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陳正甫《會心集》

文章先就“趣”、“自然”以及二者的關係用很大篇幅從多種角度反覆辯說,結尾以寥寥數語將所論與所敘對象聯接起來。結構呈倒三角形,看似喧賓奪主,實是欲擒故縱,極見特色。

基本信息

【名稱】敘陳正甫《會心集》
【年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敘陳正甫《會心集》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於是有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其下則有如蘇州之燒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當其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於此時者。孟子所謂不失赤子⑴,老子所謂能嬰兒⑵,蓋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覺最上乘也⑶。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然聲伎;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於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節,俱為聞見知識所縛,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遠矣。
余友陳正甫⑷,深於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雖介若伯夷⑸,高若嚴光⑹,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壯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作品注釋

⑴不失赤子:《孟子·離婁下》:“大人(有德行的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的嬰兒。
⑵能嬰兒:《老子》第十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大意為:專粗守氣,致力柔和,能像無欲的嬰兒嗎?
⑶正覺:梵語三菩提的意譯。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二本:“‘三’雲正,覺雲‘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教徒以洞明真諦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為登正覺。
⑷陳正甫:陳所學,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進士,此時任徽州知府。
⑸介:孤高,有操守。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周武王滅商後,與其弟叔齊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⑹高:清高。嚴光:字子陵,東漢初會稽餘姚人,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後被召到京師洛陽,任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於富春山。

作品譯文

世間人所難獲得的只有趣罷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顏色,水裡頭的滋味,花裡頭的光影,女人裡頭的姿態,即使擅長言辭的人也不能一句話說清楚,只有領會於心的人知道它。現代人仰慕著趣的名聲,追求近似於趣的東西;於是有辨說著書法繪畫,鑑賞著古董就自以為是“清”了;又有不務實際想些玄奧道理,離開紅塵、不問世事就自以為是“遠”。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韋蘇州(應物)的刻意燒香煮茶的人。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沒什麼關係。
趣從自然而然中得來的就深刻,從後天學問中得來的就淺薄。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做趣,然而無論做什麼統統是趣啊!臉上沒有嚴肅的表情,眼睛沒有固定的樣子,嘴巴喃喃發聲而想說話,腳跳來跳去而不固定,人生的至樂境界,真沒有超過這個時候了。《孟子》所謂的“不失赤子之心”,《老子》所謂的“能嬰兒”大概就是指這個啊!趣的最高最高境界。山林里的人,不受限制不受束縛,能夠自由自在的過日子,所以雖然沒有在追求趣,卻已經接近趣了,那些愚味庸俗的人他們接近趣,往往因為他們沒有品味。可是品味愈差,他們所追求的就愈來愈下流,有的人就縱酒吃肉,有的人放情聲伎,完全順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毫不忌諱、全不害怕,自認為自己無望於世,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這又不是趣了。等到人年紀漸大,官職漸高,品味就漸漸地大,身體像套著無形的枷鎖,心靈如同扎著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見聞知識所束縛,道理學得越深,然而離情趣越遠。我的朋友陳正甫,是個深深獲得趣的人。所以他所寫的《會心集》一些人,趣占了大半。否則的話,即使有人狷介好像伯夷,清高好像嚴光也不錄取在裡頭。啊!誰說品味像陳君這樣,官職像陳君這樣,年紀壯盛像陳君這樣,竟然能夠懂得趣到這樣的地步哪!

作品簡析

這篇文章為作者於公元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游歙縣(明徽州治所,今屬安徽)時所作。文章先就“趣”、“自然”以及二者的關係用很大篇幅從多種角度反覆辯說,結尾以寥寥數語將所論與所敘對象聯接起來。結構呈倒三角形,看似喧賓奪主,實是欲擒故縱,極見特色。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稱為“公安三袁”。公元1588年(萬曆十六年)中舉,四年後進士及第。曾問學李贄,頗受其思想影響。屢官屢辭,醉心山水名勝,曾遍游楚中及江南名勝。後返故里,卜居柳浪湖畔,潛心學問文章。工詩能文。詩歌成就不如散文。現存有各體詩歌1700餘首,大多抒發個人情趣,語言淺近通俗。其詩文皆輯入《袁中郎全集》,其中文集25卷,詩集15卷;包括《敝篋集》、《錦帆集》、《解脫集》、《廣陵集》、《瓶花齋集》、《瀟碧堂集》、《破硯齋集》、《華嵩游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