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稱為敘利亞沙漠的新娘。挺拔的神廟、氣派的凱鏇門、兩側高聳的石柱、精工細作的雕刻、美輪美奐的壁畫,加上金色陽光的渲染,仿佛在提醒著人們它昔日的輝煌。廢墟的帕爾米拉也依然壯觀,交融了東西方藝術智慧的宮殿富麗堂皇,讓後來的參觀者有了對古人的欽佩與崇拜。宮殿、神廟、劇場、集市、陵墓等在這裡成了一個有序的整體。帕爾米拉廢墟屹立在大地上矗立在天際中天地人神在這裡均已融會貫通。這裡是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也是讓人蕩滌心靈的好地方。古帕爾米拉人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囂中只有沙漠上的遺蹟靜靜地立在地上或躺在地下似乎還在回憶著當年的喧囂與偉大。開發過程
帕爾米拉曾經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於敘利亞沙漠中部綠洲的國家,曾有過較高的文明,以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公元1世紀末,這裡就已成為連線波斯王朝與羅馬的交通發達的貿易中心,並一直維持著地中海東岸重要商業城市的地位,達到持續繁榮300年之久的高度文明。當時那鼎盛繁華的文明如今就積澱、濃縮地集中反映在了綿延1100多米的帕爾米拉大街上。1957年,在敘利亞沙漠地帶的石油管道工程中,施工人員偶然地發現了一處地下墓穴,歷史便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敞開了它深邃的大門。簇擁的石塊,聳立的圓柱,碉堡般的墳墓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它仿佛在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是多么的輝煌,這裡的文明曾經是多么的偉大。這座集敘利亞、阿拉伯、希臘、羅馬風格為一體的古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57年,在敘利亞沙漠地帶的石油管道工程中,施工人員偶然發現了一處地下墓穴,歷史便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敞開了它璀璨的大門。這座宏偉的遺蹟講述著女王宰努比亞(Zenobia)統治時期的光輝歷史,女王宰努比亞被認為是最高貴、最美麗的東方美女,她以一種讓東西方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方式統治、管理著帕爾米拉。
宰努比亞的遠大抱負是推翻羅馬帝國的統治,而且她一度實現了這個夢想。帕爾米拉的歷史因為宰努比亞而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在帕爾米拉6平方公里的遺蹟之上,散布著連綿的立柱、塔樓、壁壘、墓穴、神殿等,最令人難忘的是矗立在西方地平線上雄偉的貝爾神廟。
公元260年,波斯王出兵打敗羅馬軍隊。帕爾米拉的統治者烏辛納趁機從羅馬的統治下獨立出來,自封為王,並斥巨資和人力在帕爾米拉修建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好景不長,不久烏辛納遭人暗殺。美麗的扎努比亞王后繼承丈夫遺志,她強忍喪夫悲痛,發憤圖強,成為帕爾米拉的女王。扎努比亞聰明能幹,是一位巾幗女傑。她在羅馬帝國內外交困之際,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控制了整個敘利亞,並把勢力擴張到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流域。其氣勢咄咄逼人,儼然是中東霸主。
可是,僅僅過了13年,帕爾米拉就遭到了羅馬的鎮壓。富麗堂皇的城市,隨即化為沙漠上的一片廢墟。公元272年,羅馬皇帝烏爾揚親自率軍討伐扎努比亞。帕爾米拉城被羅馬人攻陷,扎努比亞被俘,最終屈辱地死在監獄裡。羅馬人洗劫了帕爾米拉之後,一把火燒掉了這座宏偉壯觀的城市。一座美麗的城市就此化為灰燼,只有那些屹立不倒的殘骸,還在向人們證明:我很堅強。
主要建築
