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文學評論是運用一定的文藝理論來分析、評斷文藝現象的文章。分析、評斷就要有褒貶,有抑揚,文藝評論也稱為文藝批評。
文藝評論是“揭示文學藝術作品的美和缺點的”一門科學。這門科學是文藝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探討怎樣去認識和評價一定的文藝現象。從寫作科學的角度看,文藝評論屬於論說性文體,它既要解決“怎樣去認識和評價”的問題,又要研究如何藉助於一定的形式和技巧把“認識和評價”恰當地表達出來。
概述
文學評論包括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散文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我的父親母親》是電影。電影是集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音樂、美工、剪輯、服裝、道具、化妝、燈光、特技等於一身的一種集體創作的綜合藝術,影視評論既可對諸多方面做綜合評論,亦可對某一方面做重點評論。
文學評論與一般的思想評論是不同的。思想評論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和人們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現出來的種種思想問題,目的是幫助人們提高思想認識,分清是非;它可以通過各種各樣,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論證,只要緊扣你所要闡明的觀點就行。
文學評論的對象是文學作品(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影視等);評論的目的是通過對其思想內容,創作風格,藝術特點等方面議論、評價,提高閱讀,鑑賞水平,評論時當然可以旁徵博引,引用各種材料論證,但這旁徵博引的各種材料,應是與文學作品有關的,而文學評論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來自所評文學作品本身。
另外文學評論與一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當然從某一角度講,文學評論首先要基於對作品的分析,沒有分析何來評論;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對作品的評價。但之間仍是有區別的,分析作品側重是談作品“是這樣”;而評論側重是談作品“為什麼是這樣”,“這樣好不好”。
文學評論必須對作品有總的評價,並且對你這個評價有一定論證過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對作品要有總評價。
另外在寫文學評論時,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樣會用原材料擠掉你的論述;評論點要集中,鮮明。評論角度不要過大,比如你寫“評《紅樓夢》”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從何處下手評?很難寫,如果你把它縮為“評《紅樓夢》中人物的對話”,進而再縮小角度為“評《紅樓夢》鳳辣子的語言特徵”就容易下筆了。
觀點要鮮明,要用確鑿的材料的闡析去支持觀點,引證的材料首先要來自作品本身,當然還可旁徵博引,材料分析和觀點要始終保持一致。對讀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評論前要對其有關方面作一定的交代。
現在新的語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各類文學作品,而且選的基本都是文情並茂的古今中外名篇;另外影視節目也相當豐富。同學們應拿起筆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學作品寫寫文學評論。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鑑賞能力,還能提高你的書面表達能力。下面給同學展示幾篇北大附中高三10班寫的《我的父親母親》的評論。前面已展示了幾篇他們寫的《觀後感》,你們把前後所展示的例文比較一下,然後談談觀(讀)後感與文學評論的異同。
大型學術刊物
《文學評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文學研究和理論批評的大型學術刊物。
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2月22日,原屬北京大學,1956年撥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1977年5月哲學社會科學部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是《文學評論》的主辦和主管單位。
《文學評論》原名《文學研究》,1956年下半年籌辦,1957年3月12日創刊號出版,為季刊。1959年2月定名為《文學評論》,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刊物出至當年第三期被迫停刊。
刊物重視對新時期文學成果的研究和評論,注意扶植中青年文學研究工作者,為繁榮文藝,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寫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的寫作大致有四個步驟:閱讀——定題——評論——寫作。
(一)閱讀閱讀對於文學評論來說,是占有材料、調查研究的過程。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閱讀範圍。從文學評論的寫作要求看,閱讀既要做到點面結合,又要做到深淺結合。
所謂點面結合的“點”,是指作品。所謂“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這裡,作品的閱讀是最重要的,這是獲得評論權的最重要的依據。只有閱讀作品,才能使自己對評論的對象了如指掌,評論時說到點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謂深淺結合,是指作品的閱讀要深一點,鑽得透一點,深到能產生真知灼見為止。為了深,就要多讀幾遍。恩格斯為了對拉薩爾的《弗蘭茨·馮·濟金根》一劇本進行評論,先後將作品至少讀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薩爾》中說:“為了有一個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態度’”,為了“在讀了之後提出詳細的評價、明確的意見”,所以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我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如,列寧為了對小說《怎么辦》進行評論,在一個夏天把這部小說讀了五遍,“每一次都在這個作品裡發現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動的思想。”(《列寧論文學藝術》第897頁)毛澤東也說過,《紅樓夢》要讀五遍,不讀五遍就沒有發言權。
