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軍[10]

岳家軍[10]

岳家軍是南宋初年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岳家軍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幹,後陸續收編楊么等農民軍部眾,吸收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匯成大軍。飛申明紀律,加強訓練,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貴族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部隊久駐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陽,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擊金蒙的將士,猶多其子孫。岳家軍只是民間的說法,並不是官方承認的。

基本信息

背景知識

岳家軍岳家軍

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鬥爭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漸鍛鍊出幾支抗金大軍,其中最主要的有張俊的張家軍韓世忠的韓家軍,岳飛的岳家軍,楊沂中的楊家軍,劉光世的劉家軍等,尤其是岳飛所部岳家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控扼荊襄戰略要地,成為南宋朝廷立國江南的屏障,在抗金鬥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包容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武裝集團。

創始人

岳家軍創始人——岳飛岳家軍創始人——岳飛

岳家軍的創始人是岳飛。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字鵬舉,謚武穆,後改謚忠武,漢族。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程崗村)人。岳飛20歲投軍抗金。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難道沒有嗎)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還有一種說法為“賜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對岳飛之死沒有詳細記載。時年三十九歲。岳飛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抗金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留有《岳武穆集》。存詞3首。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岳飛被誣害後金國人舉國喝酒慶祝。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

名稱來源

南宋時期起義軍蜂擁而起,當時岳飛在民間有很高的威望,有很多都投靠了岳飛,歸順岳飛的農民軍隊自稱為岳家軍。這個稱呼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可。岳飛武功高強,在金兵中也頗有名聲,岳家軍的稱呼常常出現在兩軍對壘自報家門時,可以起到震懾敵軍的作用。所以岳家軍只是口頭的稱呼,並不是一個編制。在正式的場合是不會出現的。岳家軍的稱呼可能是皇帝害死岳飛的原因之一。

軍隊來源

岳家軍出征圖岳家軍出征圖

岳飛從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投軍,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獨立成軍,大部分時間是在黃河以北抗金。因此組成岳家軍的基礎是河北人,“後護軍者,本岳飛所將河北部曲”。岳家軍中的一些重要將領,也是同時與岳飛參加抗金鬥爭的,他們成為岳家軍的原從將領。

南宋初年社會動盪,政局擾攘,潰兵盜匪遍野。朝廷無力控制各支軍事武裝,兵將驕悍難制,“諸軍動則潰,潰則盜,盜則招,招則官,反覆循環,無有窮已”。各武裝集團潰散、火併之事常有發生,分合無定勢。岳飛素以治軍紀律嚴明著稱,他的軍隊一直比較穩定,許多潰散武裝集團紛紛投靠岳家軍,成為岳家軍中的招降將領,使其隊伍不斷壯大。

岳家軍兵精將強,成為朝廷的一支王牌勁旅,只要邊防軍情緊急或內地寇盜充斥,必調岳家軍應付戰事,並撥隸一部分當地軍隊歸岳飛指揮。高宗甚至有時心血來潮,詔岳飛“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張俊、韓世忠不受節制外,其餘並受卿節制。”有些將領戰事結束仍回歸本司,但有相當部分兵將則因之編隸岳家軍中,成為岳家軍中的撥隸將領,從而也壯大了岳家軍。

主要將領

原從將領

張憲塑像張憲塑像

王貴,相州湯陰人,從岳飛起兵。建炎四年(1130)戰宜興,敗郭吉;紹興元年(1131)隨岳飛平定虔州盜賊;紹興二年(1132)隨岳飛進軍郴州、桂陽監討曹成;紹興三年(1133)在袁州擊敗高聚、張成,殺獲甚眾。紹興四年(1134)從岳飛戰漢上,收復襄陽、鄧州;紹興六年(1136)率兵收復偽齊盧氏縣、唐州、直逼蔡州。紹興十年(1140)從岳飛北伐,克復鄭州、西京洛陽,在順昌大敗金兀朮。累官承宣使,提舉岳家軍一行事務,中軍統制。紹興十一年(1141年)岳家軍歸隸樞密院,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紹興十二年(1142)引疾辭職,改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福建路副總管等閒職。

張憲,從微隨岳飛征戰,是岳飛最心愛和倚重的將領,任岳家軍同提舉一行事務,前軍統制。紹興二年(1132)隨岳飛在郴州破曹成,與王貴、徐慶招降曹成降卒 2 萬,在沅州擒獲曹成部將郝政。紹興四年(1134)岳家軍收復襄陽六郡,張憲率本部攻克隨州,又與董先、王萬等收復鄧州。紹興十年(1140)金人敗盟,張憲與金兵戰穎昌、陳州、克復其城,與兀朮主力戰臨穎縣,破其眾 6000 ,兀朮夜遁,中原大震。紹興十一年(1141)被誣謀反,下獄遇害,後贈寧遠軍承宣使。

