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職涯規劃,全稱“職業生涯規劃”,在人力資源同行中管用“職涯規劃”。職涯規劃通過科學的測試工具,詳細將接受測試者的知識水平、能力結構、個性特點、職業傾向、發展潛能等素質進行綜合評估,為個人的職涯發展提供諮詢依據。這個過程就稱之為“職涯規劃”。
起源及發展
1906年,波士頓商業學校便把就業機會納入教學內容,後來又擴大為職業諮詢。同年,在韋文(Eilweawer)的帶動下,紐約的許多中學開始了職業諮詢工作。1907年戴維斯(J·B.Davis)任密西根中學校長,便把每周的英文作文更名為“職業與倫理指導”。
在眾多的職業諮詢先驅中,F·帕森斯(FrankParsons)的貢獻最為突出。帕森斯是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他看到大學生畢業後尋找職業茫無所從,於是就從事幫助失業人員有效地選擇職業的工作。在他的倡導下,1908年,在波士頓市政府附近的一個社交場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職業諮詢機構——波士頓地方就業局,專門從事職業諮詢工作。帕森斯為第一任局長,他因此被譽為“職業諮詢之父”。1908年5月,他在局執行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職業諮詢”的概念。1909年帕森斯在給美國職業署的報告中說:職業諮詢應成為每個地區公立學校體制中的一部分。職業諮詢者所應具有的職業諮詢藝術培訓,應像醫學和法學界的培訓一樣仔細。他們應擁有科學技術所能設計的測量兒童感覺、能力及整個身體、智力和情感素質的各種設施。就在這一年,他出版了《選擇職業》(Choosing a Vcation)一書,對如何選擇職業提出了三條原則,要求諮詢者幫助被諮詢者:第一,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態度、能力、興趣、智慧局限和其它特性;第二,成功的條件及所需要的知識,在不同崗位上所具有的優勢、不利和補償、機會和前途,第三,上述兩條件的平衡。除此之外,他還強調家庭出身,家庭成員的教育程度、閱歷、經驗等因素的影響。
帕森斯病逝後,該局堅持以書信、講演和出版書籍等方式積極宣傳職業諮詢的意義,努力培養職業諮詢人才,並在波士頓地區的一些中學推行職業諮詢,在部分大學和師範學院開設職業諮詢課。這一時期,美國其它城市的職業諮詢也得到了發展。1910年在波士頓召開了美國第一次全國職業諮詢大會。與此同時,美國教育協會和美國中學校長協會等組織也開始大力推行職業諮詢。1918年,美國教育協會起草了一個報告,提出職業諮詢應作為美國中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從而確定了職業諮詢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
大學的職業諮詢要比中等學校出現的稍早一些。進入20世紀後,因大學生人數增加較快,原有的訓導人員不能勝任職業諮詢一類的工作,所以就開始增設輔導人員和有關機構來負責職業諮詢及其它有關指導。1911年,哈佛大學設職業諮詢課10講,又被認為是大學職業諮詢的開始。1917年,波士頓職業局併入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更名為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職業諮詢局。自此以後,職業諮詢在美國的大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意義
職涯規劃通過系統的培訓幫助大家正確分析社會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從而不被熱門的假象所迷惑,避免就業定位發生偏差。
一般而言,當下的“熱門”專業主要是工作環境不錯,但競爭也很激烈的專業,一些熱門專業的人員不願意放棄“熱門”,這也導致了他們的就業難。通過職涯規劃,大家會用清醒的頭腦客觀實際地進行自我剖析,明確自己是否有優勢。如果確實具有就業優勢,即使競爭激烈也要去爭取。如果沒有優勢,要保持冷靜,通過職涯規劃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和前景,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同時,職涯規劃引導大家做就業狀況分析,讓大家懂得在“熱門”專業的就業競爭中,個性與特色十分重要,因此在擇業準備中就能突出個性和針對性,而且部分“熱門”專業的人員也做好跨專業就業的準備,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實現和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