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普昂寺

巴普昂寺

巴普昂寺位於吳哥城內,巴雲寺西北,是高棉吳哥古蹟之一。巴普昂台基原建立在沙土上,由於它體積龐大,在建立臥佛時可能已經大部分坍塌了,自1995年開始,由一組法國考古家為首的考古隊又開始修復工作。

基本信息

巴普昂寺鳥覽圖


巴普昂寺( Baphuon)是高棉吳哥古蹟之一,位於吳哥城內,巴雲寺西北。巴普昂寺是11世紀中葉真臘國王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 建立的獻給印度濕婆神的國寺。巴普昂寺是一座須彌山寺,由三層須彌台構成,底層須彌台東西方向長120米,南北方向長100米。三層須彌台基總高度為34米。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著於1225年的《諸蕃志》真臘條記載:“西南隅銅台上列 銅塔二十有四,鎮以八銅象”。所指的銅台就是巴普昂寺。1296年至1297年周達觀奉命隨使團前往真臘。回國著《真臘風土記》。周達觀在書中寫道“金塔之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郁然。其北一里許國主之廬也”。金塔指巴雲寺塔。銅塔指當時巴普昂寺中心的銅塔,原先的24座銅塔,23

1889年法國畫家作巴普昂寺原貌構想圖

座已不知去向。巴雲寺中心塔高45米,巴普昂銅塔應高50米,今也不存。15世紀後期,巴普昂寺改為佛寺,在第二層台基西邊修建了一尊個70多米長9米高的臥佛,銅塔可能因此被拆除。巴普昂台基原建立在沙土上,由於它體積龐大,在建立臥佛時可能已經大部分坍塌了。
到20世紀,巴普昂寺已大半坍塌。1960年開始的修復工程又遭逢紅色高棉上台,而告中斷,記錄著

巴普昂寺前的小池塘據說是過去的游泳池

石頭位置的紀錄也遺失無蹤。自1995年開始,由一組法國考古家為首的考古隊又開始修復工作,截至2005年,工作仍然則繼續。2006年5月巴普昂寺遺址部分開放,但修復工作可能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工。
圖片介紹
1、巴普昂寺鳥覽圖
2、1989年法國畫家作巴普昂寺原貌構想圖
3、巴普昂寺前的小池塘(據說是過去的游泳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