這說明,浮光掠影、晴蜓點水式的閱讀是不行的。對於被評論的對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徹一些,對作品象對人一樣,要知心、知音。對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閱讀不妨淺一點,瀏覽一遍,有一個直覺印象即可,否則,不能保證“點”的深。2.閱讀方法。一般採取“總體——部分——總體”的步驟。一、總體,就是從頭至尾通讀。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二、部分,是要對重要部分仔細地讀,分析研究,加深印象,發現特色(或發現問題),初步形成觀點。三、總體,是要獲得完整的本質的認識,對作品的傾向和藝術性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閱讀過程中,要及時做好摘記工作。有一種“評點法”的評論,就是一手拿筆,一邊閱讀,一邊評點的。如金聖歎評點《水滸》、《三國演義》。還要通過閱讀培養複述節錄作品內容的能力。這是因為評論中常要概述作品內容,以作評論的依據。
(二)定題所謂定題,就是在讀書、蒐集材料的基礎上,選擇並確定評論的題旨(中心)。定題也稱為“選題”。
初學寫作文學評論的人在定題時常犯以下幾種毛病:第一種,為評而評,無的放矢。評論者隨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未經過認真思考,就去評論。第二種,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開始就寫《論×××的小說創作》這樣大的題目,往往無從下筆而流於一般、平庸、膚淺。第三種,缺乏新意,老生常談,步別人的後塵,拾人牙慧。應該怎樣定題呢?首先要選準作品。應該選擇什麼人的哪一篇作品,這是有標準的。標準就是:
(1)作品的價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權衡一下,問問自己:這作品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評?俄國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假使你要做一個徹底的人,那么就應該特別注意作品的價值,而不必拘泥於你以前覺得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還是壞。”(《談批評中的坦率精神》)這說明:文學評論要評的是文學作品,作品本身的價值才是我們確定評論與否的重要依據。所謂作品的價值,指的是它的美學價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的水平應是很高的,或比較高的;另外,是某一種作品代表著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或者就是壞作品。這兩類作品都是值得評論的。因為,評論好的,可提高讀者的審美水平,使讀者獲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認識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發展,提高一步;評論壞的,可以防微杜漸,給作者敲警鐘,使讀者也能認識假、惡、醜。
(2)現實的需要。現實的需要指的是:國家事業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凡是現實需要評論的作品,我們作為評論者,就應該負起評論的責任。
(3)個人的專長。選作品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專長來定。也就是說,要選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評論的來評。尤其是初學評論寫作的,更要揚長避短,否則評起來困難,也不容易評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確定評的論中心,有兩個原則要遵守:第一、不同體裁,區別對待。體裁不同,確立評論中心的角度也應有所不同。如:敘事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信箋於人物塑造、矛盾衝突等方面。抒情文學的評論,評論的角度應偏重於藝術意境、感情抒發等方面。第二、應有真知,貴在創新。評論的中心,必須從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真知灼見出發來確立。由於是自己的真知灼見,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創新,評出新水平。對一篇作品,是評人物形象,還是評情節安排,是評某一細節,還是評全篇結構,是評思想意義,還是評語言風格,都需要評論者具有一雙慧眼。培養“眼力”,可以採取兩個辦法:一是選取。選取作品有意義之點來評。因為作者在寫作時就是這樣選材的。魯迅說:“選取有意義之點,指示出來,使那意義格外分明,擴大,那是正確的批評家的任務。”(《關於小說題材的通信》)應該使自己能夠熟練地從評論的作品中選取有意義之點。在開始時,可以選擇一些名篇,自己確定一個具體的範圍,選取一些有意義之點。如評價魯迅的小說《祝福》,可以確定一個範圍:評論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這樣,既可以從總的方面——祥林嫂是一個什麼樣的典型,成功在哪裡等方面來選取;也可以從局部的方面——魯迅怎樣刻劃祥林嫂的眼睛、語言、性格等方面來選取。二是甄別。主要從三方面鍛鍊自己的甄別能力:一,作品中什麼是應選取的有意義之點,什麼是要捨棄的無意義之點;二,什麼是自己對於作品的真知灼見,什麼是拾人牙慧的舊調重彈、老生常談;三,哪些是自己評論時能夠駕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難自己力不勝任的。總之,定題是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評論者的思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過程”。要順利完成這個“飛躍”過程,需要花大力氣、下深功夫。一些批評家能定題定得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評論多數評論是基於以下五個問題:
1.這部作品說些什麼?
