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俗稱羊角風,是兒科的常見病。癲癇(epilepsy)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腦部慢性疾患,其特徵是腦內神經元群反覆發作性過度放電引起突發性、暫時性腦功能失常,臨床出現意識、運動、感覺、精神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癲癰病人的半數在兒童期發病。引起小兒癲痛的原因很多,有家族遺傳因素,醫學上稱為原發性癲癇,另一大類繼發於其他疾病,如嚴重的腦外傷、腦缺氧、腦炎、腦膜炎、腦出血、中毒等。還有部分病兒找不出發病的原因。

基本信息

病情概述

癲癇(epilepsy)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腦部慢性疾患,其特徵是腦內神經元群反覆發作性過度放電引起突發性、暫時性腦功能失常,臨床出現意識、運動、感覺、精神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癲癇發作(seizure)的表現與放電的部位、範圍及強度有關,因而表現十分複雜。每次發作均起病突然,持續短暫,恢復較快,但有時可呈持續狀態。

病情分類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癲癇目前分類方法國內外尚不統一,我們採用以下的方法進行分類
1)全身驚厥性發作:強直性、陣攣性、強直-陣攣性;
2)全身非驚厥性發作:失神小發作肌陣攣性發作失張力性發作
3)局限性(部分)發作:單純體感性、單純運動性、擴延性、混合性;
4)複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顳葉癲癇、邊緣性發作;
5)嬰幼兒肌痙攣West綜合徵);
6)變異性小發作;
7)自主神經性發作;
8)反射性癲癇
9)癲癇持續狀態;

病情症狀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1、大發作:約占癲癇發作的50%,多在1歲左右或14—17歲之間。大發作可分四個時期:(1)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2)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後仰、肢體強直,由於隔肌痙攣,病人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不等。(3)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4)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病人在恢復期有狂燥、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

2、小發作:痴癇小發作又稱失神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意識障礙短暫而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頻發為其特點。多數每次發作2-15秒,不超過1分鐘,每日數次至數十次。突然發生,突然終止。表現為言語及活動突然中斷,兩眼凝視,偶爾上翻,有時面色蒼白,無先兆。手中持物落地,有時打碎飯碗,發作停止後,繼續原來的活動。

3、精神運動性發作: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上,常有錯覺、幻覺及自動症等。因多由顳葉病變引起,故稱顳葉癲癇。發病年齡在各型癲癇中較晚,多在20歲左右首次發病。約有40%的病人發病時有先兆,感到胃部不適、幻聽、幻味、眩暈、噁心、恐懼等。臨床表現可分為:(1)僅有意識障礙:應與失神發作區別,發作時的意識障礙多在1分鐘以上,而失神發作多在1分鐘以內。(2)識別性症狀:記憶障礙最常見。有的病人對本來陌生的人或物產生熟悉的感覺,稱“似曾相識”感。有的對熟識的人或環境,莫名其妙地產生陌生感覺。(3)情感障礙:可產生髮作性的情感異常,像突然感到憂傷、憤怒、恐懼、大禍臨頭、末日來臨等。(4)精神感覺症狀:如錯覺,聽覺異常時,別人對自己的談話像是隔了一堵牆。視錯覺感到看到的東西像蒙了一層紗。看見地面起伏不平,看到物體像被扭曲了。視物變大,視物變小。(5)精神運動症狀:以自動症常見。口咽部不自主的動作,如吮吸、咀嚼、吞咽等。有的病人手擦衣服,手舉空中劃圈等。有時較為複雜的自動症則表現夢遊神遊等。(6)複合型,表現為多秧複雜症狀的綜合.有的突然暴發衝動,甚至產生違法行為。如傷人、毀物、自傷、自殺、殺人等。

4、局限性發作:又叫單純性發作,表現為身體某一部分節律性抽動,持續數秒,意識清楚,若有癲癇放電擴展,可延致半身或全身。

病情檢查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1)腦電圖:除了病史、神經系統檢查外,腦電圖檢查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檢查方法,常能幫助定位、定性。

