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敦煌市](/img/0/08e/nBnauM3XzUTM0UzNyET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xU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行政區劃
敦煌市轄5個鎮、5個鄉:七里鎮、沙州鎮、肅州鎮、莫高鎮、陽關鎮、楊家橋鄉、郭家堡鄉、呂家堡鄉、轉渠口鄉、黃渠鄉;國營敦煌農場、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
沙州鎮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西10公里處的七里鎮是一座新型的石油城,現為青海石油管理局所在地和青海油田後勤生活基地。
歷史沿革
敦煌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爭失敗後被遷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主,開始掌握了原始的農業生產技術。
夏、商、周時,敦煌屬古瓜州的範圍,有三苗的後裔,當時叫羌戎族的在此地遊牧定居。敦煌地區發現遊牧民族留下的許多岩畫。
戰國和秦時,敦煌一帶居住著大月氏、烏孫人和塞種人。後大月氏強盛,兼併了原來的羌戎。戰國末期,大月氏人趕走烏孫人、塞種人,獨占敦煌直到秦末漢初。
漢晉時期
![敦煌](/img/a/a1e/nBnauM3X3YjM5gjM0cD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3Q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隋唐時期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來的鳴沙縣為敦煌縣。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開窟77個,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並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唐代的敦煌同全國一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百姓難以忍受吐蕃統治,唐王朝封張議潮為河西、河湟十一州節度使,建歸義軍,治沙州。宋元時期
西夏統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間,重視經濟發展,使敦煌保持著漢代以來"民物富庶,與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統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漢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發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著大量豐富而獨特的西夏佛教藝術。“敦煌遺書”即在西夏統治時期(1036年)封藏於莫高窟第17窟內。蒙古沙州元朝義大利馬可波羅統治者莫高窟1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區歸元朝所有。升敦煌為沙州路,隸屬甘肅行中書省。後升為沙州總管府。元朝遠征西方,必經敦煌,敦煌一度呈現出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和西域的貿易更加頻繁。著名旅行家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是這一時期途經敦煌漫遊到中原各地。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造得以延續。現存元代洞窟約10個。明清時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永樂三年(1405年),在敦煌設沙州衛。後吐魯番攻破哈密,敦煌面臨威脅。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設定罕東左衛。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魯番占領。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沙二州。此後二百年敦煌曠無建制,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後期,清王朝漸次收復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衛,並開始從甘肅各地移民2400戶到敦煌墾荒定居,同時又遷吐魯番、羅布泊大批兵民於沙州一帶。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萬餘畝,引黨河水分10渠灌溉,農業得到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衛升敦煌縣,隸屬安西直屬州,直至辛亥革命。新中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敦煌一直是縣府所在地。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敦煌市。環境
位置境域
敦煌境內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塔克拉瑪乾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地貌
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市區海拔為1138米。黨河沖積扇帶和疏勒河沖積平原,構成了敦煌這片內陸平原。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大片綠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貌。綠洲區好像一把扇子自西南向東北展開。
氣候
