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作者是本社,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描述的是為確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環境,經濟、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間,提高居住區的規劃設計質量,制定本規範等內容。

基本信息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公告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名稱: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

關於發布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的通知
建標〔1993〕542號
根據國家計委計綜(1987)250號文的要求,由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訂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已經有關部門會審,現批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標準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具體解釋等工作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出版發行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負責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總則

1.0.1為確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環境,經濟、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間,提高居住區的規劃設計質量,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城市居住區的規劃設計。
1.0.3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可分為居住區、小區、組團三級。各級標準控制規模,應符合表1.0.3的規定。
 

居住區小區組團
戶數(戶)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
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

1.0.3a居住區的規劃布局形式可採用居住區-小區-組團、居住區-組團、小區-組團及獨立式組團等多種類型。

1.0.4居住區的配建設施,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其配建設施的面積總指標,可根據規劃布局形式統一安排、靈活使用。
1.0.5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應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1.0.5.1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1.0.5.2符合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
1.0.5.3綜合考慮所在城市的性質、社會經濟、氣候、民族、習俗和傳統風貌等地方特點和規劃用地周圍的環境條件,充分利用規劃用地內有保留價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築物與構築物等,並將其納入規劃;
1.0.5.4適應居民的活動規律,綜合考慮日照、採光、通風、防災、配建設施及管理要求,創造安全、衛生、方便、舒適和優美的居住生活環境;
1.0.5.5為老年人、殘疾人的生活和社會活動提供條件;
1.0.5.6為工業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和建築群體、空間環境多樣化創造條件;
1.0.5.7為商品化經營、社會化管理及分期實施創造條件;
1.0.5.8充分考慮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綜合效益。
1.0.6居住區規劃設計除執行本規範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2術語、代號
2.0.1城市居住區
一般稱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幹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30000--50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整套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居住小區
一般稱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7080--15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居住組團
一般稱組團,指般被小河道路分隔,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0000--3000人)相對應,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居住區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
2.0.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築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
2.0.6公共服務設施用地(R02)
一般稱公建用地,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應包括建築基底占地及其所屬場院、綠地和配建停車場等。
2.0.7道路用地(R03)
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車地面停放場地。
2.0.8居住區(級)道路
一般用以劃分小區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與城市支路同級。
2.0.9小區(級)路
一般用以劃分組團的道路。
2.0.10組團(級)路
上接小區路、下連宅間小路的道路。
2.0.11宅間小路
住宅建築之間連線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2.0.12公共綠地(R04)
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綠地,應包括居住區公園、小遊園和組團綠地及其它塊狀帶狀綠地等。
2.0.13配建設施
與人口規模或與住宅規模相對應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
2.0.14其它用地(E)
規劃範圍內除居住區用地以外的各種用地,應包括非直接為本區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單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設用地等。
2.0.15公共活動中心
配套公建相對集中的居住區中心、小區中心和組團中心等。
2.0.16道路紅線
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2.0.17建築線
一般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2.0.18日照間距係數
根據日照標準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
2.0.19建築小品
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的、從屬於某一建築空間環境的小體量建築、遊憩觀賞設施和指示性標誌物等的統稱。
2.0.20住宅平均層數
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基底總面積的比值(層)。
2.0.21高層住宅(大於等於10層)比例
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總建築面積的比率(%)。
2.0.22中高層住宅(7~9層)比例
中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總建築面積的比率(%)。
2.0.23人口毛密度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容納的規劃人口數量(人/hm2)。
2.0.24人口淨密度
每公頃住宅用地上容納的規劃人口數量(人/hm2)。
2.0.25住宅建築套密度(毛)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套數(套/hm2)。
2.0.26住宅建築套密度(淨)
每公頃住宅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套數(套/hm2)。
2.0.27住宅面積毛密度
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m2/hm2)。
2.0.28住宅建築面積淨密度
每公頃住宅用地上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萬m2/hm2)
2.0.29建築面積毛密度
也稱容積率,是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擁有的各類建築的建築面積(m2/hm2)或以居住區總建築面積(萬m2)與居住區用地(萬m2)的比值表示。
2.0.30住宅建築淨密度
住宅建築基底總面積與住宅用地面積的比率(%)。
2.0.31建築密度
居住區用地內,各類建築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2.0.32綠地率
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綠地),其中包括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築的屋頂綠地,不應包括屋頂、曬台的人工綠地。
2.0.32a停車率
指居住區內居民車的停車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
2.0.32b地面停車率
居民汽車的地面停車拉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
2.0.33拆建比
拆除的原有建築總面積與新建的建築總面積的比值。

