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音樂

德昂族音樂

德昂族音樂有山野間唱的歌、情歌、婚嫁歌等,在德昂族民歌中,較為流行的有五種歌調形式。一種是“迎親調”,是在婚禮的過程中唱的一種調。一種是“隔山調”,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勞動時的對歌。德昂族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

德昂族主

德昂族音樂德昂族音樂
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餘散居於保山、龍陵、鎮康等縣。多數分布 于山區,與景頗、傈僳、漢、佤等民族交錯聚居;少數 住壩區,與傣族為鄰。人口15462人(1990年)。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於古代的“濮人”。史書記載的“茫蠻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國成立後稱崩龍族,1985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改名為德昂族。其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基本與傣族相同。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德昂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德昂族的支系較多, 有布離、來弄阿亮若賣、若靜、若困、若博、若因等,信仰小乘佛教。德昂族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

形式

有山野間唱的歌、情歌婚嫁歌等。山野間唱的歌 一般不在家裡唱,多在田間勞動、 山中砍柴、放牧時唱,內容較廣泛,有見景生情的抒懷,也有男女青年的情歌對唱等。曲調類似漢族的山歌,節拍多為混合節拍,速度較自由。情歌 各支系有不同稱謂的曲調,如若靜支的“若 格木外”(意為對唱的話),來弄支的“色克”等,多 用於表達愛情,有男女初見唱的讚美歌,相互問答的對答歌,表示思戀的想念歌等,也可唱其他內容。 婚嫁歌 若靜支稱“格坎”,意為“寶帶”,象徵 男女永不分開。來弄支和若博支稱“純幸”,意為祝福的歌,內容為對新婚夫妻的祝願,或囑咐將要出嫁的女兒。來弄支的“純幸”,旋律較為樸實;若博支的“純幸”和若賣支的“蘇動”的旋律則多裝飾,並有輕柔的顫音。此外,還有老年人求神賧佛對唱的“格厄不勒”(意為做功德歌)以及哄娃娃調等。 德昂族的上述歌種,在不同的支系之間,存在著多 種情況。有些流傳於某幾個支系間不同名稱的,實際 上是同一曲調的變體;有些相似的歌調,在不同的支系 中所唱的內容卻不同;還有某些歌,只流傳於個別支系 中。歌詞多數是 5字型。歌曲的結構,有一個樂句的變化反覆,有上下句結構,也有3個樂句或4個樂句為一段 的。節奏一般較自由,常出現不規則的交錯節拍。

樂器

一類是打擊樂器,一類是管弦樂器。打擊樂

德昂族音樂德昂族音樂
器有象腳鼓等,與傣族和景頗族、阿昌族的相同。而水鼓(德昂族叫“格欏當”)則是德昂族獨有的一種樂器。它是跳舞用的主要樂器,分大小兩種,小水鼓敲打時,將水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人身向後傾斜,左手持鼓槌,敲大頭,右手掌拍打小頭,邊敲邊跳,再配以大、大鈸,其舞蹈也就稱為水鼓舞;而大水鼓則是懸掛在木架上,一人邊敲邊舞,其他人繞圈而跳,水鼓聲音深沉、莊重,發出的音響不長,但氣氛濃烈。管弦樂器有葫蘆笙、笛子、小三弦、口弦等。 “格楞當”:古老的樂器,在潞江壩的德昂族中保存著一種水鼓,德昂語稱之為“格楞當”,水鼓是因使用時需注入一定的清水而得名,一般是用在經三十公分左右,長約七十公分的圓木挖空,兩頭蒙以牛皮製成。 “賽鼓”:這是一具長僅七十公分左右,直徑僅三十公分左右的小型鼓。這具鼓有它的一段歷史。那是好多年前,遮放土司為了表現在他統治下的昇平盛世,要在民間舉行慶祝,於是通告他所管轄下的民族,村寨百姓,按他所設定的行政平位各製作一具最好的鼓,屆時參加比賽,得勝者受獎。德昂族、傣族都用自己的鼓參加比賽,結果最受歡迎的是一具德昂族製作的鼓,由於它製作精良,聲音清脆,響亮,博得了人們的讚譽。這具鼓被土司留作紀念,現在仍保留在遮放傣族民眾家中。

作用,表現

德昂族民歌中,較為流行的有五種歌調形式。一種是“迎親調”,是在婚禮的過程中唱的一種調。一種是“隔山調”,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勞動時的對歌。一種是“串調”,是小伙子串姑娘時,在竹樓上唱的一種調。一種是“採茶調”,是敘述一件事或一個故事。最後一種是“做擺調”,是到佛寺做貢和拜師時唱的,以祈求佛爺保佑全家平安吉利,人畜興旺,但與佛爺念經截然不同。德昂族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創造了許多優美動聽的民間故事、敘事詩及短小精悍的民歌。《竹樓上的讚歌》《雷弄》《串》等,不僅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而且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其內容並不完全拘泥於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還表現了德昂族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讚美,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德昂族的音樂表現了他們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以質樸、和善、真誠為美。

音樂,婚姻

按照德昂族的習俗,迎親和送

德昂族音樂德昂族音樂
親都要關夜間進行。到晚上11點左右,新郎和小伙子們在歌手的引導下,前往女方家迎親。來到女方家大門外,迎親者們停下,歌手唱起了(歡樂調),意即通知女方家迎親的隊伍到了! 女方家早有準備,聽到歌聲後,女方媒人取出一貢盤,裡面裝著各種禮物、花束和剪紙,讓新娘向家人、賓客逐一告別和敬拜。家人和賓客也對新娘囑咐再三,並送禮品給新娘。這時候,新娘會掏不住離別的傷感,一邊敬拜,一邊哭出聲來。 半夜前後,新娘來到男方家中,當新娘登上夫家竹樓的時候,歌手又唱起了(歡樂調),歌聲中,新郎捧著裝有鮮花和剪紙的貢盤,領著新娘,依次向長輩和賓客磕頭作揖,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長輩們的關懷以及賓客的慶賀。長輩和賓客在向新婚夫婦祝福的同時,也送禮物給他們。 儀式結束之際,小伙子在幾個歌手的組織下,形成了人數眾多的歌隊,團團圍住院新郎新娘所在的竹樓,同時也把姑娘們圍在裡面,以集體對歌的形式,和姑娘們對歌。一時間,歌聲陣陣,此起彼伏,笑語喧譁,歡聲雷動,婚禮沉浸在熱烈而歡快的氣氛中。對歌要一直持續到天亮。等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歌隊又簇擁著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領取包頭。屆時,新郎戴篾帽披毯子,在女方家的在門口接受女方媒人捧出的潔白的包頭。這時,歌手們需唱(對歌調)。該調的演唱形式是歌手和女方媒人一問一答,感情真摯,妙趣橫生。之後,女方媒人引導新娘對娘家的人逐一敬拜,同時贈送禮物。贈禮時,要先主後賓,先男後女,先老後少,所贈的物品為毯子筒帕花束剪紙糯米粑粑等。接著,歌隊簇擁著新郎,在歌聲中讓女方家的媒人把剛才接受的包頭系在新郎的頭上,同時祝福新婚夫婦家庭和睦,吉祥幸福。這樣,婚禮才告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