由於地處內陸,明顯的特點是氣候乾燥,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發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時數為3246.7小時。這裡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多風,夏季酷暑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為9.4℃,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為-9.3℃(1月),年平均無霜期142天,屬典型的暖溫帶乾旱性氣候。
敦煌綠洲由黨河滋補。發源於祁連山的黨河,全長390公里,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28億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脈,敦煌人民的母親河。境內除黨河外,地面水還有西水溝、東水溝、南湖泉水區,泉水總溢出量為3.1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9902.3萬立方米。
資源
土地資源
敦煌市耕地面積32萬畝,草原面積57萬畝,天然林面積119萬畝,另有可墾荒地406萬畝。由於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麥、玉米等。氣候資源
敦煌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晝夜溫差大,是甘肅省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和瓜果之鄉。敦煌大氣透明度高,地勢平坦開闊,是中國太陽輻射量最高的區域之一,全年日照時數3257.9小時,日照百分率達75%,年太陽輻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日平均太陽輻射量為18.86兆焦耳/平方米,發展光電產業潛力巨大。敦煌四季多風,風能資源豐富,北湖地區7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6.91米/秒,平均風能密度379.92瓦/平方米,主導風向西北風,風速平衡,是風力發電的理想區域。水資源
敦煌綠洲由黨河滋潤。發源於祁連山的黨河,全長390公里,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28億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脈,敦煌人民的母親河。境內除黨河外,地面水還有西水溝、東水溝、南湖泉水區,泉水總溢出量為3.1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9902.3萬立方米。礦產資源
截止到2004年,敦煌市境內共發現的礦種26個,礦產地105處。其中:金屬礦產地8處;非金屬礦產地97處。已知礦產地中構成礦床的有3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即方山口釩礦;中型礦床2處方山口磷礦和青墩峽花崗岩礦;小礦點102處。從探明的礦產儲量情況看,優勢礦產有釩、磷、花崗岩、石灰岩、芒硝、砂石等。已開辦各類礦山企業53戶,現已形成有色、黑色、化工、建材四大工業門類。敦煌市方山口有磷、釩、鈾礦產資源,礦區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五氧化二釩金屬儲量128萬噸,磷礦礦石儲量1628萬噸,鈾礦D級儲量82萬噸旅遊資源
2010年,敦煌境內現存各類文物景點24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莫高窟、玉門關、懸泉置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另有4A級景點3處(鳴沙山·月牙泉、陽關和雅丹地貌國家地質公園),3A級景點4處(敦煌影視城、三危山景區、沙州夜市和同舟島景區),2A級1處,1A級1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處。被稱為“文化瑰寶”的莫高窟,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12年底,敦煌市共有賓館飯店137家,其中星級賓館30家(五星級1家、四星級7家、三星級13家、二星級9家),總床位1.6萬張;旅行社62家,導遊1063人,旅遊車輛412輛,計程車985輛旅遊發展扶持
2011年3月16日上午,為加快旅遊業發展,敦煌市出台了《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獎勵扶持辦法》,將每年拿出500萬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對旅遊項目、旅遊社、景區景點、賓館飯店進行扶持獎勵,對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旅遊類項目給予50%至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優惠,並進行資金獎勵;對年度接待量達15000人以上,接待入境遊客達5000人以上的當地旅行社,給予1至5萬元的資金獎勵;組織入境包機一次性達100人以上的旅行社,可一次性獲得3萬元的獎勵;組織國內旅遊專列一次達700人以上的旅行社,可一次性獲得2萬元的獎勵,《辦法》還對年度創建為國家、省級的旅遊專業鄉鎮、專業村以及星級農家園、星級旅遊廁所、達標的旅遊汽車公司和受到表彰的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明確了扶持獎勵資金。這也是敦煌市有史以來出台的力度最大、額度最高的旅遊發展扶持獎勵辦法。
旅遊概述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沒有相對較強大的工業。這在全國縣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因為敦煌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屬暖溫帶氣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400毫米。日照充分,無霜期長。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田沃土,綠樹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
旅遊景點
莫高窟
![莫高窟](/img/4/1b6/nBnauM3X3YTNyYzM3gD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4Q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鳴沙山
