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鄉

幸福鄉

位於縣城西南,治地距縣城33公里,地處淺丘。地理坐標北緯30o54’,東經104o58’。東接魯班鎮,南鄰中江縣柏樹鄉,西連凱河鎮,北界古井鎮。集鎮前有一石橋,建於清鹹豐八年(1828),習稱雙龍橋。2001年,全鄉總面積25.5平方公里,場鎮面積0.54平方公里。鄉轄12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03個經濟合作社。2001年底,全鄉總人口16336人,4596戶。少數民族3個,共18人。

基本信息

四川省三台縣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有土地面積887公頃,耕地面積817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75畝。植被面積797公頃,森林面積73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8%。年平均氣溫16.7℃,降水量880毫米,無霜期270天左右。有電灌站37座,魯班水庫魯西、白殷、秦黃乾支毛渠134公里,灌溉面積8700畝,占耕地面積83%。

江蘇省南通市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一、基本概況
幸福鄉位於南通市主城區北郊,東至秦劉河,與通州市興仁鎮相連,西至通揚運河,與百年老鎮唐閘鎮接壤,北鄰通州劉橋鎮、港閘區陳橋鄉。境內通劉公路縱貫南北,通啟高速橫穿東西,新長鐵路和通寧大道斜越而過,南通火車客運站座落在本鄉秦西村。它既是一個革命老區,湧現出宋祖望單鶴濤等一大批革命英烈,又是一個人文底蘊十分豐厚的地方,孕育出末代舉人薛穆清先生等一批文人墨客。幸福鄉原隸屬通州市劉橋區,1991年區劃調整,和秦灶鎮、陳橋鄉一起劃入港閘區。本鄉現轄9個行政村,21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總人口2.5萬人。2007年實現GDP6.0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79︰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4億元,財政收入7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16元。
二、工業經濟

堅持把“工業立鄉”擺在全局工作的首位,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強攻招商,猛攻投入,工業經濟在理性整合中蓄勢待發。全鄉共有一般納稅人企業230家,其中規模企業22家,億元企業2家,合資企業9家,主要涉及紡織服裝、建築材料、機械電子、化妝品、健身器材等行業。2006年,全鄉實現工業產值12.6億元,工業銷售17億元,工業增加值2.58億元,完成工業投入5.5
三、民營經濟
 
幸福鄉民營經濟已形成四大特色:一是形成了新林時裝、博世達服飾、天一服裝三足鼎立的紡織服裝企業群。全鄉共有紡織服裝類企業10多家,產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歐洲市場,年創產值3億元以上,從業人員2500人以上;二是以國全木工機械、時瑞塑膠、日淨水管為代表的有較高技術含量的企業群。國全木工生產的數控工具機已打入歐美市場,時瑞塑膠、精一通信已躋身於省高新技術企業,全鄉共有此類成長型企業20多家,年創產值3億元,從業人員近1500人,支撐作用日益顯現。三是以德勝科技為龍頭的化妝品生產業。德勝科技與中國醫科大學研發的以“德勝寶寶金水”為代表的系列化妝產品,旺銷於大江南北,有望成為繼“東洋之花”後南通第二個化妝品生產基地,發展前景看好。四是建築市政業正在擴量提質。幸福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和港閘市政工程公司均是省市建築市政行業的優秀企業,兩企業改制後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管理機制,綜合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在內蒙、蘇南、北京、南通以及俄羅斯承建了一大批工程,每年吸納農村勞動力近4000人,施工產值5億元。全鄉從事第三產業人員3000多人,2007年個體工商戶675家,服務業實現行銷收入3.86億元,增加值1.22億元。
四、招商引資
 
隨著南通市大交通建設的快速推進,該鄉的交通日益便捷。特別是通寧大道的建成進一步縮短了本鄉與南通主城區的時空距離,區位優勢逐步顯現。2007年新上工業項目和技改項目共53個,新辦企業83家,新增註冊資金3.06億元。累計完成協定註冊外資7205萬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04.34萬美元。完成自營出口4122萬美元,勞務營業額1890萬美元。

