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

芭蕾舞劇

芭蕾舞劇(ballet,意)由舞蹈演員身著劇裝在音樂伴奏下表演的戲劇。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後傳入法國獲得極大發展。最初的法國芭蕾舞劇音樂不僅有器樂,還有歌唱和朗誦,因此可看作是歌劇的前身(當時的歌劇中也有芭蕾舞,此傳統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並影響到義大利歌劇)。19世紀中葉以後出現大量優秀的芭蕾舞劇音樂,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等。

基本信息

概要

芭蕾舞劇

(ballet,意)由舞蹈演員身著劇裝在音樂伴奏下表演的戲劇。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後傳入法國獲得極大發展。最初的法國芭蕾舞劇音樂不僅有器樂,還有歌唱和朗誦,因此可看作是歌劇的前身(當時的歌劇中也有芭蕾舞,此傳統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並影響到義大利歌劇)。19世紀中葉以後出現大量優秀的芭蕾舞劇音樂,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等。

藝術結構特點

芭蕾舞劇芭蕾舞劇
芭蕾舞劇

是綜合音樂、美術、舞蹈於同一舞台空間的戲劇藝術形式。三位姐妹藝術的密切合作造成時空一致、視聽統一的藝術效果,這正是芭蕾舞劇具有獨特魅力之所在。

音樂在芭蕾中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根據舞劇腳本譜寫的音樂是舞劇編導賴以進行編創舞蹈和戲劇動作的基礎。因此,舞劇音樂既要體現完整的藝術構思、描繪戲劇性的情節進展,又要刻畫鮮明的音樂性格、提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感情變化。而且,舞劇音樂往往都有節奏明確、抒情色彩濃厚的適於舞蹈的鏇律,並體現出作品的時代、地域的風貌。音樂素有“舞蹈的靈魂”之稱,難怪我們聆聽舞劇音樂時,腦海里就會有形象浮現。

包括舞台布景、服裝、化妝在內的舞台美術,通過逼真的實感、巧妙的色光變幻以及特技效果創造出舞劇規定情境所需要的藝術氛圍,增強著舞劇的感染力。舞台美術的重要性可以從下述情形得到證實:即使是滿台白光或漆黑一片,人們也能從中體味某種特定的含意。

舞劇,顧名思義舞蹈是它最主要的表現手段,舞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演員在台上不說也不唱,完全依靠形體的表現力來完成所有的戲劇要求——主題思想的闡述、矛盾衝突的展現、人物性格的塑造。訓練有素的舞蹈演員是通過優美的舞姿、和諧的韻律、高超的技巧“說話”和“唱歌”的,說出角色的心裡話,唱出人物的情愫來。這裡要指出的是,芭蕾演員作為藝術創作的體現者,其素質的高低、進行二度創作的能力大小固然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在作品誕生的全過程里,舞劇編導的才情和技巧都從根本上影響著作品的質量。當我們為一部舞劇的成功演出鼓掌喝采時,理所當然地包括了對編導的肯定與讚揚。

芭蕾舞劇

的舞台表演是由啞劇和舞蹈兩大部分構成的。舞蹈部分又可分為直接推動情節進展的和情緒單一、表演性強的兩種舞蹈。

芭蕾中的舞蹈格式有獨舞、雙人舞和多人舞。獨舞猶如話劇中的獨白、歌劇中的詠嘆調一樣,長於刻畫人物性格和抒發內心情感。群舞則用來渲染、烘托氣氛,調劑色彩。在許多古典芭蕾舞劇中,由女演員組成的舞隊排出各種幾何圖形,表演優雅的輪舞、圓舞,呈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舞蹈構圖,往往是代表了一部舞劇的典型場景——象《天鵝湖》湖畔的“群鵝”、《吉賽爾》第二幕的“群靈”、《希爾維婭》第一幕的“獵神們”所顯示出來的那樣。

芭蕾雙人舞在概念上不僅是“兩個人跳舞”,而形成為一種特定的表演格式。古典舞劇中,男女主人公的雙人舞常常被處理為全劇的核心舞段,占據著重要位置。雙人舞通常取三段式進行:一、慢板——由男演員扶持、托舉女演員的合舞,連貫地展示各種舞姿,在地面和空中完成一系列鏇轉、跳躍等技巧動作;二、變奏——男、女演員分別表演獨舞;三、結尾——由男、女演員逐漸加快的獨舞過渡到快板的合舞,呈現舞蹈的高潮。雙人合舞(不論是慢板或快板)要求男女雙方和諧默契、渾然一體;而變奏一般都包含著複雜的高難技巧。因此,雙人舞是對芭蕾賞技藝的全面檢驗。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天鵝湖》、《唐·吉訶德》、《海俠》、《睡美人》等古典芭蕾中的雙人舞做為舞劇精華拿到舞蹈晚會上表演,演員們按照原劇應有的情緒盡力炫耀著自己的拿手絕技(如連續不停地三十二圈單足鏇轉),收到激動人心的舞台效果。

