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

抬閣

抬閣,又稱擡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特色傳統民俗舞蹈。作為中國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遊藝項目。在木製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遊行。抬閣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抬閣的種類繁多,各地抬閣的藝術形式各有特色,以金壇抬閣、徽州抬閣、廣東抬閣、安陽抬閣和山西平陽《抬閣》最為著名。2008年6月7日,抬閣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攟餘》:“郡城於四月望賽元帥會……更以行院姣女,飾之繡縚畫繭,綠絁紅兜,扮演故事,謂之抬閣。”
魯迅《朝花夕拾·五猖會》:“其次是所謂‘高蹺’、‘抬閣’、‘馬頭’了;還有扮犯人的,紅衣枷鎖,內中也有孩子。”

歷史淵源

抬閣抬閣
抬閣最早問世的雛形是在民間的祭神活動中,用家用的方桌兩邊綁上1丈多長、3寸粗的兩根木製抬桿,抬桿的兩稍頭部位再綁上3尺多長,2寸粗的橫桄,橫桄的中部再綁上抬桿,方桌上立著的神靈牌位和豬羊、香爐、蠟燭等祭品,用4個人抬著,沿街慶賀,以還夙願。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繁榮,文化的進步,民眾感覺到用原來的祭神辦法顯得單調而沒氣派,也不合時宜。所以便改制成有專用抬閣底座,底座似方桌式樣,但比方桌大了很多,它的邊長約4尺多,高3尺多,四角有4根3寸粗的底座腿子,底座上面還設定了古建築式樣的過廳造型,在過廳里塑有神像,神像兩旁站立兩個手持佛塵的侍童侍女,神像前擺放著豬羊、香爐和蠟燭等祭品。抬閣底座兩邊綁有兩根長約1丈多、粗約3寸的木製抬桿,抬桿兩稍頭綁有長4尺多,約3寸粗的木製橫桄,橫桄的兩頭部位綁著抬桿,這時抬“抬閣”的人巳增至8人。在活動時,抬閣前面還配置了嗩吶吹奏和鑼鼓隊伴奏,這時抬閣比過去的走閣從形式編排上已有了民間文藝的特徵,已接近現時抬閣的規模和樣式。
南營留村的抬閣經歷了由興到衰、由衰到興的漫長歲月與時事的變遷,到民國時間,經過民間藝人們的不斷改革創新,抬閣底座由原來的方桌式造型,不斷改制成長方型、六邊型和正方型的抬閣模式。抬閣多採用“六邊型”和“正方型”兩種。抬閣底座上面的設定有“過廳式”、“市樓式”、“六角涼亭式”3種。採用的是“市樓式”和“六角涼亭式”的造型。抬閣上面的文化內容巳不是古老的神像和祭品等物的裝飾,而改為戲劇故事和民間故事的人物和道具。如《茶瓶計》戲劇故事,人物有小姐龔秀英、丫環,還有相公單寶貴,道具是茶瓶和花兒等物。抬抬閣的人由原先的8人抬,現已增加到16人抬的抬閣。

表演形式

抬閣表演形式多樣,最初是說唱,後來過渡到戲曲化的代言體,能演出完整的戲曲故事。鄆城抬閣經常表演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秦瓊還鄉》、《哪吒鬧海》、《鑽花轎》、《勸夫》、《娶新娘》、《賴皮子找媳婦》等二十餘種曲目。演藝時還配有樂器大鼓、大鑼、二鑼、鱉螺、鐃等。

道具製作

道具的製作:先制一個直徑4尺的六邊形桌面,桌面下裝4根高2尺多的桌腿,在六邊形的桌面上,再裝6根2米高的柱子,柱子上制6根橫樑,將6柱互相連線,上面再製作有出檐、挑角、瓦棱、獸頭的六角形涼亭,底盤部(桌面)周圍製作高1尺多的欄桿將底盤邊沿圍起。底盤兩邊綁2根1.5丈的抬桿,抬桿兩頭綁上橫桄,然後再拴上抬桿。
南營留的抬閣是以16人抬為主,氣勢較前氣派宏偉。
過去,南營留的抬閣不能轉動,抬閣也像徐溝的鐵棍一樣,盤上的人能轉動,其製作原理與徐溝大轉型鐵棍一樣,在底盤上裝一個活動的圓盤,用人撥動轉盤鏇轉,這樣的改進增添了抬閣的藝術魅力。
抬閣的步伐基本與徐溝鐵棍相同,一般是慢步前行,抬者的步調一定要一致,這樣抬閣才能有節奏地上下顫動,抬閣上的人才能甩動雙臂緩慢地舞動。
春光村也有一種抬閣,但與南營留的抬閣有較多地方不同。春光村的抬閣桌面是一個3尺見方的底盤,下面裝有2尺多高的桌腿,底盤部位綁兩根似轎桿一樣的抬桿,上面裝置一個四角形涼亭造型,上面坐一個古典美人打扮的青春少女。抬閣似轎非轎、似亭非亭的樣式,造型很是特別,是4人抬閣。抬閣在行進中,上下顫動的頻率較快,幅度大,但也不同於轎子的抬法,所以這種別具特色的抬法,給這項民間文藝增加了特殊的觀賞性和藝術效果。春光村的這種特殊形式和特別的抬法,充分體現了民間藝人在創新改革每項文藝形式,都要從表演時的效果考慮,人們喜歡,有觀賞性,有娛樂性,這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民俗傳承

