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歌劇院

廣州歌劇院

廣州大劇院由世界著名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英國)主持設計,位於珠江新城J4地塊。其外形如“圓潤雙礫”,就像置於平緩山丘上的兩塊礫石,在珠江邊顯得十分特別。由於採用鋼-鋼砼混合結構,預計用鋼量將超過12000噸(未考慮深化設計時增加的各類節點板、支座板及輔助構件),相當於中國國家大劇院穹頂用鋼量6750噸的兩倍。廣州大劇院總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建築總高度43.1米,三個排練廳(歌劇排練廳、芭蕾排練廳以及交響樂排練廳),滿足各類演出的需求。同時,劇院擁有完備的附屬設施,包括票務中心、大型停車庫、餐廳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位於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的廣州歌劇院昨天破土動工,據估算其工程總造價約10億元。

據悉,廣州大劇院工程總建築面積約為4.6萬平方米,包括一個有1800個座位的大劇場、4000平方米的前廳、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和7500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庫。歌劇院建成後,將滿足大型歌劇、芭蕾舞劇、大型綜合文藝演出的需要,成為廣州市的標誌性建築。

廣州大劇院總建築面積約70000平方米,最大長度約120米,最大高度43米。整個歌劇院包括大劇場36400平方米、多功能劇場7400平方米、其它配套建築261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約42000平方米。其中,“大礫石”是1800座的大劇場和錄音棚、藝術展覽廳等,“小礫石”則是400座的多功能劇場等。

廣州大劇院已開始施工公開招標,希望選拔出施工總承包管理經驗豐富,鋼結構深化設計、加工製作能力強的施工單位及鋼結構加工製作合作單位。本次招標範圍投資約4億元。預計歌劇院可於2008年上半年竣工,2009年交付使用。

建築結構

文化名城不能沒有大劇院,廣州建設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將改變廣州廣大觀眾與世界一流高雅藝術無緣的局面,創建與北京上海媲美的中國三大歌劇院。據廣州市規劃局介紹,將崛起於珠江新城南部的廣州歌劇院,被列為2002年廣州市重點建設預備項目。這座瀕臨珠江,坐落在廣州城市新中軸線上的標誌性文化建築,總用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工程總建築面積約4.6萬平方米,歌劇院包括1800座的大劇場,4000平方米的前廳及休息廳,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及其它輔助設施與配套設施,工程總造價(不含地價)約8.5億元。

建築特點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在規劃設計中,廣州大劇院、博物館分別位於新城軸線起點的兩側,與中央廣場、濱江綠帶共同形成文化藝術廣場,成為一個開放、自信的國際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藝術廣場的設計秉承了廣州珠江新城城市設計的精神與理念,在三個方面豐富並深化了城市設計的成果。

1 整合都市界面

位於縱軸線兩側的新城建築群,以強烈的幾何秩序、人工形態突出縱軸垂直向度的起伏與縱深感。在縱軸與橫軸的交匯處,歌劇院與博物館通過一片水平舒展的體量,形成都市界面戲劇性的收放。

建築及其廣場由外緣向中心下傾的連續變化,加之地面微妙的起伏,柔化了都市界面,實現了與自然界面輕柔的接觸。

通過完整連續的體量與立面肌理處理,整個藝術廣場清晰地表達出個體建築與城市之間的內在邏輯,城市整體空間得以完成,建築設計融會於都市設計。

2 豐富都市景觀

廣場設計中,通過自然形態與人工幾何形態的交疊,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的滲透,強調了壯觀的自然尺度(珠江)與親切的人文尺度(廣場)的對話。

在時間上,博物館是日間的藝術容器,歌劇院是夜色的舞台,中心的文化藝術廣場則成為公共生活的“均衡器”,持續地充滿著活力。它們在時間演進上共同構成動態平衡的都市景觀,提供公眾藝術活動以變幻的場景。

3 引入公共活動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文化藝術廣場是市民公共活動的載體。廣州是有著濃厚市民傳統的都市,在大規模、大尺度的新城建設中,如何延續傳統並將市民生活與高雅藝術相結合為新城帶來活力,是設計中所關注的。

本案在整體設計中充分考慮人的尺度,人與自然景觀的關係,以及人的可達性。同時,圍繞公共藝術這一都市話題,提供的不是一般觀賞性休閒綠地,而是一個生動的城市生活舞台,一個公眾觸摸藝術的界面。藝術廣場設計力圖延伸、疊合傳統的建築、廣場、園林概念,使建築不再是用來界定廣場的邊界,而成為廣場及園景的延伸。

二 建築線索

1 建築與城市

本案特有的場地條件賦予建築以城市的尺度。建築通過清晰完整的形體,連續勻質的界面(屋頂、外牆),沒有時間尺度的材料(玻璃、拋光的金屬)暗示了歌劇院與新城的密切聯繫。這裡,建築成為城市的藝術品,也強調了其公共性。