芭蕾舞劇

中還常貫穿有多種風格的舞蹈,即各個國家和民族具有特徵的民間舞,統稱“性格舞”。象《天鵝湖》里的西班牙舞、瑪祖卡舞(波蘭民間舞)、恰爾達什舞(匈牙利民間舞)和《紅色娘子軍》里的取材於我國黎族的少女舞、五寸刀舞,都屬於性格舞表演。它使得舞劇更加色彩紛呈、壯觀美麗。

古典芭蕾里的啞劇表演是推進劇情、提示矛盾的重要手段。它在舞劇中的作用是舞蹈所不能完全替代的,但是儘量使啞劇舞蹈化則是好的舞劇編導所追求的目標。當代的舞劇作品,如《奧涅金》、《鄉村一月》在這方面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

在芭蕾中經常採用的一些啞劇手勢是很早以前創造出來的,久而久之,觀眾已習慣於從這些固定動作中了解它的含意。譬如:演員用手按左胸表示“愛”,雙手在頭項交替繞圓圈表示“跳舞”,一隻手的手背從方向相反的臉頰劃到下頦處表示“容顏美麗”,攤開雙手或單手表示“詢問”,雙手握拳交叉於身體前方表示“死亡”等等。

啞劇穿插於各舞段之間,多種形式和風格的舞蹈按戲劇進程編織在一起,既避免了觀眾視覺的單調感,又給予演員們輪換地高速體力的時間,是每個編導在構思時就認真考慮的因素。而一般的戲劇規律,例如啟、承、合,在芭蕾舞劇創作中同樣發生作用,我們在觀看舞劇時也就有清晰的情節線索可循。但是,當需要主人公宣洩情感的時候,當需要製造某種戲劇氣氛的時候,當為展示芭蕾美的畫面的時候,往往常規時限概念就被打破了,將瞬息延伸得很長,或者相么,對那些非重點的說明性段落則一帶而過——不均勻地分配時間和使用力量,這個一切藝術都講究的節奏在芭蕾舞劇的藝術結構中被更加強調性地運用著。

發展歷程

芭蕾藝術進入劇場後,最初只是演出歌劇時的插舞,叫做“芭蕾歌劇”。十八世紀中期產生了“情節芭蕾舞”,結束了芭蕾與歌劇的合作,一門獨立的藝術誕生了,整部舞劇上演了。十九世紀中葉,浪漫主義思潮湧進芭蕾藝術領域,迎來了它的輝煌燦爛的成熟時代。芭蕾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個時期,足尖站立的技藝產生並迅速推廣,足尖舞功成為芭蕾的一大要素。

中國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

概況

中央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

中央芭蕾舞團是中國國家芭蕾舞團。1959年12月31日誕生於舞蹈家的搖籃——北京舞蹈學校,時稱“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建校於1954年的北京舞蹈學校及其實驗芭蕾舞團在初創的十年里,系統接受了由蘇聯芭蕾舞專家傳授的俄羅斯學派,並於1958年至1960年在彼.安.古雪夫指導下排練、演出古典芭蕾名劇《天鵝湖》、《海盜》、《吉賽爾》,為我國第一代芭蕾舞演員及其他藝術人才獲得鍛鍊和培養創造了良機,同時積累了一批古典芭蕾劇目,為中央芭蕾舞團日後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經過短短的五十多年,劇團在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中積累,已經成為一個擁有豐富的演出劇目、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國家級芭蕾舞團。劇團擁有一支70名芭蕾舞演員、10名專業舞蹈教師、排練者的專業隊伍,許多演員在國際芭蕾大賽中獲得金獎、銀獎、銅獎。

發展歷程

紅色娘子軍紅色娘子軍

中央芭蕾舞團確立的建團方針,是在介紹西方古典芭蕾、現代以及各流派芭蕾經典的同時,努力探索西方芭蕾與中國民族文化的結合,創作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如《紅色娘子軍》、《沂蒙頌》、《草原兒女》、《祝福》、《林黛玉》、《黃河》、《梁祝》、《胡桃夾子》、《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創排了如《葛蓓莉婭》、《緣》、《夜之虹》、《時代舞者》、《春之祭》、新版《天鵝湖》等一批在國際舞台上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作品。以李承祥、蔣祖慧、王希賢編導的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已成為中國芭蕾人探索、尋求西方芭蕾藝術形式同中國文化融合的成功範例。