3用地與建築
3.0.1居住區規劃總用地,應包括居住區用地和其它用地兩類。其各類、項用地名稱可採用本規範第2章規定的代號標示。
3.0.2居住區用地構成中,各項用地面積和所占比例應符合下列規定:

3.0.2.1居住區用地平衡表的格式,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第A.0.5條的要求。參與居住區用地平衡的用地應為構成居住區用地平衡的用地應為構成居住區用地的四項用地,其它用地不參與平衡;

3.0.2.2居住區內各項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標,應符合表3.0.2規定。

居住區用地平衡控制指標(%) 表3.0.2
用地構成居住區小區組團
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
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
3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
4公共綠地(R04)7.5~185~153~6
居住區用地(R100100100

3.0.3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應符合表3.0.3規定。

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人)
 表3.0.3

 居住規模層數建築氣候區
居住區I、II、VI、VII
III、VIV
低層33~4730~4328~40
多層20~2819~2718~25
多層、高層17~2617~2617~26
小區低層30~4328~4026~30
多層20~2819~2618~25
中高層17~2415~2214~20
高層10~1510~1510~15
組團低層25~3523~3221~30
多層16~2315~2214~20
中高層14~2013~1812~16
高層8~118~118~11

註:本表各項指標按每戶3.2人計算。

3.0.4居住區內建築應包括住宅建築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築(也稱公建)兩部分;在居住區規劃用地內的其它建築的設定,應符合無污染不擾民的要求。

4 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
4.0.1居住區的規劃布局,應綜合考慮周邊環境、路網結構、公建與住宅布局、群體組合、綠地系統及窨環境等的內在聯繫,構成一個完善的、相對獨立的有機整體,並應遵循下列原則: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衛和物業管理:
4.0.1.2組織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公共活動中心,方便經營、使用和社會化服務;
4.0.1.3合理組織人流、車流和車輛停放,創造安全、安靜、方便的居住環境;
4.0.2居住區的空間與環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4.0.2.1規劃布局和建築應體現地方特色,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4.0.2.2合理設定公共服務設施,避免煙、氣(味)、塵及嗓場對居民的污染和干擾;
4.0.2.3精心設定建築小品,豐富及美化環境;
4.0.2.4注重景觀和空間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點等宜與住宅或公建結合安排;供電、電訊、路燈等管線宜地下埋設;
4.0.2.5公共活動空間的環境設計,應處理好建築、道路、廣場、院落、綠地和建築小品之間及其與人的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

4.0.3便於尋訪、識別和街道命名。

4.0.4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範圍內進行住宅建設,其規劃設計必須遵循保護規劃的指導;居住區內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古樹名木必須依法予以保護;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建築和構築物,不得環境風貌。

5住宅
5.0.1住宅建築的規劃設計,應綜合考慮用地條件、選型、朝向、間距、綠地、層數與密度、布置方式、群體組合、窨環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確定。
5.0.1a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築
5.0.2住宅間距民,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確定。
5.0.2.1住宅日照標準應符合一定的規定,對於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老年人居住建築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2小時的標準;
(2)在原設計建築外增加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準降低;
(3)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於大寒日日照1小時的標準。

氣候區劃Ⅰ、Ⅱ、Ⅲ、VII氣候區Ⅳ氣候區Ⅴ、Ⅵ
氣候區
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
日照標準日大寒日冬至日
日照時數(h)≥2≥3≥1
有效日照時間帶(h)8~169~15
計算起點底層窗台面