在此處眾多的古蹟中,貝爾神廟是最為雄偉的羅馬式建築,僅西廊兩側原先就建有390根巨大的米黃色石柱,如今只剩下7根。從遠古時代的自然神崇拜,到古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教堂,貝爾神廟因不同時期的文明而發生著變化,不同時期、不同文明的遺蹟都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了。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又名塔德莫爾,位於敘利亞中部,地中海東岸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沙漠邊緣的一個綠洲上。早在史前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穴居,至今尚留有痕跡。公元前1世紀這裡是聯繫波斯灣和東西方各國的貿易中心,繁榮持續了300年之久。2世紀60年代歸羅馬帝國統治。3世紀為一廣大王國的首邑,273年遭戰爭破壞而衰落。現殘存柱廊、凱鏇門、王宮、雕像和貝勒神廟等古代建築遺蹟。古城南部聳立著雄偉的貝勒神廟,神廟建於公元32年,神廟的3座殿堂呈U型分布,圍成一座廣場。神廟正面有扶牆柱,長方形窗戶上方有三角形裝飾,15米高的圓柱環繞在神殿四周。在城中曲道迴廊處,有一個古羅馬角斗場,邊上有宮殿殘牆,當年的高甍畫棟,已不復存在。一條青石道路,通向古殿深處,這就是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它建於公元2世紀哈德良皇帝統治時期,全長1600米,皆為石方鋪面。與石道並行的是橫貫城空的天廊水道。這種天廊水道,建築奇麗,氣勢宏大。一根根間隔10米的浮雕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頂處嵌著華燈油座,石槽橫懸在10米高空,相連成一條巨龍,偃臥在藍天白雲里。長長的廊柱,高大的門和門廊式街道為帕爾米拉城增色不少。
龐大的地下墓室當時可容納200多人,必須走過分成幾段的階梯方可進入。這座地下墓室已在大馬士革博物館內重建。古代墓室內擺設的死者半身塑像目前陳列在世界幾個博物館內。在離古城不遠的塔德莫爾博物館裡,陳列著帕爾米拉文物:有古羅馬和希臘神像、鑿花拱門頂石和歷代碑碣;有木乃伊棺柩和金銀首飾等。這裡還有古帕爾米拉人生活復原模型,其中有遊牧民和帳篷,有土著人紡織駝毛的情景和茅屋用具等。這座將古希臘——羅馬風格、伊朗風格與其自身的傳統融為一體的古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稱為敘利亞沙漠的新娘。挺拔的神廟、氣派的凱鏇門、兩側高聳的石柱、精工細作的雕刻、美輪美奐的壁畫,加上金色陽光的渲染,仿佛在提醒著人們它昔日的輝煌。帕米拉古城遺址盛產椰棗,“帕米拉”就是“椰棗林”的意思。帕爾米拉曾經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於敘利亞沙漠中部綠洲的國家,曾有過較高的文明,以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公元1世紀末,這裡就已成為連線波斯王朝與羅馬的交通發達的貿易中心,並一直維持著地中海東岸重要商業城市的地位,達到持續繁榮300年之久的高度文明。簇擁的石塊,聳立的圓柱,碉堡般的墳墓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它仿佛在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是多么的輝煌,這裡的文明曾經是多么的偉大。
地理布局
帕爾米拉是個古老的國家,“帕爾米拉”源於希臘語,在敘利亞阿拉伯語中另有個名字叫“泰德穆爾”,都是“椰棗林”的意思。西方人習慣稱為“帕爾米拉”;黎巴嫩近代阿拉伯詩人紀伯倫的《淚與笑》中還是寫作“泰德穆爾”。我們國家出版的有關敘利亞地圖,往往既標“泰德穆爾”,又加上“帕爾米拉古城遺址”,算是兼收並蓄。帕爾米拉曾經是從波斯灣到地中海途中的一座重要城市。早在史前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穴居。公元前19世紀,帕爾米拉城的記載就已出現在卡帕多西亞泥板的楔形文字上。同敘利亞的大馬士革、阿勒頗一樣,帕爾米拉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史前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穴居,至今尚留有痕跡。公元前1世紀這裡是聯繫波斯灣和東西方各國的貿易中心,繁榮持續了300年之久。2世紀60年代歸羅馬帝國統治。3世紀為一廣大王國的首邑,273年遭戰爭破壞而衰落。現殘存柱廊、凱鏇門、王宮、雕像和貝勒神廟等古代建築遺蹟。古城南部聳立著雄偉的貝勒神廟,神廟建於公元32年,神廟的3座殿堂呈U型分布,圍成一座廣場。神廟正面有扶牆柱,長方形窗戶上方有三角形裝飾,15米高的圓柱環繞在神殿四周。在城中曲道迴廊處,有一個古羅馬角斗場,邊上有宮殿殘牆,當年的高甍畫棟,已不復存在。
