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抗美援越”名稱由來
1965年4月12日,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主張晚一點提“援越抗美”的口號,說:我們現在是支援越南反美鬥爭,還是以越南為主。5月1日《人民日報》社論:《為加強社會主義建設和援越抗美而鬥爭》中首次提出 “援越抗美”口號。
1965年4月4日《人民日報》在第5版的一則報導:“越南人民熱烈要求抗美援越”中,首次使用“抗美援越”一詞;此後,4月6日和7日又在第4版接連報導說:“亞洲人民掀起志願抗美援越浪潮”,“朝鮮、印度尼西亞人民踴躍要求志願抗美援越”。
淵源
中越關係
中國和越南是山水相連的鄰邦,十月革命後,中越兩國人民和革命者建立了濃厚的戰鬥友誼和團
結。1925年5月,胡志明在廣州創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1930年1月,越共在香港正式成立,並隨即在中越邊境地區領導了革命運動,得到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在以後的中國抗日戰爭中,越南黨和人民也給予了大力支持,極少量越南革命者直接參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1945年2月,越南共和國宣告成立。9月23日,法國殖民地主義者對越南南方發動侵略戰爭。1946年12月,進而發動了對越南的全面武裝進攻。越南勞動黨和胡志明主席領導越南人民進行了抗法鬥爭。中國解放戰爭中,越南北方的中越邊境附近地區成立的粵桂縱隊和滇桂縱隊等邊境武裝力量活動,受到越南黨中央和越南邊境人民的熱情支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使中越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有了進一步發展。胡志明主席曾熱情讚揚越中兩國人民的友誼是:“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新中國一誕生,就把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作為自己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戰爭正處在困難之際,胡志明主席到北京同我國黨政府領導人交換意見,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
援越抗法
應越方要求,中國政府先後派出了以陳賡、韋國清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和羅貴波為首的政治顧問團,協助越南黨、政府和人民軍指導抗法戰爭。陳賡、韋國清及軍事顧問團先後幫助組織指揮實施的邊界戰役、奠邊府戰役等,取得了重大軍事勝利。與此同時,中國還向越南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和糧食、被服等物資。至1954年上半年,援越抗法戰爭取得了勝利,越南北方基本獲得解放。1954年5月至7月,中、蘇、英、法、美、越南、寮國王國和高棉王國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題。由於中國、蘇聯和越南的共同努力,至7月21日,會議達成了一系列協定,越法交戰雙方在停戰協定上籤字。日內瓦會議實現了越南北方的完全解放,勝利結束了越南抗法戰爭,為越南人民解放南方統一祖國建立了一個可靠的基地。
美國戰略
1955年,法國軍隊按照日內瓦協定的規定開始撤出越南以後,美國公然違反
日內瓦會議通過的關於恢複印度支那國家和平的協定,以提供軍事援助為手段,趁機迅速滲入南越,取代法勢力,加強對南越的控制,扶植西貢政權,阻撓越南南北統一,陰謀變南越為美國的殖民地和軍事基地。對此,南越人民被迫起來反抗,組織反美武裝鬥爭。為了撲滅南越人民的鬥爭烈火,美國於1961年5月,在越南南方發動了由美國出槍、出錢、出顧問,南越出人的“特種戰爭”,讓越南人打越南人。美國在南越進行的“特種戰爭”失敗後,於1964年8月5日,藉口它的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的攻擊,所謂“北部灣事件”,派出大批飛機開始轟炸越南北方。這是美國武裝干涉的又一升級。1965年3月上旬,美國派遣海軍陸戰隊3500名在峴港登入,派其地面部隊進入南越參戰,同時加緊對越南北方的轟炸。從此,美國侵越戰爭演變為美軍為主體、“南打北炸”為特點的全面戰爭。與此同時,美國軍用飛機也不斷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飛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美國報紙則趁機大肆宣傳在越南戰爭中將不再有韓戰中那樣的“庇護所”,美國軍隊將實行“窮追”,等等。中國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英勇的越南人民,在胡志明和越南勞動黨的領導下,積極投入了“保衛北方,解放南方,統一祖國”的抗美救國鬥爭。與此同時,越南政府不斷向世界人民揭露和控訴美國的侵略罪行,並呼籲國際援助。
