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古代
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元朝統一 西藏後,受宣政院管轄,直到清朝時才獨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清代漢文史籍中稱布魯克巴。1322年,帕木竹巴家族的絳曲堅贊擔任烏斯藏地方13萬戶中的帕竹萬戶長,1353年打敗薩迦地方政權(1265-1353年)並受元朝冊封為大司徒,正式建立起了帕木竹巴政權(簡稱帕竹,1353-1618年)。
1372年,帕竹政權二世第悉(王)釋迦堅贊受中國明朝冊封灌頂國師並次年遣使入朝內附。1406年,明朝冊封五世第悉札巴堅贊為闡化王,自此成為定製。“竺巴”是竹巴音譯,“竺”這個音在藏語裡是龍的意思。
1491年起,帕竹政權先後落入家臣仁蚌巴、辛廈巴家族掌控,另一方面獲得蒙古貴族支持的格魯派(黃教)興起,帕竹(竺巴)派(噶舉派的一支)招兩面夾擊。當時的帕竹( 竺巴)派領袖是阿旺·納姆伽爾,他在危機時刻審時度勢,毅然帶領帕竹(竺巴)派信徒遠走不丹。由於阿旺·納姆伽爾修得一身好佛,
又有神符四腳神龍做護駕,因而所到不丹之處,無不歸順於其旗下。
1616年,阿旺·納姆伽爾在征服了今不丹後建立了政權。由於不丹的雷電多,四腳神龍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納姆伽爾奠定了現代不丹的領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礎。
1669年,不丹與當時西藏地方的甘丹頗章政權(格魯派)爆發了長達62年戰爭。
1651年不丹政教領袖夏仲·阿旺南傑(1594~1651年)圓寂後,不丹內部陷入混亂,僧侶集團和世俗集團矛盾尖銳。1729年不丹發生內亂,1730-1731年清政府派西藏地方官員頗羅鼐調停不丹內亂,1736年不丹第十任第巴(國王)米旁旺布接受中國清朝政府冊封“額爾德尼第巴”名號。
1772年,不丹遭英國入侵。1865年強迫不丹簽訂《辛楚拉條約》,不丹被迫割讓2000平方千米土地。
近現代
1907年,烏顏·旺楚克(1907—1926)廢除德布王,自任國王,建立不丹王國,集政教大權於一身,並規定國王世襲。
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受英國“指導”。
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1949年8月,印度獨立,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受印度“指導”。
1952年,不丹第三代國王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即位,他發展經濟,對內政外交進行改革。
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
1972年,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國留學回來,17歲繼承王位,繼續先王的內外政策。
1973年,不丹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
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21世紀
2001年9月,國王發布命令,要求政府籌備起草憲法。2005年3月,辛格國王建議在不丹建立兩黨制度,由在大選中得票最多的政黨組閣,另外一個政黨則成為反對黨。根據憲法草案,不丹將組建兩院制議會,由75人組成的國民議會和由25人組成的全國委員會。根據不丹新憲法,國王是不丹的國家元首,而議會在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下可以彈劾國王,部長會議為行政機關,部長會議主席是政府首腦。
2006年年底,吉格梅國王宣布退位。
2007年4月,吉格梅國王將王位正式讓給27歲的兒子吉格梅·基沙爾·旺楚克王儲,2008年,其正式即位。
2008年3月24日,不丹迎來其歷史上的首次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國民議會議員,並在此基礎上產生首個民選政府。
行政區劃
區劃
2003年,不丹分為4個地區,20個宗(縣),202個格窩,5000多個自然村。
不丹王國行政區劃 |
西方區 楚卡宗 | 哈阿宗 | 薩姆奇宗 | 帕羅宗 | 廷布宗 中央區 奇朗宗 | 達加納宗 | 普那卡宗 | 加薩宗 | 旺杜波德朗宗 南方區 布姆唐宗 | 蓋萊普宗 | 謝姆岡宗 | 通薩宗 東方區 倫奇宗 | 蒙加爾宗 | 佩馬加策爾宗 | 薩姆德魯瓊卡爾宗 | 塔希岡宗 | 塔希央奇宗 |
首都