註:1、建築氣候區劃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第.0.1條的規定。
2、底層窗台面是指距室內地坪0.9m高的外牆位置。

5.0.2.2住宅正面間距,應按日照標準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係數控制,也可採用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係數換算。

 0°~15°(含)15°~30°(含)30°~45°(含)45°~60°(含)>60°
折減值1.0L0.9L0.8L0.9L0.95L

註:1、表中方位為正南向(0°)偏東、偏西的方位角。2、L為當地正南向住宅的標準日照間距(m)。3、本表指標僅用於無其它日照遮擋的平行布置條式住宅之間。

5.0.2.3宅側面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條式住宅,多層之間不宜小於6m;高層與各種層數住宅之間不宜小於13m;
(2)高層塔式住宅、多層和中高層點式住宅與側面有窗的各種層數住宅之間應考慮視覺衛生因素,適當加大間距。
5.0.3住宅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5.0.3.1選用環境條件優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應合理緊湊;
5.0.3.2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應避免直接開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區級道路;
5.0.3.3在I、II、IV、VII建築氣候區,主要應利於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溫與防風沙的侵襲;在III、IV建築氣候區,主要應考慮住宅夏季防熱和組織自然通風、導風入室的要求;
5.0.3.4在丘陵和山區,除考慮住宅布置與主導風向的關係外,尚應重視因地形變化而產生的地方風對住宅建築防寒、保溫或自然通風的影響;
5.0.3.5老年人居住建築宜靠近相關服務設施和公共綠地。
5.0.4住宅的設計標準,應任命現行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範》的規定,宜採用多種戶型和多種面積標準。
5.0.5住宅層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5.0.5.1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和綜合經濟效益,確定經濟的住宅層數與合理的層數結構;
5.0.5.2無電梯住宅不應超過六層。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區,當住宅分層入口時,可按進入住宅後的單程上或下的層數計算。
5.0.6住宅淨密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5.0.6.1住宅建築淨密度的最大值,不應超過表5.0.6-1的規定。

(略)

5.0.6.2住宅建築面積淨密度的最大值不應超過表5.0.6—2的規定。

(略)

6公共服務設施
6.0.1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類設施。
6.0.2居住區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時投入使用。
6.0.3居住區配套公建的項目,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第A.0.6條規定。配建指標,應以表6.0.3規定的千人總指標和分類指標控制,並應遵循下列原則:

 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千人)表6.0.3

 居住區小區組團
建築面積用地面積建築面積用地面積建築面積用地面積
總指標1668~3293
(2228~4213)2172~5559
(2762~6329)968~2397
(1338~2977)1091~3835
(1491~4585)362~856
(703~1356)488~1058
(868~1578)

中教育600~12001000~2400330~1200708~2400160~400300~500
醫療衛生(含醫院)78~198
(178~398)138~378
(298~548)38~9878~2286~2012~40
文體125~245225~64545~7565~10518~2440~60
商業服務708~910600~940450~570100~600150~370100~400
社區服務59~46476~66859~29276~32819~3216~28
金融郵電(含銀行、郵電局)20~30
(60~80)25~5016~2222~34----
市政公用(含居民存車處)40~150
(460~820)70~360
(500~960)30~140
(400~720)50~140
(450~760)9~10
(350~510)20~30
(400~550)
行政管理其它46~9637~72--------

註:①居住區級指標含小區和組團級指標,小區級含組團級指標;
②公共服務設施總用地的控制指標應符合表3.0.2規定;
③總指標未含其它類,使用時應根據規劃設計要求確定本類面積指標;
④小區醫療衛生類未含門診所;
⑤市政公用類未含鍋爐房。在採暖地區應自行確定。