中國援越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黎筍、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元甲等,受胡志明主席委託,率黨政軍代表團訪問中國,要求中國擴大援助規模並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隊。黎筍說,“我們想請一些志願軍飛行人員、志願軍的戰士……其他方面的必需人員,包括公路、橋樑方面的人員都在內。”中國黨和政府滿足了越方的要求。在4月8日舉行的中越兩黨會談中,中央副主席劉少奇代表中國方面明確表示:援助越南進行抗美鬥爭,“這是我們中國應盡的義務,中國黨應盡的義務”;“我們的方針就是,凡是你們需要的,我們這裡有的,我們要盡力援助你們”;“你們不請,我們不去。你們請我們哪一部分,我們哪一部
分去。”這次會談,中越雙方簽訂了向越南派出中國支援部隊的有關協定。4月12日,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備戰工作的指示,號召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準備應付最嚴重的局勢,發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盡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
為了統一組織支援越南,和統一處理有關援越的涉外事宜,周恩來總理決定,由中央、國務院和軍隊有關部門組成“中央國務院支持越南小組”。這個小組由外交部、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物資部、外貿部、經委、計委、對外經委、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海軍、空軍、鐵道兵、工程兵、總參作戰部、軍務部、裝備部、軍交部、通信部、情報部等21個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組成。據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赴越南北方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準備工作全面展開。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援越部隊的組建、開動和任務等工作。4月18日,總參謀部下達了援越工程、鐵道部隊預先號令,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工程隊”,赴越執行搶修、改建鐵路,構築國防工程和修築機場的任務。7月6日,總參謀部又下達了組建10萬工程部隊援越修築公路的預先號令。同時,總部命令已集結待命的高炮部隊作好出動的一切準備。總政治部頒發“援越抗美部隊人員紀律守則”。接受了援越任務的單位人員,雷厲風行,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地完成了赴越執行任務的備戰準備工作。
南打北炸
美國發動“南打北炸”侵略越南戰爭,愈演愈烈。1967年美國所耗戰費約為300億美元。在越南南方,美軍地面作戰部隊逐次投入,到1967年3月,在南越的美軍已達56萬人,另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韓等國軍隊7.2萬餘人;美國空軍對越北的轟炸,由北緯20度線以南地區逐步向北推移,一直擴展到中越邊境的緩衝地帶。開始時列為禁炸區的也成為了狂轟濫炸的目標。據美國國防部宣布,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美國空軍對越南北方的空襲,已達到10.77萬次,投擲炸彈258萬噸,越北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彈16.2噸,投彈密度遠遠超出了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越南北方硝煙瀰漫,南方戰火四起,越南民族面臨著空前的劫難,越南戰爭演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繼韓戰之後又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大規模局部戰爭。