一條青石道路,通向古殿深處,這就是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它建於公元2世紀哈德良皇帝統治時期,全長1600米,皆為石方鋪面。與石道並行的是橫貫城空的天廊水道。這種天廊水道,建築奇麗,氣勢宏大。一根根間隔10米的浮雕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頂處嵌著華燈油座,石槽橫懸在10米高空,相連成一條巨龍,偃臥在藍天白雲里。長長的廊柱,高大的門和門廊式街道為帕爾米拉城增色不少。龐大的地下墓室當時可容納200多人,必須走過分成幾段的階梯方可進入。這座地下墓室已在大馬士革博物館內重建。
古代墓室內擺設的死者半身塑像目前陳列在世界幾個博物館內。在離古城不遠的塔德莫爾博物館裡,陳列著帕爾米拉文物:有古羅馬和希臘神像、鑿花拱門頂石和歷代碑碣;有木乃伊棺柩和金銀首飾等。這裡還有古帕爾米拉人生活復原模型,其中有遊牧民和帳篷,有土著人紡織駝毛的情景和茅屋用具等。
“帕爾米拉”,取自希臘語“椰棗”,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繁榮、最有文化底蘊的一座綠洲城市。兩千年前,作為中國長安和羅馬之間的貿易中轉站,它居於東西商路通道上,這個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巴爾米拉持續了400年之久的繁華。三世紀中葉是帕爾米拉最輝煌的時期,也是絲綢之路歷史上最美麗的女王——扎努比亞大權在握的時期。這位精明強幹的女王,選擇了國家獨立的道路。
古城現狀
帕爾米拉曾經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於敘利亞沙漠中部綠洲的國家,擁有較高的文明,憑藉其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繁榮持續了300年之久。2世紀60年代歸羅馬帝國統治。三世紀中葉是帕爾米拉最輝煌的時期,也是絲綢之路歷史上最美麗的女王——扎努比亞大權在握的時期。這位精明強幹的女王,選擇了國家獨立的道路。273年遭戰爭破壞而衰落。如今的帕爾米拉古城遺址占地6平方公里,由於歷史上帕爾米拉地處幾種文化的交匯處,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藝術和建築既有古希臘、古羅馬恢宏大氣的風格,又有本地傳統和波斯文化的神秘與華麗。帕爾米拉遺蹟是偉大的。在遺址眾多的古蹟中,貝爾神廟是最為雄偉的羅馬式建築,這也是遺蹟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另外,一座座類似碉樓的高塔,便是昔日的陵墓大的,它顯現了一個宮殿的富麗堂皇,它交融了東西方的藝術智慧,凝聚了古人對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宮殿、神廟、陵墓在這裡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帕爾米拉遺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遊客。在沙漠之中,如果沒有這座古城的存在恐怕巴爾米拉城永遠都不會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人們也不會為了目睹它的風采而跨過漫漫黃沙。帕爾米拉遺蹟不僅僅是石頭,也不僅僅是是圓柱,而是人類古老文明的家園。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位於敘利亞中部,地中海東岸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沙漠邊緣的一個綠洲上。早在史前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穴居,至今尚留有痕跡。
