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有關這個“光榮的宗教城堡”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現代不丹人信仰的宗教的創始人柏卓•杜果姆,希格布喇嘛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寺院,即:東員城堡(藍石城堡)。1641年第一位沙布頓阿旺南傑(他以佛教的主巴派統一了全國),在那裡又修建了一個更大的城堡,給它取了現在的名字。
三百年以後,竺加布吉格梅•多吉•旺楚克決定重建扎什曲宗,作為迅速擴大的國家政府辦公大樓。地震和大火給扎什曲宗帶來了嚴重的損壞,除了中心的三間殿堂以外,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被毀壞了。當開始重建扎什曲東時,它的建築結構已經開始傾斜、搖晃。
1961年,由大約二乾名從不丹各地抽調來的男女工人組成了勞動大軍,開始了重建工程。他們仿照古代的建造傳統,即不用設計圖,也不使用釘子。他們從遙遠的深山和密林里運來巨大的石板和原木。許多的建築物都忠實地再現了古代建築的藝術特色。
現在,國家所有的政府機構、各個部門、贊都(國民議會)的會議室、國王的朝見室及國家最大的寺院都分設在扎什曲宗一百多間寬敞的房間裡。它還是基堪布和二千名僧人夏季的總部。在四個宏偉的角樓中間,有一個高大的長方形的城堡――這是早期的建築物之一―下它是由壇城圖案裝飾著,裡面保存著許多不丹最優秀的宗教畫。
1974年6月2日,現在的國王,世界上最年輕的君主是在扎什曲宗舉行的加冕儀式。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名宗教界知名人士參加了這次豪華、壯觀、為期三天的慶祝活動。這一事件是這個幾年前還不被外界所了解的國家歷史上的里程碑。 廷布在中國西藏的南面,海拔在2000米以上,風俗習慣和西藏相似。廷布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非常喜歡中國的龍,認為龍是四靈之一,是吉祥的動物,掌管著雷雨,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廷布在喜馬拉雅山山麓,打雷的時間很多,廷布人認為雷鳴是龍在叫,具有無窮的威力。
民俗風情
衣袖兼作口袋
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頭,可以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齊腳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寬衣肥袖,上身穿著名為“果”的傳統長袍,挽著雪白整齊的袖口,下著齊膝裙和長筒襪。據當地人說,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東西往衣袖裡一塞,用手捏住袖口,裡面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男子的服裝上既沒有扣子,也沒有兜,只靠一根寬腰帶束緊衣服,因此形成了不丹男子“開闊的胸懷”,袖子裡裝不下的東西可以放在懷裡。成年人將身上帶的“零碎”都堆在懷裡。學生上學不用背書包,所有文具和書本都揣在懷裡,衣服鼓鼓囊囊的。
廷布人的服裝體現了他們崇尚悠閒的生活態度。當地人說,由於長期受佛教教義的薰陶,寬厚待人、與世無爭的思想早已滲入當地人的生活中。鎖和鑰匙在廷布幾乎已無用武之地,這是因為廷布的社會治安良好,犯罪率極低,人們外出很少鎖門。
與世無爭的性格並不表明國民孱弱。森林茂密,黑熊、雪豹等猛獸多,當地男子的懷中都少不了匕首。而且,上至國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個個都是射箭高手,一些不丹高級官員上班時甚至還隨身佩帶長劍。
經幡印成五彩
無論是山邊路旁,還是房頂門前,廷布各地隨處可見一片片迎風招展的五彩旗,場面蔚為大觀,古樸中透出幾分神秘和怪譎。當地人說,國民信奉藏傳佛教,這些五彩旗其實是印著經文的經幡。以前,這種長3尺、寬1尺的經幡上都印有“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箴言和龍、虎等圖案,旗子的邊沿為藍、白、紅、綠、黃5種顏色,象徵藍天、白雲、火焰、綠水和土地,代表了宇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