1947年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之時,軍隊駐在現郭屯北五百米外,抬閣第十一代傳承人楊守仁率抬閣隊四十餘人前去慰問演出五場,受到劉伯承和鄧小平的高度評價。1949年,抬閣隊第十二代傳承人楊照領率團隊到鄆城東門廣場演出十餘場,觀者上萬人。
建國後,抬閣第十三代傳承人楊其景曾多次到開封、徐州、聊城、濟寧等地演出。文革期間停演十年。三對抬閣被紅衛兵砸壞。1978年,楊印習、楊印文重組抬閣演藝班,帶隊去濟寧演出二十餘場,受到當地的熱烈歡迎。
2005年,郭屯鎮邵集村回響上級號召,建起了文化大院,看到文化活動有了場所,昔日的抬閣藝人們開始心裡發癢:“抬閣是祖輩傳下來的寶貝,何不趁機拾掇起來呢”於是,他們開始重整旗鼓:從村委會辦公室搬出擱置40多年的抬閣架子,自籌資金購買了鼓、鑼和服裝,從邵集村國小選拔了4個八歲左右的學生作為閣上兒童,再加上本村十幾個年近六旬的老藝人,一個擁有20多位演員的鄆城抬閣隊應運而生了。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展現抬閣的魅力。逢年過節,鄆城抬閣隊就到附近村莊、祠堂巡迴表演,為民眾送上豐富的文化盛宴。2011年,鄆城抬閣隊參加了鄆城縣建黨九十周年水滸文化藝術展演,縣裡的大型民眾性文化活動也經常邀請其進行表演。今年60歲的楊延壯從15歲開始練習抬閣並隨隊表演,現擔任鼓手。

抬閣抬閣
2012年9月21日,為大力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優秀民間藝術,在江西省婺源縣文化廣播電視局的大力支持下,該縣賦春鎮甲路村建成甲路抬閣展廳,並免費對外開放。據了解,該展廳共投資6萬餘元。該展廳現藏有豐富多彩的抬閣藝術壁畫展板、活靈活現的人物造型以及服飾、彩具等演出設備,集展示與傳承功能為一體。被譽為“中華一絕”的婺源甲路抬閣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劇目主要有《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趕考》等近40齣,其中《水漫金山》曾在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山花獎”中國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上榮獲金獎。天台縣非遺抬閣遍地開花:
東門村的抬閣“鼓亭”始於清代同治年間,由兩位木匠歷時三年完成,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它造型奇巧,製作精美,充分體現當時工匠高超的製作技藝。“鼓亭”後跟隨十多位民間樂手,演奏“十番”曲,是謂“打十番”。
玉湖洪村的抬閣“九龍造天台”再現了這一傳說的情景。相傳,東海龍王的九個龍子為了東海漁民的安全,從身上拔下七十二片龍鱗,化作了一朵有七十二個花瓣的蓮花,後蓮化又化作了七十二座山峰,這就是天台山
橋南社區的抬閣“新天仙配”取材於古代七仙女與董永的傳說。它反映了“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董永,卻過上了神仙美眷的日子,寓意在“中國夢”的引領下,廣大百姓快馬加鞭,勤勞致富,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東聯村的抬閣“嫦娥喜迎親人來”和四方塘村的抬閣“中國夢”都再現了嫦娥3號登月的情景。表達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上月球,寂寞的嫦娥舒廣袖,迎接來自故鄉親人的問候”這一傳說與現實結合的主題,歌頌了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鑄就的輝煌。
友明村的抬閣“小濟公降旱龍”根據“濟公傳說”而創作。相傳,南宋年間,天台大旱。小濟公跟隨取水隊伍前去九龍潭取水,發現是旱龍作怪。旱龍向濟公訴苦,說自己所持玉帝降水的敕牒被山魈搶去,故而未能降雨。小濟公三斗山魈,奪回玉碟,降下喜雨,萬民歡樂。
二里許村的抬閣“桃花仙子”取材於流傳天台民間的“劉阮遇仙傳說”。相傳漢代的剡溪郎中劉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採藥迷路,遇仙女搭救,並雙雙結為伉儷。
紫東社區的抬閣“和合二仙”生動地再現了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指的是唐代天台山的兩位高僧寒山、拾得。寒山子隱居在天台寒石山,和國清寺的拾得和尚情同手足,民間將二人奉為“和合二仙”,清代的雍正皇帝敕封為“和合二聖”。天台是中國和合文化的發祥地。
妙山村的抬閣“南國武魁”再現了清代光緒武狀元陳桂芬的形象。陳桂芬天台妙山人,他以文武兼擅而被賜予“狀元及第”,也改寫了武科狀元都為北方人的格局。光緒二年,被欽點為頭等侍衛加四級,之後被授予廣東肇慶參將,他勤政廉潔,百姓贈匾“恩深雨露”。
北門村的抬閣“濟公鬥蟋蟀”根據天台民間傳說“濟公鬥蟋蟀”而創作。相傳南宋時,木匠張煜在丞相府內做活,因好奇放跑了羅公子的蟋蟀。羅公子大怒,要張煜三天內賠償,否則就要他的命。張煜走投無路,投河自盡,恰被濟公救起。濟公佛法無邊,拿一隻半死的蟋蟀鬥敗了大公雞,解救了木匠張煜。
勤豐村的抬閣“杜鵑仙子”是根據天台山民間傳說而創作的。相傳,天台山華頂原有一黑蛇精,作惡多端,每年強要童男童女。少女雲錦扮作童女,手持利刀殺死黑蛇精,自己深受重傷,鮮血灑過之處,盛開了美麗的雲錦杜鵑。
橋上村的抬閣“霞客游天台”再現了當年徐霞客暢遊天台山的情景。公元1613年,徐霞客來到了天台山並寫下了《游天台山日記》,赫然標於《徐霞客遊記》篇首。
杏莊村的抬閣“舞麒麟”始於明代,麒麟是祥瑞的象徵,“舞麒麟”是元宵節傳統表演項目,由男孩分別扮作狀元、財神、魁星、宰相、探花等站在大人的肩上,根據鑼鼓的節奏,走碎步,跑圓場。它表達了人們祈祝新年風調雨順,百姓幸福安康,熱情歌頌了當今的太平盛世、國泰民安
如此多的抬閣驚眸奪目,正體現了天台山文化的博大深邃。