公元前1世紀這裡是聯繫波斯灣和東西方各國的貿易中心,繁榮持續了300年之久,273年遭戰爭破壞而衰落。現殘存柱廊、凱鏇門、王宮、雕像和貝勒神廟等古代建築遺蹟。古城南部聳立著雄偉的貝勒神廟,3座殿堂呈U型分布,圍成一座廣場。在城中曲道迴廊處,有一個古羅馬角斗場,邊上有宮殿殘牆。一條青石道路,通向古殿深處,這就是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它建於公元2世紀哈德良皇帝統治時期,全長1600米,皆為石方鋪面。與石道並行的是橫貫城空的天廊水道。這種天廊水道,建築奇麗,氣勢宏大。一根根間隔10米的浮雕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頂處嵌著華燈油座,石槽橫懸在10米高空,相當壯觀。
城內還有龐大的地下墓室,當時可容納200多人,已在大馬士革博物館內重建。古代墓室內擺設的死者半身塑像目前陳列在世界幾個博物館內。在離古城不遠的塔德莫爾博物館裡,陳列著帕爾米拉文物:有古羅馬和希臘神像、鑿花拱門頂石和歷代碑碣;有木乃伊棺柩和金銀首飾等。這裡還有古帕爾米拉人生活復原模型,其中有遊牧民和帳篷,有土著人紡織駝毛的情景和茅屋用具等。
歷史故事
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正當春秋鼎盛之際,堂堂一國之君的瓦列里安在征討波斯的戰鬥中竟然做了俘虜!這事發生在公元260年。起因是羅馬帝國在東部的盟國、同時也是屏障的亞美尼亞被波斯王子沙普拉所攻破,負有保護之責的羅馬不能不感受到深刻的羞辱和危急。於是,瓦列里安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決定御駕親征,親臨前線,去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波斯小子。他不遠千里,渡過了幼發拉底河,在埃德薩的城根附近和波斯國王相遇,結果卻是一戰而敗,成了沙普拉的階下囚。據有史書記載,瓦列里安囚禁波斯的日子極其悲慘,身著紫袍但戴著枷鎖的他被作為失勢的偉大人物的典型,拴在街頭示眾;凡是波斯君主上馬的時候,他腳下蹬的便是羅馬皇帝的脖子。在瓦列里安因過度的羞辱和悲哀死去以後,他的皮囊被填進乾草做成人形,一直保存在波斯最著名的神廟裡,成了一個比愛虛榮的羅馬人經常建立的假想的銅像或大理石雕像更為真實得多的紀念碑。
讓羅馬帝國的袞袞諸公們稍感欣慰的是,在傲慢的沙普拉得意洋洋班師凱鏇之際,遇上了帕爾米拉人奧登納圖斯。他從敘利亞的小村莊和沙漠地帶的帳篷里聚集了一支游擊隊,神出鬼沒地干擾波斯軍隊的撤退,並伺機搶走他們的戰利品——珍珠、財寶乃至那位做了俘虜的羅馬皇帝的好幾個艷若天仙的女人。不勝其擾的波斯王子最後不得不在慌亂中退回到他的老巢,以至在一段時間裡蟄伏於幼發拉底河東邊不敢西向。作為附庸國的帕爾米拉,此舉多少為泱泱羅馬帝國挽回了一點顏面。奧登納圖斯這個外族人由於為羅馬被俘的皇帝報了仇,因而受到羅馬的元老院和人民的尊重,據說還接受了瓦列里安的繼位者——他的兒子伽利埃努斯的獎賞。
奧登納圖斯既然有如此英雄作為,而羅馬帝國又表現得這樣無厘頭,帕爾米拉好像沒有理由不脫離羈絆獨立單幹。於是乎,奧登納圖斯乘勢明詔大號,自立為帕爾米拉國王,成為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有名的“三十僭主”之一。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入侵敘利亞,帕爾米拉充分發揮了它在地理上的防禦優勢,同時這裡也成為地中海地區和古代東方的中轉站,是絲綢之路上最為繁華的商業重鎮。它聯繫著波斯灣和東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持續了長達400年之久的繁榮。此期間,作為旅行商隊必經的交通中樞,帕爾米拉對於運輸的貨物徵收重稅,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並建起了一系列重要的建築。如雄偉的貝勒神廟,始建於公元32年;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則是公元2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統治時期的傑作等等。