據說,古代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興盛時期,統治者對那些戰功卓著的勇士,除了賞賜大量牛羊和金銀珠寶外,還要賜哈達。勇士把哈達掛在自家四周,以示英武,久而久之人們都以掛哈達為美。佛教興起後,一些僧侶聰明地借用這種盛行的方式在當地推廣佛教。他們宣稱,只要信徒在布帛上印上經文,製成經幡懸掛起來,每當經幡被風吹動,就等於將經文向上天誦讀了一遍,與口誦有同樣積善修行的功效。於是,這種方式得到許多不識字的牧民的推崇,風行至今。
現在,人們為了方便,廷布當地的大部分經幡乾脆做成五彩旗,不印圖案和文字。每到喜慶生辰、逢年過節甚至喬遷新居時,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掛經幡,以祈求神靈的庇佑。有趣的是,不丹人經常把經文塞進木桶里,讓其順水飄流。在當地人看來,木桶因水流而動,也是自己向神誦經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深信神靈無處不在的國度,類似牛頭馬面、鷹嘴猴臉的面具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到了重大的宗教節日,不少廷布人載歌載舞時,都要身穿鵝黃色的絲緞裙,腳蹬繡花牛皮靴,頭戴各式各樣“面目猙獰”的面具。當地人稱,這些面具是原始宗教的產物,有的是表示對大自然的虔誠,有的是為了趕走妖魔鬼怪,有的則是祈求來年上天能賜予好收成。
廷布
廷布
又名“扎什曲宗”。原為不丹的夏都,現為首都。位於西部旺河上游廷布穀地,海拔2500米。人口約5萬。原系夏都扎西曲宗 ,由該宗及附近幾戶農舍組成 。1962年選為政府機關所在地,興建有王宮、學校、醫院、商店、娛樂場所及大批民宅,正逐漸發展成現代化城市。有木材加工廠、果汁廠、釀酒廠及手工作坊,旺河上游建有廷布水電站。是附近河谷地帶稻米、玉米、馬鈴薯、粟等農副產品的集散地。是不丹的軍事重鎮,也是不丹的宗教領袖駐地。有廷布一龐措林國家公路通往印度,東、西公路通帕羅、普那卡、通薩·塔希岡等國內主要城鎮。全國軍事要地。喇嘛教及其領袖駐此。有雄偉的王宮和喇嘛教寺院。
不丹是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菩提亞人和尼泊爾人很早就生活棲息在旺河谷地,但一直到多年以前,這個國家尚沒有固定首都。只是到夏天,國王才在廷布生活一段時間,廷布原稱夏都扎西曲宗,由該宗及附近幾戶農舍組成。直到1955年不丹國王定居廷布以後,才在1962年正式定廷布為永久性首都。
地勢高聳的廷布冬季氣候寒冷,但其它時間氣候溫和宜人。城市周圍森林密布,空氣清新。市區面積不大,12條主要街道幽靜清潔,街道兩側分布著商店、旅館和電影院。居民住宅大多分散在旺河兩側,這些住宅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兩三層的土砌樓房底下用來飼養家禽、儲存工具和糧食等雜物,上層是居室。整個住宅描紅繪綠,色彩鮮艷。
不丹王國的宗教非常興盛,境內喇嘛寺院密布。在歷史上,廷布是宗教領袖的駐地,至今仍保留了許多造型精美的寺廟建築和城堡,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座稱為扎什曲宗(“天府”之意)的建築。這座建於公元13世紀的建築經過兩次重修後,再現了不丹歷史上“宗”的修建方式,具有典型的不丹建築風格。這座堡壘式的庭院裡共有100多間房屋,不丹國王辦公室、贊都(國民議會)及國家最大的寺院都設在這裡,可以說是不丹全國政治、宗教的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
辛托卡城堡也是非常有代表意義的一處古建築,它建於1627年,是不丹築有護牆的最古城堡,這座城堡曾是不丹的社會、宗教、教育中心,現在為僧眾研究佛教的文化學院。不丹的王宮在離廷布不遠的德欽曲林宗,這是一座優美的皇家園林,園中池台亭榭、芳草如茵,一座三層樓宮殿掩映在柳樹叢中,景致清幽。宮殿附近,還有一處神殿,相傳是僧人修煉養性之處。
宗教在不丹人的生活中也占重要的地位。每個家庭至少要有一子一生為僧。在廷布街頭,身著紅色袈裟的喇嘛教寧瑪派信徒比比皆是。其他人的服飾也別具一格。男子喜歡穿短的、橙綠色相間的花格短袍,婦女則以長達地面的黑色格子花織品纏繞身驅。每值節日,人們穿上民族服裝在王宮前翩翩起舞,興極之時,人們還拈弓搭箭,一比高低。
廷布的工業主要是林木及水果加工業,旺河上游建有廷布水電站。廷布是附近河谷地帶稻米、玉米、馬鈴薯、粟等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廷布一龐措林國家公路通往印度,東、西公路通帕羅、普那卡、通薩·塔希岡等國內主要城鎮。距不丹首都廷布55公里的帕羅國際機場是進出不丹的唯一航空港,機場海拔2225米。
飲食文化