歷史故事

清朝年間,京城官員李忠堂來鄆城察訪民情,路過邵集村口,恰逢村民進行抬閣表演,抬閣上的女子如仙女在空中飄飛舞動。李忠堂坐在轎上看呆了,他想:我走遍中國的大江南北,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形式的演唱,真是太神奇了。於是落轎詢問,觀後題字送匾曰:“踏遍疆土,無獨有偶”,並送演藝女子摺扇題字“天女下凡”,送演藝男子摺扇題字“飛仙子”,並提出抬閣對演的建議,也就是一對抬閣並行演出,後來又發展到多對演出。

非遺名錄

​序號 ​地區
01​
2008年​山西省萬榮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萬榮抬閣)”
​02 ​河北省廊坊市個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葛漁城重閣會)”
​03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寬城背桿)”
​04 ​河北省隆堯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隆堯縣澤畔抬閣)”
​05 ​山西省清徐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清徐徐溝背鐵棍)”
​06 ​山西省代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峨口撓閣)”
​07 ​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腦閣)”
​08 江蘇省金壇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金壇抬閣)”
​09 ​浙江省浦江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浦江迎會)”
​10 ​安徽省壽縣、臨泉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肘閣抬閣)”
​11 ​四川省江油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青林口高抬戲)”
​12 ​四川省興文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大壩高裝)”
​13 甘肅省莊浪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莊浪縣高抬)”
​14 ​青海省湟中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湟中縣千戶營高台)”
​15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隆德縣高台)”
​16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周村區聯合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周村芯子)”
​17 ​山東省章丘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章丘芯子)”
​18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霍童鐵枝)”
​19 ​福建省福鼎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福鼎沙埕鐵枝)”
20 ​福建省屏南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屏南雙溪鐵枝)”
​21 ​廣東省中山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南朗崖口飄色)”
​22 ​廣東省台山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台山浮石飄色)”
​23 ​廣東省吳川市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吳川飄色)”
​24 ​廣東省陸河縣參與申報的“抬閣(芯字、鐵枝、飄色)(河田高景)”
​25 ​​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參與申報的“抬閣(長樂故事會)”
​26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參與申報的“抬閣(宜章夜故事)”
​27 ​2006年,浙江省天台縣的抬閣列為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序號994。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擴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項目類別。

各地抬閣

金壇

抬閣抬閣
金壇“抬閣”是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裝戲劇人物,懸立在數層四方形閣架上,由人抬著並配之於吹打器樂浩蕩出行的一種傳統雜技娛樂形式。其縐形,源自古時的“細打鑼鼓”。南宋年間,金兵進攻金壇城,岳王帶兵奮勇抵抗。金兵敗退後,逃難的百姓重返故里,便用各種形式歡慶勝利,其中最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是“細打鑼鼓”。初始,“細打鑼鼓”尚無固定節奏,表演形式也較為單一。至民初,戚繼光帶兵打敗侵擾金壇的倭寇,並將金壇的城牆加高了三尺。金壇百姓歡慶時,逐在“細打鑼鼓”的基礎上,加配了從湖北移植的“抬閣”進行雜技造型表演。最初的“抬閣”規格矮小,內容單調,後經金壇民間藝人改造創新,不斷發展,使之既吸收了湖北“抬閣”的長處,又溶進了金壇本土的內容特色,從而獨樹一幟,更具娛樂性和觀賞性。“閣”的製作是以木樁和插銷為“骨”,以“樁”載人,分層連體固定。出行時由十六個壯漢“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抬著,八人用扛插著。“閣”為六尺長、五尺寬的長方形座架,有四條腿的長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桿為支架,飾有假山、曲橋、欄桿、花卉、綠蔭和亭台。“閣”以“樁”為依託上下連成一體,由高至下分五層為頂樁、二樁、三樁、四樁和末樁,上下高達兩丈五尺。“閣”上共有5至7個塑扮各種戲劇人物的童男童女(年齡均在十歲左右)。興盛時,金壇曾有城隍廟、忠佑祠廟、河西廟、李王廟、八蜡廟、殿值祠、河東廟等7支“抬閣”同時出行,其規模和聲勢之浩大,引得全城萬人空巷。經過歷代漢族民間藝人的傳承和改造,特別是民初、抗戰時期和建國前後三個發展階段,金壇“抬閣”已形成了獨特的本土風格。其造型典雅,內容優美,加上鏗鏘有節奏的吹打樂相伴,氣氛濃烈,場面壯觀,猶如一個個抬在肩頭上的流動戲台,一直為世代人們所喜聞樂見。其儀俗、內容、造型和規模以及相配應的吹打器樂,都有十分鮮明的江南地屬特徵。金壇抬閣又是一種與傳統戲劇結合得甚為緊密的雜技表演藝術,屬於漢族民間藝術中的稀有珍貴品種。保護和傳承好金壇“抬閣”,對於探討傳統戲劇和民間雜技的組合發展,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該品種自建國初的第三興盛期後,逐漸沉寂,其傳承者有的相繼離世,有的年事已高,現後繼無人,瀕臨滅絕。
2015年3月7日下午,金壇市在青年廣場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近200人表演了直溪巨龍、指前魚燈等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壇抬閣,是自2007年表演後,經改進設計首次與金壇市民見面。抬閣高約6米,重達千斤,由16個人抬著,8名5—6歲的孩子扮演七仙女、董永、玉帝等人物,懸在5層閣架上,展現董永傳說。

