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白雀抬閣,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白雀鄉一帶村民為紀念盧總管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在潛山上舉辦的民俗活動。
歷史
“盧總管”,是傳說中的一個養魚人,生日農曆二月二十四,祖祖輩輩養魚,他卻是投胎三世。他整日整夜住在魚塘邊,卻從來不往魚塘里撒尿,把魚塘保養得很好,養魚的經驗在當地也是最好的。在當地,養殖業與種植業是並重的兩大主要產業,魚塘與農田面積幾乎相等。於是人們紛紛前來向他求教,他也總是無私地傳授,深受人們的敬重,尊稱他為“盧總管”。後來人們就近在潛山上為他建立了一座“總管廟”,每逢他的生日那天就去供奉物品、祭燒“香塔”,並將廟裡的香灰撒在魚塘里以消除魚病,據說這非常靈驗。
據乾隆《烏程縣誌》轉引《烏青文獻》記載,每年春社,鄉民即“扮台閣故事迎演數日,所費浩繁”。當地藝人回憶,白雀台閣已有300多年歷史。清末民初當地還有水抬閣,船在河裡走,抬閣在船上表演,觀眾在沿河的兩岸欣賞。據老年人回憶,抗戰前的水抬閣花樣要更多一些,這是因為船體大,抬閣固定在船板上穩定性好,便於台閣靈活旋轉,讓四面八方的觀眾都能看到。
白雀抬閣一直在白雀鄉最活躍時候全鄉曾有30多支抬閣隊,幾乎每個村都有一支抬閣表演隊伍。“文革”期間,白雀抬閣被禁演,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有所恢復。目前也只剩下金家兜村宋家圩自然村一支抬閣隊,現稱為“白雀抬閣隊”。在重大節慶時它還能堅持表演,但年齡都已偏大,幾位主要的傳承人都已經是古稀老人了,最小的一位也已65歲。白雀抬閣已面臨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境地,尤為突出的問題是小演員難覓。2005年被列入湖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相關內容
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白雀抬閣》,起源於民間廟會。廟會是流行在農村民間比較廣泛的一種集會形式,它不同於一般以商貿為主要內容的集市,而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民眾性活動和民間文化活動,是具有比較濃烈的宗教色彩,並以民眾娛樂為主的集會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人們往往是首先敬奉香火頂禮膜拜祭祀佛(或道、或儒)和民間吉祥神,祈福禳災、求子嗣、祛病痛、求吉祥平安,然後就是以民眾娛樂為主的民間文化活動。
很久以前,白雀在每年廟會時,盛行高蹺,那是人們把挑選出來的孩童,綁在高蹺上展現各種老百姓熟悉的神話和戲劇人物,這些人物或是擺著一個姿態,或是做著一些動作,手中也可以執著一件道具,武的就拿些刀槍棍棒之類,文的就拿羽扇絹帕之類。一副高蹺,只能站立一個人,而且面部表情也比較呆板。 《白雀抬閣》的先人,從高蹺表演中受到啟發,他們希望高蹺的形式和內容能更豐富一些,也更好看一些,於是就根據表演需要,把兩個以上的孩童集中在同一個表演器械上,並且不再是由表演者自己踩著高蹺行走,而是改為由人們抬著行進,這就是抬閣。表演者用鋼筋固定、支撐在抬閣上面,這樣表演者不用留意踩高蹺行走時為避免摔跤而分散注意力,就能把精力集中在表情和動作造型上。表演各種飾演的人物,可以耍槍弄棒舞劍,也可以作些簡單的翻滾旋轉,還可以演示一些特定的場景,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作些對打廝殺的動作。這樣,既豐富了表演內容,更增加了驚險性、可看性。
【分鏡頭一】清末民初的時候,當地還有水抬閣,就是用同樣的辦法,只是抬閣不是由壯漢用肩膀抬著在陸地上行走,而是把抬閣安置在船上進行表演,船隻則可以在河中行駛或停泊,觀眾在沿河的兩岸欣賞。這類似於清明含山軋蠶花時河上的打拳船、標桿船上的表演了。但水抬閣已在抗戰前消失,如今唯有在陸地上抬著行進的白雀抬閣了。
300多年來,《白雀抬閣》一直在白雀的民間活躍著,最盛的時候曾有30多支抬閣隊,幾乎每個村都有一支,但由於某種原因,抬閣曾一度停滯下來,目前只剩下金家兜村宋家圩自然村一支抬閣隊,現稱為“白雀抬閣隊”。 從高蹺演變而來的《白雀抬閣》,每年都是在農曆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這4天中舉行巡遊,並且總是要去當地一座僅數十米高的小山――潛山上的廟宇。這座潛山廟俗稱“總管廟”,供奉的菩薩叫“盧總管”。 這是與當地流行的一個傳說密切相關的。相傳當地的沿圩灣村有個姓盧的養魚人,祖祖輩輩都是養魚的,而他卻是投胎三世,每次的生日總是農曆二月二十四。他整日整夜住在魚塘邊,卻從來不往魚塘里撒尿,把魚塘保養得很好,養魚的經驗在當地也是最好的。在當地,養殖業與種植業是並重的兩大主要產業,魚塘與農田面積幾乎相等。於是人們紛紛前來向他求教,他也總是無私地傳授,深受人們的敬重,尊稱他為“盧總管”。後來人們就近在潛山上為他建立了一座“總管廟”,每逢他的生日那天就去供奉物品、祭燒“香塔”,並將廟裡的香灰撒在魚塘里以消除魚病,據說這非常靈驗。在接下來的四天廟會中,白雀抬閣就成了廟會最吸引人們眼球的一大亮點。它一般是上午11時開始,下午4時結束。每逢此時,各家各戶都要有人“出會”參與活動,所需費用由村民們自願捐助。 以前的《白雀抬閣》,表演的角色都是戲劇人物或民間傳說人物,如“羅通戰四門”、“關雲長送皇嫂”、“白娘娘盜仙草勇戰白鶴童子”等等,這些都是由兩個人表演,一般也總是男女搭配。也有三個人的,如“水漫金山寺”,就有白娘娘、小青和法海和尚。最驚險的、難度也最大的是“趙子龍挑槍出手”,槍對槍交叉著纏在一起,一人懸空挑在槍外,顫巍巍地讓人看著手心裡不禁要暗暗捏上一把汗。 據老年人回憶,抗戰前的水抬閣花樣要更多一些,這是因為船隻面積大,抬閣固定在船板上穩定性好。如表演“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男女兩個演員都是騎著馬,趙匡胤騎的是一匹紅馬,京娘騎的是一匹白馬,並且能旋轉著讓四面八方的觀眾都能看到。最龐大的陣營是表演“八仙過海”,八仙集中在一條船上,造型各異,色彩繽紛,其精彩情景令這些在當年曾親眼目睹的老人至今仍印象深刻、津津樂道。
