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巴東長江大橋](/img/5/76c/nBnauM3XwAjMyEDNzQDOzgDO3QTM5ETM4ITMxADMwAzMxAzL0g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96年3月,縣計委、交通局擬定巴東長江大橋《項目建設書》向上申報爭取。
1998年10月10日,省計委、交通廳在武漢召開評審會,並通過巴東長江大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10月下旬,在中共湖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被列入全省“六橋六路”的重要工程項目寫進黨代會報告,恩施州將巴東長江大橋列為“十五”計畫重點工程並獲省計委、國家計委認可。
1998年6月,湖北省有關部門到交通部匯報,把建設巴東長江大橋作為匯報的重要內容。
1998年12月26日,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來巴東埋設長江大橋巫峽口、太磯頭、營沱橋位樁,進行橋位選址、河道勘測,蒐集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有關資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正式開始。
2000年12月26日,巴東長江大橋舉行奠基儀式。
2001年4月1日,投資3.2億元的巴東長江大橋正式動工。大橋由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中國路橋集團第二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處、四川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恩施州華泰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分別承擔A、B棟段和附屬工程施工。
2004年7月2日竣工通車,投資約3億元。
2006年12月11日,受交通部委託,湖北省交通廳組織專家在巴東縣城召開巴東長江公路大橋竣工驗收會。專家們對工程質量進行評分,對參建單位進行綜合評價,確定建設項目綜合評定得分為95.02分,建設項目綜合評價等級為優良,一致同意巴東長江公路大橋通過竣工驗收。
後期在不斷地改造。
橋樑建築
![巴東長江大橋](/img/8/6e1/nBnauM3X2cDM5QjM0QDOzgDO3QTM5ETM4ITMxADMwAzMxAzL0g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梁斜拉橋,橋型布置為工型組合梁4×40m+斜拉橋170m+388m+170m,全橋長908m。斜拉橋的混凝土主梁全寬22m,邊跨肋高2.5m,主跨肋高2.72m,頂板厚32cm。A型索塔,北塔高218m,南塔高213m,高強平行鋼絲斜拉索。
大橋索塔結構分上部塔身和下部塔墩兩部分。標高在173.5米以上為塔身,以下為塔墩。從承台頂面至索塔頂,神農溪側索塔高212米,恩施側索塔高212米,其高度為同類橋中亞洲第一。上部塔身採用鑽石型結構,高126.5米;下部塔墩為上下兩級門式結構,神農溪側塔墩高85.5米,恩施側索塔高80.5米。整個索塔高聳纖巧,外形流暢,與雄偉的巫峽出口相映生輝。
重要意義
巴東長江大橋建成後,將從根本上改變國道幹線隔河渡水的狀況,巴東等縣的三峽移民搬遷速度將大大加快。巴東長江大橋還與著名風景區巫峽口、國際旅遊景點神農溪、獨特的人造千步梯構成了一道全新的奇特美。每當悠悠的河風拂過臉頰,都會讓人流連忘返。還方便了兩岸人們的來往。
巴東長江公路大橋於2000年12月26日奠基,2004年7月1日建成通車,是209國道在湖北境內跨越長江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雙塔斜拉特大型橋樑。隨著大橋收費的取消,將進一步改變209國道在巴東境內的通行現狀,促進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