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諸蕃志》是宋代海外地理名著。
作者趙汝適(生卒年不詳),南宋宗室,宋太宗趙炅八世孫,宋寧宗嘉定(1208~1224)末至理宗寶慶(1225~1227)初,初任泉州市舶司提舉時於“暇日閱諸蕃圖”並“詢諸賈胡,俾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理之聯屬,山擇之蓄產,譯以華言。”據此采輯成書。《諸蕃志》成書於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分上、下兩卷。南宋朝廷十分重視和鼓勵海外貿易,不僅在沿海各地陸續設定市舶司,而且還派人攜帶詔書和絲織品出海招徠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民間商人活躍于海外各國港口,阿拉伯商人大批來華經商,中國對西方的了解也更加詳細。趙汝適《諸蕃志》一書記載了埃及的情況,信息很可能是到泉州貿易的埃及商人直接帶來的。記載了東自日本、西至東非索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諸國的風土物產及自中國沿海至海外各國的航線里程及所達航期。其中記大食國“王與官民皆事天。有佛名麻霞勿。七日一削髮剪甲,歲首清齋,念經一月。每日五次禮天”,“唐永徽以後,屢來朝貢。其王盆泥末換之前,謂之白衣大食。阿婆羅拔之後,謂之黑衣大食。”關於穆斯林商人來華情況曰:“有番商曰施那幃,大食人也。僑寓泉南,輕財樂施,有西土氣習,作叢冢於城外之東南隅,以掩胡賈之遺骸。”該書內容豐富,其中有關海外諸國風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嶺外代答》,有些資料得自向海外商人的調查,其中雖有訛誤之處,仍不失為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和對外關係的重要文獻。對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及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關係史均有一定價值。該書原本已佚,今本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已被譯為英文和德文。1956年中華書局出版有馮承鈞《諸蕃志校注》本。
原書久已佚亡,今本自《永樂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韻下輯出。舊刻本有《函海》本和《學津討原》本。近人馮承鈞著《諸蕃志校注》,對該書考訂甚詳。20世紀初,《諸蕃志》即被譯成外文。
成書過程
宋趙汝適撰。
汝適始末無考,惟據《宋史·宗室世系表》,知其為岐王仲忽之元孫,安康郡王士說之曾孫,銀青光祿大夫不柔之孫,善待之子,出於簡王元份房,上距太宗八世耳。此書乃其提舉福建路市舶時所作,於時宋已南渡,諸蕃惟市舶僅通,故所言皆海國之事。《宋史·外國列傳》實引用之。核其敘次事類,歲月皆合。但《宋史》詳事跡而略於風土、物產,此則詳風土、物產而略於事跡。蓋一則史傳,一則雜誌,體各有宜,不以偏舉為病也。所列諸國,“賓瞳龍”史作“賓同隴”,“登流眉”史作“丹流眉”,“阿婆羅拔”史作“阿蒲羅拔”,“麻逸”史作“摩逸”。蓋譯語對音,本無定字。龍、隴,三聲之通。登、丹,蒲、婆,麻、摩,雙聲之轉。呼有輕重,故文有異同。無由核其是非,今亦各仍其舊。惟南宋僻處臨安,海道所通,東南為近。志中乃兼載大秦天竺諸國,似乎隔越西域,未必親睹其人。然考《冊府元龜》,載唐時祆教稱大秦寺,《桯史》所記廣州海獠,即其種類。又法顯《佛國記》載陸行至天竺,附啇舶還晉。知二國皆轉海可通,故汝適得於福州見其市易。然則是書所記,皆得諸見聞,親為詢訪。宜其敘述詳核,為史家之所依據矣。主要內容
卷上志國
記述占城國、真臘國、賓瞳龍國、登留眉國、蒲甘國、三佛齊國、單馬令國、凌牙斯加國、佛羅安國、新拖國、監篦國、蘭無里國、細蘭、蘇吉丹、南毗國、胡茶辣國、麻羅華國、南尼華羅國、大秦國、大食國、麻嘉國、弼琶羅國、層拔國、中里國、瓮蠻國、白達國、吉茲尼國、忽廝離國、木蘭皮國、遏根陀國、茶弼沙國、斯伽里野國、默伽獵國、渤泥國、麻逸國、三嶼國、蒲哩魯國、流求國、毗舍耶國、新羅國、倭國等五十八個國;其中的斯伽里野國篇記述的是西西里島的地理和島上的活火山。這是中文古典典籍中最早記述義大利西西里島和埃特納火山的著作。
卷下志物
記述腦子、乳香、沒藥、血碣、金顏香、篤褥香、蘇合香油、安息香、榿子花、薔薇水、沉香、速暫香、黃熟香、生香、檀香、丁香、肉豆蔻、降真香、麝香木、波羅密、檳榔、椰子、沒石子、吉貝、椰心簟、木香、白豆蔻、胡椒、蓽澄茄、阿魏、蘆薈、珊瑚樹、琉璃、貓兒睛、硨磲、象牙、犀角、膃肭臍、鸚鵡、蝳瑁、黃蠟等五十四篇。
內容節選
流求國
流求國當泉州之東,舟行約五六日程。王姓歡斯,土人呼為“可老”,王所居曰波羅檀洞。塹柵三重,環以流水,植棘為蕃,殿宇多雕刻禽獸。男女皆以白擰繩纏發,從頭後盤繞,及以雜擰雜毛為衣,制裁不一。織藤為笠,飾以羽毛。兵有刀矛弓箭劍鼓之屬,編熊豹皮為甲。所乘之車刻獸為像,導從僅數十人。無賦斂,有事則均稅。不知節朔,視月盈虧以紀時。父子同床而寢。曝海水為鹽,釀米麯為酒。遇異味先進尊者。肉有熊羆豺狼,尤多豬雞,無牛羊驢馬。厥土沃壤,先用火燒,然後引水灌注,持鍤僅數寸而墾之。無他奇貨,尤好剽掠,故商賈不通。土人間以所產黃蠟、土金、氂尾、豹脯,往售於三嶼。旁有毗舍耶、談馬顏等國。
蘇木
蘇木出真臘國,樹如松栢,葉如冬青,山谷郊野在在有之,聽民採取,去皮曬乾,其色紅赤,可染緋紫,俗號曰苽(草字頭應為“穴”字頭)木。
主要版本
《永樂大典》本《函海》本,乾隆、道光、光緒克刻本。
《學津討原》
《四庫全書》本
1937年馮承鈞注釋本
譯本
《諸蕃志》有1911年德國漢學家夏德和美國漢學家柔克義合譯的英文本。
法國漢學家費琅在《蘇門答臘古國考》一書中,曾將《諸蕃志·三佛齊國》全文譯成法文。
作者小傳
趙汝適(ZhaoRukuò11170年-1228年)宋太宗八世孫,生於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紹熙元年(1190年)為將士郎,紹熙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臨安府餘杭縣主薄,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授從政郎,慶元六年(1201年)潭州湘潭縣令;嘉定九年臨安府通判,嘉定十六年福建南劍州知府。嘉定十七年福建路市舶司提舉,寶慶元年(1225年)福建泉州市舶司提舉。
趙汝適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舉時曾詢問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商人關於他們國家的地理、風土、物產,收羅材料,撰寫成為《諸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