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語實驗學校

成都市雙語實驗學校

成都市雙語實驗學校是成都市第一所公立九年一貫制雙語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示範學校、首批教育國際化視窗學校建設單位、首批九年一貫制課程改革試點學校、名校教育集團學校。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全校擁有一支充滿活力,虛心好學的科研型教師。在校教師121人,平均年齡 33 歲,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70 %。市、區學科帶頭人以及名師後備人選15人,校學科帶頭人5人。教師在省、市、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 150篇,論文在各級比賽中獲獎400多人次,課堂教學發生了細微而深刻的變化。90餘人次教師在各級賽課、教案設計比賽中獲獎。

學校以“點燃教師工作熱情,激活教師創造智慧,關注教師精神需求”、“以智慧育人,以人的和諧發展為本”為辦學理念;以提高辦學質量和學校綜合實力為宗旨。以教研促質量、以質量求發展,以專家引領,名師為友,名校相伴,傾心打造“敬業、睿智、和樂、卓越”的優秀教師隊伍,培養“勤奮、自律、博雅、仁愛”的學生群體。學校圍繞“責任、感恩、成長”的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實現學生最大限度的和諧發展。

學校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追求和諧發展,學生在全國數理化、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競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省第六屆國中生物學知識等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學校教學成績顯著,2006年學校榮獲成華區教育局頒發的國中教學質量突出貢獻獎,中考成績優異,連續三年獲得市教育局的表彰。

學校已經成為西南大學教科所十一.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四川省教育學院教科所實驗學校、四川師範大學實習基地……

3年來,在市、區政府、教育局高度重視、關懷下,在家長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中,通過全校師生的辛勤努力,學校先後曾榮獲“四川省教師職業技能示範學校”、“四川省綠色學校”、“成都市九年義務教育示範校”、“成都市文明單位”、“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 “成都市首批語言文字工作示範學校”“成都市紅領巾示範校”、“成都市示範家長學校”、“四川省檔案工作規範管理省二級”等榮譽稱號……

優秀師資

學校努力造就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教師平均年齡33歲,目前擁有特級教師1名、市區學科帶頭人9名,中學高級教師8人,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寫人員1人。教師在全國及省市發表獲獎的論文有300多篇,出版的教材與專、合著有8部,參加過區、市級以上獻課和賽課的教師有73人次,有40多項教育科研成果在全國及省、市、區獲獎。其中1名教師參加中央電教館現場錄象課獲好評,1項科研成果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二等獎。

校級領導

李艷:校長、書記

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新長征突擊手、成都市首屆“雙優雙創”優秀人才示範崗、成都市德育專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委會九年一貫辦學研究會副主任、西南大學全日制教育碩士生導師、成華區特級校長。

肖幫榮:副書記

成都市成華區優秀校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楊毅:副校長

成華區德育先進工作者、成華區優秀青年教師、成華區優秀黨員。

羅煜焜:校長助理

成華區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

李良明:校長助理

成華區中學體育學科帶頭人、成華區德育先進個人。

學校更名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努力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的有關要求,立足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嶄新定位,成華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區域教育國際化進程,決定在區內打造精品外國語實驗學校和精品雙語學校。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將“成都市猛追灣雙語實驗學校”更名為“成都雙語實驗學校”。

4月15日上午,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揭牌儀式在學校操場上正式舉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傅勇林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劉莉,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主任羅亞蘭,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左華榮,成都市教育局普一處處長何榮,成都市教育局宣教處副處長梅青,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全,成華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凱,成華區政協副主席黃河參加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區政府副區長曹曉瓊主持。

成華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凱向成都雙語實驗學校表示了祝賀,他說,建設國際性中心城市,必然需要大批具有國際素質的人才,新的區情和發展態勢,也要求我們吸引大量具有國際素質的人才投身到區域建設事業中來,更要求成華教育人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教育國際化的路徑和方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未來的建設人才。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左華榮宣讀了成都市教育局對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成立的批覆件。中國雙語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歐文先生髮表了雙語講話,和學生們進行了英語互動。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傅勇林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成都正在更加自信的走向世界,參加國際各文明間的對話。他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解釋了參與國際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中國要強大,需要有開闊的胸襟,與世界開展有智慧的對話。同時,要保持中國文化的自信。通過外語的學習,互通有無,互相共榮,共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