徽州

徽州抬閣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當時徽商鼎盛,民俗活動分外熱鬧,徽州百姓想著點子活躍大小節日氣氛,徽州抬閣應運而生。加之古徽州的地方戲曲徽劇歷史悠久,劇目豐富,家喻戶曉,為徽州抬閣的表演提供了生動的參照,所以古時徽州抬閣也被稱作“抬戲”。
徽州抬閣有點類似於遊行隊伍中的人物造型彩車,但“抬閣”之“抬”名副其實,它是用人抬著行進的,因此上邊的人物造型所獨具的顫顫悠悠的律動美感則是彩車所無法比擬的。“抬閣”的“閣”指的是民間工匠精心設計製造的木質框架,以規模及劇情不同分為二層閣和三層閣兩種,閣體外面按劇情需要彩飾成亭台樓閣、石橋彩虹、山川、漁船、雲端或花卉等,雖層層疊疊而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各層閣體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隱立於閣體彩物間,裝扮著各種戲劇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懸空於這些支柱上,彩服則巧妙地將支柱遮掩起來,這些戲裝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見的徽州抬閣戲曲人物造型有《白蛇傳》里的“水漫金山寺”,《西遊記》里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還有“桃園三結義”、“打漁殺家”等,近些年來隨著黃山市旅遊事業的發展和旅遊資源的挖掘,也有將戴震、朱熹、陶行知、黃賓虹等徽州歷史名人用作人物造型的,可謂徽州抬閣的推陳出新之舉了。
徽州抬閣是由4個或更多青年漢子肩抬槓子前行,前、後各二人,頭扎牡羊肚頭巾,身穿白布內褂,外罩黃色背心,精氣神兒十足。抬閣左右側又另有兩位同樣妝扮的青年漢子,他們既是抬閣手的替換者,又是抬閣的護衛者和開路者。他們往往手執長長的鋼叉,以便隨時挑開沿途低垂的橫幅或撥開路旁大樹斜伸的枝丫,使高高的抬閣不至於受阻或損壞。在休息時還可以給在上面的孩子借力,減輕他們的疲勞。
擔任抬閣人物造型的孩童都是在全鄉全村精心挑選出來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體形輕巧,還得有點一站一坐幾個小時的吃苦耐勞精神。即便條件如此苛刻,每次選人時家家戶戶仍是十分踴躍。而據抬閣製作師傅告訴我,其實抬閣最大的秘密是在抬閣閣體的底層空間裡,這裡非規則地排列堆放著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石頭,正是這些石頭對高大的抬閣起著穩定作用和平衡作用。巧妙安置石頭的位置和多寡,則成了檢驗一個抬閣製作師傅水平高低的標準。
徽州抬閣常常是一連出動四、五座,魚貫緩行招搖過市,加之每座抬閣前邊都有一班鼓樂吹吹打打,營造著與抬閣上戲曲故事相一致的氣氛,固定的抬閣造型立即在人們腦海中活化成戲文故事,如此流動著的露天舞台之美妙享受,實在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了。

山東鄆城

鄆城抬閣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民間舞蹈形式,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據楊氏祖譜和祖林碑文記載,明朝嘉靖年間(1556年),楊氏七世武舉人“一精”由於不滿河北省一豪門子弟在當地行兇作惡,痛打其人之後帶家人從河北省遷往鄆城縣郭屯鎮邵集村定居。“一精”自幼聰明,文武兼修,喜好玩樂,自製了許多玩具,如青龍刀、蛇鞭、木馬、動車等。某日,見一官員抬轎過邵集村後突發奇想,便讓當地有名的木匠為其設計一個玩樂的轎子,命名“抬閣”。這種轎子無蓬蓋,左右兩根長約五米的扁平槓子,中間六根橫樑連著,每根橫樑中間豎著一個立桿,以便演藝人在上面打鬥,翻轉跳躍,走步失手時作為助手,以防摔下跌地。兩根長桿每端一人抬著,四人抬桿步調一致,走著上下顫動,藝人在上面表演,很是刺激。傳說當時很多人參加這種活動。這就是鄆城抬閣的雛形。
明朝天啟年間,楊氏後代將抬閣由雙桿改成單根長桿,兩個人扛在肩上,顫行著,演藝者站在上面,做踢打跳躍的動作,展示給觀眾。清朝乾隆年間(1739年),楊氏後代又在抬閣架上安裝了樁,豎立在抬閣架上,樁的左右各有一個腳板,供演藝者站立,用繩子把人系在樁上,以免失手跌下發生危險。同時在抬閣架的兩端製作了拐子,以便背抬的人用手緊緊的扣住,這樣抬閣架就靠在了背上,再也不會有翻轉的危險了。演藝者在上面揮鞭、打踢、走跳,或手拿摺扇翩翩起舞,或手持板斧威風凜凜,令觀者讚嘆。