幸福鄉幸福鄉

五、城鎮建設

幸福鄉按照“三集中”的要求,立足高點定位,堅持規劃先行,拆、建、管三舉並進,小城鎮建設、農民集居區建設和工業集中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初步形成了工業、商貿、教育、行政、醫療、住宅等功能片區。規劃建設中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幸福家苑,規劃總用地面積13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6000平方米,規劃綠地覆蓋率32%,其中公共綠地11.2%。首期開發建成的31000平方米住房已交付使用。幸福鎮區改造項目已通過南通市發展計畫與改革委員會的立項,一期工程70畝土地成功上市競拍,開發商將在鎮區內建一個具有南通水鄉特色的生態型、健康型示範小區。正在建設之中的工業集中區位於通寧大道東側,與南通火車客運站毗鄰,總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目前,已有42餘家企業進區興業,總投資17億元,預計年產出可達13億元。
六、財政工作
 
2007年共實現財政綜合預算收入7818萬元,其中財政收入7230萬元,預算外收入588萬元。全年可用財力955萬元,當年支出1267萬元。財政收支難以平衡依然是困擾鄉鎮良性運作的一大難題,儘管近年來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較快,但剛性支出、建設投入支出猛增,使得當年赤字呈擴大趨勢
七、社會事業
 
全鄉共有中國小校3所,在職教師120名,在校學生1700名。醫院1家(已改制),鄉村醫療點7個,鄉衛生所1家。有線電視普及率42.5%,自來水普及率98%,合作醫療參保率99.2%,電話普及70部/百戶。鄉司法所在全市政法系統開展的“業務大培訓、崗位大練兵、素質大考核”活動中名列前茅,“四五”普法通過市區驗收,1個村被命名為市級民主法制示範村。中國小校全面實施了電腦聯網“校校通”,“六有”工程通過省市驗收,2006年榮獲省級教育現代化鄉鎮稱號,鶴濤國小被評為省級實驗國小。改水工作榮獲市級“十五”期間農村改水先進集體。科技工作再獲佳作,鄉科普基地被命名為江蘇省第四批科普教育示範基地,鄉通過市科普示範鄉鎮驗收,幸福村被評為科普示範村。
八、農業農村
 
城郊農業日益最佳化。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總體目標,農業生產加快了向優質化和產業化發展,全鄉水產養殖面積2000餘畝,農業龍頭企業和特色農業基地22個。農業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十五期間共改造危橋46座,疏浚河道51.32萬立方米。建成硬質渠道83公里,農業示範園區被評為市級優秀示範園區和重點示範園區。2007年實現農業產值8088萬元,增加值4701萬元。

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幸福鄉位於愛輝區東郊,是黑河市城鄉混合區域,環繞於黑河市周圍,東臨黑龍江,上與上馬場鄉接壤,西、南與四嘉子鄉和錦河農場毗臨。下轄十個行政村屯,總面積19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總戶數3123戶,農業人口12731人,是黑河市區的重要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經濟環境優越,決定了幸福鄉的重要經濟地位。
幾年來,幸福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經濟環境的發展,把經濟建設擺在首位,充分調整和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推動農村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生產力再生產的關係,把營造為農村服務、為農業服務作為切入點,使為農村自覺服務形成一種風氣,出現了人人為農村的經濟建設獻計獻策的良好氛圍,把目光轉向市場,通過實踐取得了優異成績,在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鄉黨委的基層組織建設範圍廣、任務重,黨委、政府副食一班人善於抓住重點對基層組織進行分類指導,為加重提高鄉村幹部的政治素質,全面地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並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更新用人觀念和選人標準,把那些政治素質好、水平高、年齡輕、有一定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並真正得民眾公認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鄉村的領導崗位上來,充分發揮他們聰明才智和應有的作用。

湖南省華容縣幸福鄉

幸福鄉地處華容縣東南角,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2'43"北緯29°47'31",內轄團山、新洲兩垸。北枕藕池河,東瀕洞庭湖,西南有隆慶河,四面環水。垸內有28個村場和縣畜牧場,人口3.2萬,集雨面積6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6萬畝。年內最高氣溫42°C,最低氣溫-3°C。年降水量1680毫米。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7049萬元,其中工業產值7700萬元,農業產值9049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