![鳴沙山](/img/f/ee9/nBnauM3XyYDMxMDM4kD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5Q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月牙泉
![月牙泉](/img/6/5c8/nBnauM3XwczNyYzMzkD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5Q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玉門關遺址
![玉門關遺址](/img/d/c20/nBnauM3X3ADNzQTMxAT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wU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三危山景區
位於敦煌市東南二十五公里處,有一處宗教活動勝地“三危山”“三危”是史書記載中最早的敦煌地名。東晉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開始在此創建洞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高僧樂尊經此,見三危山狀如千佛,始鑿莫高窟。三危山自古以來都是敦煌一處重要的宗教勝地。三危聖境國模甚大,一派佛國聖地、道家天宮的景象。鎖陽城
是絲綢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諸方面曾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鎖陽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開闊的綠洲,是酒泉郡與西域聯繫的紐帶。周圍有幾十處古城、古墓、石窟、寺廟,保存規模尤以鎖陽城為最。鎖陽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總面積80萬平方米,內城總面積28萬平方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敵台、擂台等古代軍事設施。鎖陽城具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同時,也是古代沙漠化演進過程創舉滄桑變化的典型標本,是中國西部古文化遺存和獨特自然景觀結合最為完美的旅遊景點。
四月八廟會
![敦煌四月八廟會](/img/9/d45/nBnauM3XwUjN3EjNwIT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yU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聖火傳遞路線
![敦煌聖火傳遞](/img/d/041/nBnauM3X1gzNzYjNzIT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yU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科學預測
沙漠東進將帶來危害
![庫姆塔格沙漠](/img/f/f2d/nBnauM3XzMTMxgDO2ETN4QDNxQTM2IDOxITOwADMwAzMxAzLxU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敦煌擁有4塊濕地,其中西湖和南泉濕地面積最大,位置也處在庫姆塔格沙漠東進的最前沿,是阻止沙漠東進的唯一屏障。不論是從衛星圖像還是記者的實地調查,都能清楚看到庫姆塔格沙漠的主幹已從敦煌綠洲東邊和南邊對綠洲形成包圍之勢,只待這兩塊濕地乾涸後,迅速將整個綠洲吞噬。而它的一部分末梢早就深入到敦煌深處,鳴沙山群即是其中一部分。
敦煌市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只有4.5%屬於綠洲,其他均為戈壁和沙漠。而今,綠洲繼續縮小,沙漠戈壁面積不斷增大。
從本世紀開始,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的眾多政府高官和民間人士積極尋找敦煌綠洲的生存空間,當地百姓和官員在盼望“引哈濟黨”工程的國家批覆。
2009年敦煌乾旱加劇,11月前的降水量只有5毫米(往年平均近40毫米),濕地的水在5月1日前後就蒸發殆盡,枯水期比往年提前一個半月。同樣,怪異的天氣也導致敦煌農民減收。
消失的屏障
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是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泉濕地的分隔處。“春風不度玉門關”,即使在水草豐美的古代,春風也難以逾越玉門關以西無盡的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乾沙海,今天的玉門關周圍早已成了一片戈壁灘。鹼灘哈拉湖
從南泉濕地往北就到了波羅湖。我們看到了波羅湖最後的掙扎—還有一泓水在太陽下閃著白色的光芒。層層截水
西湖、南泉濕地正在迅速萎縮,這道屏障的消失將直接關係到敦煌綠洲的生死存亡,曾經有專家預測敦煌綠洲會在50年內消失。引哈濟黨
氣候的變化怪異起來。水務局說2009年至11月為止降水量僅5毫米。敦煌市水務、林業、濕地等管理部門的領導把所有的希望放在跨區域調水上,即使是62歲的老農劉國璽也認為這是唯一的出路。
特色小吃
(1)達記驢肉黃面
(2)喜家涼粉
(3)沙家釀皮子
(4)肉夾餅
(5)牛肉麵
(6)韭菜合子
(7)煎餅
(8)漿水面
(9)拉條子
經濟
2012年,敦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263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103萬元(含敦煌農場),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253836萬元,增長27.7%;第三產業增加值389696萬元,增長15.2%。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9.5:28.7:51.8調整為17.8:32.4:49.8。其中,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1.7和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3.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55132元,比上年增加10294元,可比價增長16.91%。2012年,敦煌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1.14億元,增長100.93%。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92.99億元,增長96.98%。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05億元,增長66.7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7.07億元,增長135.84%,其中:工業完成投資56.70億元,增長155.0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7.02億元,增長68.97%。
