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西風--豪放集 內容簡介
豪放集本集所選詞作均洋溢著豪放之風,即剛健、粗獷之風。豪放詞可說是詞
的變體,題材範圍廣闊,既有軍旅戍邊,也有憑高弔古;既有壯懷激烈,也
有氣吞環宇。豪放詞的審美特徵是陽剛、浩蕩,是悲而壯,多為愛國為民或
懷才不遇的憤慨之聲,給讀者以長槍大戟、痛快淋漓之感。
萬里西風--豪放集 本書前言
宋人王灼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奏,殆不可數。”(《碧雞漫志》)其言“曲子”就
是“曲子詞”,主要是用來配合當時西北民族剛健風格的新
樂。這種新樂稱之為“燕樂”(即“宴樂”),不同於《詩經》、
《楚辭》的“雅樂”,也不同於樂府詩的“清樂”。劉熙載《藝
概》說:“詞曲本不相離,惟詞以文言,曲以聲言耳。”所謂“曲
子”和“詞”都是“曲子詞”的簡稱,只是後來“詞”的稱說占了
優勢,成為通稱。
曲子詞首先盛行於民間,《敦煌曲子詞》的文獻已經證
實了。文人模仿民間曲子詞,大致始於中唐。到了晚唐,詞
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已經基本成熟,《全唐五代詞》收詞
就有二千五百餘首(一百七十餘家)。兩宋時期,詞壇十分
繁榮熱鬧,是詞的鼎盛期,《全宋詞》和《全宋詞補輯》收詞高
達二萬零八百餘首(一千四百三十餘家)。所謂“唐詩宋詞”
之說,就是指其鼎盛期而言。
最早明確提出詞有“婉約”和“豪放”兩體概念的是明人
張��的《詩餘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
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然亦存乎其
人,如秦少游(秦觀)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而分“婉約”和“豪放”兩派的是清人王士禎的《花草蒙拾》:
“張南湖論詞派有二,一日婉約,一日豪放。仆謂婉約以易
安(李清照)為宗,豪放惟幼安(辛棄疾)稱首。”宋人俞文豹
《吹劍錄》雖未提到“婉約”和“豪放”的概念,但曾提到柳永
和蘇軾在詞風上的迥然不同:前者“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
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後者“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
板,唱‘大江東去’”。這是一種十分精彩十分形象的說法。
婉約詞源遠流長,這無疑是詞學界的共識。其實,豪放
詞也可追溯到《敦煌曲子詞》的創作年代。如《菩薩蠻》(敦
煌古往出神將)、《生查子》(三尺龍泉劍)、《浣溪沙》(五兩竿
頭風欲平)、《定風波(攻書學劍能幾何)》等,或寫得恢宏壯
闊,或寫得剛健雄渾,或寫得瀟灑飄逸,或寫得蒼涼悲壯。
北宋前期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邊塞的悲
涼壯闊、英雄慷慨令人驚嘆不能收。夏承燾認為“是五代以
來婉約柔靡詞風轉變的開端,是蘇軾、辛棄疾豪放詞的先
驅“(《唐宋詞欣賞》)。北宋後期的王安石“一洗五代舊氣”
(劉熙載《藝概》),其詞《桂枝香》(登臨送目)、《浪淘沙令》
(伊呂兩衰翁)的風物壯觀,高亢豪爽,連蘇軾也讚嘆“此老
乃野狐精也”。然而衝破“詞為艷科”藩籬的卓著貢獻者當
然是蘇軾。宋人胡寅說:“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而
逸浩之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
輿台矣。”(《酒邊詞》序文)蘇軾“以詩為詞”,解放詞體,“豪
放不喜翦裁以就聲律”(陸游《老學庵筆記》),拓寬了意境,
詞篇中出現了“射天狼”的愛國志士、“雄姿英發”的英雄豪
傑、“相排踏破茜羅裙”的農家姑娘、“亂石穿空”的古代戰
場、“千里共嬋娟”的博大情懷、“休將白髮唱黃雞”的曠達態
度等等,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容”的境界。蘇軾舉