6.0.3.1各地應按表6.0.3中規定所確定的本規範附錄A第A.0.6條中有關項目及其具體指標控制;
6.0.3.2本規範附錄A第A.0.6條和表6.0.3在使用時可根據規劃布局開式和規劃用地四周的設施條件,對配建項目進行合理的歸併、調整,但不應少於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千人總指標;
6.0.3.3當規劃用地內的居住人口規模界於組團和小區之間或小區和居住區之間時,除配建下一級應配建的項目外,還應根據所增人數及規劃用地周圍的設施條件,增配高一級的有關項目及增加有關指標;
6.0.3.4(取消)
6.0.3.5(取消)
6.0.3.6舊區改建和城市邊緣的居住區,其配建項目與千人總指標可酌情增減,但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6.0.3.7凡國家確定的一、二類人防重點城市均應按國家人防部門的有關規定配建防空地下室,並應遵循平戰結合的原則,與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相結合,統籌安排。將居住區使用部分的面積,按其使用性質納入配套公建;
6.0.3.8居住區配套公建各項目的設定要求,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第A.0.7條的規定。對其中的服務內容可酌情選用。
6.0.4居住區配套公建各項目的規劃布局,應符合下列規定:
6.0.4.1根據不同項目的使用性質和居住區的規劃布局形式,應採用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合理布局。並應利於發揮設施效益,方便經營管理、使用和減少干擾;
6.0.4.2商業服務與金融郵電、文體等有關項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區各級公共活動中心;
6.0.4.3基層服務設施的設定應方便居民,滿足服務半徑的要求。
6.0.4.4配套公建的規劃布局和設計應考慮發展需要。
6.0.5居住區內公共活動中心、集貿市場和人流較多的公共建築,必須相應配建公共停四場(庫),並就符合下列規定:
6.0.5居住區內公共活動中心、集貿市場和人流較多的公共建築,必須相應配建公共停四場(庫),並就符合下列規定:6.0.5.1配建公共停車場(庫)的停車位控制指標,應符合表6.0.5的規定。

 配建公共停車場(庫)停車位控制指標表6.0.5

 單位腳踏車機動車
公共中心車位/100㎡建築面積大於或等於7.5大於或等於0.45
商業中心車位/100㎡營業面積大於或等於7.5大於或等於0.45
集貿市場
車位/100㎡營業場地大於或等於7.5大於或等於0.30
飲食店
車位/100㎡營業面積大於或等於3.6大於或等於0.30
醫院、門診所車位/100㎡建築場地大於或等於1.5大於或等於0.30

註:①本表機動車停車位以小型汽車為標準當量表示: ②其它各型車輛停車位的換算辦法,應符合本規範第11章中有關規定。

6.0.5.2配建停車場(庫)應就近設定,並宜採用地下或多層車庫。

7綠地

7.0.1居住區內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其中包括了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築的屋頂綠地。
7.0.2居住區內綠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7.0.2.1一切可綠化的用地均應綠化,並宜發展垂直綠化;
7.0.2.2宅間綠地應精心規劃與設計;宅間綠地面積計算辦法應符合本規範第11章中有關規定;
7.0.2.3綠地率:新區建設不應低於30%;舊區改建不宜低於25%。
7.0.3居住區內的綠地規劃,應根據居住區的規劃布局形式、環境特點及用地的具體條件,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並宜保留和利用規劃範圍內的已有樹木和綠地。
7.0.4居住區內的公共綠地,應根據居住區不同的規劃布局形式,設定相應的中心綠地,以及老年人、兒童活動場地和其它的塊狀、帶狀公共綠地等,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7.0.4.1中心綠地的設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符合表7.0.4-1規定,表內“設定內容”可視具體條件選用;
 表7.0.1-1

中心綠地名稱設定內容要求最小規模(ha)

居住區公園:設定內容:花木草坪、花壇水面、涼亭雕塑、小賣茶座、老幼設施、停車場地和鋪裝地面等要求:園內布局應有明確的功能劃分最小規模(ha)1.0
小遊園
花木草坪、花壇水面、雕塑、兒童設
施和鋪裝地面等
園內布局應有一定的功能劃分
0.4