岳雲,岳飛前妻劉氏之子,12 歲從張憲征戰,軍中呼為贏官人。岳家軍南征北伐,岳雲每戰必從,手握兩柄鐵椎,重 80 斤,往往先諸將登城,數立奇功,岳飛隱而不報。紹興四年(1134)隨張憲攻隨州、破鄧州、平長河,功在第一,岳飛不上奏。後銓曹。

辨功,遷武翼郎。紹興五年(1135)平楊麼,功又第一,都督張浚得知其事,奏上遷資,岳飛又不受。紹興十年(1140)岳家軍北伐,岳雲率背嵬軍戰穎昌,身受百餘創,甲裳盡赤,以功遷忠州防禦使,帶御器械。紹興十一年(1141)與張憲同時被誣遇害 ,年僅 23 歲,後贈安遠軍承宣使。

岳雲畫像岳雲畫像

徐慶,相州湯陰人,從岳飛起兵,為岳家軍重要領將。紹興元年(1131)平定白波寨叛兵姚達、饒青。紹興二年(1132)與張憲、王貴討曹成,降其眾 2 萬。紹興三年(1133)從岳飛平虔、吉盜賊,率本部討彭友,又赴袁州擊高聚。紹興四年(1134)參加收復襄陽六郡戰役,與牛皋等攻克隨州,斬守將王嵩,又與牛皋戰廬州,擊敗金偽聯軍。紹興十年(1140)隨岳飛北伐,克淮寧府,與張憲取得臨穎大捷。累官防禦使、岳家軍統制。

姚政,相州湯陰人,從岳飛起兵,建炎四年(1130)與岳飛殺建康留守司叛逃統制劉經,並有其軍。紹興三年(1133)任岳家軍正將,屢戰有功。紹興九年(1139)任岳家軍游奕軍統制。紹興十年(1140)岳家軍北伐,與張憲趕順昌援劉琦,戰臨穎獲捷。紹興十一年(1141)任鄂州御前諸軍統制。

寇成,岳家軍馬軍統制。紹興六年(1136)與金人戰虢州,撫定商、虢等京西屬縣。紹興十年(1140)金人南侵,攻占臨穎縣;寇成與李山、徐慶、傅選隨張憲在臨穎東北與金人交戰,取得臨穎大捷。十一月金人進犯鐵嶺關,寇成設伏於橫澗,突然出擊,大獲全勝。後因違犯軍律,被岳飛撤職。

王經,岳家軍後軍統制。紹興二年(1132)五月,岳飛與曹成戰莫邪關,岳家軍第五將韓順夫與曹成將楊再興作戰失利。正值王經率本部軍卒運糧到此,與前軍統制張憲合擊,大敗曹成軍,活擒楊再興。紹興三年(1133)隨岳家軍赴饒陽與張俊會師,官至正任團練使。

招降將領

傅慶,衛州窯戶,原為杜充建康留守司統制戚方部屬,建炎三年(1129)戚方叛逃,岳飛招撫其部眾,傅慶率軍歸降岳飛,授岳家軍前軍統制。建炎四年(1130)與王貴戰宜興,大敗郭吉;又隨岳飛大敗叛將戚方。傅慶勇敢善戰,屢立功勳,但生性功自傲,屢次向岳飛勒索財物,不喜岳飛治軍嚴格,曾謀投劉光世軍,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為岳飛所殺。龐榮,原隸建康留守司為統領。建炎四年(1130),叛將戚方殺留守司統制扈成,龐榮率眾赴宜興投岳飛,被岳飛任命為右軍統制。紹興三年(1130)隨岳飛平定虔州盜賊,龐榮帶兵攻打賊寨。紹興十年(1140)隨岳飛北伐,岳家軍從郾城班師,龐榮率部屯駐德安府,防遏韓常、李成南侵。宣撫司罷,改任御前諸軍統制。

楊再興3D圖片楊再興3D形象圖

楊再興,原為曹成部將,紹興二年(1132)隨曹成與岳飛戰莫邪關,殺岳飛之弟岳翻和第五將將官韓順夫,後為張憲所擒,歸附岳飛。紹興六年(1136)隨岳飛征戰,率所部收復長水縣及西京險要之地,直逼蔡州,中原回響。紹興十年(1140)郾城之戰,單騎入陣擒兀朮,兀朮僅以身免。與金人戰臨穎縣,率300騎開路軍與金軍主力猝遇,戰於小商橋,殺敵2000餘人,斬萬戶撒八李董及千戶數人,因寡不敵眾戰死。

