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鈸子書

平湖鈸子書流傳於浙滬地區的嘉興、平湖和松江、金山、青浦、奉賢一帶。它的產生,可追溯到明代萬曆年間,已歷經400餘年。

簡介

平湖鈸子書流傳於浙滬地區的嘉興、平湖和松江、金山、青浦、奉賢一帶。

它的產生,可追溯到明代萬曆年間,已歷經400餘年。

發展歷程

志載當時因松江豪門董氏作惡多端,窮秀才范昶為討公道,從廟中借得僧鈸(銅製)一隻,用竹筷敲打聚眾,將董家仗勢為非作歹的前因後果告知百姓,故原始形態的平湖鈸子書稱為“說因果”。“說因果”的第一個書目就叫《黑白傳》

後來“說因果”經過不少藝人的創造性勞動,手中的鈸子不僅變成了道具,而且也充當打擊樂器;“說”演變為“邊說邊唱”;內容也由簡單的故事發展成說唱褒忠貶奸的民間歷史傳說故事。“說因果”初時都是聚眾說唱,故事情節簡單。隨著它受人喜愛,逐步進入堂館、茶樓,於是便產生了正式書目,有了連續場次,有的一部書可說唱數月之久。
至解放後,“說因果”藝人留下的中長篇書目有數十個,還有近20個開篇。新中國初建時期,人民政府通過縣文化館把流散的藝人組織起來,開辦了掃盲班和講習班,致力於對他們的教育與培養,從服務對象是農民來考慮,將“說因果”改名為“農民書”。1956年成立“平湖縣農民書藝人聯合會”,後再改“農民書”為“平湖鈸子書”,並成立了平湖曲藝協會,時有會員51人。1958年組建“平湖曲藝團”,有專業團員15人,其餘還有數十位半職業藝人也被準許演出。
此後至文革前,平湖城鄉有茶館百來家,幾乎家家開書,平湖鈸子書步入全盛時期。有段順口溜唱道:“爿爿茶館鈸子書響,個個青年腳底癢,日夜聽書勿算數,田裡做做喊兩聲。”這正是農民熱愛鈸子書的真實寫照。

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平湖鈸子書進入改革時代,出了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書好書,藝人的傑出代表徐阿培出席了全國群英會,被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請進了中南海懷仁堂

改革

通過改革的平湖鈸子書,女徒也可登台演出,男女可以合演。男女登台同演促進了唱腔的推陳出新,鼓板月琴琵琶、弦揚琴、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也應運而成為鈸子書的伴奏樂器,使鈸子書的表演力從內容到形式都更加豐富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文化職能部門擔起了振興這一民間奇葩的重任,舉辦過3次鈸子書的研討,3次鈸子書文藝的調演,抓出了一批有一定質量的鈸子書作品,發現培育了一批鈸子書藝術的創作和表演新秀,使鈸子書的改革創新得以繼續進行,顯露出良好勢頭。

90年代以來,平湖鈸子書節目及研討文章在省級以上發表、演出獲獎的15件,其中省級二等獎以上8件,國家級獎項2件,國家級刊物發表5件,上中央電視台或歐美電視台的2件。
平湖鈸子書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範圍,浙江省民俗民間藝術第一批名錄中就有平湖鈸子書。所以,平湖鈸子書目前最根本的任務是挖掘、整理和搶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