面對美國的武裝侵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勞動黨中央領導越南南方和北方人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抗美救國戰爭。同時越南政府要求中國政府派支援部隊援助。
援越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國先後派出了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等部隊,總計32萬餘人,最高年份達17萬餘人,在越南北方執行防空、作戰、築路、構築國防工程、掃雷及後勤保障等任務。中國支援部隊在越南艱難而光榮的歷程,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65年6月開始到1970年7月結束。這一階段是越南戰爭最激烈最艱難的階段。據此,中國共派出了32萬支援部隊,在越南北方執行防空作戰、修建和搶修鐵路、機場、通信、工程、設防工程等任務。其戰況是:
防空部隊,赴越協助越北防空作戰,保護交通線。根據中越兩軍協定和1965年7月14日越軍總參謀部的請求,援越高射炮兵部隊首批於1965年8月1日入越。第一批系第六十一、第六十三支隊,分別從雲南、廣西開赴北越作戰,至1966年2月回國;第二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6年2月入越作戰,至1966年10月回國;第三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6年10月入越作戰,至1967年6月回國;第四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7年1月入越作戰,至1967年8月回國;第五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7年5月入越作戰,至1968年1月回國;第六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7年6月入越作戰,至1968年1月回國;第七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7年8月入越作戰,至1968年3月回國;第八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8年1月入越作戰,至1969年2月回國;第九批,高射炮兵部隊於1968年3月入越作戰,1969年2月回國。至1969年4月止,高炮部隊入越輪換作戰,計有16個支隊、轄63個團和50個隊屬高炮營、及部分高機連和勤務分隊等,總計15萬餘人。主要擔負河內至友誼關鐵路線北寧至諒山段、河內至老街鐵路線安沛至老街段、新建的克夫至太原鐵路線以及太原鋼鐵基地的防空作戰任務,並掩護中國援越工程部隊的施工。
美機對越南北方的轟炸,戰術變化多端。對地面目標實行狂轟濫炸;對防空部隊,實施電子干擾炮瞄雷達,使用“百舌鳥”反雷達飛彈;對人員,使用殺傷力大的鋼珠子母彈、氣浪彈和蝴蝶彈等。針對美機的戰術變化和殺傷力強的新式武器及狂轟濫炸等特點,高炮兵部隊採取重點設防與機動作戰相結合的戰術和集火近戰的打法,從被動中爭取主動,殲滅美機,保衛目標的安全。在歷時3年9個月的援越抗美防空作戰中,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沉重地打擊了美國侵略者,保衛了越南北方領空,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1968年3月31日,美國政府迫於國內和國際壓力,對越南北方的轟炸開始“逐步降級”。5月31日,越美兩國政府在巴黎開始和平談判。從11月1日起,美軍停止轟炸越南北方。據此,經中越兩國政府商定,中國援越高炮部隊於1969年4月底前陸續回國。