梁興,原為河北太行山忠義社首領,屢次與金兵作戰,殺敵頭目300 餘人。紹興六年(1136)正月,梁興率百餘人渡河歸岳飛,被任命為湖北、京西宣撫司忠義軍統制。紹興十年(1140)七月,梁興會同趙雲、李進等渡河,破金兵於絳州垣曲縣,又捷於沁水縣,收復濟源、翼城縣;會合喬握堅克復趙州,岳飛班師後,梁興仍留在河北抗金,收復懷、衛二州。紹興十一年(1141)返回南宋,官至親衛大夫、忠州刺史,任鄂州御前選鋒軍同統制。

孟邦傑,原為劉豫政權轄下權河南府尹,紹興八年(1138)率眾歸降岳飛。紹興十年(1140)七月岳飛北伐,遣孟邦傑經略西京、汝、鄭、陳、光、蔡諸州,以為應援。孟邦傑統制忠義軍馬收復南城軍,殺金兵 3000 餘人,奪得器械無數,又乘勝收復永安軍,功勞顯著。

胡清,原劉豫偽齊政權右武大夫、成州團練使,馬軍統制。紹興八年(1138 年),胡清率十餘將歸附南宋,宋廷詔胡清等隸岳家軍,任選鋒軍副統制。紹興十年(1140 年)金兀朮、韓常攻穎昌府,胡清與董先率所部守城,後與岳雲裡應外合,夾擊金兵,殺其統軍夏金吾、擒千戶等 70 人,殺死金兵 5000 人,兀朮遁走。

撥隸將領

傅選,原為江西制置大使司統制官,紹興三年(1133)拔隸岳飛,任岳家軍統制。紹興三年(1133)正月,與徐慶往筠州平定叛兵李宗亮、張式部,殲其軍。紹興五年(1135)從岳飛平楊麼,屢敗楊麼水軍。紹興六年(1136),金兀朮聯合偽齊劉麟大舉南侵,傅選與王貴、董先將兵2萬在唐州拒敵,奪馬 5000 匹,降敵 3000 人,擒獲敵將數人。紹興十一年(1141)荊湖宣撫司罷,改任鄂州御前背嵬軍同統制。

牛皋塑像牛皋塑像

牛皋,汝州魯山人,先隸京西制置使翟興為射士,後隸東京留守杜充,以功遷榮州刺史、留守司中軍統領。累遷果州團練使、和州防禦使、安州觀察使,除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紹興三年(1133)李成南侵,牛皋失鎮,宋廷詔隸岳飛。任岳家軍中部統領,紹興四年(1134)破隨州,復襄陽,又與金人戰廬州,皆獲勝捷。紹興五年(1135)平楊麼,除武泰軍承宣使,升湖北、京西宣撫司左軍統制。紹興十年(1140)岳家軍北伐,牛皋出兵沛、許,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紹興十一年(1141)宣撫司罷,改任樞密行府提舉一行事務、鄂州御前左軍統制。紹興十七年(1147),被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田師中毒害。

李道,相州湯陰人,早年從宗澤抗金,澤死隸襄陽鎮撫使桑仲,任副都統制、知隨州。累官武義郎、合門宣贊舍人.武義大夫,遷榮州團練使,授鄧隨鎮撫使。紹興三年(1133)李成南侵,李道移軍江州,詔隸岳家軍,任選鋒軍統制。紹興四年(1134)隨岳飛北復六郡,克唐州、襄陽諸郡,積官復州防禦使、果州觀察使。紹興十一年(1141)加中侍大夫、武勝軍承宣使,鄂州御前諸軍統制。紹興三十二年(1162) 與金人戰光化軍,以外戚功拜慶遠軍節度使,卒贈太尉,進封楚王。

董先,河南洛陽人,建炎中從京西制置使翟興抗金,權任商虢鎮撫使,後偽降劉豫,旋歸南宋。紹興三年(1133)因李成南侵失鎮,詔隸岳飛軍,任踏白軍統制。紹興四年(1134)攻京西,克鄧州;紹興六年(1136)與王貴取盧氏縣,戰唐州、蔡州,皆大捷。紹興十年(1140)隨岳飛北伐,從牛皋、傅選等戰漢上,以功除正任承宣使;與王貴、岳雲戰穎昌,再克金兵。紹興十一年(1141)宣撫司罷,先後任鄂州御前諸軍統制、侍衛親軍步軍統制等職,紹興二十六年(1156)卒。