組團綠地
花木草坪、桌椅、簡易兒童設施等
靈活布局
0.04

(2)至少應有一個邊與相應級別的道路相鄰;
(3)綠化面積(含水面)不宜小於70%;
(4)便於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採用開敞式,以綠籬或其它通透式隔牆欄桿作分隔;
(5)組團綠地的設定應滿足有不少於1/3的綠地面積在標準的建築日照陰影線範圍之外的要求,並便於設定兒童遊戲設施和適於成人遊憩活動。其中院落式組團綠地的設定還應同時滿足表7.0.4-2中的各項要求,其面積計算起止界應符合本規範第11章中有關規定;

院落式組團綠地設定規定 表7.0.4-2

------------------封閉型綠地------X-------------------------開敞型綠地
南側多層樓---------南側高層樓------X----------南側多層樓-------南側高層樓
L≥1.5L2 L≥30m--L≥1.5L2 L≥30m--X----L≥1.5L2 L≥30m---L≥1.5L2 L≥50m
S1≥800M2㎡------S1≥1800M2-----------X----------S1≥500M2---㎡S1≥1200M2
S2≥1000M2-------㎡S2≥2000M2------X---------S2≥600㎡M2----㎡S2≥1400㎡M2

註:①L——南北兩樓正面間距(m);

L2——當地住宅的標準日照間距(m);

S1——北側為多層樓的組團綠地面積(㎡);

S2——北側為高層樓的組團綠地面積(㎡。

②開敞型院落式組團綠地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第A.0.4條規定。

7.0.4.2其它塊狀帶狀公共綠地應同時滿足寬度不小於8m、面積不小於400m2和本條第1款(2)、(3)、(4)項及第(5)項中的日照環境要求;
7.0.4.3公共綠地的位置和規模,應根據規劃用地周圍的城市級公共綠地的布局綜合確定。
7.0.5居住區內公共綠地的總指標,應根據居住人口規模分別達到:組團不少於0.5m2/人,小區(含組團)不少於1m2/人,居住區(含小區與組團)不少於1.5m2/人,並應根據居住區規劃布局形式統一安排、靈活使用。

舊區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於相應指標的70%。 

8 道路
8.0.1居住區的道路規劃,應遵循下列原則:
8.0.1.1根據地形、氣候、用地規模、用地四周的環境條件、城市交通系統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應選擇經濟,便捷的道路系統和道路斷面形式;
8.0.1.2小區內應避免過境車輛的穿行,道路通而不暢,避免往返迂迴,並適於消防車、救護車、商店貨車和垃圾車等的通行;
8.0.1.3有利於居住區內各類用地的劃分和有機聯繫,以及建築物布置的多樣化;
8.0.1.4當公共運輸線路引入居住區組閣,應減少交通噪聲對居民的干擾;
8.0.1.5在地震烈度不低於六度的地區,應考慮防災救災要求;
8.0.1.6滿足居住區的日照通風和地下工程管線的埋設要求;
8.0.1.7城市舊城區改造,其道路系統應充分考慮原有道路特點,保留各利用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街道;
8.0.1.8應便於居民汽車的通行;
8.0.1.9(取消)
8.0.2居住區道路可分為: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和宅間小路四級。其道路寬窄,應符合下列規定:
8.0.2.1居住區道路:紅線寬度不宜小於20m;
8.0.2.2小區路:路面寬6m-9m,建築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4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0m;
8.0.2.3組團路:路面寬3m-5m;建築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10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於8m;
8.0.2.4宅間小路:路面寬不宜小於2.5m;
8.0.2.5在多雪地區,應考慮堆積清掃道路積雪的面積,道路寬度可酌情放寬,但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8.0.3居住區內道路縱坡規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8.0.3.1居住區內道路縱坡控制指標應符合表8.0.3規定;

(略)