(2)影像學檢查:除了已查明的原發性癲癇和癲癇綜合徵無需神經影像學檢查以外,均應做此項檢查。應當指出:影像學檢查本身並不能診斷癲癇,目的是為了搞清病因病位以及進行病因治療和估計預後。

(3)血液化學檢查:如血糖血鈣血鎂藥物成分等。血糖、血鈣及血鎂濃度的高低是引起發作的重要條件。一方面這些因素的異常可能是引起癲癇發作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對一些伴有癲癇發作的疾病診斷提供依據,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性癲癇糖尿病癲癇等。而藥物成分測定的主要目的在於指導臨床用藥,包括選擇作用好的藥物、確定準確的劑量。

(4)尿液檢查:主要是針對一些遺傳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

病情防治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對於各種癲癇要儘量尋找病因,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不論是原發性癲癇或繼發性癲癇都要設法控制其發作,對於患兒心理、情緒和社會適應能力也要全面關心,提高生活質量。對於各種癲癇要儘量尋找病因,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不論是原發性癲癇或繼發性癲癇都要設法控制其發作,對於患兒心理、情緒和社會適應能力也要全面關心,提高生活質量。

(一)建立正常的心理狀態:癲癇是一種慢性病,病程長,而且發作的時間常常不可預測,社會上往往對癲癇產生某些偏見或歧視,這些因素往往會引起病兒情緒紊亂,表現為焦慮、退縮、孤獨或有攻擊性行為,易衝動,易激惹。還常表現有注意力缺陷,學習困難,社會交往異常等。患兒家長往往也有情緒障礙,反過來又可影響患兒。要使家庭、學校和社會對癲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克服對癲癇患兒的歧視,為患兒創造一個和諧、樂觀的環境。要教育患兒敢於正視現實,要有勇氣戰勝疾病,要認識到癲癇是可治之症,幫助患兒樹立自信、自立、自尊、自強的信念,克服自卑情緒,配合醫生的治療,使疾病早日康復。

(二)合理安排患兒生活:飲食與正常小兒相同,不需額外增加營養。飲食注意不要暴飲暴食,飲食過閒,一次大量飲水可能誘發發作。睡眠要充分,夜晚要按時睡眠,有些患兒睡眠不足可誘發發作。學齡兒童患癲癇只要發作不太頻繁可以參加學校學習,而且可以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可以上體育課,在發作沒有控制時不易參加攀登打鞦韆、騎腳踏車等運動。如發作以精神異常為主,而且可能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或破壞性活動時,在沒有控制發作時,則不易參加學校生活。關於預防接種,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但也有極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後引起神經系統病症。一般情況下,癲癇患兒可按時進行預防接種,但在小嬰兒如發作頻繁,則應推遲接種。7歲以上小兒,若癲癇未能控制,不再補種百日咳疫苗。若小兒在第一次預防接種後3天之內出現驚厥,則不要再次注射加強劑量。若第1次注射後7天之內出現腦病表現時,也不再進行第2次注射。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三)藥物治療:到目前為止,治療癲癇的最佳手段還是長期套用抗癲癇藥物,治療時注意以下問題:
1.儘量早期治療
2.根據發作類型選藥:各醫療單位有其自己的用藥習慣,不必強求一致。
3.用藥劑量要個體化
4.給藥間隔根據藥物半衰期而定
5.儘量採用單藥治療
6.療程要長,減藥過程要慢:服藥時間越長,復發的可能性越小。一般在停止發作以後繼續服藥2—4年,然後經過1—2年的減藥過程,再最後停藥。若停藥正遇青春期,最好延長用藥至青春期以後。各種發作類型,療程也不一樣。單純失神小發作在停止發作後1—2年,腦電圖正常既可逐漸減藥。複雜部分性發作療程要長,在控制發作後繼續用藥4年。肌陣性發作、失張力發作在控制發作後,繼續用藥3—4年。急性病後(腦炎、腦挫傷)的癲癇,療程可縮短,發作停止後1—2年即可逐漸減量。

(四)分離型腦起搏器治療:

分離型腦起搏器是目前治療小兒癲癇最新的方法,分離型腦起搏器又稱經顱磁電刺激術(Transcranialmagneticelectricstimulation,TMES)由孫國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可在體外充電的腦起搏器,科技成果通過專家論證和鑑定,給予高度評價,建議臨床推廣套用,目前已在威海國安醫院臨床套用。分離型腦起搏器(TMES)由內電極、外電極、導線和脈衝發生儀四部分組成。一、內電極(磁場電極)內電極由極強的磁性材料組成,通過頭皮微創切口在顱骨上打磨一個空間植入其內,直徑6-11mm,高度(h)根據顱骨厚度不同一般3-7mm不等,數量(M)根據頭顱面積計算一般植入5-12個不等。內電極有兩個功能1、導電正常人體顱骨皮質含鈣量高電阻值大,外加電流很難導入顱內,植入內電極之後皮質去除電阻減少,外加電流容易通過。2、實現經顱磁刺激內電極磁場強度約為1000-4000GS,這樣多個磁場內電極的合理分布,使整個頭顱的任何部位都充滿磁場,全面實現經顱磁刺激。二、外電極外電極不在體內,需要治療時固定在頭皮上,頭皮本身就是導體,這樣外電極通過頭皮與內電極相連,把脈衝發生儀發出的脈衝電通過導線→外電極→頭皮→內電極→顱內,實現經顱電刺激。三、導線導線一端聯接脈衝發生儀輸出端,一端連線外電極。四、脈衝發生儀脈衝發生儀能發放一定強度和頻率的脈衝電,強度和頻率根據其病情需要可調。
分離型腦起搏器(TMES)具備經顱磁刺激和經顱電刺激兩大功能。
一、經顱磁刺激將如此大劑量的磁直接作用於人體頭顱從而治療癲癇帕金森肌張力障礙等疾病在醫學領域TMES首開先河,屬重大發明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磁為什麼能治療這類疾病它的作用機理是什麼?這是一門新的學向,許多機理尚不清楚,需要我們多學科合作共同努力認真探索。TMES發明人孫國安教授對此有許多新的見解提出來供大家討論。癲癇是由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所引起的,多年來人們發明了許多抗癲癇藥物和開顱手術治療癲癇病,但都解決不了異常放電的電流,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癲癇病。20多年前,孫國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減弱異常電流的構想,用什麼?用磁!這是TMES發明的初衷。在致癇因素作用下神經細胞過度興奮,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電荷外流到細胞間質,形成異常電流,從而電壓升高,腦電波幅增高,腦電頻率變慢。正常腦電頻率是8-13次/秒,癲癇病人變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腦電頻率變為8-13次/秒,成為治療癲癇病的關鍵,需要腦起搏器來增快腦電頻率。磁場本身就是一個起搏器,它起搏的過程是:在磁場力(洛侖茲力)作用下,大腦(大腦是容積導體)中的電荷由直線方向運動變為切線方向移動,這樣電流分流了→電流↓→電壓↓→波幅↓→頻率↑。因而TMES最早用於治療癲癇病取得成功。在治療癲癇病的過程中發現對帕金森、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等也有很好的療效,這是為什麼呢?孫國安教授對這一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他認為人體生理功能的實現由錐體系和錐體外系兩個系統共同完成,它們不斷發出有規律的電信號,一個管運動,一個管協調,錐體系電信號過強出現慢波,臨床上就會出現癲癇發作,椎體外系,電信號過強出現慢波,臨床就會發生帕金森、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等表現。這一見解得到臨床驗證,證明是正確的。磁場能夠通用抑制電流使慢波變為快波,所有能夠有效治療帕金森、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等錐體外系疾病。磁場除了能夠消除大腦異常電流外,對人體組織還有什麼作用呢?國內外許多醫學家研究還發現磁場對人體有如下良好作用:1.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對過度興奮的神經細胞有抑制作用,對紊亂的神經細胞有整合作用,對缺氧受損的神經細胞有修復作用,對功能低下的神經細胞有激活喚醒作用。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還發現磁場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長人的壽命。2.對血液血管的作用,磁場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體積增大,血紅蛋白攜帶氧的能力增加,糾正人體缺氧。血液流經磁場時,血液被磁化,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增加,相互之間排斥力增加,減少了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磁場使毛細血管擴張,管徑變大,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下降,血脂下降,血壓下降。3.對其他方面的作用,磁場能促使心臟血管擴張,改善心臟血液循環,提高供血能力,能預防和治療心絞痛、冠心病,對內分泌系統有調理作用,增加免疫力。二、經顱電刺激:TMES內電極的安裝,去掉了顱骨皮質,電阻減小50—70%,外加電流很容易通過,其正負兩個外電極分別作用於左右兩顳葉下部,這樣脈衝發生儀發出的脈衝電流就能遍及整個大腦,治療作用較DBS的局部電刺激更廣泛,效果更好。外用的脈衝電通過超強抑制消除慢波,使腦電頻率恢復正常,從而治療疾病,我們稱之為電場調頻。

