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路抬閣

甲路抬閣

甲路抬閣又稱擡閣,是江西婺源的漢族民俗絕技,舊時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遊藝項目。在木製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遊行。抬閣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起源

甲路抬閣甲路抬閣
抬閣的種類繁多,各地抬閣的藝術形式各有特色,以金壇抬閣、徽州抬閣、廣東抬閣、安陽抬閣和山西平陽《抬閣》最為著名,均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州是程朱理學盛行的地區,漢族民間風俗中怪力亂神的東西比較少見。每逢節日,人們的娛樂活動主要就搭台唱戲,搭台唱戲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各個村鎮的商人,而組織者則是各個姓氏的家族。每年大規模的春節迎神賽會,是多個宗族藉此炫耀門第和財力的極好機會,除了聘請著名戲班搭台唱戲,一種名叫抬閣的巡遊活動,也極受人們的喜愛。隨著宗族勢力的衰敗,大規模的抬閣巡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
甲路村位於婺源西北部,婺源是古徽州府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甲路是少數延續抬閣文化的村落之一,每逢佳節吉日即有抬閣表演,素有“中華一絕”之稱。

形態

甲路抬閣甲路抬閣
抬閣是漢族民間對觀賞性妝扮人物造型的稱謂,始見於南宋。以木板為台,一根鐵棍固定人物,由少男少女妝扮故事立於台上,多人前後抬槓,巡遊於街市,謂之抬閣。徽州地區的抬閣,一般都在元宵節前後舉行。
甲路抬閣也稱抬閣戲,是以古典戲劇為原本,束之高閣的固定人物表演,神奇之處是在高處,四人抬著一閣架,中間一桿,桿上是表演的人分二層,上層一人,下層一人或二人,離地4到5米.在夜間看時,整個表演人是懸在空中,飄飄欲仙,從天而至.
甲路兒童,有著婺源書鄉人特有的氣質,男童英俊,女童秀麗,抬閣演員兒童在10歲左右,身材不能太高大,目光敏利,炯炯有神,在表演時眼神直逼觀眾.

軼聞

甲路抬閣甲路抬閣
香港鳳凰衛視拍了一個專題片<<尋找遠去的家園>>,有一集介紹了甲路抬閣,鳳凰衛視主持人杜憲問抬閣主辦人,你們妝扮抬閣時可以看嗎?回答說是不給外人看的,接著杜憲從化妝屋內退了出來.主辦人還在節目裡面介紹了水滸人物時遷偷雞,時遷是腳掛在樑上,頭也朝上,人是橫的,有一定難度,要讓觀從看著生動,有個性.鳳凰衛視此片子播出後,甲路抬閣就名揚各地了.
但是,抬閣活動是迎神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宗族之間相互炫耀門第的手段,所以一般都由族中有經驗的長者主持其事,有些環節對外保密,即使攝製組也不能拍攝,不管我們如何要求,他們都堅決不讓我們拍攝妝扮人物的全過程,說這是族裡傳下的老規矩。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在村委會的院子裡,找到了一位主持抬閣活動的長者,他警覺地把大門半掩上用身子遮住室內的情景。
而且,在甲路村民妝扮人物的時候,村委會的大門關上了,不僅不讓我們拍攝也不讓我們偷看,我們只好靜等著抬閣的出場。
抬閣所妝扮的人物造型,一般都從徽劇中移植而來,如時遷偷雞楊宗保穆桂英木蘭從軍火焰山等等,就像一個個流動的戲台。
甲路抬閣甲路抬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