8.0.3.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道路,其縱坡宜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機動車道要求控制。
8.0.4山區和丘陵地區的道路系統規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8.0.4.1車行與人行宜分開設定自成系統;
8.0.4.2路格線式應因地制宜;
8.0.4.3主要道路宜平緩;
8.0.4.4路面可酌情縮窄,但應安排必要的排水邊溝和會車位,並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8.0.5居住區內道路設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8.0.5.1小區內主要道路至少應有兩個出人口;居住區內主要道路至少應有兩個方向與外圍道路相連;機動車道對外出人口間距不應小於150m。沿街建築物長度超過150m時,應設不小於4m×4m的消防車通道。人行出口間距不宜超過80m,當建築物長度超過80m時,應在底層加設人行通道;
8.0.5.2居住區內道路與城市道路相接時,其交角不宜小於75°;當居住區內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衝段與城市道路相接;
8.0.5.3進入組團的道路,既應方便居民出行和利於消防車、救護車的通行,又應維護院落的完整性和利於治安保衛;
8.0.5.4在居住區內公共活動中心,應設定為殘疾人通行的無障礙通道。通行輪椅車的坡道寬度不應小於2.5m,縱坡不應大於2.5%;
8.0.5.5當居住區內用地坡度大於8%時,應輔以梯步解決豎向交通,並宜在梯步旁附設推行腳踏車的坡道;
8.0.5.6當居住區內用地坡度大於8%時,應輔以梯步解決豎向交通,並宜在梯步旁附設推行腳踏車的坡道;
8.0.5.7在多雪嚴寒的山坡地區,居住區內道路路面應考慮防滑措施;在地震設防地區,居住區內的主要道路,宜採用柔性路面;
8.0.5.8居住區內道路邊緣至建築物、構築物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8.0.5規定;

(略)

8.0.5.9(取消)
8.0.6居住區內必須配套設定居民汽車(含通勤車)停車場、停車庫,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8.0.6.1居民汽車停車率不應小於10%;
8.0.6.2居民區內地面停車率(居住區內居民汽車的停車位數量與居住戶數的比率)不宜超過10%;
8.0.6.3居民停車場、庫的布置應方便居民使用,服務半徑不宜大於150m;
8.0.6.4居民停車場、庫的布置應留有必要的發展餘地。

9 豎向
9.0.1居住區的豎向規劃,應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確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規劃等內容。
9.0.2居住區豎向規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9.0.2.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減少土方工程量;
9.0.2.2各種場地的適用坡度,應符合表9.0.1規定;

(略)

9.0.2.3滿足排水管線的埋設要求;
9.0.2.4避免土壤受沖刷;
9.0.2.5有利於建築布置與空間環境的設計;
9.0.2.6對外聯繫道路的高程應與城市道路標高相銜接。
9.0.3當自然地形坡度大於8%,居住區地面連線形式宜選用台地式,台地之間套用擋土牆或護坡連線。
9.0.4居住區內地面水的排水系統,應根據地形特點設計。在山區和丘陵地區還必須考慮排洪要求。地面水排水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以下規定:
9.0.4.1居住區內應採用暗溝(管)排除地面水;
9.0.4.2在埋設地下暗溝(管)極不經濟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沖刷嚴重,管溝易堵塞的地段,可採用明溝排水。

10管線綜合
10.0.1居住區內應設定給水、污水、雨水和電力管線,在採用集中供熱居住區內還應設定供熱管線,同時還應考慮燃氣、通訊、電視公用天線、閉路電視、智慧型化等管線的設定或預留埋設位置。
10.0.2居住區內各類管線的設定,應編制管線綜合規劃確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0.0.2.1必須與城市管線銜接;
10.0.2.2應根據各類管線的不同特性和設定要求綜合布置。各類管線相互間的水平與垂直淨距,宜符合表10.0.2—1和表10.0.2—2的規定;

各種地下管線之間最小水平淨距(m) 表10.0.2-1

線名稱給

管排

管燃氣管③熱力管電力
電纜電信
電纜電信
管道
低壓中壓高壓
排水管1.51.5--------------



③低壓0.51.0--------------
中壓1.01.5--------------
高壓1.52.0---------------
熱力管1.51.51.01.52.0--------
電力電纜0.50.50.51.01.52.0------
電信電纜1.01.00.51.01.51.00.5----
電信管道1.01.01.01.02.01.01.20.5--

註:①表中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淨距適用於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當管徑大於200mm時應就大於或等於3.0m;

