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Bs
抗-HBS的出現有兩種原因:
①接種B肝疫苗後,獲得了免疫力,是一種好現象。
②B肝恢復期或曾患B肝已愈,表示已有免疫力。
抗-HBs一般在B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後1~5個月出現,並緩慢上升,大約6個月達高峰,可持續一年或更長時間。血清中抗-HBs滴度越高,保護力就越強。
抗-HBs的出現標誌著B肝感染的恢復和已產生免疫力。抗-HBs出現後較少發生再次感染。但是,這種保護作用並非完全、絕對,有時是短暫的,患者仍可再感染。
表面抗體陽性
抗-HBs這是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後產生的抗體,它是一種保護性抗體,也叫中和性抗體。它能中和掉B肝病毒的感染力,保護人體免受B肝病毒再度襲擊。
抗-HBS陽性至少說明三個問題:
(1)B肝病人到了恢復期,從此即將告別B肝病毒感染;
(2)既往感染過B肝病毒,可能患過B肝病,也可能是不知不覺中的隱性感染,但現在病毒已被清除,獲得了對B肝的免疫,即使有B肝病毒侵入體內,也仍然安然無恙;
(3)單純抗-HBs-項陽性,是注射B肝疫苗並免疫成功的標誌,當然也不會再感染B肝病毒了。
在B肝抗體三兄弟中,以抗-HBS最為特殊,它與B肝抗原(HBsAg、HBeAg和HBCAg)勢不兩立,它陽性,抗原們也就陰性了。只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抗-HBS和HBsAg才同時出現。
接種B肝疫苗保險係數
我國當前臨床使用的B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製品,副作用小。人體接種B肝疫苗後,通過主動免疫方式產生抗體,使人體獲得對B肝的免疫力。
統計資料表明,接種B肝疫苗後人體B肝表面抗體(抗一HBs)轉陽率在95%以上,有效保護期在5年以上,抗體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強,免疫保護持續時間也越長。但也有極少數人在接種B肝疫苗後,體內產生的抗-HBs滴度很低,達不到保護值,這樣就不能有效地阻止B肝病毒的感染和複製。
抗體滴度與疫苗加強
B肝疫苗接種後,抗-HBs隨時間推移,滴度會逐漸下降,當抗-HBs滴度降至保護值以下時,也就不再對B肝病毒有免疫力了。因此,為保證預防效果,接種B肝疫苗後,應抽血化驗,查二對半,若抗-HBs呈陽性,說明接種成功,同時還應查抗-HBs滴度。
1、若抗-HBs滴度最高值僅為10~100mIU/m1,最好在6個月後複種1次;
2、抗-HBs滴度最高值為101~1000mIU/ml時,應於首次接種後1~2年內複測抗-HBs;
3、若抗-HBs在1001~10000mIU/ml時,應在2~4年內複測;
4、當抗-HBs大於10000mIU/ml時,可在4~6年內複測;
5、當發現抗-HBs滴度低於10mIU/ml時應複種,複種仍按初種的劑量和時間方案進行。
B肝疫苗接種是預防B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絕對的和一勞永逸的。接種後一定要檢驗接種效果和抗-HBs滴度,並根據抗-HBs滴度情況適時複測,當滴度小於保護值時,要及時補種,使體內經常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B肝病毒感染,真正達到預防B肝的目的。
抗-HBs滴度的正常值是多少
B肝五項檢查里,第二項陽性代表有B肝表面抗體。這個抗體濃度就被稱為B肝抗體滴度。當B肝表面抗體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夠更有效的保護體內免受B肝病毒的入侵。
一般情況下,B肝抗體滴度的正常值為10mIU/ml,當B肝抗體滴度大於這個數值時,B肝表面抗體便能夠有效的保護體內。一旦B肝抗體滴度小於此數值時,B肝表面抗體的保護能力減弱,此時,一旦患者接觸到含有B肝病毒的血液,或者與攜帶B肝病毒的患者親密接觸時,便有感染B肝的可能。
因此,為保證預防效果,接種B肝疫苗後,應抽血化驗,查兩對半,若B肝表面抗體呈陽性,說明接種成功,同時還應查B肝表面抗體滴度。
抗-HBs消失該怎么辦
B肝抗-HBs為陰性,表明抗體消失了。要確定過去接種的B肝疫苗是否還有保護作用,可通過抽血化驗確定。如果B肝抗-HBs為陰性,說明接種後沒有產生抗體或曾產生抗體但已消失,這類人群應該補種三針B肝疫苗,如產生了抗體,但水平低,說明保護效力弱,可再打一針B肝疫苗,即加強針。 如抗-HBs為陽性且抗體滴度較高,說明原來的B肝疫苗還有很好的保護效力,不需要再接種B肝疫苗。此外,有些人儘管接種疫苗後B肝抗體為陰性,但重新打一針疫苗後抗體滴度明顯升高,這種情況說明體內對原來的疫苗還有免疫記憶,此時再打一針疫苗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的家人或密切接觸者存在B肝病毒攜帶的情況,尤其是母親是B肝表面抗原陽性者,孩子接種B肝疫苗後最好抽血化驗B肝表面抗體。如果陰性,應加強免疫或再接種。化驗的時間可在最後一針疫苗接種後一個月時,比如新生兒是出生後0、1、6月接種三針,那么就可在7月齡的時候化驗是否出現B肝表面抗體,如為陽性,說明B肝疫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