建築臨基地北面與西面,通過連續的曲面外牆強調與城市界面的銜接,將城市的躁動和喧囂阻隔於觀演區和公共藝術廣場之外。

2 建築與廣場

設計中力圖實現建築的城市尺度與廣場的人文尺度並置,並重新定位二者的關係,實現良好的城市形態。這裡,建築不再是廣場的主宰,而成為廣場所代表的公共生活的城市背景,廣場真正成為城市的“客廳”。

建築與廣場強調公眾活動的連續性,實現“場景的漫遊”。兩者通過歌劇院東南邊的大片透明弧牆實現視覺滲透,地表通過微妙的起伏而水平地內外貫通。夜晚,大廳的燈光將徹底消除內外的界限,城市活動與休息廳中天橋、扶梯廊道上人的活動融為一體,共同構成新城的夜生活場景。

3 功能布局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總體布局將觀演區設於歌劇院的東南側,位於基地紅線的中心。觀演區主要包括舞台、三層觀眾廳與通高的共享休息大廳。三個空間形成斜貫基地的軸線序列,主入口面向中心廣場,歌劇院的主要附屬用房和公共服務設施均布置於環形體量之中。地下車庫與其他設備用房布置在基地的地下一層並與東側廣場地下空間貫通。歌劇院觀眾廳擁有1800個觀眾席,可滿足世界一流水準的歌劇、芭蕾舞交響樂演出的要求。

弧形體量在三層高度與觀演區脫開,與觀眾廳主體建築共同圍合成一個連續室外空間,並從廣場引入台階和綠化,加強了這個空間與廣場的視覺聯繫。弧形體量三層平面主要布置有藝術展廊、藝術商店、藝術書店、表演藝術研究交流部和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藝術休閒設施,兩側庭院成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動的場所。廣場活動的民眾可以自由地拾級而上,直接通過兩側庭院進入三層公共藝術主題區域,形成公共開放空間的延續和高潮。

4 建築造型

建築造型力圖體現歌劇院建築的開放、浪漫和雍容華貴。其形態上,是由一個舒展的彎月形的體形、圍繞著由5個花瓣形的牆體組成的歌劇院主體。鑽石形屋面天窗有利於將室內燈光折射向夜空,同時照明設計著重於對整體造型的烘托。夜晚大廳內的燈光透過透明的玻璃和金色的格柵,把歌劇院高雅而熱烈的氣氛傳達給城市的人們,與珠江夜景相互映襯,浪漫且富於詩意。

建築方案

廣州歌劇院“圓潤雙礫”夜景效果圖
圓潤雙礫

既像兩塊被水衝擊的礫石,又像孩子們玩累了、置於一角的兩塊灰色橡皮泥。但它的封閉造型,卻提供了絕佳的音響效果。它以看似圓潤的造型,表達了內心的純真。

廣州歌劇院敲定國際頂尖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的設計作品“圓潤雙礫”為優勝方案。這位來自英國的女設計師曾被稱為“解構主義大師”,香港山頂俱樂部就是她的傑作之一。

“圓潤雙礫”方案被稱為“一個功能、形式與可行性三者俱佳的優秀方案”。專家介紹,在功能方面,該方案較好地組織了城市與歌劇院之間各種流線的接駁關係及建築內部與周邊建築環境的呼應關係;在建築形態上,呈不規則“沙漠”形狀,渾厚有力,標誌性十分突出,並有未來感;在可行性方面,相對其它具有特色的方案而言,此方案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總平面設計及造型方面,該方案能與海心沙公園珠江相結合,有良好的效果,且功能區分明確清晰。

以“雙礫”設計與珠江新城形成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的鮮明對比;以“夏園”和“冬園”襯托歌劇院和博物館並形成文化藝術廣場,有特色且綠化覆蓋率高。交通流線清晰,各種功能的交通組織比較便捷合理。劇場觀眾廳平面布置能滿足歌劇及大型綜合文藝演出的要求。觀眾廳的容積等均較合理。結構體系、給排水及消防給水、空調系統設計基本可行。 

冷峻雙礫凸顯後現代性

廣州歌劇院圓潤雙礫
功能、形式與可行性俱佳,整體建築保持水泥粗糙面不予磨光,外部地形呈沙漠形狀。原來“圓潤雙礫”設計方案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冷峻雙礫”,這是由於觀賞者根據自己的觀感而確定。

據了解,該方案的後現代性特徵非常突出,以灰黑色調的雙礫構成的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具有伸手可及的質感,與周邊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的形象構成顯著的對比,該方案是一個功能、形式與可行性三者俱佳的優秀方案。