(五)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癲癇持續狀態指的是一次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連續多次發作,發作期間意識不恢復者。是神經系統常見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時控制,其後果嚴重,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腦損害後遺症。如遇上述情況要及時送醫院,快速控制抽搐發作,維持生命功能,預防控制併發症,特別注意處理腦水腫酸中毒呼吸循環衰竭及高熱等。發作停止後應長期抗癲癇治療。

小兒癲癇的危害

1、癲癇的突然發作會導致嚴重的外傷。
2、心理障礙,疾病的反覆發作給患兒造成諸多不便和收到限制,精神心理受到很大傷害,患兒緊張、焦慮、對發作很恐懼,怕發作時傷害身體,被人恥笑,不敢獨自去公共場所,又怕長期服藥使自己變傻,同時社會上的恥視和偏見,認為癲癇患兒低人一等。如果家長、老師、同學再不理解,更覺得沒有出路、灰心喪氣,甚至產生厭世輕生的念頭。
3、反覆發作導致患兒智力、運動發育顯著落後,出現表情呆滯、淡漠、不會笑、不認人、不會注視。之後,豎頭、坐、站、行走等功能均受影響,語言發育落後。
4、影響家庭生活。家長在孩子診斷癲癇後往往產生焦慮、緊張、抑鬱情緒,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造成患兒父母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了患兒的家庭生活質量。

治療原則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癲癇的治療原則是以早為宜。小量開始、規律服藥、療程要長。藥物種類或劑量的增減均應循序漸進,否則,可能引起藥物過量或癲癇發作。

通常抗癲癇藥需用至未次發作後2~4年,其中包括l~2年的逐漸減量過程。為了掌握最佳用量及判斷療效,可定期做藥物血濃度監測,以指導治療。

抗癲癇藥一般均有副作用,如嗜睡或興奮,共濟失調及智慧型減弱等。也可引起血液、肝腎功能的異常。但一般說來,藥物反應是輕微且可逆的,亦不是必然生的。只要加以注意,長期服用抗癲癇藥還是安全可靠的。

家庭護理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首先,如果孩子患了癲癇,家人不要過分緊張,因為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約80%的患兒通過治療可以讓病情得到控制,其中50%的患兒治療停藥後可終身不發作。
1.不可擅自停藥
癲癇病程長,需長時期用藥治療。許多家長怕長期用藥對患兒身體有損害,一見病情緩解,就自行停藥,結果導致病情反覆、加重。其實治療癲癇的藥物並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如不繼續治療,不僅會發作更頻繁,還會嚴重損害高級神經精神功能,出現智力、運動障礙或情感異常等。
2.定期複查
患兒用藥期間,需定期到醫院複查,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
3.合理安排生活
合理安排患兒的生活、學習,保證充分的休息,飲食不過量,飲水勿過多,避免睡眠不足及情緒波動。飲食上要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忌辛辣、咖啡及海鮮發物。
4.注意安全
患兒在服藥期間不能單獨外出,以防止交通事故發生。注意患兒安全,禁止單獨游泳及攀高,防止墜床或摔傷。發作時禁止強行服藥或進水、進食,避免用強力阻止患兒抽動,以免發生骨折和其他意外。5.避免誘因
家長要留心觀察,摸索規律,注意避免促成患兒發作的原因,如過度疲勞、情緒激動、睡眠不足、進食過量、高聲、強光、感冒等。尤其是幼兒,高熱抽風的小兒轉為癲癇患兒的比例大致為25%。因此,孩子出現高熱應及時就診進行相應的治療。

