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學校現有教職工765人,其中專任教師415人,教授23人,副教授17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和學位以上117人。在校學生7000人。
學校占地976.5畝,一期總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設有13個系4個教學部38個專業的學科專業體系。2個專業為省教育廳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是全國親職教育研究實驗基地、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河北省旅遊行業崗位培訓規範單位。
2006年4月,學校通過了河北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的評估,現在正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加快軟硬體建設步伐,努力提升辦學層次,為把承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成為河北民族學院而努力奮鬥!
學校注重對外交流辦學,近幾年先後聘請4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曾承辦50餘次全國、省級各類研討會;接待過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台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理工大學、英國格里姆斯比大學、吉爾吉斯加拉拉巴州大學等國內外大學建立合作辦學關係;相繼派出100多名教師到美國、英國、日本、紐西蘭、比利時、挪威和國內20多所名牌高校進修深造,做訪問學者。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學,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形成了教育研究、納蘭性德研究和避暑山莊研究三大特色。實施科研檔案管理制度,組建了“納蘭性德研究”等7個專題研究室,還設有全國親職教育研究實驗基地、河北省民族教育基地、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是河北省旅遊行業崗位培訓規範單位。“全國納蘭性德研究”、“承德避暑山莊研究”以我校為中心。近年來共承擔校級以上課題93項,其中省(部)級課題15項,出版學術著作241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99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231篇,被三大索引收錄5篇次,獲省市級以上科研獎勵92多項。
學校現有儀器設備值1524萬元,教學用計算機500台,多媒體教室座位1300個,語音實驗室座位240個,圖書館藏書48萬餘冊,中外期刊1100多種,建有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天文、語音、演播、心理、信息技術、現代教育技術等實驗室,學校有校園網、辦公自動化系統、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格教室、建模室等,能夠滿足教學科研需要。
歷史沿革
1、熱河速成法政學堂1907
2、熱河公立法政專門學校1912
3、熱河公立師範學校1915
4、熱河中學、熱河師範兩校合併1925
5、熱河省立師範學校1930
6、熱河省立承德師範學校1935
7、熱河省立承德師道學校1938
8、熱河省立承德師範學校1945
9、熱河省承德師範學校1950
10、河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承德分院與承師合併
組建承德師範專科學校1958
11、通州師專與承德師專合併
組建承德師範專科學校1959
12、承德師範學院1960
13、承德師範專科學校1961
14、承德師範學校1962
15、承德師範專科學校1979
16、承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2
17、承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承德民族師範合併
組建承德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9
校風校訓
校訓:修德礪能,博學致遠
教風:團結勤奮,自強創新
學風:勤學苦練,深鑽細研
機關作風:廉潔勤政,務實高效
發展規劃
1、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教育觀念更新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科研為支撐,以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為目標,以體制改革為動力,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證,立足承德,面向河北,輻射周邊,努力把我校建成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民族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層次、多形式、多科性、教學型、特色鮮明的地方民族本科院校。
2、辦學規模。2006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成人教育學生2000人;2010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成人教育學生3000人;2015年學校發展到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成人教育學生5000人的辦學規模。
3、辦學層次。從2007年開始,擬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化學、英語、美術學等6個本科專業;此後,每年增設以師範類為主的本科專業4-5個,到2010年本科專業增至18個左右。2010年以後增設以非師範為主的本科專業,到2015年本科專業達到35個以上。
4、學科專業建設。學科專業建設將按照從專科到本科、從師範類到師範、非師範類並重的發展戰略,既要主動適應承德市經濟、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又要從學校學科建設的實際出發。近期以師範教育為主,積極發展非師範教育;以專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本科教育;以全日制教育為主,積極發展成人教育、繼續教育。2006年建設校級重點學科2個,2010年,建設校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2015年建設校級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
5、師資隊伍建設。本著“穩定隊伍、最佳化結構、提高素質”的原則,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適應本科教育要求的師資隊伍。2010年,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比例達到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人以上。培養學科帶頭人10名、中青年骨幹教師40名、教學新秀30名。2010年力爭使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比例達到50%。依託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大、唐山師院等院校實施本科專業帶動方案,指導和幫助我校新上本科專業的教學工作。
6、教學改革。到2010年,教育教研課題力爭在國家級和省部級教研課題立項10項以上,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校級教研課題80項左右。強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加強課程建設,5年內建成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校級一類課程15門。編寫反映我校辦學特色和教育成果的校本課程15部(其中民族課程教材8部以上)。主編、參編全國規劃教材5部以上,力爭實現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零的突破。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到2010年,建立有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CAI)體系,實現校級一類課程和所有專業核心課程均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質教育體系。
7、科研工作。繼續以教育研究、納蘭性德研究和避暑山莊研究為主要特色,建立教師科研專項基金。到2007年,校級以上科研課題總數達120項,其中省部級科研課題總數達20項,爭取到2010年,校級以上科研課題總數達200項以上,其中省部級科研課題40項。力爭到2007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總數170篇次,收入三大索引總數10篇次,到2010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總數達300篇次以上,其中被收入三大索引總數20篇次。到2010年出版著作總數達300部次。加強學術研究機構的建設,進一步拓展研究機構,多出科研精品。
8、圖書和實驗室建設。繼續加快圖書信息中心樓建設速度,確保工程質量,力爭2007年8月投入使用。繼續加強圖書館建設,到2006年暑假,逐步使館藏圖書資料由現在的48萬冊增至增至60萬冊,2010年達到100萬冊。
從2006年開始,根據新上本科專業的需要,充實更新儀器設備,更好地滿足本科教學科研需要。
2007年前,新建12個語音實驗室、80個多媒體教室,教學用計算機增至850台以上。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教育技術、地理、體育、美術、藝術設計、音樂、新聞采編、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專業實驗室和設備配置全部達到本科專業的教學要求。
增建微格教室以及非師範專業實驗室。
9、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新校園建設速度,狠抓工程質量,確保2006年暑假實現學校整體搬遷,2006年10月,基本完成一期工程14.2萬平方米建設,2010年前完成二期工程。
相關詞條
承德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承德衛生學校 承德技師學院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