楊懷將領楊懷

趙秉淵,原為江南西路兵號鈐轄,屯兵洪州。紹興元年(1131)岳飛移軍洪州平盜,乘醉毆擊趙秉淵,幾乎斃命。紹興三年(1133)岳飛奏乞為制置司屬官,任勝捷軍統制。紹興五年(1135)隨岳飛平楊麼。紹興十年(1140)從岳飛北伐,閏六月張憲克陳州,命趙秉淵權知軍州事。紹興十一年(1141)後任鄂州御前諸軍統制。

李山,原為江西安撫大使司統制官,紹興三年(1133)岳飛除江西沿江制置使,奏乞李山軍歸隸,任為破敵軍統制。李山等歸岳飛後,岳家軍始初具規模。紹興十年(1140)金人敗盟,李山與張憲出兵臨穎東北,破金兵 6000 。紹興十一年(1141)偽齊將李成侵廬州,李山與牛皋、徐慶救援,配合劉鋪大敗李成部將孔彥舟。宣撫司罷,任鄂州御前破敵軍統制。

郝晸,原為湖南安撫司統制官,從荊南制置使王(王燮)討湘寇,不稟號令。紹興五年(1135)岳飛赴湖湘平楊麼,詔令撥隸岳家軍,任中軍副統制。紹興六年(1136)與王貴、董先攻盧氏縣,克之;又與偽齊西京留守司統制郭德等戰鄧州,生擒郭德,招降 1000 餘人,獲馬 500 匹。紹興十年(1140)六月隨岳飛北伐,率所部赴京西援李興,收復西京。

王俊,原為東平府雄威將,以告訐補本營副都頭。靖康元年(1126)與金人戰汴京,以功補成忠郎。紹興五年(1135)任湖南安撫司統制官,從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王(王燮)討楊麼無功。岳飛平湖湘,宋廷詔王俊隸岳家軍,任前軍副統制。此後數年無功不遷官。紹興十一年(1141)希朝廷旨意,誣告主將張憲謀反,是製造岳飛冤案的主要幫凶,以此升正任觀察使。

李興,原為河南府兵馬鈐轄,知河南府。紹興十年(1140)偽齊將李成南侵,李興率軍抵抗,後撤至永寧白馬山。岳飛奏乞李興歸隸岳家軍,朝廷詔允,岳飛差李興兼湖北、京西宣撫司左軍統制。岳家軍北伐,李興率所部戰河南府,又戰永寧軍,皆獲勝捷。

軍隊幕僚

記載有岳家軍資料的書籍——宋史記載有岳家軍資料的書籍

孫革,原為岳家軍將領,紹興四年(1134)因岳飛奏請,以承信郎、神武后軍準備差遣遷右承務郎、簽書襄陽府判官廳公。事後換文資左朝散郎,任岳家軍幹辦公事。紹興十一年(1141)宣撫司罷,奉祠居行在,後出為興化軍通判,被誣為岳飛書寫咨目通書張憲謀反,除名勒停,送尋州編管。

黃縱,北宋末年進士,補從事郎。紹興初上所著兵論,為岳飛所賞識。紹興五年(1135)岳飛討楊麼,闢為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赴楊欽水寨撫諭,說降楊欽,以功授昌州文學。紹興七年(1137)提出北伐計畫,聯絡河北,平定中原。岳飛被害後,黃縱受到牽連,屏歸田裡。

於鵬,原為岳家軍將領。紹興四年(1134)從岳飛戰漢上,以功遷武顯大夫。紹興六年(1136) 因岳飛奏請,權知鄧州,遷武功大夫、辰州刺史,兼合門宣贊舍人。紹興八年(1138)用岳飛奏乞換文資右朝散大夫,任岳家軍幹辦公事。紹興十一年(1141)以右朝議大夫、直秘閣除廣西路安撫司參議官,被王俊誣告替岳飛通書張憲軍中謀反,除名送萬安軍編管。

閎休,開封人,北宋宣和初年為太學生,著兵書二卷。靖康初應試兵科,中優等,補承信郎。金兵圍攻汴京,胡閎休分地而守;二帝北遷,從辛道宗勤王。宋室南渡,胡閎休以忠義進二官。湖湘盜起,著《致寇》、《禦寇》二篇,主招討並用,被岳飛闢為招討司主管機宜文字,以平楊麼功進成忠郎。岳飛被誣,胡閎休杜門佯疾 10 年卒。