廣東

抬閣抬閣
起源於明末清初,飄色是廣東對抬閣的稱謂.飄是指脫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
廣東抬閣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轉色就是在手推車中間安一個木鐵軸,上面再放一塊中間可以轉動的有孔的板子,一兩個扮成各種造型的人物(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這塊板子上。板色則讓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飾更為華麗,人物也增加到四個。飄色最大的亮點就是“色仔”、“色女”,他們裝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活動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遊還是在鄉村巡遊,“色仔”、“色女”都精挑細選,並不是誰想當就能當。“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齡在7至9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還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抬閣(飄色)的核心是色梗的製作,色梗是支撐“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鋼枝製成,巧妙利用力學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並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藝術結構造形分布.
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漢族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抬閣(飄色)作為廣東民間一種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通常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著緩慢行進,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
廣東抬閣種類繁多,除傳統的《幡桃仙景》、《鳳凰展翅》、《觀音坐蓮》、《哪咤鬧海》、《慈禧》、《華山聖母》、《梁山伯與祝英台》、《仕林祭塔》、《螃蟹過江》、《喜鵲練梅》外,還有《普天同慶》、《歡樂神州》等現代主題作品,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還出現時事主題,包括諷刺教院風波的《大石壓死蟹》、穿上綠色旗袍的《羅太》、《奧運風帆金牌選手李麗珊》、《香港回歸十周年》、以及奧運馬術項目為主題的飄色。
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上,廣東信宜創作出長寬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飛出十八人的大型飄色《歡樂神州》。以其恢宏大氣、技藝高超而獲得滿堂喝彩.
廣東抬閣在珠江三角洲以南幾乎每市每縣流傳,著名的有信宜十八飄色,珠海乾務飄色,吳川飄色,台山飄色.江門飄色等.每逢元宵佳節或重大喜慶活動,在廣東各地大街小巷,都會舉行飄色巡遊,吸引了四鄰八鄉村民前來觀看,就連旅居海外鄉親也回鄉一睹為快。
信宜(抬閣)飄色緣於,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在粵西一帶,當時由於禁演粵劇,粵劇藝人就想出了將粵劇某個片斷製成造型,在元宵節時由人抬著巡遊歡慶,並漸漸地流傳下來。信宜(抬閣)飄色,以大型著稱,堪稱中國民俗一絕。2008年,在廣州沙灣舉辦的中國第二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中,信宜飄色《大展宏圖》,以一根色梗凌空飄出20多個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色仔”,色梗能作三百六十度鏇轉等高難度技巧。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前公布,信宜鎮隆飄色榜上有名。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

珠海乾務

明朝天啟年間,乾務鎮鄉民梁國棟任江西省彭澤縣令時由江西傳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為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八周年,珠海市斗門區八音隊、斗門區乾務飄色隊和金灣區三灶鶴舞表演隊近百人,走進澳門的大街小巷,參加“龍獅飛舞大巡遊”活動,營造出熱鬧歡樂的節日氣氛。這是由澳門北區社區組織的“萬眾歡騰慶回歸八周年”系列活動之一。飄色隊表演的《觀音坐蓮》和《哪咤鬧海》,深受澳門同胞的喜愛。
吳川(抬閣)飄色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尤其是始於清代的吳川飄色,堪稱南國民間藝術的一株絢麗的奇葩。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游神賽會,出現了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遊行,俗稱地色,引人注目。
長洲太平清醮飄色是始於明末清初由廣東流傳入香港的民間傳統藝術.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是長洲島別具地方特色的節日,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前後舉行。飄色巡遊是節慶的高潮,由潮州鑼鼓、舞獅隊、彩旗隊、飄色隊等組成,巡遊隊伍多達幾千人。2007年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隊伍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慈禧”、“華山聖母”和“梁山伯與祝英台”飄色外,亦有時事主題,包括諷刺教院風波的“大石壓死蟹”、穿上綠色旗袍的“羅太”、奧運風帆金牌選手李麗珊、香港回歸十周年,以及奧運馬術項目為主題的飄色。

安陽

上閣表演者多為兒童
高閣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僅要堅固還要輕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滿足不同造型要求。
“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漢族民間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區漢族人民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抬閣”被譽為“華夏一奇”,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

抬閣抬閣
“抬閣”顧名思義,就是人們抬著一個用竹木或鐵質材料扎製成的類似“閣”的架子進行表演。“閣”分平閣、高閣,平閣只設一層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閣也被稱為“鐵枝”,製作表演較為複雜,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別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閣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僅要堅固還要輕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滿足不同造型要求高。同時高閣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飾品等遮掩架子,使觀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樣。
抬閣表演時,為保證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見一些長長的飄帶,一為好看,二來可以通過這些飄帶維持平衡。而在“閣”旁,還可見伴隨修行者手持長叉,這些長叉除為表演者傳遞道具外,也用於維持架子平衡。
上閣表演者多為兒童,兒童體輕,可減輕抬閣者負擔,而且上閣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寵愛,“女孩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隨便相”等俗語也說明這一點。
閣上表演者為3~5名兒童,上閣兒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紅,在架子上做出多種動作,並結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點做出多種表情,活靈活現。
“抬閣”演出時,閣前有鑼鼓或秧歌隊,鑼鼓聲聲中歡快的秧歌扭起來,簇擁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閣”前行,十里八鄉的鄉親紛紛前來觀看,場面蔚為壯觀。
在2006年10月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上,安陽縣抬閣表演隊榮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而安陽已成為“中國抬閣文化之鄉”。