安徽省郎溪縣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位於郎溪縣西部,距縣城9公里,東與南豐鎮接壤,南與飛里鄉為鄰,西臨南漪湖,北接東夏鎮。全鄉轄5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18400人,黨員536人,全鄉面積43平方公里,耕地2萬餘畝,可養水面5萬餘畝。地勢南高北低,為傾斜地貌,北部低圩區,南部多丘陵,境內河、湖、塘、壩星羅棋布,溝渠縱橫交錯,老郎川河、新郎川河自東而西橫貫境內匯入南漪湖
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季風顯著,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5.9℃,平均降雨量為1260mm,多集中在5-8月份形成汛期,適宜農作物生產,宜居住。
地理\交通:地處皖東南邊陲,山幸油路與寧蕪路、318國道、214省道、宣杭鐵路相通,水陸交通便利
資源\特產:幸福鄉是皖東南邊陲的魚米之鄉,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盛產水稻、油菜、水產、水禽、菱藕,其中以河蟹、貝類為大宗;此外豐富的黃砂資源也是一大特色。主要產業有大麥燒酒業、幸福香米和精米業、豆製品業、航運業和特種水產養殖。
經濟:隨著農業科學技術不斷提高,農村基礎建設不斷加強。農業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至2002年,幸福水稻、油菜品質優良率達86%,河蟹規模養殖面積達2.2萬畝。農業、農產品種、養、加大戶不斷湧現,逐步形成了本鄉“12345”農村經濟格局,即:1000畝經濟林果,2000畝蔬菜,3000畝水面精養,40萬隻水禽飼養,50%的農田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形成了王村經果林、三溪村大棚蔬菜、橫閘村河蟹養殖、塘埂村青蝦、新法村禽養殖等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基本實現了“一村一品”農業格局。
水利:幸福是一個地貌複雜的低圩區鄉鎮。1988年-2002年間有3個年份遭受洪澇災害,其中尤以1999年為毀滅性洪災,有7個年份遭受不同旱情,其中又以1994年、1997年較重。幸福鄉人民不但淳樸,而且有百折不撓的意志。為根治水患,發展經濟,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兩治興鄉”的目的,即:治理環境,發展經濟,治理水患,造福人民。帶領全鄉人民致力於水利興修,1995-2002年投資1006.92萬元,加高加固、培厚了長27公里的幸福圩。由於治理得當,鄉域防洪抗旱能力得到不斷增強,人民生產、生活保障有了極大提高,圩堤的抗洪能力基本達到百年一遇。同時,供電、交通、通訊等其它公用設施建設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招商引資:近年來,幸福鄉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結合區位和資源優勢,走以水招商、以農招商之路,積極鼓勵民間投資,落實對民營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民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至2006年6月,投資5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已由2000的2家發展到現在的24家,農民人均收入也由1988年的幾百元增加到2006年的2350元。2005年江蘇宜興天一集團首期在該鄉南漪湖投資1200萬元啟動了珍珠養殖園的基建工程,該公司意向在南漪湖投資1.5個億,建成國內最大的淡水養殖基地,集養殖和觀光於一體。

吉林省南關區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南關區幸福鄉位於長春市南部,東鄰伊通河、西鄰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朝陽區大屯鎮,南與永春鎮新立城鎮接壤,北依自由大路。面積59.7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和9個社區,總人口約為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2.3萬人,非農業人口為6.7萬人,現有耕地面積1907公頃。
幸福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民大街、亞泰大街、長樂公路貫穿南北,衛星路、長春市外環路、環城高速公路及102國道、長四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人民大街上長哈高速公路的入口就處於幸福鄉轄區的中部。
占地20平方公里的長春高新衛星合作園區座落在幸福鄉境內,它是經市政府批准,由南關區政府、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本著“統一規劃、聯合開發、資源共用、政策共享、共同招商、加速發展”的原則,以企業為主體,按照市場機制運行,共同合作開發建設的一個新區域,可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更為提供了難得的投資環境。
轄區內有近十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省直、市直駐鄉單位十餘個。有十多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在轄區內搞房地產開發,如:長春明珠、長春豪園、華僑新居和好景山莊、卉香花園、鴻城國際花園、我的家園、涵樂園、民航花園、秋實e景家園、解困小區均座落在境內。
現有民營企業36戶,初步形成了以汽車改裝業、汽車零部件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體系。年均實現產值14億元,銷售收入11億元,利潤5500萬元。
該大力發展蔬菜生產、食品加工、花卉種植、畜禽養殖等經濟項目,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1996年跨入長春市小康鄉行列,1998年起在全市351競賽活動中,由第五名晉升為第三名,自2000年已連續三年獲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稱號。

