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疔瘡

手足疔瘡是發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膿性疾患,發病手部多於足部。

名稱

足疔

簡介

本病是發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膿性疾患。發病手部多於足部。因在勞動時,手部易受損傷,若不及時治療,易損傷筋骨,影響手的功能。根據發病的部位和形態的不同,病名也各異。
疔毒發生於指甲兩旁,形如蛇眼者,稱“蛇眼疔”,其臨床特點為初發病限於指甲一側邊緣的近端,有輕微的紅腫疼痛,一般2~3天成膿。如不及時治療,可蔓延到對側而形成甲周圍炎;若膿液侵入指甲下,可形成指甲下膿腫,在甲背上可透現出黃色或灰白色的膿液積聚陰影,造成指甲潰空或胬肉突出,延長病程,需拔去指甲或修剪部分指甲而愈。
疔毒發生於手指末端,腫脹形如蛇頭者,稱“蛇頭疔”;發生於手指螺紋處者,又稱“螺疔”。其臨床表現為:初起指端感覺麻癢,繼而刺痛,發熱腫脹,色紅不明顯,隨後腫熱漸漸擴大,指端呈蛇頭狀腫脹,釀膿時有劇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時疼痛更甚,局部觸痛明顯,約10天成膿,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
疔瘡生於指腹部,腫脹如蛇肚者,稱“蛇肚疔”,常可損壞筋膜,影響指關節的屈伸功能。其臨床症狀為:整個患指紅腫,呈圓柱狀,形似小蘿蔔,皮膚色紅而光亮,手指輕度屈曲,不能伸展,任何伸指動作都會引起劇痛,漸漸加重,約7~10天成膿。因指側皮膚厚,不易透膿,難自潰,潰後膿出黃稠,症漸減,約2周左右癒合。若排膿較晚,易損傷筋脈,則癒合緩慢,並影響手部活動。
疔發生於手掌心,腫形如托盤之狀,稱“托盤疔”,又因發生於手掌心,故又名“掌心毒”或“手心毒”。其臨床表現為:整個手掌腫脹高突,失去整個手掌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腫勢通常更為明顯,甚至延及手臂,疼痛劇烈,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納呆、苔薄黃、脈滑數等症。約2周左右成膿,因手掌皮膚堅韌,膿液不易透出,很可能向周圍蔓延而損傷筋骨或引起疔瘡“走黃”。
疔毒生於足底部者稱“足底疔”。特點為初起時足底部疼痛,不能著地,按之堅硬,3~5天與搏動性疼痛,修去老皮,可見到白頭,嚴重者腫勢蔓延到足背,痛連小腿,不能活動,伴惡寒、發熱、頭痛、納呆,苔黃膩,脈滑數。潰後流黃稠膿液,腫消痛止,全身症狀也隨之退去。
手足部疔瘡發病原因多由外傷如針尖、竹、木、魚骨、修甲等辭傷或昆蟲咬傷,從而感染邪毒阻於皮肉之間或因濕熱下注,毒邪蘊結,氣血凝滯而成。治療原則清熱解毒,或清熱托毒;發生下肢宜清熱解毒利濕。
本病屬現代醫學所指的膿性指頭炎、甲溝炎、掌指間隙感染、急性化膿性腱鞘炎。其發病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上酌情套用抗生素,外治關鍵為膿成早期切開排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