廷布市(Thimphu City),不丹的首都,也是全國的最大城市,位於旺河河谷,海拔2500米,1955年定為不丹首都。
主要城市
宗(縣) DZONGKHAG | 面積 | 首府 |
---|---|---|
帕羅宗 Paro | 1 897 | 帕羅 Paro |
楚卡縣 Chhukha | 1 995 | 楚卡 Chhuhka |
哈阿宗 Haa | 1 998 | 哈阿 Haa |
薩姆奇縣* Samtse | 1 816 | 薩姆奇 Samtse |
廷布宗 Thimpu | 2 102 | 廷布 Thimpu |
奇朗縣* Chirang | 1 142 | 丹普 Damphu |
達加納宗 Dagana | 1 232 | 達加納 Dagana |
普那卡宗 Punakha | 5 652 | 普那卡 Punakha |
旺杜波德朗宗 Wangdi Phodrang | 5 031 | 旺杜波德朗 Wangdi Phodrang |
加薩宗 Gasa | 加薩 Gasa | |
蓋萊普縣 Gaylegphug | 2 178 | 蓋萊普 Gaylegphug |
通薩宗 Tongsa | 2 144 | 通薩 Tongsa |
布姆唐宗 Bumthang | 3 189 | 賈卡爾 Jakar |
謝姆岡宗 Shemgang | 2 762 | 謝姆岡 Shemgang |
塔希岡宗 Tashigang | 5 003 | 塔希岡 Tashigang |
蒙加爾宗 Mongar | 2 077 | 蒙加爾 Mongar |
佩馬加策爾宗 Pema Gatshel | 640 | 佩馬加策爾 Pema Gatshel |
倫奇宗 Lhuntshi | 3 319 | 倫奇 Lhuntshi |
薩姆德魯瓊卡爾縣 Samdrup Jongkhar | 2 496 | 薩姆德魯瓊卡爾 Samdrup Jongkhar |
塔希央奇宗 Tashiyangtsi | ||
不丹 Bhutan | 38394 | 廷布 Thimpu |
國家象徵
國名 | 不丹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Bhutan)在梵語中意為“西藏的邊陲”。別稱:神龍之國(不丹人自稱“竺域”,意為“龍”)、森林之國、花卉之國、雲中國度。 | |
---|---|---|
國旗 | 不丹國旗是一種龍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金黃色象徵國王的權力和作用;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龍象徵國家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龍爪上握有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 不丹國旗 |
國徽 | 不丹的圓形國徽以兩條風格獨特的金龍為主體。兩條相向的巨龍前爪托著一束光明之火,巨龍周圍雷電霹靂。巨龍環抱由紅色霹靂組成的十字圖案。位於喜馬拉雅山谷地的不丹多雷電,崇拜神龍的不丹人認為雷電霹靂是神龍的嘯聲,來自蒼穹,令人敬畏。國徽上的雷電霹靂圖案同時還顯示喇嘛教僧侶的權威。國徽外圍是一條白色環帶,頂部用藏文寫著箴言“光榮的不丹是不可戰勝的”。 | 國徽 |
國歌 | 《雷龍王國》(宗喀語:འབྲུག་ཙན་དན་,THL:Druk tsendhen)是不丹的國歌,在1953年採用,Aku Tongmi作曲,Dasho Gyaldun Thinleyg填詞。Tongmi在印度受教,並且最近被任命為軍事銅管樂隊的領導人,在一次國事訪問的場合時從印度的尼赫魯總理那裡得知需要一首頌歌。他的最初的樂譜啟示於印度和英國頌歌,以及不丹民歌Thri nyampa med pa pemai thri(不變的蓮座)。這歌曲已經兩次經歷替換Tongmi先生的樂隊領導。 原先的抒情詩是12行,但是被一位秘書在1964年縮短到目前的6行版本給國王。書里引用兩個版本的第一節。 因為頌歌啟示於一首民歌,也有它的編舞,最初由Tongmi先生指導。 | 國歌 |
國獸 | 塔金(羚牛)。不丹當地人管羚牛叫Gyem Tsey,因為它的稀有和歷史宗教傳說被選為國獸。這是一個笨拙的大動物,類似麝香牛,它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吃竹子和其他植物,重量往往高達250公斤,是一種安靜的動物。 | 不丹國獸--牛羚 |
國鳥 | 烏鴉。不丹的保護神——瑪哈嘎拉以烏鴉的形式現身。保護神烏鴉被不丹歷代統治者尊崇,並被裝飾在國王的王冠上。 | 國鳥 |
國樹 | 賽普拉斯(Cupressess Corneyana)。賽普拉斯樹終年不落葉,其他樹木相比,它的樹葉下垂,葉片窄厚像皮革,形似寶塔,看上去很優美。賽普拉斯壽命很長,它自然生長在不丹2500—3000米的山上,現在也在低海拔地區種植。它是良好的建設廟宇所用的木材,是寺院和Dzongs(宗)建築用材的首選。這種木材還有其他的用處,據說賽普拉斯燃燒時會散發出香味。關於雄偉壯觀的賽普拉斯樹還有一個傳說,不丹人相信賽普拉斯樹是蓮花生大師的拐杖的化身,賽普拉斯樹被所有的不丹人所崇敬,他們往往在Dzongs、寺廟和其他宗教場所外種植賽普拉斯樹。 | 國樹 |