幫助修建內排、安沛兩個現代化機場和飛機洞庫。越南北方的原有機場不能起降噴氣式飛機,對抗美作戰影響很大。應越南政府要求,中國空軍和民用航空局於1961年至1965年間,派專家組進行設計、指導,並提供成套設備和材料。機場之飛機洞庫,於1968年9月16日至1969年11月5日由中國支援第七支隊修建。1965年1月,越南要求中國在安沛援建一個空軍機場。5月,承建該機場工程的中國支援第三支隊先遣人員抵達安沛,開始現場勘察設計。安沛機場地形複雜,瀕臨紅河,群山環抱。安沛又是美機空襲的重點之一,市區又被炸成一片瓦礫。第三支隊於11月22日正式動工,經過3年6個月的艱苦奮戰,於1969年5月21日全部竣工。該機場飛機洞庫於1968年9月開工,於翌年10月27日提前完工,工程質量優良。
中國支援部隊第一支隊赴越搶修、改建、新建鐵路。1965年初,美國侵越戰爭升級,連續對越北進行空襲,僅4月3日至6日,出動大批飛機連續轟炸5座鐵路橋樑。由於敵機轟炸破壞,越南北方僅有的幾條鐵路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4月27日,中越兩國政府簽訂了關於幫助越南修建鐵路和提供運輸設備器材的議定書。中國幫助越南在河內以北地區修建的鐵路工程項目達100個,第一支隊於1965年6月23日,兵分兩路,從友誼關河口赴越,執行對河內以北地區鐵路的搶修、搶建任務。指戰員們克服美機轟炸、酷熱多雨、洪水泛濫以及不易就地取材等困難,奮戰至1970年6月5日,提前完成了各項工程。總計完成了新建鐵路117公里、改建鐵路362公里、搶建鐵路戰備工程98公里,新建鐵路橋樑30座、隧道14條、新建擴建鐵路站段20個、架設通信線路1023對、敷設水底通信電纜近8公里。各項鐵路援建工程的圓滿完成,不但使越南河內以北地區鐵路幹線長度由508公里增長到554公里,而且使主要路段聯絡成網,使運輸能力成倍提高,僅河(內)友(誼關)線鐵路運輸能力由原來的146萬噸提高到280萬噸,有力地保障了越南抗美戰爭的運輸需要。
同時,第一支隊按照中越兩國協定,擔負了上述鐵路幹線的維護工作,圓滿地完成任務,保證了河內以北地區各條鐵路的暢通,為越南抗美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於1970年7月1日,全支隊奉命回國。
工程部隊修築友誼公路。中越兩國政府於1965年5月30日,簽訂了《關於中國援助越南修建公路的協定》和議定書,由中國派出工程兵部隊幫助越南修建公路任務。新建和改建友誼1號、3號、7號、8號、10號、11號、12號7條公路。預計總長為1211公里,其中新建664公里,改建547公里。擔負援越築路任務的中國後勤部隊第四、第五、第六支隊,轄16個團、1個民工總隊、25個測量設計隊和4個鑽探隊,配屬6個高炮營及部分高機分隊等部隊,共8萬餘人。在中國後勤部隊修路工程指揮部的率領下,從1965年9月開始相繼入越,投入施工。四支隊擔負1號公路(表儀至坂質)、3號公路(伯行至飛乾)修建任務;5支隊擔負7號公路(朗達至班菲)、11號公路(平盧至巴溪)修建任務;6支隊擔負8號公路(老街至孟康)、10號公路(老街至巴丹)、12號公路(班南貢至西莊)修建任務。
在越南擔負修建公路任務,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工程築路部隊全部完成了兩國協定規定的築路任務後,於1968年10月全部回國。在3年多時間裡,中國後勤修路工程部隊為越南建成了7條幹線公路及附屬防護設施,並保證了這7條公路及2號公路北段的暢通,總計修路1206公里,橋樑305座、總長6854米,涵洞4441座、總長46938米,完成土石方3050萬立方米。此外,還完成了協定以外10號公路放丁至萊雲橋的公路接線工程,和太原至同登16號公路的維修任務。越方代表驗收認為:上述所建公路,工程質量優良、美觀。1968年7月23日,胡志明在慶祝實現“中國援助越南修建公路協定”時說:“你們為越南雖然只修了1200多公里的公路,可是你們的情誼勝過幾千公里、幾萬公里!”
中國後勤部隊援助越南東北群島和紅河三角洲地區,緊急構築永久性設防工程。擔負這項施工任務的第二、第七支隊,奉命於1965年6月9日和1966年12月15日,先後赴越。第二支隊負責的永備工事、海底電纜、通信線路的施工任務,分散在15個島嶼和8處岸防要點上。經過艱苦奮戰,第二、第七支隊均超額完成了援越施工任務。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坑道239條、總長2.5萬多米,坑道口露天炮陣地138個,掘開式永備工事149個,海底通信電纜15條、總長103公里,永久性道路和施工道路171公里、橋樑14座、涵洞21個、碼頭9座。總計完成土石方84.76萬立方米。相當於沿越南北方845公里長的海岸線,堆築了一道高寬一米的護牆。越方對各項工程的評價說:“工程抗力均超過越方要求,工程質量高,堅固,適用,偽裝好。”