2012年,敦煌市全市開工建設各類項目28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實際完成投資144.2億元,同比增長1.8倍。敦格鐵路、敦煌機場擴建、敦煌至瓜州快速通道、敦煌至當金山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獲國家、省上批准實施,MEMC18兆瓦光電、龍行天下、萬噸葡萄保鮮等一批產業項目推進,國道215線市區過境段、玉門關至雅丹通鄉公路、交通客運樞紐站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敦煌中學、老幹部活動中心等一批社會發展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招商項目117個,引進市外資金89.7億元
農業
2012年,敦煌市建成標準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33個,新植葡萄、大棗3.4萬畝,種植瓜菜8.2萬畝,在酒泉實現了農民人均1畝“萬元田”。發展勞務經濟、休閒觀光農業和畜牧產業。建成葡萄、紅棗深加工等產業化龍頭項目14個,新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33個,創建省級示範合作社3個,流轉土地10521畝。3.1萬畝葡萄、紅棗獲得綠色認證,豐農西甜瓜等農產品獲得無公害產品與產地一體化認證,敦煌葡萄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2012年,敦煌市被認定為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獲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和全省平安農機縣市稱號。工業
2012年,敦煌市開工建設工業項目79個,建成47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37.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31億元,增長61%。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獲批光電路條1021兆瓦,其中建成光電併網發電133兆瓦,占全省的61%;風電項目開工建設。吉隆環保機械製造、世強2萬噸光伏支架加工、中船重工400兆瓦風機製造、力波科技1500噸大功率電池材料生產等項目開工建設。2012年,敦煌市大成200萬平方米花崗岩板材加工、西域新材6000噸薄膜生產線、潤元1萬噸寬幅彩印等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引進MEMC等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園區,光電園區110千伏升壓站建成運營,鹽茶110千伏變電站動工建設,投資1.07億元完善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強化引企入園,累計入駐企業96家,形成循環經濟產業區、光電產業園、風電產業園三大板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產值超千萬、稅收超百萬的企業分別增加14家和18家,華夏水泥、莫高麵粉獲甘肅名牌產品。
服務業
2012年,敦煌市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12.04萬人次,同比增長49.27%,實現旅遊總收入268706萬元,同比增長50.8%。舉辦了“敦煌歷史文化的價值和敦煌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和敦煌創意文化產業高峰論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制定了《促進旅遊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敦煌夜市、同舟島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改擴建賓館飯店12家,新增四星級、五星級酒店各1家。圍繞文化旅遊、文化會展、文化演藝等新興業態,著力打造美術敦煌、影視敦煌、數字敦煌等12個品牌,承辦國內外各類會議192場次,實施了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雕塑博覽園、雷音寺擴建等47個文化旅遊項目。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2年,敦煌市全市城鄉幼兒入園率達到100%,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到98%;義務教育階段“四率”高水平保持在國頒標準以上,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3%,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率為100%。國中畢業升入高中階段升學率達到94.5%。2012年,合併搬遷敦煌中學、成立北街國小,新建、改建5所農村幼兒院和4所農村學校食堂,實施了“公交派校車”措施。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均達到100%。醫療衛生