公元3世紀60年代,奧登納圖斯當上國王之後,又不惜巨資和人力,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過上極盡享樂的王室生活。然而樂極生悲,不久,奧登納圖斯遭到暗殺。關於奧登納圖斯的死,曾有種種傳說。但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奧登納圖斯的侄子——一個名叫麥尼奧的青年,邀了幾個大膽的同夥,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把他的叔叔置於死地。原因是在一次狩獵活動中,麥尼奧有一個魯莽的行為,惹怒了他的叔叔奧登納圖斯,奧登納圖斯派人牽走了他的馬匹——這在野蠻人中被視為一種極大的侮辱——並將這個冒失鬼關了一段時間的禁閉。奧登納圖斯沒想到這次懲罰,和他的侄兒結下了冤仇,而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奧登納圖斯死後,他的第二任妻子芝諾比婭接替了王位。從此,帕爾米拉進入了一段全新的歷史。芝諾比婭再創輝煌,當歷史遭遇上了芝諾比婭這位女性,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記載。她自稱是埃及豔后克莉奧帕特拉的後裔。她和她的祖先同樣具有不同凡俗的美麗。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是這樣描述芝諾比婭的:她膚色微黑,牙齒雪白如貝,一雙黑色的大眼睛閃爍著不同一般的神采,卻又是那樣溫柔,令人迷戀。她的聲音洪亮而優美。她的不次於男人的理解力因刻苦學習而更形完美,吉本一生未娶,但不知他是否有過女友,看他對於一千幾百年前的芝諾比婭如此不吝詞藻之華美,應該對異性還是有感覺的。
芝諾比婭能文能武。她精通希臘文、埃及文和敘利亞文,對拉丁文字也略能知曉;她著書立說,自編了一套東方歷史概況以方便使用;她還在博學之士郎吉努斯的指導下,自由地比較荷馬和柏拉圖彼此不同的美。芝諾比婭經常和她喜歡狩獵的夫君奧登納圖斯到野外打獵,從而養成了能夠吃苦耐勞的體魄,乃至她在後來貴為一國之主時,還討厭坐在帶篷子的豪華車中,而願意騎馬代步。
有了這樣一些資質和歷練的芝諾比婭,怎么可能甘心於做一個無所作為的帕爾米拉國君?她有野心,她要問鼎羅馬,稱霸西亞乃至世界。我們應該想像得到,她的祖先克莉奧帕特拉同樣的血液,此時就在她的胸腔里噴涌。公元3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多事之秋,史稱“三世紀危機”。乘著羅馬帝國內外交困無暇東顧之際,芝諾比婭揮戈西進,羅馬帝國的一些行省紛紛倒戈;女王很快占領了整個敘利亞,勢力一度擴展到北至小亞細亞、南達埃及的廣大地域。阿拉伯、亞美尼亞、波斯等鄰近的國家都害怕與女王為敵,表示希望與帕爾米拉結為盟國。芝諾比婭儼然已成西亞霸主。
而就在這個時候,奧勒良靠積累軍功坐上了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農民出身的羅馬新主子無法容忍芝諾比婭逐漸膨脹的野心。他要給這個女人顯示他領導下的羅馬帝國的厲害。公元272年,奧勒良率領的軍隊只用了先在安提俄克後在厄麥薩附近的兩次交鋒,就把芝諾比婭女王逼到了帕爾米拉的圍城之中。奧勒良派出別的部隊先去收復了被女王奪走的埃及境內諸省,然後全力對付帕爾米拉。芝諾比婭準備頑強抵抗,後來不得不棄城而逃。她騎上她的駝隊中跑得最快的駱駝,已經逃到幼發拉底河邊離帕爾米拉僅約100公里的地方,還是被奧勒良的輕騎兵追上而抓了回來。
奧勒良焚燒了奧登納圖斯建起來的宮殿;帕爾米拉一遍狼藉,慘不忍睹。曾經想問鼎羅馬的芝諾比婭終於來到了羅馬,不過她苗條好看的身材戴上了黃金做成的鐐銬,套在她嫩白脖子上的金鎖鏈則由一個羅馬奴隸用手牽著——這是有人在奧勒良的祝捷盛典上看到的一幕。最後芝諾比婭女王瘐死獄中。一個美麗的女人和一座美麗的城市就這樣漸漸淡出了歷史,湮滅的是繁榮,保留的是文化。
意義影響