廷布人的生活習慣和中國人相似,他們也吃餃子。但是,廷布菜之辛辣比中國的川菜有過之而無不及。廷布人把辣椒當蔬菜,而不是調料。家家房頂上都曬滿紅辣椒。日常生活中,廷布人不僅吃任何菜都會加上大把乾辣椒,而且還喜歡將不切碎的生辣椒涼拌,直接當沙拉吃。
在廷布,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廷布女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高於男子。一位廷布人說:“按照廷布的民俗,婚後男方必須入贅女方家,成為女方大家庭中的一員。夫妻共同承擔家庭生活的各項開支和家務勞動。”由於兒子最終要“倒插門”,女兒要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因此,女兒將理所當然地繼承家裡的大部分財產,兒子只能得一小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在不丹,只要經丈夫同意,妻子甚至有同時再嫁他人的自由。
藝術文化
在高高的喜馬拉雅山上,自然界的色彩呈現得更為鮮明、艷麗。在觀賞者看來,它們似乎是虛幻的色彩。深綠色的峽谷和坡地,蔚藍色的天空、河流,褐色或金黃色的高原牧場上的白色積雪,所有這―切色彩構成了不丹藝術的基本色彩。這些色彩的出現不僅僅是由於自然界的因素,而且也由是由於宗教的傳統。在喜馬拉雅山的佛教徒中,對色彩的關注及由色彩而引起的聯想是佛教入定和宗教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使信仰者更接近他們的目標。在入定過程中,那些虛幻的現象…被認為能通過不同顏色的光的變換得以驗證.從曼荼羅上的神秘的圖案,到舞蹈演員穿的裙子及“宗”的裝飾華麗的長廊,廷布藝術家用最生動,最富於特色的形式讚美著這些色彩。
廷布的藝術遵循著一定的格式。它的表現形式是遵照古老經典的要求。它主要是受精神和信仰的影響。這種信仰無論是在繪畫、雕刻、建築,還是在舞蹈和歌曲中都表現出對神的讚美,這是一種虔誠的藝術。藝術家們創作的藝術品不僅僅具有藝術價值,而且還促使人們對信仰及佛教宗旨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在幾個世紀裡,廷布人綜合了印度,尼泊爾,中國(西藏地區)及中亞各國的多種藝術傳統,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形式。
音樂舞蹈
在整個喜馬拉雅山地區中廷布保留了古典的宗教舞蹈。這些充滿活力,帶有戲劇性的舞蹈,以其獨特的能力和色彩給觀眾留下了十分強烈的印象。嘹亮的號角聲,有節奏的鼓聲,鈸聲,樂器的伴奏聲和銅鑼聲交織在一起,一排舞蹈家一會兒鏇轉著,一會兒彎下腰,一會兒又凌空騰起。他們的舞裙隨著鏇轉而擺動。他們的手不斷地變換著各種姿式,這符合佛教儀式中的姿式。還有一些舞蹈是有關佛教歷史和神話中的故事及傳說。它們表現了英雄戰勝惡魔,信徒驅逐不信教的人這些主題。舞蹈中最著名的是黑帽系的一個舞蹈。它講述了朗達瑪的故事.朗達瑪從公元803年到842年一直統治著西藏,他贊成原始的本教。這個殘暴的君主迫害和屠殺佛教僧人。一位有膽量的僧人,偽裝成本教的祭司,獲準進入了朗達瑪的宮廷。他從長袍的衣袖裡抽出了一支預先藏好的箭,用它射死了朗達瑪。黑帽系的舞蹈在帕羅每年的“澤曲”節(tsechu)的五天活動的第二天上演。
跳舞是整個宗教節日活動的中心。男性舞蹈家扮演古老的惡魔;象徵著陰間的舞蹈家使人看到生命是短暫的,塵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扮演英雄的舞蹈家用箭刺破愚昧的陰雲,使觀眾相信行善會幫助他們獲得重生。還有許多流行的舞蹈,它的基本舞步和伴唱的曲子在不丹幾乎是人人皆知。在重大的場合里,人們可以見到不丹、西藏和尼泊爾三種類型的舞蹈。
音樂
巡迴劇團演唱的民歌,僧人們低沉的涌經聲,峽谷中迴蕩的長長的號角聲,行進中高唱的歌聲,舞蹈中伴唱的曲調,以及重新上演的民間戲劇,所有這一切構成了不分音樂中使人頗感興趣的混合曲。在舞蹈中,仍完整地保留了許多最古老的形式。雖然樂器本身已經有所改革(例如:過去用人的大腿骨製作的喇叭,現已改用金屬製作),但它仍保留著幾世紀以前音色優美的特色。在經常使用的樂器中有:笛子、海螺號、長號和扁鼓,這種扁鼓常常帶有長柄,用一個鉤狀的鼓棰或兩個直鼓棰來敲打。另外還有低音鈸,鐃拔,計時的鐘鼓和手鈴,寺院的鐘和銅鑼也常常作為樂器使用。
旅遊
風景名勝
具有歷史意義的辛托卡城堡位於離首都5英里的廷布穀地的入口處。它是阿旺南傑於1627年修建的。這座優美的建築物是不丹築有護牆的最古老的一個寺院。它曾經是國家第一個社會和宗教教育的中心。現在,它已成為眾僧研究佛教文化的學院。