在建築方面,該方案較好地組織了城市與歌劇院之間各種流線的接駁關係,整體建築採用玻璃和術混凝土相混合的方式,即保持水泥的粗糙面,不予磨光,中國還沒有用術混凝土建成的大型建築,但規劃局準備建議設計方考慮其他可行的材料代替術混凝土

歌劇院外部地形設計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狀,使人們剛步入歌劇院的外部,就已經感覺到了藝術文化的氛圍,順著高低不平的小路步入“峽谷”之中,再經室內合成光影的照射,讓人們進一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在多功能演奏廳,觀眾席和舞台都可以轉動,觀眾可以多角度地欣賞演出。

專家評點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廣州歌劇院要獨一無二,“圓潤雙礫”的非幾何形體設計具有超前理念,但要使外形與功能完美結合併不容易,“圓潤雙礫”何以能夠在其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優勝者呢?對此,廣州歌劇院國際邀請建築設計競賽的技術評審委員組組長、劇院設計專家、廣州黃花崗劇院設計者、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趙伯仁教授認為,廣州歌劇院要獨一無二,成為廣州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不應該模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傳統的三段式歌劇院,如友誼劇院。另外,北京國家大劇院已經採用規則的幾何形體———“鵝蛋形”設計理念,因此採用非幾何形體、非規則的外形設計,不失為一個好思路。“圓潤雙礫”則能較好的體現這一點。

趙伯仁說,“圓潤雙礫”的設計者是一位世界很有名的建築師,從建築造型來看,這一設計方案具有超前的理念,非幾何形體的建造空間在當今的建築設計上是一種潮流,是城市空間的創新亮點。“但是,在這樣富有新意的建築形體之下,其功能要做得好並不容易”,趙伯仁最後提到,“圓潤雙礫”的設計方案在採光、表面防水、隔熱等智慧型設計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在建築外型的夜間照明方面需要完善,以確保廣州歌劇院外形與功能達到完美的結合。

建築三大觀點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觀點一:外形設計採用非幾何形體

對此,廣州大劇院國際邀請建築設計競賽的技術評審委員組組長、劇院設計專家、廣州黃花崗劇院設計者、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趙伯仁強調,模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傳統的三段式歌劇院如友誼劇院,肯定不行;而北京國家大劇院已經採用規則的幾何形體———“鵝蛋形”設計理念,因此採用非幾何形體、非規則的外形設計,不失為一個好思路,這次絕大多數方案都體現了這一特徵,2號、4號方案更是較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觀點二:要與周邊環境協調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葉榮貴提出,現在評價一個建築雖然不能再沿用過去通用的“藝術法則”,但兩個方面的評價卻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建築要有地域性,這是基礎;其次,建築應該是時代的,要記錄時代的軌跡。而“當兩者不能兼備的時候,我們則要時代的建築”,這是國家大劇院的啟示。

談及此次9個方案的共性時,葉榮貴指出,這次的方案都體現了從外到內的設計理念,先確定歌劇院的外部形態,再探討內部功能。“真正高水平的設計師是完全有能力這樣做的。”葉榮貴還提出,歌劇院建成後,與周邊建築的協調也是一個大考驗。

觀點三:先關注形式再關注功能

建設部泛華建設集團廣東泛華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築師袁山特彆強調廣州歌劇院的外部形態。在9個方案中,除了3號以外,其餘8個方案都是同一種類型的設計———先關注形式,再關注功能。袁山舉了悉尼歌劇院的例子,就歌劇表演效果而言,悉尼歌劇院不是最佳的,但它是悉尼的象徵。袁山認為,廣州歌劇院作為百年一遇的文化建築,體現的是廣州的文化底蘊,“不妨把所有廣州的精神、廣州的智慧都在歌劇院的建築形式上表現出來,因此,形式是最重要的。”

