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園

西晉改為昌樂縣,隋時縣廢,唐復置。 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 晉改昌樂,北魏置昌樂郡,東魏郡廢,只存昌樂縣。

簡介

南樂縣[2]位於河南省東北端,、魯三省交界處,轄4鎮8鄉,南樂與相鄰,東與山東省隔河相望,西北分別與河北省魏縣大名縣接連,境域624平方公里,其中縣城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人,屬濮陽市管轄。相傳黃帝之子昌意曾經在此居住,並築有昌意城,漢初因置樂昌縣。“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改為昌樂縣,隋時縣廢,唐復置。五代後唐避莊宗祖父李國昌諱,因唐代昌樂縣治在漢晉故治之南,更名南樂。
南樂縣轄4個鎮、8個鄉:城關鎮(縣人民政府駐地)、韓張鎮元村鎮福堪鎮楊村鄉張果屯鄉千口鄉谷金樓鄉西邵鄉寺莊鄉梁村鄉近德固鄉
夏為兗州,漢初置樂昌縣,屬東郡,其址位於今南樂縣城西北17.5公里倉頡陵北側,因縣內古有昌意城,相傳為黃帝之子昌意所築。“樂”取沃野平壤,茫茫樂土之意。西晉置昌樂縣,縣治與樂昌同垣。何以將樂昌二字顛倒過來,可能認為昌在樂後,與古聖昌意之名不恭有關。南樂舊志與新志,皆言此縣尋廢。晉置廢昌樂縣時間和何以置廢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縣復置昌樂縣。隋大業元年(605年)廢昌樂縣入繁水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樂縣。六年(623年),昌樂縣治由吳村北(即倉頡陵北側)向東南遷至谷村一帶(距今南樂縣西北10公里)。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晉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國昌諱,以新治在舊治南,故改名南樂。一說在晚唐出土的墓碑誌中已有南樂之名,南樂名稱始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為避河患,敕令南樂縣東遷今城,即今南樂縣城。

吳 村

原名史官村、吳家樓,距縣城西北18公里,今屬梁村鄉。村北有倉頡陵廟,倉頡陵,為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相傳黃帝之子昌意封於此,建昌意城。黃帝史官倉頡生於斯,葬於斯,現有倉頡陵廟和造書台。西漢初於此置樂昌縣。晉改昌樂,北魏置昌樂郡,東魏郡廢,只存昌樂縣。唐武德六年遷縣治於谷村一帶。

旅遊資源

文廟

南樂文廟[3]即孔子廟。俗稱“黌學”(學堂),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簡稱“文廟”。
文廟位於南樂縣城東南隅“一簣山”旁。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南樂縣主薄葉伯瑾始建,當時規模不大。永樂五年(1407年)知縣吳文質、正統四年(1439年)典史周郁相繼擴建學基,使之形成一規模寵大的建築群,東南兩邊至城牆腳下,西至大道,北至淨土寺。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寢殿、戟門、欞星門、月新齋、時習齋。嗣後比試弘治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都做過增修擴建,增添了東西兩廡,鑿泮池,環以石欄,擴建“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牌坊等,使文廟初具規模。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翻修。清未整個建築群尚且完好。民國以後,圮毀日甚,至建國初,僅存大成殿和寢殿,俗稱“大殿”和“小殿”。
大成殿,以北宋哲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而得名。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九脊頂,斗拱及殿內原木建築結構基本完好。柱基為石質覆盆式,殿外有月台1.3米,殿頂為黃色琉璃瓦古色古香,是宮殿式與民間建築相結合的藝術產品,寢殿位於大成殿後,歇山九脊頂,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清代典型的民式建築。整個大殿宏偉高大,飛檐凌空,古樸壯觀。周圍樹木蔥鬱,景色宜人。1980年以來,河南省文物局撥款維修文廟大成殿,成為人們遊覽參觀的勝地。

南樂名人

倉頡,史皇氏,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今南樂縣谷王方山固村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