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彭小蓮早年在江西插隊九年,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從事導演工作 。1989年,彭小蓮應邀到紐約大學電影研究院任訪問學者,並且在那呆了7年,在紐約大學電影研究院獲得了電影藝術碩士學位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彭小蓮回國擔任獨立電影製片人,並且仍然繼續從事導演工作 。
演藝經歷
1986年,彭小蓮導演兒童題材影片《我和我的同學們》,影片塑造了蓬勃向上,個性鮮明的中學生群像,該片獲第二屆“童牛獎”優秀兒童少年故事片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故事片獎,彭小蓮獲“童牛獎”優秀兒童少年故事片導演獎 。
1987年,彭小蓮導演劇情影片《女人的故事》,該片表現的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鼓舞下,三個從來未出過門的農村婦女毅然出門掙錢的故事 。
1996年,參與改編了黃蜀芹執導的溫情影片《我也有爸爸》。同時獨立執導了《犬殺》,該片通過一起狗咬主人致死的離奇事件,引發出一樁撲朔迷離的謀殺案 。
1998年,為紀念上海解放50周年,彭小蓮執導了影片《上海紀事》,該片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了上海解放這一重要歷史轉折時期,描寫了中國共產黨在接管特大都市時採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 ,該片獲得了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 。
2002年10月27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假裝沒感覺》上映,影片是根據上海中學生徐敏霞的獲獎作文《站在十幾歲的尾巴上》改編 。
2003年,執導“上海三部曲”第二部《美麗上海》,該片於2005年9月15日上映 ,憑藉該片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以及第13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導演。
2005年,執導為百年中國電影獻禮的愛情電影《上海倫巴》,影片講述了舞台演員出身的婉玉與男演員阿川在生死與共的風浪中患難見真情的故事 。
2008年,執導表現當代民工子弟生活的電影《我堅強的小船》 ,影片被評為第4屆美國洛杉磯好萊塢AOF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
2015年,創作的圖書《荒漠的旅程》出版,笨豬記敘了作家劉溪家庭,和其妻子吳進的上代家庭的歷史回憶,及“小鶯”出國前後的個人際遇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主要演員 | 出品單位 |
1986年 | 《我和我的同學們》 | 布蘭,周京舟,楊春雷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1987年 | 《女人的故事》 | 張文蓉,張閩,宋茹惠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1996年 | 《犬殺》 | 宋茹惠,李曉佳,張啟德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1998年 | 《上海紀事》 | 王亞楠,袁泉,劉瓊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2002年10月27日 | 《假裝沒感覺》 | 呂麗萍、孫海英,周文倩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2005年9月15日 | 《美麗上海》 | 王祖賢,馮遠征,顧美華 | 上海湯臣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2006年2月10日 | 《上海倫巴》 | 袁泉、夏雨、高鑫 |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 |
2008年 | 《我堅強的小船》 | 秦怡,丁美婷,高威 | /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導演 | 備註 |
1996年 | 《我也有爸爸》 | 黃蜀芹 | 與張琪、夏曉昀聯合改編 |
1998年 | 《上海紀事》 | 彭小蓮 | 與邊震遐、蔣曉勤、張建亞聯合編劇 |
2005年9月15日 | 《美麗上海》 | 彭小蓮 | 與林良忠聯合編劇 |
2006年2月10日 | 《上海倫巴》 | 彭小蓮 | 獨立編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導演 | 主要演員 |
2005年9月15日 | 《美麗上海》 | 彭小蓮 | 王祖賢,馮遠征,顧美華 |
出版圖書
出版時間 | 圖書名稱 | 出版社 | 備註 |
2015年 | 《荒漠的旅程》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與劉輝合作 |
獲獎記錄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中國電影華表獎 |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中國電影童牛獎 |
|
上海影評人獎 |
|
平遙國際電影展 |
|
其他獎項 |
|
人物評價
彭小蓮的作品展示出出她良好的專業技巧和藝術才華,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為主人公,她注重於女性在新時期個性的釋放的表達,特別是能細膩入微地傳達女性的內心情感變化,又能觸及到與此相關的社會根源性問題。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具有一定深度,受到專家和觀眾的肯定和歡迎 ( 網易娛樂評)。
歷屆金雞獎最佳導演
第1屆《天雲山傳奇》謝晉 | 第2屆 《西安事變》 成蔭 | 第3屆 《城南舊事》 吳貽弓 | 第4屆 《廖仲愷》 湯曉丹 | 第5屆 《邊城》 凌子風 | 第6屆 《野山》 顏學恕 | 第7屆 《孫中山》 丁蔭楠 | 第8屆 《老井》 吳天明 | 第9屆 吳子牛 《晚鐘》 、《歡樂英雄》、《陰陽界》 | 第10屆 《開國大典》 李前寬、肖桂雲、《紅樓夢》 謝鐵驪、趙元 | 第11屆 空缺 | 第12屆 《大決戰》 (群體) 、《心香》 孫周 | 第13屆 《大撒把》 夏鋼 | 第14屆 《炮打雙燈》 何平 | 第15屆 《背靠背,臉對臉》 黃建新、楊亞洲 | 第16屆 《變臉》 吳天明 | 第17屆 《大轉折》 韋廉 | 第18屆 《安居》 胡炳榴 | 第19屆 《一個都不能少》 張藝謀 | 第20屆 《我的父親母親》 張藝謀 、《橫空出世》 陳國星 | 第21屆 《藍色愛情》 霍建起 | 第22屆 《美麗的大腳》 楊亞洲、《和你在一起》 陳凱歌 | 第23屆 《英雄》 張藝謀 | 第24屆 《美麗上海》 彭小蓮 | 第25屆 《我們倆》 馬儷文 | 第26屆 尹力 《雲水謠》、戚健 《天狗》 | 第27屆 寧浩 《瘋狂的賽車》、馮小剛 《集結號》、陳凱歌 《梅蘭芳》、陳嘉上 《畫皮》、曹保平 《李米的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