許多寺院和城堡都修建在環繞廷布穀地的山頂上。在西邊,建築在海撥l0000英尺的帕卓汀寺院俯瞰全城,它建於1748年。在以後的幾年中又不斷地修建,從帕卓汀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周環繞的群山。穿過附近的東措拉山口,需要騎氂牛進行短暫的旅行,連年積雪的山峰,閃閃發亮的湖水和溪流,高山花卉上的彩虹都在歡迎著旅遊者的到來。從峽谷的另一個都楚拉山口起,(它位於廷布和舊都普那卡之間),雄偉的喜馬拉雅山那白雪復蓋的山巒形成了整個不丹北部地區的奇觀異景。
離廷布不遠的德欽曲林宗是王宮。除了國王以外,王室的成員都居住在那裡。它座落在寬敞的草坪、池溏和柳樹中間。這座美麗的三層建築物,從建築風格到它的陳設都是按照傳統形式修建的。在宮殿的另一邊是唐古差瑞(TanguCherry),它是不丹最古老的拉康(神殿),僧人們到這裡修煉他的靜座和飛升的方法。在廷布穀地,使人感興趣的地方還有為了紀念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國王而修造的佛塔,手工藝品商店和玫瑰園。
相關資料
不丹是個君主執政的王國,年輕的國君Jigme Singye Wangchuck致力於在現代環境中繼承佛教的精神和民族的傳統。這裡的居民們穿著傳統的衣裝,每年允許進入國境的旅遊者嚴格限制在5000名以內。這裡平均海拔高度為2500至於3000米,當陽光透過高原異常潔淨的空氣瀉在長滿花草的山坡上時,不丹似乎比克什米爾東部的拉達克荒原更遼闊,比中國的西藏更靜寂。不丹的自然氣候和環境備受遊客讚賞。 不丹有90%的居民從事農業,正是他們的辛勤耕耘維護著純淨的山地風光。不丹全國都信奉喇嘛教,人們在日常交往、舉手投足之間都會流露出信仰的精神。在峰迴路轉的盤山公路上幾乎每一轉彎處都建有寺院,而且一色是白牆上鑲雕花門窗,好像為拍電影搭建的布景。
每年春季的Paro節是不丹最熱鬧的節日,起舞者穿著棕紅色的長袍、繡花牛皮靴、鵝黃的絲緞裙,色彩繽紛。在特定的日子裡,一些大寺院也會向公眾開放,展示寺內珍藏的巨幅絲綢祭祀圖,對旅遊者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塵不染的自環境與虔誠的心靈互動滲透,這就是不丹。
亞洲旅遊地
領略自然風光,感受神秘多彩的外國文化 。 |
亞洲首都
地區 | 城市名稱及國家 |
中亞 | 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 · 比什凱克(吉爾吉斯斯坦) · 杜尚別(塔吉克斯坦) · 阿什哈巴德(土庫曼斯坦) · 塔什乾(烏茲別克) |
東亞 |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 東京(日本) · 平壤(朝鮮) · 首爾(韓國) · 烏蘭巴托(蒙古) |
南亞 | 達卡(孟加拉) · 廷布(不丹) · 新德里(印度) · 馬累(馬爾地夫) · 加德滿都(尼泊爾) · 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 · 科特1(正式首都)與可倫坡(行政首都)(斯里蘭卡) |
東南亞 | 斯里巴加灣市(汶萊) · 金邊(高棉) · 帝力(東帝汶) ·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 · 永珍(寮國) · 吉隆坡(正式首都)與布城(行政首都)(馬來西亞) · 內比都(緬甸) · 馬尼拉(菲律賓) · 新加坡(新加坡) · 曼谷(泰國) · 河內(越南) |
西亞 | 喀布爾(阿富汗) · 葉里溫(亞美尼亞) · 巴庫(亞塞拜然) · 麥納麥(巴林) · 尼科西亞(賽普勒斯) · 提比里西(喬治亞) · 德黑蘭(伊朗) · 巴格達(伊拉克) · 耶路撒冷2(以色列) · 安曼(約旦) · 科威特城(科威特) · 貝魯特(黎巴嫩) · 馬斯喀特(阿曼) · 多哈(卡達) · 利雅德(沙烏地阿拉伯) · 大馬士革(敘利亞) · 安卡拉(土耳其) · 阿布達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薩那(葉門) |
未被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 蘇呼米(阿布哈茲) · 斯捷潘納克特(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 · 茨欣瓦利(南奧塞梯) · 尼科西亞(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
備註 | 1 全名為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2 以色列國際客觀公認首都為特拉維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