起源

20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安陽曲溝一帶戰亂頻繁,被人稱為“干戈溝”。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此地,有感於當地民風淳樸,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將其更名為“曲溝”,不僅希望兩地結緣,同時希望曲溝遠離戰爭。孔子臨行時,村民們擊鼓相送,並選擇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眾人抬到高桌上,邊行邊唱,以讓遠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後來,村民們在喜慶自娛時,仍沿用了這種歌舞形式。因為是抬著歌舞,故名“抬歌”。經過不斷的傳承演變,後來,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台樓閣的樣式,給人以空中樓閣、雲裡霧裡的感覺,故更名為“抬閣”。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稱“台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抬閣藝人們的制“閣”手法不斷創新,“閣”也逐漸向高、峭、奇、險、美的方向發展。抬閣藝術已發展成為集戲劇與雜技為一體,集木藝、鐵藝、畫藝、扎藝、布藝等於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藝術形式。
“李三娘推磨”抬閣表演讓觀眾笑得合不攏嘴。3米高的彩台上,一個小演員賣力地推著石磨。一隻活公雞扮演的“金雞大仙”神氣十足地立在石磨上,雞冠上竟然還站著一位漂亮的“小仙女”。一旁的工作人員不停地往公雞的飯槽里放食物。圍觀的觀眾上前摸了摸它的翅膀,看它是否是活物,這下可惹惱了“金雞大仙”。它撲棱著翅膀,憤怒地沖不信任它的觀眾尖聲打鳴。
在《真假猴王》的閣台上,由劉震、劉威扮演的真假猴王正殺得起勁。這對只有6歲的雙胞胎兄弟,長相一模一樣,上了妝之後,連台下的媽媽都分不清。這對組合自3歲起就開始登台表演,已有上百場抬閣表演經歷。小哥倆踩在由“猴孩兒”舉起的長矛上,手握“金箍棒”,殺得難分勝負。兩雙小腳生生踩在鋒利的槍尖上,引得觀眾驚叫聲不斷。
據“曲溝太閤”藝術傳承人張永順介紹,抬閣以“精、奇、絕、妙”著稱,將小演員置於槍尖和劍鋒之上,卻毫髮無傷是其絕妙之筆。
上閣表演者多為兒童。從台下抬“樁”的壯漢到“樁”上表演的小演員,每個環節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場大型的抬閣巡遊表演更是“有骨頭有肉”,除了上百架同時上演不同劇目的抬閣,還有高蹺、舞獅、秧歌等表演,最長的隊伍長達3公里。
張永順說,由於年代久遠,“曲溝太閤”最早的發明者已無從考證。聽老祖先說,抬閣始於春秋時期,鼎盛於明清。“曲溝太閤”的足跡已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全國各大城市,被稱為“華夏一奇”“中華絕藝”。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
抬閣,是皇會行會隊伍中頗為壯觀的一組會,是由津門鹽商組織——蘆綱公所集資操辦的,起源於清嘉慶年間。是集彩扎工藝和故事人物造型表演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其文、武玩意兒中的表演技巧兼而有之,又具有高超、獨特的造型藝術。各色故事人物分列三四層,每一層均固定於閣台上。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造型。最高一層距地面可高達八米左右,各故事人物在抬閣人一顫一顛的行進中扮演各種動作造型,似神仙在雲際飄逸,人們遠遠便可望見。
最初,只有四駕抬閣,主要表演《鍾馗嫁妹》、《八仙慶壽》、《九老圖》、《嫦娥奔月》、《麻姑獻壽》、《天女散花》、《白蛇傳》等神話故事。據說在當時就花去五千兩黃金。到後來增加到八駕,不僅位置十分顯赫,裝飾與道具也格外豪華醒目。分別表演:《仙人上壽》、《平安吉慶》、《龍鳳呈祥》、《替天行道》、《火焰山》、《雷師成聖》、《脫過輪迴》、《忠孝節義》等故事內容。
在皇會行會中,通常是在每一駕抬閣會後面,都會緊隨著一道高蹺會,再後才是其他玩意兒類的表演,而在第八駕抬閣過後,則都是安排陳設會,大家只要看到第八駕抬閣,就知道再往後就沒有玩意兒會的表演了。

山西平陽

《抬閣》,是流行於平陽一帶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每逢新春,民眾總是以此來集會比賽,歡度佳節。
《抬閣》的明顯特徵,就是用優質鐵鍛製成高達十米,低則四米左右和形式不同的棍、拐、卡,安裝在一個方形桌式的木質底座上,鐵棍、鐵拐上卡扎著男女兒童所扮演的各種秀麗人物或戲出、雜技、體育運動及表演道具等,底座上安有兩根抬扛,由數人抬起,威風鑼鼓和吹打樂伴奏,在大街或廣場緩步遊行表演。
《抬閣》的表演,往往配合獅子、龍燈、高蹺、旱船等民間社火,盡情歌舞。多至數十台百餘台,少至幾台,陳列成行。鑼鼓鏗鏗鏘鏘,鎖吶嘀嘀噠噠,仰望穿紅著綠的演員在節節高的抬閣上翩翩起舞,大展英姿,五彩繽紛,琳琅滿目;俯視觀眾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贊語掌聲,此起彼伏,令人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抬閣》的藝術特色,驚奇奧妙,氣魄雄偉,制彩精巧,造型別致,美觀大方,雅俗共賞,內容典型集中,表演活潑優美。每台《抬閣》反映一個內容,都是精選的民間故事或戲劇情節,通過彩制景物的巧妙襯托,布景道具的藝術布局,構成了一幅富有詩意,別有風趣的圖畫。這樣,集中、概括、典型形象地反映主題,達到與在舞台唱、做、念、打同樣傳神的效果。如《唐僧取經》一戲,要在舞台上演出,需要若干人物,幾十個場面,三、四個鐘頭,然而抬閣表演,只選了《三打白骨精》這個典型造型:孫大聖手持金箍棒,從雲端俯衝下來,照白骨精頭上狠狠砸去;唐僧卻合掌閉目,於心不忍;八戒嘴貼唐僧耳朵說大聖的壞話,兩眼直勾勾地貪婪地盯著妖精美人兒;白骨精嚇得走投無路……這種布局,意味深長地體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再加《抬閣》行止間的閃動,金箍棒就在妖精頭上一點一點地打起來,白骨精顯出渾身顫抖,欲逃不能的狼狽相。這樣,就將主題思想表現得盡善盡美,耐人尋味。

