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
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布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集各藝術門類的特點,豐富、修飾、體現布袋木偶戲的內涵。從宋朝開始,布袋木偶戲已經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樸的藝術風格,靈巧的操縱技藝,生動的木偶造型,在國內外藝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今天的《唐風宋韻》就向您介紹這一歷史悠久的掌上藝術--布袋木偶戲。特點
漳州布袋木偶戲其特點是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使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既能夠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風格獨特、古老藝術的木偶劇種。布袋木偶戲的操縱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為偶人軀幹,食指托頭,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別撐著左右兩臂。技藝高超的藝人雙手可以同時表演兩個性格、感情各異的偶人。布袋木偶戲尤為擅長武打場面和善於刻劃人物性格。
詳情
木偶戲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中國鄉土藝術的瑰寶。中國的木偶戲漢朝時期就在民間出現,到了唐宋時代,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表演形式。如今,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時,木偶戲仍然是主要的觀賞娛樂項目之一。現代木偶戲的品種主要有提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和布袋木偶戲三種。布袋木偶戲因為演出使用的木偶,除了頭、手掌和腳的下半部以外,手部和腿部都是用布縫製而成的,形狀酷似布袋,所以被稱為"布袋木偶戲"。布袋木偶戲的表演,主要是用手指活動來操作的,所以又被稱為"掌中戲"。和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兩種木偶戲相比,布袋木偶戲中木偶的動作更加節奏明快,迅捷有力。在漳州木偶劇團,團長吳光亮邊示範邊向我們講解布袋木偶戲的具體操作:
"一般象這種布袋木偶的表演,一個人可以同時演兩個木偶,左手一個右手一個。木偶頭套在食指上,是表演頭部的,另外三個指頭是套一個手,大拇指套另外一個手,大拇指同樣還要管頭部的一些轉動。腿的動作基本上也是靠手去操作。我們手掌的腕就是木偶的腰部,手的上臂就形成了一個木偶表演的很完整的造型,現在一個腳要動起來,走路這么一抬這么一抬。"
傳統的布袋木偶戲根據表演的樂調、詞調與戲路劃分,可以分為南、北兩種不同的流派,它們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音樂唱腔和表演風格上。南派盛行於泉州地區,唱的是南調,也就是傀儡調,表演上採用梨園戲做派;而漳州的布袋戲則歸屬於北派,唱的是北調,如崑腔、京調等,表演上採用的是京戲做派。現如今,隨著布袋戲的不斷發展和文化的不斷融合,南北兩派的界限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了。
現在的漳州人提起對布袋木偶戲的普遍印象,已經不再是過去搬張小板凳到廟口搭設的木製彩樓下,引頸翹首看著演員們拿著手掌般大小的布袋戲偶,上演著三國演義等傳統劇目。如今的布袋木偶戲,不僅題材更加寬廣,形式也更加多樣。
發展
漳州布袋木偶戲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中國古老珍稀的優秀藝術,南宋時興盛於漳州,明末即流傳到廣東、台灣
和東南亞一些地區。清中葉以來漳州各地大量出現專業布袋戲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興”、“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來,至今已傳承八代。從人文歷史考證,閩台文化原屬一體。其母體為閩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布袋戲是閩文化在台灣的移植和延伸,通過閩台文化交流,不僅促進兩岸木偶藝術的發展,更加深了兩岸同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同感。在促進祖國統一事業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和影響。閩檯布袋戲同根同源,這對漳州布袋戲藝術的發展衍變,歷史傳承與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現代的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