起詞體革新的旗幟,提高了詞在文學領域的地位,不愧為豪
放派的奠基者。當時確有一些蘇軾門人,如黃庭堅、葉夢得
等,詞風接近蘇詞,可是北宋後期的不少詞人仍走了婉約詞
的創作路子,尤其以蘇門詞人秦觀為宗。直到南宋,金人南
侵,奸佞弄權,國亡家破,由於時代的感召,愛國將領中的詞
手高歌北伐除奸,統一國土,有明確的愛國主題,豪放詞風
大振。張元�值摹壩�挽天河”、岳飛的“怒髮衝冠”、陸游的
“千里躍戈甲”、張孝祥的“駭浪與天浮”,氣勢磅礴,壯懷激
烈,感撼了宋人的愛國心。文人詞也不乏豪放之作。王以
寧的“鐵鱗十萬,踏破千山白”、李彌遜的“一尊來作橫山
主”,氣勢不同凡響。胡銓的“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
憤斥秦檜為豺狼,有聲有色。怒瀾排空的南宋豪放詞,以辛
棄疾為巔峰。黃梨莊說:“辛稼軒當弱宋末造,負管、樂之
才,不能盡展其用,一腔忠憤,無處發泄。觀其與陳同父抵
掌談論,是何等人物!故其歌慷慨,抑鬱無聊之氣,一寄於
其詞。”辛棄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大貢獻是繼蘇軾之後把
豪放詞發揚光大,進一步解放詞體,“以文為詞”,使之蔚為
詞壇上的主流。在辛棄疾的筆下,有奔月砍桂(喻權奸)的
英雄形象(《太常引・一輪秋影》)、有氣壯山河的鏖戰場面
(《永遇樂・千古江山》)、有千古興亡的悲壯畫卷(《南鄉子・
何處望神州》)、有畢竟東流去的浩大氣魄(《菩薩蠻・郁孤台
下清江水》)等等,一言以蔽之:有“橫絕六合,掃空萬古”
(《辛稼軒集序》)的恢宏氣勢。辛棄疾不愧為愛國主義作
家。貫穿其一生的愛國詞章和與其和唱的詞友陳亮、劉過
以及韓元吉、楊炎正等人的愛國詞章,都旗幟鮮明地標誌著
北伐驅寇、收復中原、統一國土的壯志宏願,體現了強烈的
民族自豪感。
南宋後期,戴復古、黃機、劉克莊、方岳、李昴英、文及
翁、劉辰翁、鄧剡、文天樣、蔣捷等,儘管各人的成就和風格
高下有別,但詞章的家國之感、豪邁之氣、剛陽之音,感奮人
心。劉克莊和劉辰翁撫時感事之作更有較高的造詣,堪稱
辛派詞的後勁。辛派詞人陳亮、劉過以及劉克莊等人發揮
“以文為詞”的作用,大大推動了詞體的革新,其愛國主義詞
章以“氣吞萬里”之勢成了南宋詞壇上的主力軍。
至於金詞,實際上是宋詞的延伸和繼續,當時盛行北國
詞壇的是蘇軾的豪放風格,“蘇學北行”的說法恰如其分地
簡括了金詞風格。蔡松年以詞風雄爽見稱,其詞《大江東
去》(離騷痛飲)步蘇軾原韻,並以蘇詞氣勢磅礴的首句“大
江東去”取代了詞牌名。最有成就的是元好問,飽經離亂,
唱出時代的悲歌。其詞《水調歌頭》(黃河九天上),“崎崛排
�S”,“有骨幹,有氣象,以比坡公,得其厚矣”(《蕙風詞話》)。
鄧千江的《望海潮》(雲雷天塹),詞家稱其“可與蘇子瞻《百
字令》、辛幼安《摸魚兒》相頡頏”(《詞品》)。蘇詞對當時北
國的影響確實很大,連金主完顏�q也“酷愛東坡老”(《自題
寫真》)。
入元後,複雜的社會狀況反映在文學創作上,元詞不及
元曲,但豪放詞仍時有所見。劉秉忠的《藏春詞》充滿英雄
氣概,其中《木蘭花慢》(望乾坤浩蕩)經綸天地威作八方,氣
勢不凡。劉因的《念奴嬌》(中原形勢)寫得撕心裂肺,有回
腸蕩氣之力,逼近東坡。許有壬的《沁園春》(十載炎方)一
氣奔注,實有長槍大戟的風度。
到了明代詞壇有所衰落,可嘆詞人只有高啟、夏完淳等
尚能保存宋元遺風,也還各具面貌。高啟的《念奴嬌》(策勛
萬里),磊落奔放,吐出當時懷才不遇的文人憤慨之聲。夏
完淳的《燭影搖紅》(辜負天工),悲壯慷慨,反映了強烈的民
族氣節。明代詞壇不景氣,到了清代卻呈現出十分活躍的
局面。葉公綽《全清詞鈔》成編就有三千家。朱彝尊一派宗
南宋風雅詞。陳維崧一派詞風雄爽,時有目空四海之慨,兼
有蘇辛之長,較為積極。他的《夜遊宮》(一派明雲薦爽),文
如其人,意氣豪逸,高唱入雲。嘉慶之後又出了張惠言一派
詞人,以“意內言外”為宗旨。到了鴉片戰爭的年代,反對帝
國主義侵略的愛國詞章應時湧現,豪放之氣、憤怒之聲響徹
中華大地,振奮人心。文廷式的《八聲甘州》(響驚飆)、梁啟
超的《賀新郎》(昨夜東風裡),都是感慨國事的豪放佳詞,揭
露敵寇罪行,詞情激昂。鑑湖女俠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
華)更是風格剛烈之作,充滿愛國主義的英雄豪氣。不少時
傑,以愛國主義為主鏇律,把豪放詞引向了宋後未有的新局
面。
豪放詞自《敦煌曲子詞》時代以來,有著悠久的歷史,從