劇團致力於與國際芭蕾舞界的廣泛交流,頻繁邀請外國教師、編導,如:世界著名的芭蕾大師安東.道林、魯道夫.紐里耶夫等來團指導,排演了《女子四人舞》、《男子四人舞》和《堂.吉訶德》。劇團學習、移植的外國作品有巴蘭欽《小夜曲》、丹麥學派《仙女》、英國風格《睡美人》以及盧迪.范丹茨格的現代芭蕾作品《最後的四首歌》等。並向中國觀眾介紹了本.斯蒂文森的《淚泉》、巴黎歌劇院莉賽特.達桑瓦爾德的《希爾薇婭》等一大批古典芭蕾劇目。近幾年來劇團的全體演職員在團長馮英的領導下,發揚艱苦奮鬥、團結、務實的中芭精神, 為“努力繁榮中國芭蕾藝術”這一偉大目標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同時劇團還擁有一支由60多名演奏員組成的中央芭蕾蕾舞團交響樂團,它是中國唯一的一支為芭蕾舞劇伴奏的樂團。除了完成本團舞劇演出任務外,還經常與外國來訪的芭蕾舞團合作,樂團舉辦的各種音樂會也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劇團並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舞台美術部門,製作的精美服裝、布景、道具、舞鞋、化妝、頭飾等讓人讚嘆不已。中央芭蕾舞團所屬的天橋劇場建於1953年,於2001年翻建竣工,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專為芭蕾舞和歌劇演出的劇場。

中央芭蕾舞團的誕生、成長、發展始終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和關懷,劇團曾出訪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芭蕾藝術流派的發祥地丹麥、義大利、法國、英國、俄羅斯、美國等,出訪演出贏得了國際聲譽,使中國芭蕾在世界芭蕾舞壇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遼寧芭蕾舞團

概況

遼寧芭蕾舞團遼寧芭蕾舞團

中國遼寧芭蕾舞團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著名的芭蕾舞團之一,在堅持引進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時,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芭蕾藝術作品,在探索建立中國學派的芭蕾藝術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建團以來,排演了世界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海盜》、《堂·吉訶德》、《胡桃夾子》、《仙女》、《吉賽爾》、《無益的謹慎》等作品,創作演出了中國風格的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梁山伯與祝英台》、《嘎達梅林》、《孔雀膽》、《二泉映月》、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以及新古典芭蕾作品《四季之歌》、《走進精品世界》等專場晚會。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親切關懷培育下,全團演員人才輩出、藝術作品逐年豐厚,舞團逐漸走向成熟。多年來培養出的一批又一批優秀芭蕾舞演員,組成了在國內外芭蕾界具有影響力的藝術陣容。

發展歷程

遼寧芭蕾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成立於1994年,在校生近六百人,是目前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專業芭蕾人才培養基地,為國內外輸送了大量的芭蕾藝術人才。遼寧芭蕾舞團演員隊伍中,95%以上的演員都來自該校。

無論是在藝術創作領域,還是在教育領域,遼寧芭蕾舞團與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均與芭蕾藝術領先世界的國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跨國合作的《海盜》、《睡美人》、《堂·吉訶德》、《胡桃夾子》、《仙女》、《吉賽爾》、《末代皇帝》等大型芭蕾舞劇備受好評。多年來派出了大量演員出國深造,同時常年邀請俄羅斯、法國、美國、義大利、德國、英國等國家的舞蹈專家定期來團授課、排練和合作演出。出訪了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參加國內外各類專業舞蹈大賽,給青年演員提供眾多磨練演技、展示才華的機會,在繁榮藝術創作的同時造就了人才、開拓了市場。

2012年,遼寧芭蕾舞團特意邀請了俄羅斯著名芭蕾舞大師格里戈羅維奇和他的創作團隊來到瀋陽對《斯巴達克斯》進行了重新編排,這是一部表現古羅馬歷史人物斯巴達克斯傳奇一生的芭蕾舞劇。中國芭蕾舞蹈家,格里戈羅維奇的導演助理尹大勇介紹:為了跳好這部舞劇,遼寧芭蕾舞團也是傾盡全團的力量,出動了全團的46名男演員,這其中不僅包括像呂萌、焦陽這樣的知名芭蕾舞男演員,還有很多新生代的芭蕾舞演員力量。“這部舞劇對於男演員的要求非常高,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體型體態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這部劇里還有角斗場的舞段、戰爭的舞段,我們的演員有時候需要不停地在台上跳,根本沒有休息時間,有時候一跳就得半個小時,這對於芭蕾舞演員的體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這部舞劇將陸續在遼寧大劇院和沈城的觀眾見面,之後會前往北京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進行演出。遼寧芭蕾舞團成為我國第一個排演《斯巴達克斯》的芭蕾舞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