國花 | 藍罌粟(Grandsis)。藍罌粟生長在高海拔地區。不丹人稱這種花叫Euitpel Metog Hoem,是一種藍紫色的花卉,在綻放的季節往往會讓不丹人整日徜徉在花海中不願離去。 | 國花 |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不丹總人口為736453人,人口增長率約為1.8%。2017年,人口約77.97萬,人口增長率約為1.3%。不丹族約占總人口的50%,尼泊爾族約占35%。不丹的民族可分為三大類:
●沙爾喬普人,居住在不丹東部的土著人;
●噶隆人,大部分都居住在不丹西部,是9世紀藏族移民的後裔;
●洛沙姆帕人,或譯尼泊爾洛昌人,19世紀末期移居不丹,洛沙姆帕(意為南不丹人)是說尼泊爾語的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不丹位於亞洲南部,是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的內陸國家,西北部、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西部、南部和東部分別與印度錫金邦、西孟加拉邦、中國藏南交界,總面積3839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不丹的地勢高低懸殊,北高南低,從北至南,逐漸下降,分為北部高山區、中部河谷區和南部丘陵平原區,全國除南部小範圍的杜瓦爾平原外,山地占總面積的95%以上,素以山國著稱。另外不丹各地的海拔高度懸殊很大。一個是全國海拔最低的位於東南地區的馬納斯河,它的海拔高度只有97米。另外則是北部喜馬拉雅山脈,那裡的高峰海拔高度都在6000到7000米以上。庫拉康日山海拔高度達到了7554米,是不丹海拔的最高點。不丹冰川主要位於不丹北部的高山地區,占不丹總面積的10%。這些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可再生水資源的源頭,每年都可以給不丹的人民帶去大量的清新的水資源。
不丹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在其境內除了喜馬拉雅山主脈外,還有不少支脈。這些支脈,大多呈南北走向,地勢北高南低。山脈北端大多海拔5000~7000多米,並常年在雪線以上。主要山脈有:
喜馬拉雅(Himalaya)山脈主脈(4800~7300米)、頓嘎山脈(300~4500米)、汝東山脈(600~4500米)、尤多山脈(1200~4500米)、黑山山脈(1500~4500 米)、朵炯山脈(600~4500米)、孔桑炯洞山脈(1000~4500米)等。除了以上海拔較高的山脈之外,不丹境內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海拔比較低的山脈,例如色里拉(3658米)、乞里拉(4087米)、則里拉(3552米)、多爾楚拉(3174米)、佐東什(4918米)、佩里拉(3370米)、尤托拉(3354米)、當拉拉(3811米)、潤滾拉山等。以上是一些不丹主要的山脈,然後再說下不丹的山峰。不丹山峰多,海拔高。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位於中不邊境喜馬拉雅山脈地區,且長年被冰雪所覆蓋。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著名山峰,其中有些位於中不邊境地區,有些位於不丹境內腹地,海拔2000~6000米不等。
氣候
不丹境內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區屬亞熱帶氣候,濕潤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區 ,氣候溫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海拔180~7550米。
水文
不丹境內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森林覆蓋率約占國土面積的72%。1995年,不丹國民議會規定,不丹森林覆蓋率至少應保留到60%。
生物資源
藍綿羊、蘭花、野罌粟和罕見的雪豹就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長,南亞虎通常出沒於低海拔的森林地帶,但在不丹,它的蹤跡卻可能出海拔三四千米的雪線之上。
礦產資源
不丹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鉛、銅、鋅等礦藏。