中國通信工程大隊援助越南架設通信線路。1965年7月31日,中越雙方商定,由中國派出一個通信工程大隊,幫助越南在萊洲、山蘿和奠邊府等地區修建通信設施。中國通信工程大隊擔負了這項任務,於1965年8月18日入越施工。指戰員們為改善越南西北地區的軍事通信條件,保障作戰中的通信聯絡,克服了種種困難,於1966年7月10日提前並超額完成了施工任務,共架設了通信線路330桿公里,掛線894對公里,安裝了4個載波電話站,還架設了由其中一個電話站至越南西北軍區駐地的中繼線。該大隊完成任務後,於7月全部回國。
中國支援部隊在越南艱苦戰鬥歲月里與越南人民和軍隊並肩作戰
,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使美國在越南投入高達56萬之多的部隊,年度所耗戰費多達300億美元,但依然不能使戰局朝著它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傷亡人數驟增,到1968年下半年,每周平均死亡200多人,僅這一年美軍死在戰場上的就有14592人;引起了美國國內反戰情緒不斷高漲。在此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在1968年11月宣布,無條件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和炮擊。中國支援部隊在越南完成了第一階段既定的任務後,於1970年7月全部撤離回國。
第二階段
從1972年5月開始至1973年8月結束。美國1968年底停止了對越南北方的轟炸,1969年初在巴黎與越南開始談判。從此,越南戰爭進入了邊打邊談判的階段。到1972年3月底,越南南方武裝力量在越南北方的支援下,發動了全面攻勢,接連取得了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美偽政權。美國為了切斷來自越南北方的支援,保住阮文紹傀儡政權,在大舉增調海、空兵力,恢復轟炸越南北方的同時,於5月9日開始對越南北方沿海航道、港口、河道實施大規模的水雷封鎖。僅5月9日清晨就出動美海軍艦載機100餘架,各型艦隻6艘,在對海防、廣安、鴻基、塗山等沿海地區進行轟炸和炮擊之後,即以艦載機40餘
架實施布雷,並逐步擴大範圍,先後封鎖了海防、勒苗等重要航道及太平河、馬江、格會口、格梭口、箏河、日麗河、城門河、紅河口、文奧河、茶李河、勒縣河、格禁河。其後還多次進行補充布雷。美國對越南北方重要港口及內河航道布設水雷,實行全面海上封鎖,使越南北方接受外援物資和對越南南方支援的主要運輸線被切斷,企圖以此迫使越南在巴黎談判桌上讓步。停熄3年多的戰火又在越南北方重新燃起。越南政府於美國布雷的當天,就要求中國派海軍部隊幫助掃雷。根據越方的要求。為了幫助越南人民打破美軍的海上封鎖,中國政府同意立即按計畫再次開通中越間隱蔽的海上航線,向越運送糧食和其他物資。同時依照中越兩國軍隊總參謀部達成的協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除抽調汽車部隊在兩國邊境地區擔負援越公路運輸任務外,又承擔了協助越軍掃除沿海的美軍水雷和搶建野戰輸油管的任務。
中國掃雷隊各艇輪番作戰,指戰員夜間出海掃雷,白天還要在空襲威脅下搶修機器。中國援越掃雷隊取得節節勝利,引起了美軍的不安,美機經常在掃雷隊錨地和掃雷區域偵察盤旋。8月20日開始,每天都有美機前來低空偵察,夜間投照明彈。8月27日上午,美機悍然投彈轟炸了掃雷隊黃洲指揮所。中國掃雷隊仍堅持不懈地進行戰鬥。1973年5月17日,掃雷工作全部結束。8月27日,中國海軍掃雷工作隊勝利回國。在越南的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裡。共出海586艇次,總航程2.78萬餘海里,其中掃雷526艇次,航程近1.75萬海里;掃除各種水雷42枚,另與越方共同摸掃5枚;相繼疏通了越南北方最大海防、鴻基、錦普等港口至東北群島的各條航道,總清掃面積達201平方公里,並多次引導中越運輸船隻安全進出上述各港,為打破美軍的海上封鎖做出了貢獻。
幫助鋪設野戰輸油管。美軍對越南北方實行海上封鎖後,越南緊急請求中國幫助鋪設5條野戰輸油管,經廣西邊境向越南輸油。中國克服了困難,迅速生產出鋪管所需的全套設備和專用車輛,並以最快的速度向廣西邊境調撥了充足的援越油料。按照越方的要求和中越兩國軍隊達成的鋪管協定,從1972年5月31日至1973年2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抽調部隊和民兵8000多
人次,並配備大批機械、車輛,在憑祥至友誼關、防城港至灘散兩地段,鋪設了5條援越野戰輸油管,總長159公里,連同新建擴建的油庫、泵站、通信設施和鐵路專線等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0多萬立方米。防城輸油管全長99公里。這兩個地段的輸油管,分別於1972年6月15日和11月6日開始向越南輸送油料。