發作急救

a. 不必制止患兒的發作或按壓患兒的四肢。
b. 患兒發作的時候,要有專人守護,應立即用一雙筷子纏上布塞入上下牙之間,以防止咬舌致傷;解開上衣,將頭部轉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必要時要及時將分泌物吸出。對於戴眼鏡的患兒,要立即將眼鏡摘下。
c. 驚厥後要努力使患兒放鬆、鎮靜.
d. 大多數患兒可在短時間內完全清醒,如抽搐不斷,或15分鐘後仍未清醒,呼吸困難或身體受傷,則要撥打999急救電話尋求醫生的幫助。

注意事項

癲癇病病程長,除長時間持續性抽搐發作的病兒需住院治療護理外,其他情況可不必住院,但家長在家要嚴格執行醫生的治療方案。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千萬不可擅自減藥、停藥,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會變傻,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不好好治療,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有的病兒突然停用了抗癲癰藥,可引起癲癰持續狀態,對病兒極為不利。家長應和醫生共同做好病兒的心理護理,講清癲癇病的性質、治療目的和方法,強調按時、定量服藥,定期檢查的重要性,鼓勵病兒接受長期治療。

家庭備藥

小兒癲癇小兒癲癇
癲癇病人的家庭一般應備足經常服用的藥物。除此之外,應備一些臨時可以很快發揮作用,又使用方便的抗癇劑,以備突然發作或發作較頻時之用。

目前生產的使用方便,又能快速發揮抗癇作用的藥要數安定灌腸劑。其次癲健安栓劑也可備做突然發作之用,具有使用方便、發揮作用快的特點

另外,苯巴比妥鈉針劑肌肉注射也比較方便,藥物吸收也較快。以上藥物,每一個癲癇病人家庭都應適當備有一些,以便應急之用。

輔助檢查

1、詳細的全身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
2、首先應作腦電圖檢查,如常規腦電圖陰性,必要時作誘發試驗和24小時動態腦電圖
3、為了解腦部致癲癇病因可作CT、MRI及TCD等檢查。
4、為了進一步診斷或鑑別診斷,可根據病情查血生化(糖、鈣、磷及電解質等),腦脊液,肝、腎功能,染色體及各種遺傳代謝病的檢測。

正確急救方法

1、限制發作,在癲癇患者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或試圖使患者抽搐的肢體恢復平直,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等損傷。

2、移動患者,當癲癇患者突然發作倒地時,應先移開患者周圍可能造成傷害的東西,但不能移動患者,除非患者處於危險之中。

3、往患者口中塞入任何東西,有些人為防止患者咬傷舌頭而強行往患者口中塞入木筷、勺子等。這樣有可能導致患者牙齒斷裂、鬆動,如果患者佩戴假牙,強行撬開病人緊閉的嘴還可能導致假牙脫落而誤入呼吸道。

4、用涼水潑,按人中,用針刺。有些人看到病人發作以為用涼水潑可以使其清醒,但涼水的刺激可能導致患者的症狀要更加嚴重。

小兒癲癇病分型診斷

具體小兒癲癇病分型診斷內容如下:

第一,病史

確切的病史是獲得兒童癲癇病分型診斷的關鍵,因而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多數情況下,醫生看不到兒童癲癇患者發作時的情況,因此醫生一定要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儘量將病史提供得詳盡、客觀、正確。病史包括現病史、個人史、過往史和家族史等內容。