水電資源
不丹水電資源蘊藏量約為2萬兆瓦(MW),僅約2%得到開發利用。
政治
政體
不丹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制度。1998年,第四世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不再兼任政府首腦,將政府管理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2001年,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啟動制憲工作。2006年,第四世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讓位於其子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2007年12月,舉行首次國家委員會(上院)選舉。2008年3月,舉行首次國民議會(下院)選舉,成立首屆民選政府,標誌著不丹開始向君主立憲制轉變。2008年7月不丹頒布首部憲法。
歷任國王
序號 | 姓名 | 生卒日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烏顏·旺楚克 (Ugyen Wangchuck) | 1861年-1926年8月26日 | 1907年-1926年8月26日 | |
2 | 吉格梅·旺楚克 (Jigme Wangchuck) | 1905年-1952年3月30日 | 1926年8月26日-1952年3月30日 | |
3 | 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 (Jigme Dorji Wangchuck) | 1928年5月2日-1972年7月21日 | 1952年10月27日-1972年7月21日 | |
4 | 吉格梅·辛格·旺楚克 (Jigme Singye Wangchuck) | 1955年11月11日- | 1972年7月24日-2006年12月14日 | 退位 |
5 | 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 (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 | 1980年2月21日- | 2006年12月14日- | 現任國王 |
議會
實行兩院制,由國王、國家委員會(上院)、國民議會(下院)組成,擁有立法權。上院由25名議員組成,均為非黨派人士,其中20名由各宗選舉產生,其餘5名由國王任命知名人士擔任。下院由47名議員組成,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兩院議員任期5年。2007年12月,產生首屆國家委員會(上院)。2008年3月,產生首屆國民議會(下院),組成為:繁榮進步黨45席,人民民主黨2席。現任國民議會議長吉格梅·楚提姆。根據不丹憲法,經三分之二議員同意,議會有權對國王提出退位動議。如動議獲議會四分之三投票通過,則應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國王是否退位。國王在位年限不得超過65歲。
政黨
截至2014年,不丹正式註冊有5個政黨,主要有繁榮進步黨和人民民主黨。
人民民主黨2007年成立,主席為策林·托傑,現為執政黨,占國民議會(下院)47席中的32席。
繁榮進步黨2007年成立,主席為前首相吉格梅·廷里,現為在野黨,占國民議會(下院)47席中的15席。
不丹和平繁榮黨,不丹和平繁榮黨2007年7月成立,8月15日正式註冊,主張保守和忠於君主制度。領導人為吉格梅·廷里。
不丹人民民主黨,2007年3月建立,9月1日註冊,該政黨主要關注民主和人權,屬中左翼社會民主黨類型政黨,領導人為桑加伊·恩格杜普。
政府
根據不丹憲法,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多數議席的政黨領導人將由國王任命擔任首相,負責組閣。首相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各政府部門大臣人選通過首相推薦由國王任命。經三分之一以上議員同意,國民議會可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如動議獲國民議會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過,則國王有權解散政府。2008年3月,繁榮進步黨在首次大選中贏得壓倒性勝利。4月9日,該黨主席吉格梅·廷里就任首屆民選政府首相。2013年7月,人民民主黨贏得第二屆大選,擬於7月26日組建新政府。
政府還設有11個直屬機構:皇家文官委員會、國家計畫委員會、國家環境委員會、國家勞動局、皇家貨幣局、國家技術培訓局、皇家管理學院、法律事務局、不丹研究中心、地方發展委員會、國家文化事務委員會。
