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花蕊石(火煅過,研如粉)2兩,生硫黃(細研)2兩,黃丹(細研)2兩,牡蠣(火煅過,研如粉)2兩,蚌粉(細研)2兩,自然銅1兩(火煅,醋淬,研細。上6味同研勻,用清油32兩,同入銀鍋內,用炭火熬去油10兩,次入後藥),草烏4兩(連皮尖,生用),骨碎補(去毛)2兩,漢防己2兩,龍骨2兩,烏藥2兩,虎骨(如無,用敗龜、五味各2兩;上6味並為細末,入前油內熬成稠膏,次入後藥)2兩,乳香2兩,沒藥2兩,血竭2兩,白膠香2兩,安息香2兩。
處方來源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主治
諸般痔漏,久不愈者。
製備方法
後5味同為細末,入前膏內,急以杖子攪勻,少時取出,以瓷盒子盛,不得蓋,收3日,候火力定。
用法用量
每服1小匙,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中藥方劑之D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