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調式音階
源自古希臘音樂調式。早期由古羅馬神學家波伊提烏提出的中古世紀的教會調式共有八個:四個正調式和四個副調式,副調式音階的音域比正調式低四度。中世紀的音階是從下至上排列,多利亞、弗里幾亞、利第亞、混合利第亞這四個結束音。每個調式除了結束音以外,還有一個吟誦音(tenor),在正調式中吟誦音比結束音高五度;副調式的結束音和正調式相同,但吟誦音比正調式的吟誦音低三度;每當吟誦音落在B音上時,它被上移至C音。但是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時B音要寫成bB。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名稱上與古希臘音階相同,但實質運用上並不同。
在16世紀的音樂理論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在1547年發表了《十二調式論》,其要點是用十二種調式來取代波伊提烏的八調式系統,並為八種教會調式增加上了4種:愛奧利亞(Eolian)調式和伊奧尼亞(Ionian)調式以及各自的副調式,這在可能的範圍內將其名稱與所謂仿古代調式統一起來,由此改變了傳統的調式體系,最終形成了規範化的12種教會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