文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和力
量。
全書豪放詞從內容看,大致有三類:愛國詞、處世詞、生
活詞。愛國詞是本書的主體,生動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歷
史長河中光芒四射的愛國主義思想火花和優美的藝術風
貌。處世詞和生活詞,都從不同側面形象地體現了中華詞
人的情操和風貌。在選篇方面尤其注意到思想健康和藝術
優美的原則,當然也注意到“不以一眚掩大德”的選篇方針。
對於能體現流派特點和詞人特色的豪放詞,本書儘量入選。
有些剛柔相濟的作品,則觀其主要傾向,適當入選。
本書編排順序以朝代為綱,以詞人為目(主要依據詞人
在世先後)。詞人生卒不詳者,則略依科第交遊和詞意排定
先後。
本書共收豪放詞三百一十四首:唐(五代)二十三首,宋
(含遼)一百八十四首,金二十首,元二十五首,明清六十二
首。其中元詞有二十首由江勝利執筆釋評,明清詞有四十
九首由錢立成執筆釋評。
在編寫過程中,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劉凌先生在百忙
中提出寶貴意見,幫助解決有關資料,謹此致謝。
本書雖三易其稿,但囿於見識,乃不敢自信,欠妥之處
懇請行家、讀者多多指正。
程觀林
1996年五四青年節
於黃山
萬里西風--豪放集 本書目錄
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定風波(攻書學劍能幾何)
生查子(三尺龍泉劍)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
浣溪沙(卷卻詩書上釣船)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
(釣台漁父褐為裘)
(雪溪灣里釣魚翁)
(松江蟹舍主人歡)
(青草湖中月正圓)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
劍器詞(聖朝能用將)
(晝渡黃河水)
(破虜三千里)
清平樂(洛陽愁絕)
喜遷鶯(街鼓動)
定西番(雞祿山前游騎)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望江南(多少恨)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甘州遍(秋風緊)
酒泉子(長憶觀潮)
鶴沖天(黃金榜上)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剔銀燈(昨夜因看蜀志)
念奴嬌(天南地北)
滿江紅(怒髮衝冠)
滿江紅(遙望中原)
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
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喜遷鶯(霜天秋曉)
桂枝香(登臨送目)
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江城子(七朝文物可江山)
沁園春(孤館燈青)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望江南(春未老)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滿江紅(江漢西來)
念奴嬌(大江東去)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
念奴嬌(憑高眺遠)
浣溪沙(萬頃風濤不記蘇)
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
滿庭芳(蝸角虛名)/64
臨江仙(一別都門三改火)
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
醉翁操(琅然)
滿庭芳(三十三年)
減字木蘭花(紅旗高舉)
念奴嬌(斷虹霽雨)
定風波(萬里黔中一漏天)
南鄉子(諸將說封侯)
青門飲(胡馬嘶風)
行路難(縛虎手)
台城游(南國本瀟灑)
天門謠(牛渚天門險)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水調歌頭(砧聲送風急)
