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震時刻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
經緯度
北緯32.0度,東經103.7度
震中位置
中國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北部
震級
7.5級
震中烈度
10度死亡人數
2萬多人
地震描述
震前異象
犬哭羊嘶,蛇出鼠驚,烏鴉慘啼,母雞司晨。
地震經過
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一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時,地震湖崩潰,洪水傾湖潰出,霹靂震山,塵霧障天,造成下游嚴重水災,僅灌縣境內撈獲的屍體就有4000多具。疊溪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水災,共使2萬多人死亡。
地震災情
在一卷卷《民國檔案》中,大地震發生後的14天的晚上,由譯電員姚韋莊譯的電文記載,(南京國民政府收到的四川省政府災情報告)“急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內政部、財政部、賑務委員會均鑒:頃準鄧軍長錫侯電稱,茂縣八月望日午後二時許地震,勢極洶湧。據調查報稱,茂縣疊溪鎮全部陷落,南北約三十餘里,東西約五十里,松平溝群山倒塌,岷江上遊河流阻塞,松茂大道已無通路,松城情形尚不明了,人民傷亡財產損失為數極巨,全屯均受波及,
房屋牆垣道路橋樑破壞甚多,實空前未有之奇禍,請轉電懇發款賑濟等由。查此次茂縣發生劇烈地震,疊溪鎮全部陷落,受災奇重,松潘縣城及其他各處因道路不通,輕重尚未查悉,除電復鄧軍派員調查,並由本府令飭松、茂兩縣查具處復外,特先電陳,懇速頒巨款,俾資急賑,無任迫切待命之至。四川省政府叩。”在《國民檔案》中,我們又查到在次生水災之後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軍長鄧錫侯給南京國民政府主席的呈文:“前次川西屯區茂縣屬疊溪地方,因地震劇烈,山崩鎮陷,岩石橫江,積水深涵成大閘者一處,深約一百餘丈,地名沙灣,成深潭者四處,深不等,其地名大橋、小橋、松平溝、魚兒寨。沿江居民,生命財產損失不可計數。毀損屯屬公路值洋七、八萬以上。……災十月十二日,據灌縣楊縣長鈞壽文電報稱:深夜大水,沖沒灌屬之韓家壩、安瀾橋、新工魚嘴、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與下游之天乙街、塔子壩、農壇灣、安順橋一帶,盡成澤國。迄凌晨水退,堪得人民淹斃者數千人,逃出者五、六千人,財產田廬漂沒亦難勝計,
見者敘述
地震時任茂縣縣長的張雪岩先生1960年8月18日所撰寫的“疊溪大地震親歷記”一文,對當時政府賑災過程作了如下的記述:“屯區遭受如上兩次巨災(地震、水災),從各方面呼籲,雖說也領得一些零星賑款,終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而造災冊的工本和繕寫費反而花得不少,要求較好安排善後,根本無望。
科學研究
當時政府雖然對賑災之
事是敷衍了事,但科學工作者卻對地震、水災的調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年曾先後兩次參加疊溪地震調查的周郁如先生在1985年寫的《疊溪地震鎖記和對地震初步認識》一文中,對震災的調查作了如下敘述:“賑災後快滿一月,四川善後督辦劉湘,始派人前往調查,調查人有全晴天(成都水利知事公署技術主任)、諸有彬(四川大學學生),還有十餘人同行……。調查人了解情況後,於10月9日動身回茂縣,將根據調查所得的危急情形報告偽政府,請調民工疏通積水,是日行三十華里,投宿大店古廟內。晚飯後,行路疲勞的人們都已入寢,全晴川與老僧是故人,還在談家常,耳聞河下忽來巨大吼聲,二人急出門去看,只見江水壁立而下,朦朦大霧,如錢塘江潮一般,水已上階,全有手電筒,老僧急拉全急奔廟旁山徑逃避,不及呼喚廟內已入寢的同伴,傾刻水已淹過屋頂,瞬時即將古廟衝去,第一次去調查的人,除全晴川外無一人幸免於難。
成都《新新新聞》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號第七版刊登了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科主任常隆慶先生等人對震災及水災的調查情況。他們走遍了極震區內各地,對地震及水災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了解,收集了很多寶貴的現場資料,拍攝了大量的地震現場照片。對震區的地質地理情況、地震情況、受災情況、震前震時異常現象和損失統計及次生洪水災害的調查和損失統計作了詳細的調查,編繪了疊溪震後的地形圖、地震烈度圖,同時還編寫出《四川疊溪地震調查記》一書,這是中國人自己第一次對大地震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對地震災情進行第一次全面的巨觀烈度考察。在中國地震史上實現了重要的零的突破。
民間救助
為治理地震災害及後患,在民間,在茂縣、灌縣等地紛紛自發的組織起“震災救濟委員會”、“疏導扶進會”等救災組織,捐資捐款,對疊溪積水進行疏導,當局撥款一萬二千元,調集民工500人,採用以工代賑的辦法,由上校參謀郭雨中負責督工疏導,於1933年12月動工,次年4月完成第一期工程,終使疊溪水患得以穩定,保證了岷江中下游各縣的安全。
中國曆次大地震
麗江地震 | 海城大地震 | 華縣地震 | 四平地震 | 威寧地震 | 崑崙山地震 | 盈江地震 | 羅甸地震 | 通海地震 | 邢台地震 | 嘉靖大地震 | 新竹台中地震 | 能登半島地震 | 肥東地震 | 琿春地震 | 吉林地震 | 宜昌地震 | 青川地震 | 平潭地震 | 郯城地震 | 原平地震 | 岐山地震 | 吳川地震 | 龍江地震 | 苗栗地震 | 郡國地震 | 郯城大地震 | 臨汾地震 | 松潘地震 | 瓊山地震 | 東川地震 | 嵩明地震 | 基隆地震 | 大關地震 | 海城地震 | 龍陵地震 | 平武地震 | 尚義地震 | 和林格爾地震 | 溧陽地震 | 道孚地震 | 祿勸地震 | 烏恰地震 | 銀川-平羅大地震 | 瀾滄-耿馬地震 | 小金地震 | 大同-陽高地震 | 共和-興海地震 | 天祝地震 | 宜蘭地震 | 孟連地震 | 包頭地震 | 皮山地震 | 伽師地震 | 寧蒗地震 | 花蓮地震 | 姚安地震 | 永勝地震 | 蘇澳地震 | 汪清地震 | 德令哈發地震 | 大姚地震 | 民樂-山丹地震 | 西藏班戈-青海地震 | 烏什地震 | 仲巴地震 | 肅南地震 | 和田地震 | 改則地震 | 阿里地震 | 海西地震 | 瑞昌地震 | 魯甸地震 | 伊犁地震 | 海原大地震 | 疊溪地震 | 察隅地震 | 唐山大地震 | 汶川大地震 |2010青海玉樹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