【分鏡頭二】《白雀抬閣》主要是在大型民眾踩街活動時,邊行進邊表演。抬閣表演隊由三部分人員組成:一是抬著“抬閣”前進並保證表演者人身安全的人員;二是製造氣氛、協調節奏的樂隊人員;三是抬閣上面的表演者。
抬閣人員根據表演者人數、重量決定,一般由8至12人組成,一台抬閣兩邊各一根支桿,由四個壯漢(前兩後兩)抬,旁邊有四個人扶持或作替換,同時還有一人操作“抬閣”的傳動器械。 樂隊由4至6人組成,主要樂器有堂鑼、鼓、鈸、小鑼等一般村鑼村鼓,有時也加奏嗩吶。無特殊鑼鼓經。表演者由男女孩童擔任,根據表演內容的需要決定人數,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只需要兩人分別扮演孫悟空和白骨精就可以了;如是《八仙過海》,則人就多了。表演者被固定在抬閣上面的鋼筋上,鋼筋與表演者之間裝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以突然翻倒和重新挺立,鋼筋又固定在抬閣下面的傳動裝置上,可以旋轉上面的表演者。 鑼鼓聲中,抬閣上的表演者根據觀眾的情緒、樂隊節奏和器械操作人員的提示,在空中旋轉、翻滾,展示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驚險的表演往往會使觀眾嚇出一身冷汗,引起陣陣喝彩。 樂隊和抬“抬閣”的人員以前是隨意穿著自己的服裝,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參加湖州市首屆絲綢文化節開始,均統一穿明黃色的綢緞服裝。表演者根據所飾演人物的需要穿相應的戲裝。 抬閣是100公分見方的木製框架,用明黃綢遮掩;抬閣平面下裝有傳動齒輪,鋼筋固定在傳動齒輪上,可以轉動鋼筋;鋼筋多少根據在上面表演的演員人數而定,一人一根。台面以上鋼筋高60至80公分;踩街開始前,選中的孩童預先用30公分寬的綁布緊縛在月牙形的“靠子”里,再牢牢地扎縛在鋼筋上,然後穿上戲裝;長約6至8米的兩根抬槓,均用彩綢扎滿。整座抬閣重約三四百斤。 演員的選定,除了看其容貌俊秀,還得注重身材的胖瘦。因為由技術嫻熟的鐵匠師傅鍛打的“靠子”的大小是固定的,胖了就容納不進。演員從上午開始就不飲水,只吃水果、蛋糕,以防中途大小便。《白雀抬閣》有著比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俗價值。它起源於民間廣泛流行的廟會,根植於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民眾性文化活動的深厚土壤中。幾百年以來,當地建造的“總管廟”雖然具有比較濃烈的宗教色彩,但供奉的卻是世代養魚的“盧總管”,而不是神仙活佛達官貴人,只不過老百姓把這個養魚人神化了而已。這從中也表現了廣大農民嚮往祈福禳災、吉祥平安、豐衣足食的良好願望,得到當地人民民眾的廣泛認同和積極參與,成為滿足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和渠道,因此也就能一直延續下來,從而形成為當地一個比較重要的民俗活動。
【旁白】《白雀抬閣》也具有藝術上一定的審美價值,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影響,成為一個地方的代表性標識。它所表演的神話故事、戲劇人物,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反映的是讚頌忠勇禮義、鞭撻奸詐邪惡。由高蹺演變到抬閣,形式獨特,將單個的人物造型發展到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物造型,將“戲台的一角”搬出戲院展示在大街小巷,充實、豐富了表演形式,觀賞性強,體現出白雀人的審美意識和藝術創造力。因此,在重大節慶時它還能堅持表演,並參與區、市的一些大型慶典和文體活動。2005年,在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中有關部門已對它作了認真的普查登記,並被列入湖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隨著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白雀抬閣》已處於瀕危境地。目前,僅剩金家兜村宋家圩自然村的一支抬閣隊(現稱為“白雀抬閣隊”),共有隊員20人,年齡都已偏大,幾位主要的傳授人都已年屆70歲以上,最小的一位也已65歲,存在著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問題。尤為突出的問題是小演員難覓,因為現今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捨不得,加之營養豐富而體型偏胖,“靠子”容納不進。針對這些現實情況,湖州市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已著手開展搶救和保護工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這一民間表演藝術的生命力並傳承下去,使之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