越南的海上石油運輸逐漸恢復正常。應越方要求,中越邊界野戰輸油管輸油至1976年6月30日才停止。4年間,中國通過輸油管向越南輸送的汽油、柴油總計近130萬噸,占越南抗美戰爭期間中國援越石油總量的一半多,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保衛北方、解放南方、統一祖國的偉大鬥爭。
在中國海軍掃雷工作隊的支援下,越南軍民不僅沒有在美國的轟炸和海上封鎖面前屈服,反而越戰越勇,終於迫使美國政府承認侵略戰爭的徹底失敗。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停戰
1973年1月27日越美巴黎協定簽字後,美軍完全停止了對越南北方的戰爭行動。
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中國支援部隊在援越抗美的艱苦年月里,在戰場上打仗英勇頑強,在工地上艱苦奮戰,湧現出許許多多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英雄人物。中國支援部隊4000多名指戰員血灑越南的土地,有1000多名烈士至今還長眠在越南山崗。在援越抗美期間,中國支援部隊時時事事以增進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愛護越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像對待祖國同胞一樣關心越南人民民眾,在民房被炸起火時,戰士們總是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搶救越南人民和物資;在部隊和越南民眾
都遭到空襲的情況下,總是讓擔架隊首先搶救越南的負傷人員。指戰員們還利用戰鬥和施工的間隙進行愛民活動,幫助越南人民種地、興修水利、修房蓋房、修車修路、理髮治病、辦夜校、送書籍、教唱歌、放電影、演節目等,做了大量的好事,中國支援部隊受到越南人民的熱誠擁戴和大力支援。這一切,將永遠作為兩國人民之間的佳話而傳之後世。胡志明主席曾稱讚說:“來時人人敬愛,走時人人想念”的革命軍隊。
中國支援部隊的將士們與越南軍民並肩作戰,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越南北方領空和領土的安全,保障了越南北方交通運輸的通暢,使越南人民軍得以抽調大批部隊支援南方人民的作戰,幫助越南人民取得了抗美救國戰爭的勝利。中國支援部隊援越抗美戰爭的光輝業績,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和越南人民的心中。
在越南抗美救國民族解放戰爭中,全國先後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數千家科研單位、工廠擔負了援越抗美的任務。不管軍工產品還是民用產品,只要越南需要,有現成的要供給,沒有現成的就立即生產,沒生產過的也得上馬研製。而當時,越南要求中國援助的所有東西中,有個顯著的特點:品種多,數量大,時間緊,要求高。承擔任務的單位人員,幾乎都是把它當做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加班加點、不折不扣地完成。
援越抗美的運輸任務十分艱巨。據1965年至1979年不完全統計,鐵路共運輸援越物資約3.05萬餘車,其中僅1972年1月至10月,經鐵路運輸的各種物資就達91300餘車。據廣州軍區僅5年的統計,經水路運輸的援越物資共達12.5萬餘噸。1972年8月開始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僅從中越邊境地區開闢的5條公路運輸線,運入越境各種物資62萬餘噸。
中國對越南的援助,是對外援助中時間最長、數量最大的。據統計,到1978年止,中國對越的援助總值達200億美元左右(按當時國際市場價格計算),其中無償援款占93.3%,無息貸款占6.7%。
附錄
大事記
1964年8月5日,美國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活動時,遭到越南海軍攻擊,美國以此為藉口,派出大批飛機轟炸越南北方。
1965年至197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支援越南軍民抗擊美軍入侵的作戰。