李若虛,湖北京西路宣撫司參議官。紹興六年(1136)因岳飛奏請,除提舉京西南路常平、茶鹽司公事,兼權轉運、提刑司公事。紹興七年(1137)因台諫言罷監司,仍為岳飛宣撫司參議官。紹興十年(1140)岳家軍北伐,高宗派李若虛赴岳飛軍前議事,於德安府見岳飛,諭上旨班師,岳飛不從。李若虛甘願獨當矯詔之罪,支持岳飛北伐,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紹興十一年(1141)改任司農卿,隨即出知宣州。岳飛死後受到牽連,紹興十二年(1142)落秘合修撰,勒停官職,送徽州編管。

王貴將領王貴

薛弼,溫州永嘉人,北宋政和二年(1112)進士,任杭州教授,監左藏東庫。與李綱議守京城,遷光祿寺丞,改湖南轉運判官。岳飛討楊麼,薛弼建議造木筏斷其水路,以草塞其上流,破楊麼水軍之所長,湖湘底定,以功遷直秘閣。紹興六年(1136),由直徽猷閣、知荊南府除任湖北、京西宣撫司參議官。紹興七年(1137)岳飛離軍,安撫岳家軍,赴廬山促岳飛復職。紹興八年(1138)三月除戶部侍郎,離開岳家軍。岳飛之獄即興,薛粥因與秦檜有舊,未受株連。後經略福州,知廣州,擢敷文閣待制卒。

朱芾,古文殿修撰,湖北京西路宣撫司參謀官。紹興十一年(1141)四月充敷文閣待制,出知鎮江府。紹興十二年(1142),右諫議大夫羅汝楫論朱芾任參謀官而不能阻止主帥岳飛之異謀,落職罷郡,責授左朝奉郎,軍器少監,邵武軍居住。

張節夫,河朔安陽人,豪邁尚氣節。紹興元年(1131)任湖東安撫司錢糧官,劇盜曹成侵擾湖東,安撫使向子湮遣張節夫去曹成營議事,節夫遁去。後為岳飛幕客,積功左宣教郎。紹興九年(1139)金朝歸還南宋河南地,朝廷與金議和,岳飛命張節夫撰文,指陳議和不可恃,願率軍收復中原。紹興十一年(1141)宣撫司罷,奉詞居行在,以台諫論,出為南劍州通判。紹興十二年(1142) 勒停官職,送鄰州編管。

主要戰役

楊麼3D頭像楊麼3D形象畫

建炎三年(1129年),岳飛時任江淮宣撫使司右軍統制,率部轉戰廣德(今屬安徽)、宜興(今屬江蘇)地區 ,並於清水亭等戰大敗金兵,一舉收復建康 ,又追擊金兀朮四戰四勝。

紹興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偽齊劉豫政權派軍攻占襄陽(今屬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飛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揮師北上,大敗劉豫軍,收復六郡。

五年(1135年)夏,宋廷疑楊麼勾結偽齊圖謀南宋,岳飛受命擊破楊麼軍,徹底消除內患。

六年(1136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 ,舉兵奇襲劉豫軍 ,以部分兵力東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誘其來攻,主力自襄陽出擊伊陽(今河南嵩縣),收復今豫西、陝南大片失地。

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約南進。岳飛遣將聯絡北方義軍,襲擾金軍後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潁昌諸戰中擊敗金軍主力。

後世評價

岳家軍的建立,從1130年初杜充叛變投金起開始算起,轉戰於建康(現南京)一帶、淮東(現江蘇西部、安徽東部)、滅曹成、滅楊麼、收拾李橫的殘局恢復襄漢六郡,終於在1135年在湖北襄漢六郡固定駐紮下來。1140年,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組織,其騎兵擊敗了黑水靺鞨——女真的騎兵。岳飛的戰略領導能力非常出色,可能是歷史上漢人中首屈一指的。秦軍、漢軍雖強,但缺乏一個像岳飛一樣的奠基人,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功勞很難歸到一個像岳飛這樣明顯的人的頭上。諸葛亮的蜀兵、東晉的北府兵、李世民的唐軍,其戰力到幾十年後都不行了。成吉思汗忽必烈時代的蒙古騎兵、以及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的滿洲八旗軍事組織還能和岳家軍組織相比。

世界軍事史上最著名的軍團

在人類漫長的軍事歷史中,誕生了無數戰功赫赫、威名遠播的戰鬥軍團,從古羅馬橫掃歐亞非的羅馬軍團到驅逐匈奴封狼居胥的羽林軍。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誕生了無數名將的軍團們值得人們銘記與追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