抬閣抬閣
《抬閣》,是戲劇、舞蹈、雜技、美術、音樂的綜合藝術。雖然吸取了各種藝術的特長,但沒有沾染低級庸俗的趣味。由於它根植於人民,所以又有雄厚的民眾基礎和濃郁的地方風味。它不僅善於反映神話、傳說、傳統戲劇故事,更善於表現體育、雜技、武術。建國以來,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民間藝人創造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典型,如《五業興旺》、《工農聯盟》、《保衛祖國》、《軍民魚水情》、《各族人民大團結》及一些現代戲,使這一藝術獲得新的發展。
《抬閣》的製作是一門科學,它涉及到力學、化學、色彩學等方面,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民眾創造的精神財富。一台《抬閣》要表現的活靈活現,取得傳神的效果,關鍵在於對鐵棍(拐)的周密設計和精湛的制彩工藝,鐵棍(拐)分主棍、支棍、根棍、梢棍,在形式上有“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蓮花棍”、“大轉棍”、“小轉棍”、“兔棍”、“雞棍”“鐲子棍”、“吊棍”等。制彩,一般是根據故事情節所需要的道具、景物而設計的。彩的製作,既要符合故事的主題思想,又要精巧美觀,一目了然。裝置要做到隱而不露,奧妙奇異。
彩,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純工藝制彩,如《桂香研磨》的磨子這種重大的物體,就是純工藝制彩;一種是半工藝半實物制彩,如《武松打店》所站之凳,就是實物凳子貫以鐵芯;一種是實物制彩,如《天女散花》的籃子等輕巧東西,就是實物。
制彩的步驟:第一、做出模樣;第二、裱糊;第三、裝飾。如《時遷盜雞》中的公雞,《嫦娥奔月》中的玉兔,先用硬紙板或鐵皮做成體形,再用稀漿糊摻入草紙泥內調勻,塑成大體結構,最後用雞毛或兔皮沾上即成,眼睛可用綠色手電燈泡裝上。如用活雞活兔制彩,可先將動物的腿拴在肚下,再制假腿,貫以鐵芯裝上。
裝彩的方法有三:一是穿裝法,各種彩都要在適當位置上留一小孔,鐵棍順孔穿過,用皮墊固定;二是合裝法,所製作的彩,做成幾瓣,裝時包在鐵棍上,合成整體;三是分裝法,所制的彩分成幾個部分,依次裝上鐵棍。
以上都是傳統的裝法,在科學技術向前邁進的今天,用機械、電動、藥物製成的彩,更是天衣無縫,精巧奧妙。
《抬閣》究竟源於何時?舊社會它被士大夫視為微不足道,不會載人史冊,因而,無據可查。不過,平陽地處黃河中游,汾河流域,是人類發祥地之一,抬閣亦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抬閣》俗稱“社火”,是祭祀土神與火神的一種活動。在人類沒有認識和控制大自然的上古時代,人們常常借某種自然物為符號,以表示一個團體、一個民族的血統,尊為神聖而崇拜,叫做拜“圖騰”。祭祀時,大伙兒抬著“土神”與“火神”的土、木偶像的活動就叫“社火”。
據傳,堯舜時期,祭祀活動就有了固定形式和特定日期,到夏、商、周時期,祭祀活動的儀式,更為頻繁與複雜,被人們視為至尊的土、木偶像圖騰,也不時地轉移著、戲弄著,因而,“社火”就伴隨祭祀活動得到了發展,後來演變成抬著坐有偶像的亭台樓閣或人扮神,所以就叫做《抬閣》。
《抬閣》的來歷,還有一種傳說:隋唐時期花花公子隋煬帝,極盡聲色之樂,在宮庭內建築了不少亭台樓閣,驅使歌伎舞女在台上、閣前為他表演取樂,久而成習,但他又不安於宮庭生活,常常出外遊山玩水,凡一出門,必須攜帶歌伎舞女。為適應流動的需要,逼迫勞動人民為他創造了流動舞台,就是今日的抬閣。那時,只是抬閣而不抬人,歌伎舞女表演時登台,演畢後下台轉移。
又傳,唐時(公元712年)百戲雜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民間效法宮庭,農閒之時扮演百戲於村、社。因民間少有亭台樓閣,就搬來幾張桌案臨時拼成舞台,讓扮演者在桌案上表演,這就是“台”。但只有“台”沒有“閣”,難以遮風避雨,人們又在“台”上設定了簡單的遮蓋物——“閣”,就成了“台閣”。後來又因為不時地由人抬著移動,人們就習慣地稱謂《抬閣》。
襄汾縣安李村相傳,該村在唐代以前叫李村,秦王李世民曾駐紮此地,討伐與鎮壓群凶,人民生活賴以安定,就將原來的李村改為安李村。該村火神廟內曾有一通石碑,上書“秦王駐蹕處”。廟內曾雕塑有老少二臣偶像,據說李世民出征二返安李村,臨走時留老少二臣鎮守此地,後來,老少二臣相繼逝世,為紀念“二臣”便雕像於廟內。人們怕賊子再犯,就模仿老少二臣的樣子由人裝扮成“肉傀儡”,於每年春節或祭祀時抬著滿村游轉,炫耀老少二臣依然存在,懾服群凶,安定民心,這樣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抬閣》。從安李村抬閣的內容來看,大多是扮演唐代以前的故事,如《汾河灣打雁》、《唐僧取經》等,由此推斷,安李村的《抬閣》在唐代就已形成。
又據襄汾縣中黃村鳳凰廟內石碑記載:“大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三月二十六日凌晨,飛鳥遮天,鳴聲震空,各村百姓驚起,舉目觀望,眾鳥群集於鳳凰坡嶺巔的方形大石上,那裡落下一支金色鳳凰,滿山遍嶺儘是百鳥飛翔,歷時一時三刻,突然沖空飛起,百鳥飛隨,遮蔽天空,向南飛去,不知去向……。”從此,中黃村的人,為了紀念鳳凰來儀這個祥瑞,就在那兒修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鳳凰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六日逢廟會。萬人云集,商賈如林,鑼鼓喧天,秧歌社火絡繹不絕。社火中有裝置巧妙的“高拐台即抬閣”,人們將此廟會叫“高台會”。該廟獻亭的碑文中,還記有木匠王耀和鄭丕林,發現兩個小孩爬上樹梢作種種玩耍而觸動了機靈,便將孤獨的一般《抬閣》,改裝成一棍多枝的“高拐台”的記載。這就不難看出,中黃村的《抬閣》,在明代就改進了。
襄汾縣趙莊村存有專為抬閣作底座的一張榆木桌子,桌的背面有火烙的“順治”二字,“順治”是清朝開國年號,那么,這裡的《抬閣》至遲也在明末。在指引《抬閣》行進的紅布“招旗”上,還有墨書的嘉慶年號,可以看出,《抬閣》於明清就在這裡盛行了。
《抬閣》雖被歷代政客文人們所輕視,不值一記,但它根植於民間,生命力很強,一輩傳一輩,從古傳到今。其間,雖歷經滄桑,遭到挫折,但它能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成長,由漸變到突變,由低級到高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抬閣》已開始由人抬變為拖拉機、汽車、吊車等機動車輛裝運,由固定變為靈活。如裝扮的《牛郎織女》,能一張一合地表演悲歡離合的情景;《天女下凡》,仙女能從高處飄飄然降落在地面;《嫦娥奔月》,嫦娥又能從地面悠悠地飛到高處。所有這些,都表演得上下自如、活靈活現。令人感到趣味高尚,賞心悅目,文人曾賦詩讚道:
“一雙紅袖舞長空,
恰似嫦娥奔月宮,
萬人仰望雲中戲,
民間巧藝奪天工。”

