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陝西岐山(34.5°N,107.8°E)M≥7(震中烈度≥Ⅸ)。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岐山地震記載

岐山是周王朝的發祥地和周文化的策源地。發生在商、周時期即公元前1189年至公元前780年的幾次岐山歷史大地震,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破壞性地震。本文作者曾對岐山歷史大地震遺址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並利用奧地利學者R.E.Beschel研究全新世冰川活動和冰積物生成年代時首次提出的“地衣定年法”(又稱“麗石黃衣法”),對遺址附近四個觀測點、382個樣本進行了具體測量,證實了地震導致山崩事件發生的確切年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岐山一帶的山川大勢、歷史地震遺址、地震地質背景和活動性構造形跡的調查分析,初步判定隴西系六盤山斷裂帶向東南撒開的分支斷裂和隴縣—岐山—啞柏活動斷裂,可能就是岐山歷史地震的發震構造。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和《呂氏春秋·制樂篇》記載:“商帝乙三年,夏六月,周地震”;“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群臣皆恐,請移城”。《國語·周語》和《史記·周本記》均記載:“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毛詩正義註疏·小雅·十月之交》用了四句話、三十二個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這次地震發生的全過程和地震引起的地貌變遷:“燁燁震電,不令不寧。百川沸騰,山冢萃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潛莫懲。”顧功敘主編的《中國地震目錄》將此次地震震級定為6—7級,震中位置岐山(34.5ºN,107.8ºE)。

歷史記載: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州三川皆震。

地震震級里氏七點九級,震中在岐山,史稱岐山地震。岐山在哪裡?今天的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是也。

岐山地震的後果是什麼?《史記》記載: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哪三川?涇、河、洛。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不必形容了,基本相當於汶川地震,而岐山與汶川屬於同一地質斷裂帶。三川為什麼斷流?堰塞湖。

描述

“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史記·周本紀》)伯陽父連時間都給預測了,十年亡國。果然如此嗎?往下看。

周朝的偉大首都鎬京在今天的西安,與岐山的距離大致相當於成都與汶川的距離。鎬京也有強烈震感,好在破壞不大。

從災害鏈角度研究岐山歷史地震活動,可以初步作出如下分析:

首先,由地震、山崩、洪水、旱災組成的災害鏈。地震立即引發“百川沸騰”的大洪水,地震當年引起了涇、洛、渭三條河流乾涸枯竭的大旱災,還引起了在千山支脈和岐山主峰箭括嶺附近發生的大面積山體崩塌。

其次,這一由震、洪、旱、崩四個要素組成的災害鏈,地震是因、洪水是果,屬因果鏈;從地震之後一段時間又發生旱災和山崩的情況分析,又有同源、對稱和偶排的成分。

第三,在岐山歷史地震災害鏈演化過程中,先期表現為震—洪鏈,後期又轉為震—旱鏈,這一變化勢必涉及到一系列複雜的地球物理學問題。

第四,對岐山歷史地震災害鏈的分析研究,不僅有助於掌握渭河大裂谷兩側和兩端的地震活動規律,而且還能為制定綜合性的災害鏈防災減災對策提供借鑑。

介紹

岐山是周王朝的發祥地和周文化的策源地。發生在商、周時期即公元前1189年至公元前780年的幾次岐山歷史大地震,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破壞性地震。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和《呂氏春秋·制樂篇》記載:“商帝乙三年,夏六月,周地震”;“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群臣皆恐,請移城”。《國語·周語》和《史記·周本記》均記載:“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毛詩正義註疏·小雅·十月之交》用了四句話、三十二個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這次地震發生的全過程和地震引起的地貌變遷:“燁燁震電,不令不寧。百川沸騰,山冢萃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潛莫懲。”顧功敘主編的《中國地震目錄》將此次地震震級定為6—7級,震中位置岐山(34.5ºN,107.8ºE)。

分析

首先,由地震山崩洪水旱災組成的災害鏈。地震立即引發“百川沸騰”的大洪水,地震當年引起了涇、洛、渭三條河流乾涸枯竭的大旱災,還引起了在千山支脈和岐山主峰箭括嶺附近發生的大面積山體崩塌。

其次,這一由震、洪、旱、崩四個要素組成的災害鏈,地震是因、洪水是果,屬因果鏈;從地震之後一段時間又發生旱災和山崩的情況分析,又有同源、對稱和偶排的成分。

第三,在岐山歷史地震災害鏈演化過程中,先期表現為震—洪鏈,後期又轉為震—旱鏈,這一變化勢必涉及到一系列複雜的地球物理學問題。

第四,對岐山歷史地震災害鏈的分析研究,不僅有助於掌握渭河大裂谷兩側和兩端的地震活動規律,而且還能為制定綜合性的災害鏈防災減災對策提供借鑑。

岐山地震的後果

《史記》記載: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哪三川?涇、河、洛。湖。

岐山簡介

岐山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從周太王遷岐到周平王東遷近400年間, 岐山一直是西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縣有仰韶、龍山、商周等文化遺址和其他文物點達569處,地下埋藏極為豐富,是我國西周青銅器出土最多的地方,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其中大盂鼎、毛公鼎,與其他地方出土的虢季子白盤、矢人盤,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1967年出土的周代牛形尊,為目前國內所僅有。西周早期大型宮室遺址──鳳雛遺址,出土商周甲骨、金箔、玉器等重要文物萬餘件。建於唐初的周公廟是陝西西部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全國最大、最能代表周文化的紀念祠,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與周公廟齊名、位於三國古戰場五丈原上的諸葛武候祠,是全國四大武候祠之一,至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中國曆次大地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