②大於或等於10KV的電力電纜與其它任何電力應大於或等於0.25m,如加套管,淨距可減至0.1m;小於10KV電力電纜之間應大於或等於0.1m;

③低壓燃氣管的壓力為小於或等於0.05mpa,中壓為0.005~0.3mpa,高壓為0.3~0.8mpa。

各種地下管線之間最小垂直淨距(m)表10.2.2-2

線名稱給

管排

管燃

管熱

管電力

電纜電信

電纜電信

管道
給水管0.15
排水管0.40.15
燃氣管0.150.150.15
熱力管0.150.150.150.15
電力電纜0.150.50.50.50.5
電信電纜0.20.50.50.150.50.250.25
電信管道0.10.150.150.150.50.250.25
明溝溝底0.50.50.50.50.50.50.5
涵洞基底0.150.150.150.50.50.20.25
鐵路軌底1.01.21.01.21.01.01.0

10.0.2.3宜採用地下敷設的方式。地下管線的走向,宜沿道路或與主體建築平行布置,併力求線型順直、短捷和適當集中,儘量減少轉彎,並應使管線之間及管線與道路之間儘量減少交叉;

10.0.2.4應考慮不影響建築物安全和防止管線受腐蝕、沉陷、震動及重壓。各種管線與建築物和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應符合表10.0.2-3規定;

各種管線與建、構築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m)表10.0.2-3

線名稱建築物基礎地上桿柱(中心)鐵路(中心)城市道路側石邊緣公路邊緣
通信照明及35kv
給水管3.00.53.05.01.51.0
排水管2.50.51.55.01.51.0


管低壓1.51.01.05.03.751.51.0
中壓2.03.751.51.0
高壓4.05.002.51.0
熱力管直埋2.51.02.03.03.751.51.0
地溝0.5
電力電纜0.60.60.60.63.751.51.0
電信電纜0.60.50.60.63.751.51.0
電信管道1.51.01.01.03.751.51.0

註:①表中給水管與城市道路側石邊緣的水平間距1.0m適用於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當管徑大於200mm時應大於或等於1.5m;

②表中給水管與圍牆或籬笆的水平間距1.5m是適用於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當管徑大於200mm時應大於或等於2.5m;

③排水管與建築物基礎的水平間距,當埋深淺於建築物基礎時應大於或等於2.5m;

④表中熱力管與建築物基礎的最小水平間距對於管溝敷設的熱力管道為0.5m,對於直埋閉式熱力管道管徑小於或等於250mm時為2.5m,管徑大於或等於300mm時為3.0m,對於直埋開式熱力管道為5.0m。

10.0.2.5各種管線的埋設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離建築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遠宜為:電力管線或電信管線、燃氣管、熱力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各類管線的垂直排序,由淺入深宜為:電信管線、熱力管、小於10KV電力電纜、大於10KV電力電纜、燃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10.0.2.6電力電纜與電信管纜宜遠離,並按照電力電纜在道路東側或南側、電信管纜在道路西側或北側的原則布置;

10.0.2.7管線之間遇到矛盾時,應按下列原則處理:

(1)臨時管線避讓永久管線;

(2)小管線避讓大管線;

(3)壓力管線避讓重力自流管線;

(4)可彎曲管線避讓不可彎曲管線。

10.0.2.8地下管線不宜橫穿公共綠地和庭院綠地。與綠化樹種間的最小水平淨距,宜符合表10.0.2-4中的規定。

管線與綠化樹種間的最小水平淨距(m) 表10.0.2-4

名稱最小水平淨距
至喬木中心至灌木中心
給水管、閘井1.51.5
污水管、雨水管、探井1.51.5
燃氣管、探井1.21.2
電力電纜、電信電纜1.01.0
電信管道1.51.0
熱力管1.51.5
地上桿柱(中心)2.02.0
消防龍頭1.51.2
道路側石邊緣0.50.5

11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11.0.1居住區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的項目應包括必要指標和可選用指標兩類,其項目及計量單位應符合表11.0.1規定。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系列一覽表 表11.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