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風陵渡
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風后陵而取的。相傳黃帝六相之一的風后,與蚩尤作戰被殺,埋葬在這裡,後來建有風后陵。風后陵,在趙村東南,高二米餘,周圍30米,故稱風陵關。因唐代聖曆元年(689)在此置關,又稱風陵津,是黃河南泄轉而東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後稱風陵渡。明清時在此設巡檢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運輸事宜。這處“雞鳴一聲聽三省”的渡口,歷史上一直以擺船渡河,來連線陝豫二省。正是“輓輸今正急,忙煞渡頭部”。而今,一座鐵路大橋將南同蒲路和隴海路連線在一起,把黃河天塹變為通途。1500米長的黃河大橋飛跨南北兩岸,連線三省人民。鳳凰咀上的引黃電灌站,吞波吐浪,灌溉著萬頃良田。登臨河岸邊的鳳凰嘴上,遠眺潼關,太華、崤函歷歷在目,腳下黃河波浪滔滔,氣勢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