政要
不丹國家元首、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
1980年2月21日生,曾留學英國、印度。
2004年10月任通薩宗宗長。
2006年12月繼位,成為旺楚克王朝第五世國王。
2008年11月加冕。
不丹政府首腦:吉格梅·廷里部長會議主席(首相),2008年3月26日宣誓就職。
司法
不丹高等法院為最高司法機構,但國王擁有最高司法權力,包括受理最高抗訴案件。高等法院於1968年在廷布設立,包括首席法官在內共有8名法官,其中2名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5年;其餘由國王指派,任期由國王決定。各宗設有地方法院,由國王任命的宗長和地方法官負責處理地方訴訟案件。現任首席大法官為索南·多傑。
寺院團
寺院團是不丹宗教事務的唯一仲裁機構,由中央寺院團和地方寺院團組成。全國約有5000名僧人,享受政府提供的財政資助。坎布為最高宗教領袖,由寺院選舉並經國王批准的一名高僧擔任,享有穿著與國王同樣顏色披肩的特殊權力。
軍事
不丹武裝力量主要由皇家陸軍(包括皇家衛隊)和皇家警察組成實行義務兵役制,國王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皇家陸軍於1963年由民兵武裝組織改編組建,兵力約9000人(2007)。2012年任首席作戰指揮官是巴圖·澤林中將。皇家衛隊正式組建於1961年,主要負責王室成員的安全保衛工作。皇家警察正式成立於1965年,隸屬於不丹內政與文化部,主要職能是維護社會治安並擔負邊界警衛和消防任務。不丹的全部軍費、大部分裝備和給養由印度提供。
交通
2001年,全國公路總里程3745.9公里,其中1558公里為國道。2000年擁有機動車輛19463台。山區仍以馬、牛、騾為主要運輸工具。不丹河流眾多但湍急,無法航行。不丹唯一的機場設在距首都廷布約65公里的帕羅。1999年,耗資2.17億努興建的帕羅機場新候機樓正式啟用。不丹航空公司(Druk Air Corporation)是不丹國家航空公司,成立於1983年2月,擁有兩架小型和一架中型飛機,開闢了從帕羅分別至加爾各答、達卡、仰光、加德滿都、 曼谷和新德里的航班。1996年共運送乘客約3.5萬人次。
經濟
綜述
不丹經濟以農業和林業為主,第一產業約占GDP的32.4%,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79%。50年代實行土地改革後,98%以上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住房,平均每戶擁有土地1公頃多。糧食基本自給。近年來,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逐漸增加。向印水電出口成為不丹經濟支柱之一。2002財年,水電出口占不丹國民收入的45%。不丹的基本國策之一是不允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1999年,政府宣布不丹為無塑膠國家。
2002年12月,不丹政府通過外國直接投資政策方案,標誌著不丹正式對外國直接投資開放。2003年,在聯合國發展署發表的全球人類?在175個國家中名列136位。
從1961年起,實行經濟發展“五年計畫”。印度、瑞士等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向不丹的五年計畫提供經濟援助。最初兩個五年計畫的重點是修建道路,建立技術和管理機構。隨後的兩個五年計畫主要集中開發農業、林業、電力、礦產、衛生保健等領域。第五個五年計畫強調經濟上爭取實現自力更生,並通過權力下放,提高辦事效率。第六個五年計畫期間,突出強調保持民族特性,對教育實行“不丹化”,開發和保護民族語言、文字及文化傳統。第七個五年計畫主要是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第八個五年計畫主要是尋求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自力更生,保持和提高不丹獨特的文化與傳統價值觀念。通過大力發展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努力實現“全民幸福計畫”(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整個八五計畫期間,不丹經濟平均經濟成長率為6.5%。“九五計畫”(2002-2007)主要是在“八五計畫”基礎上進一步貫徹和實行"國民幸福總值"理念,提倡良政,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及傳統文化保護髮展並行。同時重視發展私營部門。力爭保持7-9%的經濟成長率。預計總投資700億努,比八五計畫增長 5%。
