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推拿手法名。用手掌遮蓋於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千金要方》卷五上:“治小兒夜啼……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適應證
一、內科疾病
1.頭昏、失眠:操作手法要輕柔,並重點擦兩脅和上腹,以健脾和胃。
2.高血壓和腦震盪後遺症:治療高血壓時,拇指平推喬空和掃散法要用力稍重一些,持續時間要長一些;而治療腦震盪後遺症時,掃散法就要輕一些,持續時間更要長一些,在手法之後還可加用頭頂部熱敷。不用擊百會法。
3.咳嗽、胸悶(老慢支、肺氣腫):除掌擦胸部之外,可先用三指推揉中府、雲門、華蓋、膻中等穴。咯痰不爽者,可用中指點天突穴。
4.反胃、呃逆:點揉中庭、鳩尾,直推膻中至鳩尾,點缺盆、太陽。
5.心悸:二拇指對點太陽拿兩側魚際。
6.胃病:點揉鳩尾,擦上腹,拿內關、外關、點脾俞、胃俞各穴。噯氣不舒,以掌根壓於胃脘,囑病人呼吸,掌根壓力隨呼吸逐漸加重,然後突然鬆開,以暢通氣機。
7.便秘:揉沖門,府舍,擦兩側少腹,直推腰陽關至尾骶,揉點會陽、長強。腹脹者捏拿兩側肚角。
8.腹瀉:擦小腹及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