第二,腦電圖

發作期腦電圖是最有價值的一項輔助檢查。兒童癲癇在發作時,均伴有腦部癇樣放電,在腦電圖上出現棘波、尖波、棘慢波及多棘慢波。但由於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常規頭皮腦電圖,不一定都能記錄到,所以臨床上兒童癲癇病分型診斷不能單依據腦電圖,而一定要結合病史、體徵和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腦電圖即便呈陰性,也不能否認兒童癲癇,當沒有臨床表現而腦電圖呈陽性者也是不能確診的。只要臨床表現是典型的,一般都可予以確診,同時留意加強對腦電圖的檢查。

第三,影像學檢查

如CT、MRI,這是兒童癲癇的兒童癲癇病分型診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第四,排除其他發作性疾患

1、癔病:臨床症狀與兒童癲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癔病性抽搐發作時,意識清楚或朦朧,發作形式多變,往往有號哭或喊叫,面色潮紅,瞳孔正常,一般自傷、失禁,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較長,發作多與精神因素有關。
2、暈厥:發作時以意識障礙為主症,很少在臥位,尤其在睡眠中發作,發作過程較緩慢,在意識喪失前常有頭昏、眼前發黑、腹部不適及心慌等症狀,暈厥時常有面色蒼白、血壓降低。兒童癲癇病分型診斷,意識喪失時很少伴抽搐,平臥後意識很快恢復。
3、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IA):呈發作性的局限性抽搐、肢體癱瘓、意識障礙或猝倒,應與部分性癲癇及失神發作相鑑別。TIA通常發病年齡較大,常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增高等心血管性疾病,腦電圖多無癇性發作波。
4、發作性低血糖:可見意識障礙、精神症狀,極似複雜部分性發作。但發作多在清晨,持續時間較長,發作時血糖降低,腦電圖呈瀰漫性慢波,口服或靜注葡萄糖可迅速緩解 。

疾病飲食

1、小兒癲癇患兒要有充足的蛋白食物,應該讓兒童多吃些雞蛋、瘦肉、牛奶豆製品等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促進小兒神經系統的發育,促進兒童記憶力與思維能力的增長與發揮從而更好的輔助小兒癲癇的治療。
2、要增加維生素e的攝入,維生系e有抑制腦組織的氧化作用,即抗氧化作用。而且可以清除人體內有毒性的自由基,同時它還是一種膜穩定劑。可以防止腦細胞的滲透性增高,起到預防抽搐發作的作用。因些多給兒童吃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胡蘿蔔、芝麻油、花生油、雞蛋、豆芽海藻、貝類、等。
3、要補充合鈣質的食物,兒童多次發生煽癰,常可引起低血鈣的發生。因此平常飲食中應適當增加含鈣的食物。鈣可以抑制腦神經的異常興奮,使之保持止常狀態,有利於疾病治療。含鈣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芝麻醬、骨頭湯、蝦皮、排骨、酥魚豆及豆製品等。
4、小兒癲癇患兒的食物要鹽少,且不適合多喝水,刺激間腦可引起小兒癲癇發作,而間腦是體內水分的調節中樞。如果大量飲水,則會加重腦的負擔,導致小兒癲癇發作。而吃過鹹的食物,攝入大量的鈉同樣也會導致患者小兒癲癇病發作。
5、小兒癲癇患者在平時要飲食有節,克服偏食、異食、暴飲、暴食、飢餓等不良習慣,飲食過量往往可以誘發小兒癲癇發作。小兒癲癇患者應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限制鉀的攝入量,含鉀鹽底的食物有油菜心、小紅蘿蔔、白蘿蔔、芹菜、南瓜、番茄、茄子、蔥頭、絲瓜、西葫蘆、葡萄、鳳梨等,增加鎂的攝入量,小米、紅小豆、黃豆、豆腐乾、綠色蔬菜、芹菜、牛肝、雞肉等食物含鎂量高。小兒癲癇患者不宜多吃含鋅高的食物,如牡蠣、胰臟、肝臟、血、瘦肉、蛋、粗糧、核桃、花生、西瓜子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