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5.9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76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2-2003年):7.7%
貨幣名稱:努扎姆(Ngultrum),簡稱“努”(NU.),與印度盧比等值。
匯率(2002年7月):1美元≈48.52努
通貨膨脹率(2002年底):約2.7%
失業率(2001年):1.9%
資源
有白雲石、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石膏、煤、鉛、銅、鋅等礦藏。水力資源豐富。不丹水電資源蘊藏量約為3萬兆瓦,目前僅約1.42%得到開發利用。森林覆蓋率約為72%,其中26%為自然保護區。不丹境內物種豐富,據估計,每萬平方公里上有植物3281種。1995年,不丹國民議會規定,不丹森林覆蓋率至少應保留到60%。
工業
有少量採礦、發電、製造業。多為中小企業,以生產蠟燭、火柴、肥皂、鉛筆等日用品和食品加工為主。“七五”計畫期間,不丹製造業和能源部門增長率分別為12%和7%。不丹水電資源豐富,近年來,電力出口帶動水電站建設,逐漸成為不丹經濟支柱之一。“八五”計畫期間,不丹電力和建築業增長率分別為9.3%和16.2%。2002年總發電量約為444兆瓦。
農牧林業
不丹可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16%,全國79%的就業人口從事農、牧、林業,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麥、大麥、蕎麥、馬鈴薯和小豆蔻。畜牧養殖較普遍。主要樹種有婆羅雙樹、橡樹、松樹、冷杉、雲杉、樺樹等,以豐富的名 木花草聞名遐邇。盛產水果。
旅遊業
是不丹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1974年開始對外開放旅遊業,但政府控制較嚴,一般只接受團體旅遊。1987年7月,不丹國民議會曾作出決定,所有寺院、宗教聖地均不對外開放。同時出於環保考慮,不丹對境外遊客每人每天收取165-200美元的最低消費費用。每年3~6月和9~12月是旅遊旺季。2003年,不丹入境游遊客6093人,旅遊業收入840萬美元,比2002年增加10%。
通訊郵政
2002年,全國有電話交換機23個,電話6074部。郵局103個。不丹電信公司於1999年1月成立。1999年,不丹網際網路服務商Druknet成立,並擁有自己的域名後綴.bt。2002年,全國上網電腦達4000多台。2003年3月,不丹電信啟動不丹行動電話一期工程。11月,部分地區開通行動電話業務。
財政金融
財政年度從每年7月1日開始至次年6月30日。2002-2003年度是不丹九五計畫的第一年,財政支出112.01億努,收入47.85億努,其中國內稅收收入達29.28億努,接受國外援款37.98億努,赤字6.72億努。截至2003年6月,不丹外匯儲備(包括黃金)約為3.55億美元,可支付19個月的進口。2003年外債總額約為4.04億美元,外債約占GDP的52%,償債率約為5.2%。
不丹中央銀行為皇家貨幣局,負責制定和執行政府的貨幣政策,代表政府辦理外幣存款業務。1997年8月,印度國家銀行將自1972年開始的對不丹銀行(Bank of Bhutan)的管理權移交給不丹。作為不丹私有化進程的里程碑,1998年不丹政府第一次允許在金融部門實行多方投資。不丹政府已與亞洲開發銀行和花旗銀行簽署協定,允許它們購買不丹中央銀行不超過40%的股份。
不丹貨幣為努爾特魯姆(藏文dngul-kram),簡寫為Nu。印度在建立不丹的經濟系統起了主導作用,所以在1974年,當不丹政府開始發行努爾特魯姆的時候,經濟部門規定兩國貨幣價值同等,兌換率維持在1:1不變。在不丹,印度盧比和努爾特魯姆平行使用。
對外貿易
不丹對外貿易主要在南盟成員間進行。2000年,不丹與南盟成員間貿易占不丹外貿總量的99.5%。印度是不丹最大貿易夥伴,占不丹對外貿易的四分之三以上。不印之間簽有自由貿易協定。2001年對印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4.2%,從印進口占其進口總額的74%。2002年,不丹出口約1.08億美元,增長8.2%。主要產品為電力、化學製品、木材、加工食品等;進口約1.65億美元,主要為燃料、穀物、汽車、機械、金屬、塑膠等。
不丹於1998年成為WTO的觀察員,現申請成為正式成員。
外國援助
不丹每年接受大量的外國和國際組織援助。印度是不丹的主要援助國,在1992年7月開始的第七個五年計畫中,印度承諾給予75億盧比的援助。此外,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世界糧食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等也分別向不丹提供援助。2003年,不丹共獲18個國家和27個集團援助,援助額同比增長13%。不丹“九五計畫”中135億努的資金缺口,需要外援幫助填補,占總預算19%。