雲南省雲縣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位於雲縣西南部,東至幫穀梁子與臨滄縣螞蟻堆鄉章馱鄉為鄰,南與耿馬縣勐永鄉相鄰,西與永德縣、鳳慶縣相接,北與頭道水鄉相鄰,南北相距35.5千米,東西相距24.2千米。總面積662.3平方千米,是全縣14個鄉鎮中面積最大的一個鎮。鎮政府駐地海拔1030米,距縣城公路距離50千米,直線距離38千米。年平均氣溫18°C~20°C,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下轄18個村委會:哨山、邦挖、幸福、掌龍、海東、忙峨、邦洪、控抗、勐底、邦信、紅崗、邦別、篾笆山、灰窯、盤村、乾坡、老魯山、慢遮,有194個村民小組,178個自然村。全鎮共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6.28%,主體民族為彝族傣族拉祜族等。
幸福鄉是彝族、拉祜族等居住的多民族鄉,是雲縣彝族支系俐米人世代生活的地方。俐米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900—2000m的高寒山區,至今保留著許多自身的生產生活特色,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建築風格和婚俗習慣以及獨特的扎染織布技藝,是至今尚處於封閉狀態的神秘獨特的彝族支系。俐米人有眾多的民族節日:火把節、嘗新節、獻土節等,其中以踩花節和澡塘會最富有情趣和充滿了詩情畫意。“踩花”意為找朋友,時間為正月初二至初五和六月二十五日,是俐米青年男女社交活動的一種方式。屆時數百眾、上千的俐米青年男女匯聚在村外的固定地點,打歌對唱,說笑嬉戲,談情說愛,互贈情物,直至天黑方才回家。澡塘會是俐米人每年一次的洗澡大聚會。時間為農曆二月以後,節期人們備上充足的鹽米雞鴨肉類,裝好炊具行李,人挑馬馱,聲勢浩大地來到河谷溫泉旁,滿山遍野紮起住蓬,支起鍋灶,殺雞煮肉,洗澡串門,夜裡則打歌對唱,談情說愛,非常熱鬧。

哈爾濱市愛輝區幸福鄉

幸福鄉幸福鄉
幸福鄉隸屬哈爾濱市香坊區管轄。位於市境東南部,接近城區。東鄰成高子鎮,南以哈阿公路為界,西與市區街道銜接,北抵太平區。原為新香坊村,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
新香坊鄉,隸屬朝陽區。1958年11月,劃歸香坊區管轄。1959年5月,改稱和平管理區。1961年5月,以原永久、興福、曙光、紅旗、紅星、新新、新民農業合作社組成幸福公社,含義
為“幸福之路”。隸屬香坊區。1963年3月,劃歸濱江區管轄,1972年8月又劃回香坊區。1984年政社分開,改為幸福鄉。
幸福鄉為平原地帶,土壤肥沃。全鄉總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7萬畝,1990年春夏菜種植面積占70%,年供應春夏菜3000萬公斤,成為香坊區的春夏菜生產基地。鄉辦工業有修配廠、電子廠、預製件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達7292萬元。全鄉共轄幸福、民主、光明、興隆、萬家、孫家、東柞、北柞、宏偉、信義、紅升、汲家、曹家、莫力街、靠河、西柞、新香坊、園藝、振興等19個村。1990年全鄉總人口2.8萬人,其中滿、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2%。鄉政府駐地香福路。莫力村附近有金代墨里街(又稱莫林、莫力)古城遺址。莫力街屯因古城而得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