蝶戀花(千古漣漪清絕地)
訊息(紅日葵開)
摸魚兒(買陂塘)
攤聲浣溪沙(雨色流香繞座中)
菩薩蠻(中軍玉帳旌旗繞)
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
點絳唇(縹緲危亭)
水調歌頭(霜降碧天靜)
念奴嬌(雲峰橫起)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水龍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江城子(客中重九共登高)
念奴嬌(晚唐姑息)
喜遷鶯(長江千里)
蘇武令(塞上風高)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酹江月(神州沉陸)
滿江紅(慘結秋陰)
阮郎歸(江南江北雪漫漫)
秦樓月(芳菲歇)
念奴嬌(天工何意)
水調歌頭(大別我知友)
滿庭芳(千古黃州)
蝶戀花(百疊青山江一縷)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石州慢(雨急雲飛)/131
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水調歌頭(落景下青嶂)
水調歌頭(舉手釣鰲客)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
醉落魄(百年強半)
水調歌頭(江左占形勝)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
漢宮春(羽箭雕弓)
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
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訴衷情(青衫初人九重城)
謝池春(壯歲從戎)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水調歌頭(雪洗虜塵靜)
(濯足夜灘急)
(江山自雄麗)
(湖海倦遊客)
念奴嬌(洞庭青草)
西江月(滿載一船明月)
(問訊湖邊春色)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八聲甘州(海茫茫)
定風波(問訊山東竇長卿)
水調歌頭(雄跨洞庭野)
水調歌頭(落日暝雲合)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念奴嬌(我來弔古)
木蘭花慢(老來情味減)
(漢中開漢業)
水調歌頭(千里渥窪種)
(落日塞塵起)
(白日射金闕)
摸魚兒(望飛來)
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
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
賀新郎(老大那堪說)
(綠樹聽鵜�_)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唱徹《陽關》淚未乾)
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
永遇樂(千古江山)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
念奴嬌(危樓還望)
賀新郎(話殺渾閒說)
水調歌頭(山險號北固)
(浩嘆對青史)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寒眼亂空闊)
永遇樂(雲鬲迷樓)
念奴嬌(吳山青處)
沁園春(斗酒彘肩)
(萬馬不嘶)
賀新郎(彈鋏西來路)
水龍吟(謫仙狂客何如)
六州歌頭(中興諸將)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水調歌頭(萬里雲間戍)
滿江紅(萬水歸陰)
(緩轡西風)
水調歌頭(天地本無際)
賀新郎(憶把金��酒)
滿江紅(赤壁礬頭)
水調歌頭(輪奐半天上)
柳梢青(袖劍飛吟)
祝英台近(淡煙橫)
上西平(跨征鞍)
滿江紅(萬灶貔貅)
霜天曉角(寒江夜宿)
虞美人(十月不作湖湘客)
月上瓜洲(江頭又見新秋)
清平樂(風高浪快)