經濟價值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策划動機廣州要建世界一流歌劇院了。廣州歌劇院3個設計方案正式公布。有關部門將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最後方案並有望儘快動工。建歌劇院不僅是廣州市民的大事,也是國內外矚目的大事。廣州建歌劇院將給廣州帶來什麼影響?對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會起什麼作用?廣州歌劇院建成後要如何運作?圍繞這些問題,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的學者和文化人,談了他們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負責人鄭秋楓:大都市要有自己的歌劇院廣州將在珠江新城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歌劇院,這引起了中國國內外專家和全社會的關注。知名作曲家、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負責人鄭秋楓說:大都市要有自己的歌劇院。鄭秋楓說,一些世界著名的歌劇院,如悉尼歌劇院巴黎歌劇院莫斯科歌劇院,一般都以地名冠名。在西方,每個大都市都有自己的歌劇院,象徵了當地的文化氛圍和文化品位。而歌劇在西方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經典歌劇和著名的歌劇院是分不開的,如普契尼《蝴蝶夫人》《圖蘭多》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比才的《卡門》首演於巴黎歌劇院;莫扎特最後一個歌劇《魔笛》首演於維也納歌劇院。因為,好的歌劇院能夠提供一流的設備以及其他場地所沒有的藝術氛圍。鄭秋楓強調,歌劇院可以代表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在廣州市建設歌劇院是有很大社會效益的,通過它,能夠吸引國外著名的歌劇團前來演出,廣州市民可以接受到世界的先進歌劇文化,還可以營造高雅的文化氛圍,為傳統文化提供學習和借鑑的機會和環境。他認為,通過歌劇院推介經典歌劇,對於推動中國國內歌劇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儘管中國有一些觀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歌劇作品,比如《白毛女》《江姐》《小二黑結婚》等,可是與世界經典歌劇劇目相比,在藝術表現、藝術效果和氛圍上還是有很大的欠缺,可以通過借鑑先進的西方文化,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推動社會和國家的進步。中國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還不夠深,接觸先進的西方文化的機會還不多,廣州市建設歌劇院的意義正在於能夠為廣州市、廣東省乃至全中國提供這樣的機會。

廣州歌劇院廣州歌劇院
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宗桂:建設文化大省的具體步驟廣州建歌劇院對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有什麼意義與價值?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宗桂說,建設世界一流的歌劇院,這個決策本身就是一種高尚的文化追求,是建設更加寬裕的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標誌,是廣州市經濟文化發展到今天的良性結果。要建設文化大省,就要使廣東擁有先進的文化設施、發達的文化產業、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滿活力的文化體制、繁榮有序的文化市場等等。歌劇院的建設本身就是先進文化設施的建設。沒有先進的文化設施,就沒有一流文化精品和拔尖人才湧現,沒有獨具特色的都市文化環境。因此,歌劇院的建設,是文化大省建設的一個具體步驟。它對於廣東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體制的創新、文化品位的提升以及廣東文化精神的培育,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李宗桂認為,在中國經濟文化建設百舸爭流的今天,廣州如何進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值得認真研究。世界一流的廣州歌劇院的建成,對於彰顯廣州文化特色和品味,提升市民的自尊、自豪、自信,都有積極意義。廣州歌劇院如果建成,則能積聚更多人氣,不僅能輻射珠江三角洲,還能輻射港澳和鄰近省份,增強人們對廣州的文化認知度,從而進一步強化廣州的中心城市地位。談到廣州歌劇院的建設對提高廣州市民素質的作用時,李宗桂說,隨著社會發展,廣州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進一步增強。但是,如何提高生活品味,如何過上更加“文化”、更加“人文”的生活,還值得進一步研究。廣州歌劇院建成後不僅對廣州高雅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而且對廣州大眾文化的建設具有引導作用。“提高廣州市民的整體綜合素質”,這是廣州市多年來奮鬥的目標。我想,世界一流的廣州歌劇院的建成,對於提高廣州市民文化欣賞、文化素養以至發展廣州的商業文明、休閒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從而,也會對廣州市民素質的提高產生促進作用。

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指揮卞祖善:建好“廟”更要念好“經”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指揮卞祖善表示:廣州人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音樂欣賞水平。卞祖善還記得2001年11月25日廣州交響樂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進行過成功的表演。所以,在廣州建設歌劇院不僅具有經濟實力,也具備了文化氛圍。但是,建好了廟,也要有和尚念經。卞祖善認為,歌劇院建成後,還要有相應的演出團體和劇目。一個好的歌劇院,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演出團體的劇目上演,就不能發揮好它的作用。如果用歌舞劇院來看電影或舉辦其他活動,就非常可惜了。中國歌劇音樂探索的道路還比較短,聽眾隊伍相對少,如果劇目和場次跟不上去,就不能形成相當的聽眾隊伍。卞祖善曾參觀過俄羅斯的莫斯科聖彼德堡,在那裡,劇院一兩個月內的歌劇、舞劇的演出排期總是滿滿的,從不間斷。所以,他希望廣東有關部門要從長遠考慮,在抓硬體建設的同時也要抓軟體建設,不僅計畫引進劇目,也要抓本地歌劇的創作。

上海歌劇院院長張國勇:必須花大力氣促長遠發展上海歌劇院院長張國勇認為,建歌劇院不難,組織好劇目、培養觀眾群更難。他說,上海乃至全中國在歌劇文化上與世界先進水平依然有距離。建一個歌劇院不是一件難事,但是,組織好的演出和劇目來培養固定、持續的觀眾群,則需要有關部門花大力氣、想好辦法,從根本上促進歌劇院的長遠發展。他表示,廣州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地理優勢,比如地處華南地區的交通中心、與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距離很近,多進行一些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