帕爾米拉地處幾種文化的交匯處,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藝術和建築既有古希臘、古羅馬恢宏大氣的風格,又有本地傳統和波斯文化的神秘與華麗。荒涼的沙漠中,四散著美麗的文明殘骸。高高的凱鏇門是城市主要街道的起點,矗立在道路兩旁的750根石柱驕傲地高昂著頭,向今天的人們展示著昔日的風光。原來這些石柱上還托著青石水槽,是帕爾米拉的天廊水道。長長的廊柱,高大的門和門廊式街道為帕爾米拉城增色不少。龐大的地下墓室當時可容納200多人,必須走過分成幾段的階梯方可進入。這座地下墓室已在大馬士革博物館內重建。古代墓室內擺設的死者半身塑像目前陳列在世界幾個博物館內。在離古城不遠的塔德木爾博物館里,陳列著巴爾米拉文物:有古羅馬和希臘神像、鑿花拱門頂石和歷代碑碣;有木乃伊棺柩和金銀首飾等。這裡還有古帕爾米拉人生活復原模型,其中有遊牧民和帳篷,有土著人紡織駝毛的情景和茅屋用具等。
帕爾米拉廢墟是偉大的,它顯現了一個宮殿的富麗堂皇,它交融了東西方的藝術智慧,凝聚了古人對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宮殿、神廟、陵墓在這裡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廢墟是一個讓人滌盪心靈的好地方,它屹立在大地上,矗立在天際中,天地人神四靈在這裡融會貫通。這裡,是人類精神的家園。古代巴爾米拉人已經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只有沙漠上的遺蹟靜靜地立在地上,躺在地下,似乎還在溫習著當年的光榮與夢想。
帕爾米拉以它偉大的廢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巴爾米拉城注定會消散在人們的視線中。人們跨過漫漫黃沙,就是為了憑弔這個城市滄桑歲月中遺留的古蹟。那不僅僅是石頭,也不僅僅是是圓柱,而是人類古老文明的家園。位於大馬士革東北部約215公里,幼發拉底河西南部約12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綠洲,而這片綠洲就是敘利亞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古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驛站——帕爾米拉,阿拉伯語稱其為台德木爾(tadmor),人們也經常形容她是“沙漠中的新娘”。
遺址評價
史料記載,大概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帕爾米拉宏偉壯觀的城市規模還能顯示昔日的繁榮景象。後來古城逐漸銷聲匿跡,直到公元18世紀時,被歷史淹沒了1000多年的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才被世人重新發現。目前,帕爾米拉古城遺址還保存有柱廊、石刻凱鏇門、太陽城大殿、羅馬劇場、王宮、浴場、雕像和貝勒神廟等建築遺蹟。雄偉的貝勒神殿坐落在古城的南部,3個殿堂呈U狀分布,中間圍成一個廣場,四周環繞著15米高的圓形石柱。神廟的正面有扶牆柱。U形底部的主殿是整個神廟的制高點,前面設有祭祀的神壇和施洗盆。主殿四周有柱廊環繞,是典型的希臘式風格。連線著神殿和柱廊的石灰石柱樑上裝飾有大量浮雕。主殿內左右各有一個祈禱室,左邊的一個飾有黃道十二宮的圖案,右邊則是明顯的幾何式花紋。這兩個祈禱室的圖飾充分體現了地道的阿拉伯和敘利亞藝術風格。
據有美術史家分析,帕爾米拉建築文明比羅馬文明出現得更早,在受到古希臘和古羅馬影響之前,帕爾米拉的建築和裝飾就已經被其入侵者模仿和實踐了!帕爾米拉大街遺址也震撼人心。一條青石大道,全長1600米;兩邊每隔10米一根的浮雕石柱,橫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此設施據說既有通水的功能,又有降溫的效用。這在燥熱的沙漠城市,確實是一大發明),相連成兩條巨龍般的柱廊,真是奇偉壯麗,氣勢如虹。
十二個最迷人古代遺址
據國外媒體報導,令人嘆為觀止並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古代遺蹟向來就是考古學家和全世界的遊客最為著迷的一個所在。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由於戰亂、災禍以及一些不為人知的因素,這些建築奇蹟並沒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只為我們留下一個又一個廢墟。雖然只是廢墟,但令人驚嘆的古代遺蹟還是足以令我們現代人對古人的智慧和才能肅然起敬。以下是世界上12個最迷人的古代遺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