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國脈微如縷)
滿江紅(金甲雕戈)
一剪梅(束��宵行十里強)
沁園春(何處相逢)
青玉案(西風亂葉溪橋樹)
江城子(平沙淺草接天長)
清平樂(瓜州渡口)
水調歌頭(鐵瓮古形勢)
滿江紅(十二年前)
(萬里西風)
水調歌頭(秋雨一何碧)
水調歌頭(萬頃黃灣口)
沁園春(誰使神州)
(記上層樓)
西河(今日事)
西河(天下事)
酹江月(舉杯呼月)
賀新郎(一勺西湖水)
六州歌頭(向來人道)
柳梢青(鐵馬蒙氈)
西江月(天上低昂似舊)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唐多令(雨過水明霞)
酹江月(水天空闊)
一剪梅(襄樊四載弄乾戈)
沁園春(為子死孝)
酹江月(乾坤能大)
賀新郎(甚矣君狂矣)
(浪涌孤亭起)
尾犯(夜倚讀書床)
壺中天(揚�z萬里)
八聲甘州(記玉關)
水龍吟(東南第一名州)
水調歌頭(平生太湖上)
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
驀山溪(山河百二)
念奴嬌(離騷痛飲)
鵲橋仙(停杯不舉)
青玉案(紅莎綠�m春風餅)
大江東去(秋光一片)
水調歌頭(四明有狂客)
江城子(鵲聲迎客到庭除)
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臨江仙(誰識虎頭峰下客)
望海潮(雲雷天塹)
望海潮(地雄河嶽)
感皇恩(忍淚出門來)
大江東去(閒登高閣)
水龍吟(短衣匹馬清秋)
水調歌頭(黃河九天上)
水龍吟(水年射虎名豪)
臨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清平樂(江山殘照)
鷓鴣天(短短羅�O淡淡妝)
鷓鴣天(誰道夔龍不致君)
木蘭花慢(望乾坤浩蕩)
疏影(寒泉濺雪)
鷓鴣天(花界傾頹事已遷)
滿江紅(河上徘徊)
六州歌頭(詩成雪嶺)
菩薩蠻(故園青草依然綠)
太常引(彩絲堂上簇蘭翹)
(短衣孤劍客乾坤)
木蘭花慢(問花花不語)
八犯玉交枝(滄島雲連)
念奴嬌(中原形勢)
漁父(渺渺煙波一葉舟)
念奴嬌(長溪西注)
蘇武慢(放棹滄浪)
太常引(莫將西子比西湖)
六州歌頭(孤山歲晚)
沁園春(十載炎方)
巫山一段雲(南浦寒潮急)
沁園春(自入閩關)
水龍吟(嶺頭一片青山)
百字令(石頭城上)/389
木蘭花慢(古徐州形勝)
水龍吟(王郎錦帶吳鉤)
念奴嬌(策勛萬里)
蘇武慢(地涌岷峨)
滿江紅(拂拭殘碑)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拂霓裳(望中原)
滿江紅(斗大江山)
二郎神(岷峨萬里)
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
鷓鴣詞(行不得也哥哥)
滿江紅(滿目山川)
塞翁吟(雲葉才生雨)
水龍吟(平章三十年來)
八聲甘州(算軍持)
滿江紅(激浪輸風)
賀新郎(鶴髮開元叟)
柳梢青(錦樣江山)
虞美人(無聊笑捻花枝說)
夜遊宮(一派明雲薦爽)
南鄉子(秋色冷並刀)
醉落魄(寒山幾堵)
賣花聲(衰柳白門灣)
長亭怨(記燒燭雁門高處)
燭影搖紅(辜負天工)
滿庭芳(太華垂旒)
蝶戀花(五月黃雲全覆地)
金縷曲(德也狂生耳)
滿江紅(怒浪如山)
沁園春(花亦無知)
金縷曲(姑妄言之矣)
風流子(海風吹瘦骨)
水調歌頭(百年復幾許)
渡江雲(楓林紅盡處)
月華清(島列千螺)
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
東風第一枝(烈烈轟轟)
渡江雲(春風真解事)
高陽台(玉粟收余)
台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
滿江紅(才近涼天)
永遇樂(捲地驚飆)
長亭怨(問誰把)
滿江紅(第一江山)
永遇樂(放眼東南)
齊天樂(客來新述瀛洲勝)
念奴嬌(登臨縱目)
浣溪沙(苜蓿闌乾滿上林)
滿江紅(荷到長戈)
八聲甘州(響驚飆)
鷓鴣天(劫火何曾燎一塵)
永遇樂(落日幽州)
菩薩蠻(無端橫海天風疾)
齊天樂(半天寒色黃昏後)
金縷曲(雙鬢蕭蕭矣)
賀新郎(昨夜東風裡)
壺中天(蒼崖壁立)
昭君怨(恨煞回天無力)
滿江紅(小住京華)
少年游(垂楊門外)
金縷曲(被髮佯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