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疔瘡錠子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普濟方》卷二七三。
方劑主治
疔瘡。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用活蛤蟆擠出腦髓,和五味酥為錠子,五月五日午時修合。
中藥方劑之D字類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疔瘡錠子,中藥方劑之一。主治:疔瘡。
疔瘡錠子
《普濟方》卷二七三。
疔瘡。
上為細末,用活蛤蟆擠出腦髓,和五味酥為錠子,五月五日午時修合。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萬氏家抄方》卷三。 (《外科發揮》卷五。 《外科發揮》卷五。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醫學入門》卷八。 (《儒門事親》卷十五。 《醫學入門》卷八。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回瘡蟾酥錠子主要用於疔瘡毒氣攻心欲死。
藥物組成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提丁錠子,別名: 透肉錠子 。由 雄黃2錢,硃砂2錢,青鹽1錢半,砒霜(生)1錢半,白丁香1錢半,輕粉1錢半,斑蝥(去翅足)1錢半,蟾酥1錢,麝香1錢,...
參考資料錠子瘡藥主要用來治療疔瘡。
參考資料蟾酥錠子,中醫傳統藥方,用於疔毒攻心,欲死者。
方劑1 方劑2三品錠子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外科發揮》卷五。主要用於上品:去十八種痔。中品:去五漏,及翻花瘤,氣核。下品:治瘰癧、氣核、疔瘡、發背、腦疽諸惡證。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通用青金錠子--組成: 銅綠3錢,青礬1錢,膽礬1錢,輕粉砒霜(開瘡口用生砒,去死肉用煅砒)1錢。出自《醫學入門》卷八。
參考資料回瘡錠子用於疔瘡。
別名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