2012年,敦煌市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30個,其中,綜合醫院、中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站、託兒所、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1個,城鎮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鄉鎮衛生院(兼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個,村衛生所64個,個體診所及社會辦醫機構42個,共有病床625張。現有工作人員1045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79%。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院實行基本藥物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120急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社會保障
2012年,全市就業人員81096人,比上年末增加734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2682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58%。全市從業人員勞動報酬44748萬元,比上年增長14.74%,在崗職工工資總額42918萬元,比上年增長14.19%,在崗職工人均年工資額32829元,比上年增加3075元,增長10.33%。全市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2345萬元。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33人,安排困難對象就業463人,培訓下崗失業人員2704人。新增擔保基金400萬元,擔保基金總量達到1723.6萬元。為2戶企業貸款270萬元。為下崗失業人員撥付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113.8萬元。勞務輸轉27500人,實現勞務收入3.2億元。新開發公益性崗位233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988人,發放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4.23億元。2012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9元,比上年增加3012元,增長16.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254元,比上年增加1551元,增長17.8%。城鎮居民消費恩格爾係數為27.62%,比上年下降了0.6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恩格爾係數為26.27%,比上年下降0.05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5.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7.85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2平方米。
城鄉低保金2682萬元,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649萬元。建成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全市五保供養對象實現“應保盡保”。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800元,供養人數達到了356人,累計發放供養資金103萬元;有敦煌市社會福利院、3所敬老院和3個農村五保家園,集中供養率達到了24%。至2013年累計完成參保繳費71788人,參保率達98%,徵收養老基金1598萬元,為13462人發放養老金493萬元。建立村幹部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問題。
民主法制
2012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數1033起,破獲580起,立案率比上年下降1.5%,破案率達56.1%,破案絕對率上升6.6%。治安案件發生2235起,比上年上升29.87%,治安案件查處率100%,強制戒毒44人次。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事故51起,死亡13人,受傷18人,直接經濟損失9.3萬元。基礎設施
組建有線電視網路公司,建成敦煌數字影院,敦煌博物館新館。爭取上級文化部門捐贈圖書4.2萬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覆蓋8個鄉鎮4個社區;建成農家書屋64家;開辦敦煌文化大講壇堂12場次;市體育活動中心開工建設;成功發行《竇俠父講歷史文化》光碟,新拍攝了《絲路》、《千年莫高》等8部影視作品。交通
前往敦煌最方便的方式是飛機,國內各大城市都有直達敦煌,嘉峪關或蘭州的航班,敦煌火車站有從蘭州/西安----敦煌的列車,開設有專門的旅遊空調臥鋪,蘭州下午6點發車,早晨9點抵達敦煌。公路
215國道和313國道途經敦煌。從敦煌乘坐長途汽車可前往蘭州、西安、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德令哈、格爾木、西寧、玉門、張掖、武威、酒泉、嘉峪關等地,從敦煌市區到安西敦煌火車站之間有準點發車的長途班車和小型巴士來往。敦煌汽車站經營汽車出租的業務。敦煌汽車站在鳴山路飛天賓館對面,每日有車發往蘭州、鳴沙山月牙泉、南湖(陽關)、嘉峪關等地,敦煌到嘉峪關約需7-8小時
公交
有中巴車沿固定線路在市內通行,敦煌市有各型計程車320多輛,晝夜服務。市內有300多輛人力車,十分方便。在市區鳴山路上,有4個腳踏車出租點。1路:果品廠-飛天賓館-敦煌飯店-農貿市場-華盛市場-盤旋路北口-太陽大酒店-家具市場-木器廠-西北飯店-加油站-塑膠廠-漳縣路口-污水廠-雷家鈍一隊-雷家墩磚廠-雷家墩四隊-秦州一隊-呂家堡鄉。
2路:市醫院-民航局-沙州市場-郵電局-敦煌大酒店-林業局-橋頭西口-麵粉廠-肅州農貿市場-公園-中普修理廠-三號橋-玉橋加油站-邵家橋。
3路:木器廠-水電公司-沙州樂園-林業局-農行-華盛商場-盤旋路南口-中醫院-城建局-汽車站-金葉賓館-勞務市場-楊家橋二隊-敬老院-共青園-世博園-雷音寺-月牙泉。
4路:敦煌法院-敦煌三中-西關國小-橋頭北巷-沙州大酒店-凌雲賓館-汽車站-城建局-醫藥公司-絲路賓館-民航售票處-長城加油站-漳縣新村。
市區至火車站:敦煌迎賓館-敦煌飯店-汽車站-陽關大酒店-莫高大酒店-太陽溫泉大酒店-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