人民生活
為在“八五”計畫中實現人口增長率從3.1%降低到2%,不丹推行計畫生育政策。聯合國人口基金也已與不丹政府簽署的三項協定,向不丹計畫生育工程提供120萬美元的援助。2000年,不丹人口增長率已降至2.5%,死亡率由1994年的每千人9人降至8.64人。
截至1999年7月,農村共31600戶人家通了電。目前仍有65%的人口缺電。2002年,不丹農村人口可享用安全飲用水比率為78%。
文化
節日
國慶日(12月17日--第一任國王烏顏·旺楚克登基日)、國王生日(2月21日)、加冕日(11月6日)。
餐飲
傳統的不丹食物又熱和又辣。然而,對於中國人的遊客,他們會給中國人提供中國、印度的食物,熱愛冒險、尋求刺激的人可以嘗試一下當地的美食,如那些可口的美味,以及不丹熱辣的民族菜餚。其中有用辣椒和當地的乳酪做成的Emma Datshi。但在旅館、酒店裡通常會提供帶有自助餐風格的食物。
不丹人的生活習慣和中國人相似,他們也吃餃子。但是,不丹菜之辛辣比中國的川菜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丹人把辣椒當蔬菜,而不是調料。家家房頂上都曬滿紅辣椒。日常生活中,不丹人不僅吃任何菜都會加上大把乾辣椒,而且還喜歡將不切碎的生辣椒涼拌,直接當沙拉吃。
婚姻
1953年,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國王宣布廢除了一妻多夫制(一家幾兄弟共娶一個妻子。往往是老大娶,其餘幾兄弟就不再另娶),並對一夫多妻做了限制。規定一個男人最多只能有三個妻子,並且,在娶新妻子之前必須徵得第一個妻子的同意,否則,就不能再娶。婚後,女方可到男方家生活,改變過去那種男到女家入贅生活的習慣。
1980年,不丹皇家政府制定了《婚姻法》,宣實行一夫一妻制,廢除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並禁止童婚。由於歷史的原因,不丹尚未杜絕這一現象,不少富人仍娶兩個以上的妻子,一妻多夫現象在不丹北部地區也還存在。政府規定的合法結婚年齡是男子21歲,女子16歲。不丹男女雙方的婚姻通常由父母安排。不過,不丹的青年人喜歡自己決定。南部尼泊爾族人結婚時,女方要陪送嫁妝。不丹男女在結婚之前要到法院登記,並交納一定的登記手續費,否則,婚後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如果一個已婚女子同另一男人私奔,那么,那個男人就要向其丈夫賠償婚後時間裡妻子的生活費和其他費用。南部尼泊爾族人也允許離婚,但不普遍。政府鼓勵人民世俗結婚,不丹實行族內婚姻,鼓勵不丹人與不丹人結婚,並對其實施獎勵。結婚者可向不丹銀行申請貸款1000~2500努。結婚時一般都要請僧人念祝福經,但這一儀式多在兩人事實上同居以後舉行。
信仰
五彩經幡
無論是山邊路旁,還是房頂門前,不丹各地隨處可見一片片迎風招展的五彩旗,場面蔚為大觀,古樸中透出幾分神秘和怪譎。當地人說,國民信奉藏傳佛教,這些五彩旗其實是印著經文的經幡。以前,這種長三尺、寬1尺的經幡上都印有“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箴言和龍、虎等圖案,旗子的邊沿為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象徵藍天、白雲、火焰、綠水和土地,代表了宇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
人們為了方便,不丹當地的大部分經幡乾脆做成五彩旗,不印圖案和文字。每到喜慶生辰、逢年過節甚至喬遷新居時,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掛經幡,以祈求神靈的庇佑。有趣的是,不丹人經常把經文塞進木桶里,讓其順水飄流。在當地人看來,木桶因水流而動,也是自己向神誦經的一種方式。
服飾
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頭,能看到不丹女子身穿齊腳踝的“基拉”裙;男子都寬衣肥袖,上身穿著名為“果”的傳統長袍,挽著雪白整齊的袖口,下著齊膝裙和長筒襪。據當地人說,肥大的衣袖可兼作口袋,把東西往衣袖裡一塞,用手捏住袖口,裡面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男子的服裝上既沒有扣子,也沒有兜,只靠一根寬腰帶束緊衣服,因此形成了不丹男子“開闊的胸懷”,袖子裡裝不下的東西可以放在懷裡。成年人將身上帶的“零碎”都堆在懷裡。學生上學不用背書包,所有文具和書本都揣在懷裡,衣服鼓鼓囊囊的。
語言
