局保持了城市原有的結構和風格。會城鎮北依圭峰山,南靠有濃厚葵鄉風光的大片葵園,居住區充分利用原有的廢墟地,集中布置,沿橫貫城鎮的會城河呈帶形發展。為了適應新工業區的發展,在城鎮西北外圍環境優美的山坡地帶預留居住區發展的備用地。遠期則著重在舊城區的改造,提高建築層數,降低建築密度。新工業區布置在城市下風、河道下游的西南郊,靠近可通南海的潭江沿岸,交通運輸方便。遠期工業區向規劃中的新居住區外側西北山坡地發展,無污染的手工業布置在居住區中,葵類的粗加工和低檔產品生產逐步向原料產地擴散。城市綠化規劃提出利用窪地水面丘陵廢墟布置公園,沿河和沿街栽植花木,形成結合的綠化系統。在城北面積為1300餘公頃圭峰山上遍植林木,至80年代初已按規劃將一片禿山建設成鬱鬱蔥蔥的副業生產基地;圍繞山麓水庫建成了玉湖風景區和旅遊基地。
會城鎮的城市規劃,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布局合理,在考慮城鎮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活服務設施的安排,因而有效地指導著城鎮的建設。經過30年的建設,城鎮面貌起了重大變化,建成區面積由2.3平方公里擴大到5.2平方公里,全鎮現有工廠105家,職工27000人,全鎮人口85000人,平均每人居住面積超過8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 11.9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6.8平方米)。

配圖

新會會城鎮城市規劃新會會城鎮城市規劃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