2.這部作品意味著什麼?
3.這部作品是如何表達的?
4.這部作品表達得好不好?
5.這部作品值得創作嗎?
第一個評論的問題,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現象。主要應對“誰”、“什麼”、“何處”、“何時”、“為何”和“如何”給予正確的答案。目的在於明確作品所反映的具體內容,並且把作者所經驗的與自己所經驗的聯繫起來。
第二個評論的問題,在於闡明作品的主題。這種能力只有在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才能具備。要正確評論作品的主題,一般要從:一、內容釋義;二、感覺感情;三、語言調整;四、作者意圖等四個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個評論的問題,涉及到作者為了在讀者中得到預期反應所運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達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為文學作品來說,除非能夠注意並運用這些特殊的技巧,否則,讀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評價它。評價作品的表達技巧是讀者和作者都會感興趣的。
第四個評論的問題,是建立在對前三個問題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為了公平、正確地評價一部文學作品與讀者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這種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評論者對這部文學作品的個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確判斷作者藝術手法表達的成功程度,對作品的技巧的運用作出應有的評價,將會得到作者和許多讀者的贊同。
第五個評論的問題是關於作品的價值的。一篇文學評論只有正確地指出作品的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才稱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學評論。“使文學作品獲得寫作價值的,除了帶來愉快,擴大知識領域,提供新的見識,促進積極行動,促進對生活有更正確的態度等等以外,還有語言的描繪(通過色彩、形狀、明暗、場景的描寫),思想、結構或語言的宏偉,歷史性(對於另一時間的描述),以及存在於許多散文和詩歌中的韻律。”(威廉·W·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
在《文學評論》、《文藝報》等報刊上發表的評論作品,為我們學習評論提供了範文,我們可以從這些評論中學習到有益的評論方法。
(四)寫作文學評論屬於議論文。它必須具有議論文的一般特點,這是它與其它議論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於它是對文學作品發表的評論,所以又不同於其它的議論文,而要有點文學色彩,這是它的個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學評論,既要具有一般論說文的特點,又要講究文學性。
1.要有正確而鮮明的觀點(論點)。我們對一篇文學作品發表議論,總要有個基本看法:是好還是壞?是基本上好的還有缺點,還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處?這個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這個論點必須是正確的、鮮明的。
2.要有準確、充分而有說服力的論據。文學評論的論據,主要應從作品的人物、情節和藝術描寫中去找,也就是說,要對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藝術描寫和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深入細緻的具體的分析。從而引用足以說明自己論點的材料來作為論據。這些論據一定要準確可靠,不能想當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斷章取義,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3.要運用科學的符合邏輯推理的論證方法。是用歸納法,還是用演繹法,或者是類比法,應深思熟慮。而且,是寫成一篇立論的評論,還是一篇駁論的評論,也需要根據寫作目的,從作品實際和讀者需要出發來確定。
4.要具有文學批評的當代意識,能按照文學規律和特性結合作品實際進行寫作。必須運用學過的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史知識、美學知識、語言學和修辭學知識,針對具體作品進行具體分析。否則,在文章中盡講外行話,或者對文藝作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樣的評論肯定難以服人。
5.在創作上文學觀念在不斷更新,因此文學評論的理論和術語也隨之不斷更新。為此,就要努力使評論的語言既準確、嚴密、有科學性、理論性,又要鮮明、新穎、有文學性、形象性。要通過語言的運用將評論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外國文學評論
刊名: 外國文學評論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主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ISSN 1001-6368CN 11-1068/I
郵發代號 82-325
創刊年:1987年
分類
按對象或內容劃分:文學評論、音樂評論、舞蹈評論、美術評論等;而文學評論又可細分為:散文評論、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
按文藝評論的表現形式劃分:
論文式:按一般理論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撰寫的文藝評論文章。具有準確嚴密、具體翔實,理論色彩濃、邏輯性強等特點。它是最常見的一種文藝評論樣式。
隨筆式:即雜談隨感。包括漫談、漫評、賞析、短論等。
書信式:運用書信體寫成的文藝評論。例如孫犁《關於小說〈荷花澱〉的通信》。
詩體式:用詩或詞的形式撰寫的一種文藝評論。
點評式:又稱評點式,是中國獨特的、傳統的評論樣式,在被評作品的首部以“序言”、“讀法”或“總論”的方式對對象作總體的簡潔評說,在作品正文中則以經濟的筆墨作“夾批”、“眉批”。這種文藝評論樣式主要流行於明清時代。
對話式:又稱問答式。用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就文藝現象進行評價和判斷。在不斷揭露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樹立自己的觀點。如《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序跋式:文藝作品前面的序、導語、前言、小引和後面的後記、題跋等。可以是作者自序自跋,也可以由他人為序為跋。序跋除了介紹寫作意圖和交待有關情況外,還要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
特徵
1.感性體悟與理性思辯的交融
評論者面對的是感性的、形象的作品,要對作品進行評論,首先必須進入到作品之中,對作品進行直觀的感性體悟,運用形象思維以及非理性的直覺、靈感、頓悟等,對作品進行感性的體悟,形成審美感受。
在感性體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思辨。即在文藝欣賞的基礎上對審美對象作出分析、判斷,升華為對審美對象的深刻的、準確的、全面的理性認識,得出理性的價值判斷。文藝評論的寫作主要是一種理論寫作,它是對文藝創作現象的理性把握。
2.科學認識與美學批評的結合
文藝評論是一種科學的認識活動。嚴密的科學性,是文藝評論的內在要求。作為一種科學的認識活動,文藝評論的基本思維方式是抽象思維。它是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思辨,對文藝現象進行分析、研究、綜合,探究個別中蘊含的一般、現象中顯示出的規律。
作為一種科學認識活動,文藝評論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杜勃羅留波夫:“批評的第一個工作是‘發現事實,指出事實’,而進一步的工作,則是‘根據事實進行評判’。”這就是說,評論家應從文藝現象的實際出發,通過客觀的分析研究,引出符合事實的科學結論,這是文藝評論追求的基本目標。
寫作秘笈
側重於文學的社會性、歷史性研究。這是一種傳統的評論方法,即以文學的社會屬性作為透視點,從文學的外部聯繫入手,從巨觀的角度考察文學與社會、文學與生活等各種因素的關係,探討文學現象的現時價值和歷史價值以及探討文學現象的深層本質和發展規律。
著意於文學本體的研究。即以文學的內在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堅持文內談文。
著眼於文學創作與文學接受的心理機制與心理過程。這是對文學作品進行心理解讀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力求把握和開掘各種文學現象的心理依據,尋找其心理規律。包括作者的創作心理活動,藝術形象的心理活動,讀者審美接受的心理活動,著力揭示出深層的、隱秘的內涵。
比較性研究。這是一種把世界文學作為一個整體,把各類文學置於一個整體中加以比較和認識,在比較中把握和揭示文學本質和規律的方法。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影響的比較研究,考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學發生相互影響的原因、過程與結果。通過平行比較的方法,研究那些在內容與形式並無直接聯繫的文學作品,揭示出不同的文學作品所體現出來的人類的一些共同屬性,揭示出不同文學樣式在不同文學環境與文學體系中的不同發展規律。還可以用對比和類比的方法進行比較評論,找出同中之異,異中之同。
藝術力
在於揭示文學藝術作品本身的奧秘,揭示作者文學創作的奧秘。將眼光投注於文學(文本)的肌體,通過自己的解讀語言深入到作家所創造的世界中去,像作家一樣全面地融入事物,透視其內部機制和營構體系,尋求其藝術魅力生成的規律,以此促進文學的繁榮與進步。
社會力
在於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通過文學評論總結出文學活動的得失成敗,以引導、幫助作者的創作和讀者的欣賞,藉以提升作者的創作水平和讀者的審美水平,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文學審美水平的提高。同時,讓作者與讀者藉以消弭語言藝術創作中特有的傳達遮掩和解讀障礙,讓讀者能藉助評論者的闡釋與理解更好地理解作品、走近作者。
審美力
科學認識與美學批評的高度融合。文學批評是一種科學的審美活動,它既是“科學”的,又是“審美”的,而文學評論是對各種文學現象進行分析和評價的專業形態的理論體,是表述文學批評成果的載體,其本質特徵應該是將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融合;
闡釋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文學評論首先要對文學作品做出客觀、準確的闡釋,這是科學性的必然要求;但這種闡釋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機械反映,而是一種充分發揮評論者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性活動。闡釋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這是文學評論的功能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