山西清徐

抬閣抬閣
“抬閣”(古稱走閣)這項民間文藝活動,是清徐南營村特有的一種社火活動形式,相傳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抬閣的歷史淵源,據傳是從傳統的民間祭祀活動逐步演變為民間文藝活動形式。相傳在殘唐五代時期,地處黃土高原和黃河流域的梗陽大地,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中原大地連年戰火紛飛,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百姓欲求和平,便默默祈禱蒼天保佑,望戰爭儘早結束,過上和平而安定的生活。戰亂平息後,民眾為慶賀戰火的熄滅,將大方桌兩邊綁上抬桿,桌上設定神位和整牛、整羊等祭品、香案,由4人抬著方桌熱熱鬧鬧地沿街慶賀了3天3夜。這便是“抬閣”的雛形。從這以後,梗陽大地每遇旱災、水災、蟲災等各種天災時,南營留村的民眾便要求神許願。許願應驗後,要用整牛、整羊、整豬和雞、鴨等動物祭品來祭奠神靈,表示民眾的心愿。祭祀的形式是抬著方桌,方桌上設定神的牌位或神像和祭品、香火,沿街慶賀。
相傳很早以前,梗陽大地半年未見點滴雨水,旱情十分嚴重,地里的禾苗奄奄一息,民眾心急如火,人心惶惶,在這危難時刻,南營留村的人們,提議抬龍王爺祈雨,人們齊聲回響,自發組織抬具,到白石河處的白龍廟,抬著龍王爺,頭戴柳條編的帽子,沿街遊行禱告祈雨,祈求龍王爺顯靈喜降大雨,以解旱情,並許願降雨後,隆重謝神三日。民眾的虔誠祈禱,感動了天地神靈和龍王爺,時過數日,果然喜降大雨。百姓為感謝龍王爺恩賜喜雨,便殺豬宰羊,製備抬閣,組織謝神活動。當時的抬閣比古老的方桌走閣有了很大的改進,抬閣是專制的四邊形方桌面,特製的方桌上面設定的不是過去的牌位和豬羊祭品,而是逼真塑像和童男童女,這種形式較以前的方桌走閣美觀而大氣多了。從此,民間藝人將這種祭神活動的形式,搬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民間文藝隊伍中來沿街進行社火表演活動。

浙江

白雀抬閣
白雀抬閣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白雀鄉一帶村民為紀念盧總管,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在潛山上舉辦的民俗活動。“盧總管”,是傳說中的一個養魚人,生日農曆二月二十四,祖祖輩輩養魚,他卻是投胎三世。他整日整夜住在魚塘邊,卻從來不往魚塘里撒尿,把魚塘保養得很好,養魚的經驗在當地也是最好的。在當地,養殖業與種植業是並重的兩大主要產業,魚塘與農田面積幾乎相等。於是人們紛紛前來向他求教,他也總是無私地傳授,深受人們的敬重,尊稱他為“盧總管”。後來人們就近在潛山上為他建立了一座“總管廟”,每逢他的生日那天就去供奉物品、祭燒“香塔”,並將廟裡的香灰撒在魚塘里以消除魚病,據說這非常靈驗。

浦江抬閣

浦江抬閣浦江人通稱“迎會”。它始於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流行至今。浦江迎會又分“人會”、“紙會”、“人紙合會”。在特製的桌上設定鐵架,鐵架為扮演者的衣飾器物所遮掩,每張會桌挑選漂亮活潑的男女兒童扮成傳統戲劇中的某一場面如“三請梨花”、“鐵弓緣”、“三打白骨精”、“僧尼會”等,每桌有8人抬,十幾桌齊出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場面十分壯觀、熱鬧。
改革開放以來,每當縣裡開展重大慶祝活動、元宵節和古歷八月十三黃宅物資交流會時,都舉行盛大的迎會活動。1988年10月杭州舉行“火腿文化節”、1996年5月上海老城隍廟會,都應邀去獻藝,中外人士稱浦江“迎會”(即抬閣)為華夏一絕。
天台抬閣
天台抬閣,因四個人扛抬著一個閣子式的台櫃而得名。底座是堅固的方形木架,四角各豎一根竹桿,飾以彩條,頂上覆以蓬蓋,披紅掛綠,懸燈結彩。台上有一至數名長相漂亮的6至8歲兒童,扮成各種戲劇人物或神話人物。它是天台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早在清代時就已經十分流行。解放以後,每逢重大慶典,城關鎮各村居都製作幾十台抬閣。看抬閣,成了天台縣民間喜慶活動的重頭戲。2006年,天台抬閣列為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4年2月12日晚,久違的天台抬閣再現民間,引起巨大轟動,為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增添了不少喜慶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