宗卡語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尼泊爾族人講 尼泊爾語。不丹的語言十分豐富。由於地形複雜,長期交通不便,加之社會經濟文化落後,民間交往較少,因此不丹語言的地方性差異很大,方言十分普遍。在全國流行18種以上的方言中,僅不丹東部地區就有11種方言。現在廣泛使用的主要語言有4種:宗卡語(Dzongkha)、夏卻普語(Sharchop)、洛昌語(Lhotsam)和英語。不丹皇家政府於1986年把"宗卡語"作為國語,並在全國推廣使用,徹底解決國人間相互交往的語言障礙。英語為不丹的官方語言,只有國家高級公務員和軍隊高級官員使用,主要用於對外交往。不丹有條件的學校都教授英語。洛昌語的前身是尼泊爾語,主要由居住在不丹南部的尼泊爾人後裔和移民使用,使用人數約占不丹總人口的30%。夏卻普語又稱昌拉語(Changla),同時還稱東部語,主要在不丹東部地區的扎西崗、隆子、佩瑪加澤爾等宗使用。除上述4種主要語言之外,不丹還有兩種使用較廣的地方語言,一是納龍語(Ngalong),二是布姆塘語(Bumtang)。
習俗
著裝風俗
不丹男子傳統服飾為斜開襟的挽襟半長外套,稱為“果”(Gho),腰間扎一布帶,夏天可著短褲。衣料一般為棉布,高級的為毛料。足下著長靴或皮鞋,長筒襪。女子為緊身長袍,多為黑色,稱為“幾拉”(Kira或Kera)。男女在正式場合均著披肩,但披肩顏色、樣式根據地位不同有嚴格區別:國王和寺院大主持(堪布)為黃色;政府部長和中央寺院四大法師為桔色;皇家顧問委員會及法院代表為藍色,無穗;政府官員為紅色,無穗;一般公民為白色,兩頭帶穗。
喪葬習俗
不丹人相信生死輪迴,在葬禮上耗資巨大,舉行多項儀式以求逝者能有更好的來世。在逝者去世後第7、14、21和49天分別舉行儀式,並由占星師卜算挑選吉日火化屍體。逝者離世後的3年,每年逝世紀念日都要以逝者名義豎起經幡,舉行儀式。逝者親友攜帶酒、大米或其他物品前來參加儀式。
飲食習俗
不丹人在吃飯、喝酒、喝茶之前,需將少許食物、茶酒向空中拋灑,以此供養上師三寶;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不丹人好飲用低度酒,該國法定飲酒年齡是18歲以上。除周二(禁酒日)外,酒吧都有酒供應。宴請賓客時,先上茶或酒並進行交談。用餐期間一般不說話,餐後客人鏇即告辭,不再逗留。依照宗教習慣,喇嘛忌菸酒,但可食葷。許多不丹人隨身攜帶檳榔,與他人分享檳榔是友好的表示。
禁忌
習俗禁忌
不丹人殺豬當天不能吃肉;若家人出遠門,當天不能掃地,家中人生病,要在門口插樹枝,禁止外人進屋;家中若死了人,一年內死者家屬不能唱歌跳舞,不能殺雞宰豬,不能打獵,不能婚嫁。不丹狩獵者信奉:不能將野獸頭角拋置山野,或者贈送他人,要把野獸頭角掛在灶壁上,外人不得觸摸。獵人的狩獵工具不得借給外人等。 不丹人認為頭是人體最神聖的部分,請勿觸摸不丹人頭部。不丹人認為腳最低賤,請勿將腳伸到別人面前,更不能蹺二郎腿。
政府禁忌
不丹政府盡力保持國內的文化和傳統,因此遊客購買不被批准的宗教文物和古董,是非法的。若對上述物品有興趣,可往指定的商店購買。不丹人民對外來遊客非常友善,尤其是小孩,天真可愛,但切記不要將金錢、糖果等給予小孩,也不要隨便將藥物贈予有需要的村民,這些行為可能會對不丹人民構成長久的傷害。
2004年12月17日,不丹政府宣布全國禁菸令,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禁菸令。不丹在全國範圍內禁止銷售香菸,居民不準在公共場所抽菸,也不準在任何戶外地點抽菸。本地商店不準賣任何菸草產品,違反者每次罰款225美元以上,多次違反者可能被吊銷商業執照。無法戒菸的居民可以自己進口,交100%的進口稅。按政府估計,全國只有1%左右人口抽菸。
宗教
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戶戶都供有神龕。不丹的宗教主要有三種,佛教(國教)、印度教,不丹原始宗教。
不丹有75%的人口信仰佛教和原始宗教,不丹信仰的佛教是藏傳喇嘛教,是不丹的國教。主要是竹巴噶舉派,每個村或寨至少有一座寺廟,全國有2000多座古代佛教寺廟和1000多座佛塔。不丹最早的寺廟建於637年。不丹佛教信奉的是西藏喇嘛教的一個支系,即噶舉派喇嘛教。傳入不丹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中葉,最早是由中國西藏王松贊乾布在不丹的中部布姆塘河谷修建了賈姆帕寺院,用來傳播佛教,所以時至今日,不丹人都把中國西藏視為佛教聖地,每年都有不少人到西藏燒香朝覲。不丹宗教里的僧官分為基堪布、洛笨、中央寺院院長、地方寺院院長等職,其中僧侶為不丹佛教的主體,在數量上占絕大多數。
不丹有25%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主要在南方,有濕婆派、毗濕奴派和性力派。也有印度教寺廟在廷布。不丹也有苯教,但大部分已經被紅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