1965年2月,美軍地面部隊直接進入南越參戰,以美軍為主體在越南南方進行地面作戰,對越南北方實行持續戰略性轟炸,並不斷侵入中國領空。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勞動黨領導下,積極投入抗美救國鬥爭,同時呼籲國際援助。中國方面為回響越南勞動黨和越南政府的請求,維護中國南部邊境的安全,決定盡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中越兩國政府和軍隊陸續達成一系列由中國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並派出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國防工程建築、後勤保障等任務的協定。首批援越高炮部隊2個師另1個團於8月入越協助防空作戰,以後又有4批入越輪戰,連同配屬各援越工程支隊的防空部隊,共16個高炮師、63個高炮團及部分獨立高炮營等約15萬人,部署于越南北方各戰略要點。人民解放軍在越南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兵等援越部隊先後有10餘萬人,搶修被美機炸壞的鐵路設施1778處,新建、改建鐵路線577公里;修築幹線公路7
條,長1206公里,橋樑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內排、安沛兩個現代化機場和飛機洞庫;築成各種坑道239條(總長2.5萬多米),永久和臨時碼頭9個,掘開式永備工事123個,海底通信電纜15條(長度為103公里)等大批國防戰備工程。人民解放軍海軍掃雷部隊掃除各種水雷42枚,總清掃面積201平方公里,相繼疏通海防、鴻基、錦普等港口及東北群島的各航道。截至1973年8月,中國援越防空、工程、鐵道、掃雷、後勤保障部隊共32萬餘人。此外,中國政府向越南提供了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幫助越軍培訓了大批各類軍事技術人員。在援越抗美作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有4200多人身負重傷,1100人陣亡並被安葬在越南國土。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愛好和平人民支持下,1975年5月越南抗美戰爭獲得勝利,實現了國家統一。對於中國人民和軍隊為援助越南取得抗美救國戰爭勝利所給予的真誠、持久、巨大、有效的援助,越南勞動黨和政府曾多次給予高度評價和感謝。
背景
1858-1884年法國入侵越南,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1925年胡志明創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
1927年印度支那共產黨成立。
1929年安南共產黨成立。
1930年2月,三個共產黨組織統一為越南共產黨,領導反法反封建鬥爭。
1940年6月,日本侵入越南,維希法國與日本合作統治越南。
1940年,北山起義爆發,共產黨擁有自己的第一支游擊隊。
1941年越南共產黨領導成立包括各種救國力量的越南獨立同盟。
1945年3月9日,日本發動政變,踢開法國,獨占越南。4月,越南解放軍成立。
1945年8月19日,8月革命爆發,胡志明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日本投降後中國在北越受降,英國在南越受降。
1946年7月6日,越南與法國開始正式談判,討論越南獨立問題。
1946年12月16日,法越戰爭蔓延到全國。
1950年,胡志明到中國尋求支援,中國派遣陳賡,羅貴波,韋國清為首的軍事代表團援越,並提供大量軍事援助。秋邊界戰役獲得勝利。1953年底奠邊府戰役開始,在中國的支援下,共殲滅法軍1萬4千。
1954年7月,日內瓦會議結束,通過《關於在尊重高棉,寮國,越南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結束戰爭,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協定》。決定越南在1956年7月舉行自由選舉,統一南北越南。美國拒絕在協定上籤字。從此美國開始逐步取代法國在越南的統治地位。
1954年夏,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庭艷回到越南。
1956年吳庭艷以98%的得票率當選為越南共和國總統。
1954年-1959年,吳庭艷以極其殘暴的手段統治越南方。南方民族解放力量以政治鬥爭為主,推翻吳庭艷統治,統一南北。
1960年12月20日,南方各界代表舉行大會,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要求武力推翻美國吳庭艷集團的統治統一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