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4時1分15.0秒,在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震中位於北緯31.0度,東經110.8度)發生M4.1級地震。經初步了解,秭歸、巴東、興山三縣全部有震感,夷陵區部分地區有感,其中,震中區震感強烈。據秭歸縣政府值班人員反映,地震發生時,似乎有人在推座椅,左右搖晃,部分居民反映家中物品震落在地,不少人驚慌外逃。省地震局統計,此次地震中,秭歸縣屈原鎮天龍村一名小孩頭部被震落瓦片砸傷;香溪河流域的官莊坪村有民眾反映多處房子出現裂縫,該村3組有1間土坯房局部垮塌;屈原鎮西陵峽村第三社區一預製結構房屋出現裂縫,樓梯間斷裂。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指揮部。昨日,省地震局龔平副局長已率領2個地震巨觀考察組和2個現場流動監測組,趕赴震區開展工作。
江城出現的奇怪雲彩與地震無關
武漢宜昌不會有大的地震,秭歸昨日地震與20日在武漢上空出現的奇怪雲彩是否有關?對此,氣象專家和地質專家都認為,從目前的科研研究上說,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質專家介紹,對於“地震雲”,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只在民間有較多研究者。目前國內主流地質專家對“地震雲”與地震之間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當前對於這類奇怪雲層的解釋多是從氣象學的角度出發。“但地震發生前,地殼內的熱量的釋放對空氣中的水汽和大氣溫度的影響,以及其他地殼外環境的變化應該是有的。”這位專家說,這值得研究探索。
構造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德威博士昨日表示,根據地震部門的測定,秭歸縣前兩次弱震的震源深度都比較淺,不屬於由於地質構造原因造成的構造地震,而是屬於非構造地震,不會帶來強震。另外,我省包括武漢、宜昌在內等地區都屬於揚子地塊,該地塊不屬於任何地震帶,也不在活動的地質斷裂帶上,從地質結構看,今後武漢、宜昌等地應該不會發生大的地震。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準,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多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核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2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1000個5級地震。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係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還有就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1度到12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中國1980年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見表)。
中國地震烈度表
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度;微有感-個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7度;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10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影響
三峽大壩未受影響
中國三峽總公司表示,震中距三峽大壩較近,約30公里,但三峽大壩抗震級別較高,樞紐未受到任何影響。初步檢查結果表明,樞紐工程運行一切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秭歸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之問介紹,目前判斷,地震震中大致在三峽庫區支流香溪河沿岸,該縣已派出多支隊伍趕赴現場。
謠傳
因謠傳宜昌要發地震 ,昨晚宜昌城區小溪塔一帶街頭,擠滿了躲避“地震”的市民。昨晚11時01分,宜昌市地震局緊急在三峽電視台上飛播字幕闢謠。
當晚,本報新聞熱線不斷接到市民來電詢問,小溪塔城區是不是有地震?據來電市民稱,昨天下午,地震謠言就傳得相當廣泛,先是說下午3點有地震,最後說半夜將發生。
記者了解到,從當天下午起,許多聽到傳言的市民成群結隊地跑到了大街上和江邊的大道上躲避。
昨夜22時44分,記者就此採訪宜昌市地震局局長李侃寧時,他說:“宜昌今天有地震的說法純屬謠言,這一謠言干擾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李局長說:“興山縣有的學校聽說了這一謠言,信以為真,當晚要求學生不要到校,這一行為強化了謠言。”昨夜,興山縣城也有一些居民在街上躲避所謂的地震。
昨晚11時,雖經勸說,仍有許多市民滯留街頭,當地民警趕到了小溪塔第二國小一帶現場維持秩序。11時01分,宜昌市地震局緊急在三峽電視台飛播字幕進行闢謠。
地震發生後
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旭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啟動應急回響,迅速核災救災,妥善安置受災人員,確保社會穩定。副市長王應華召開震情分析會,部署抗震救災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核災救災,按照地震應急預案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加強監測預警和安全隱患排查,對地質災害監測點、水利設施、危險路段、在建工程、庫岸、農村危房、中國小校舍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排查,嚴防次生災害發生。要妥善安排受災民眾生產生活,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不造謠、不傳謠。各縣市區及市直相關部門強化應急值守,確保信息暢通。 震區已發生餘震10次,最大餘震M2.3級。秭歸、興山已全面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深入各村開展災情調查,加強防震減災宣傳,安撫民眾情緒。秭歸已停止煤礦生產,下撥救災資金用於受災人員的臨時生活過渡。
三峽樞紐運行正常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發生5.1級地震,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震感明顯。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及宜昌海事局獲悉,三峽樞紐運行及三峽江段航運未受到此次地震的影響,目前樞紐建築物、機組、庫岸、船閘、航道等各方面情況正常。
三峽樞紐梯級調度通訊中心主任肖舸說,地震發生時三峽壩區有震感,不過,地震發生後,三峽水庫的水位沒有變化,三峽電廠機組發電一切正常。三峽集團樞紐運行管理局副局長鬍興娥介紹,震源距離三峽大壩約有100多公里,是近年中小區域內(離庫岸比較近的區域)最大的地震,但地震並未對三峽樞紐正常運行產生影響。監測顯示,目前樞紐運行正常,三峽樞紐建築物和水庫坡岸地質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均穩定在正常範圍內。另外,樞紐管理局暫未收到庫區發生大的滑坡的情況報告。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透露,地震發生時,三峽船閘正處於船舶過閘的間隙。地震並未對正常通航產生影響,船舶過閘秩序井然,壩區水域通航正常。 宜昌海事局立即安排海巡艇前往轄區各渡口及重點航段進行現場巡查。宜昌海事局巴東海事處查朝陽副處長告訴記者,工作人員重點對航道和通航環境的變化進行了巡查,並提醒過往船隻注意離岸航行以避免危險。目前,長江巴東至宜昌段通航正常。
中國曆次大地震
麗江地震 | 海城大地震 | 華縣地震 | 四平地震 | 威寧地震 | 崑崙山地震 | 盈江地震 | 羅甸地震 | 通海地震 | 邢台地震 | 嘉靖大地震 | 新竹台中地震 | 能登半島地震 | 肥東地震 | 琿春地震 | 吉林地震 | 宜昌地震 | 青川地震 | 平潭地震 | 郯城地震 | 原平地震 | 岐山地震 | 吳川地震 | 龍江地震 | 苗栗地震 | 郡國地震 | 郯城大地震 | 臨汾地震 | 松潘地震 | 瓊山地震 | 東川地震 | 嵩明地震 | 基隆地震 | 大關地震 | 海城地震 | 龍陵地震 | 平武地震 | 尚義地震 | 和林格爾地震 | 溧陽地震 | 道孚地震 | 祿勸地震 | 烏恰地震 | 銀川-平羅大地震 | 瀾滄-耿馬地震 | 小金地震 | 大同-陽高地震 | 共和-興海地震 | 天祝地震 | 宜蘭地震 | 孟連地震 | 包頭地震 | 皮山地震 | 伽師地震 | 寧蒗地震 | 花蓮地震 | 姚安地震 | 永勝地震 | 蘇澳地震 | 汪清地震 | 德令哈發地震 | 大姚地震 | 民樂-山丹地震 | 西藏班戈-青海地震 | 烏什地震 | 仲巴地震 | 肅南地震 | 和田地震 | 改則地震 | 阿里地震 | 海西地震 | 瑞昌地震 | 魯甸地震 | 伊犁地震 | 海原大地震 | 疊溪地震 | 察隅地震 | 唐山大地震 | 汶川大地震 |2010青海玉樹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