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永河鎮位於紅安縣東南部,地處鄂豫之交。東連七里坪鎮,南接城關鎮,西鄰大悟縣,東靠天台林區與河南新縣。總面積167.2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區。主要山峰有老君山、金牛山、陽台山、鷹架山、龍王山等。轄36個村民委員會,273個村民小組,12676戶,45057人。境內有小水庫50座,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花生,還種植板粟、綠茶、烏柏等,該鎮所產“介靈綠茶”曾獲黃岡地區優質獎。工業主要有機械、礦山、麵粉加工、建築等門類。有鎮辦、村辦、聯辦、個體辦等形式企業30多家。2005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841元。永河鎮下轄36村1場,265個村民小組,2007年有12826戶,52670人。鎮人民政府設在永家河。全鎮有中學兩所,教職工140人,學生3200人;國小34所,教職工320人,學生4805人;幼稚園2000年,入園兒童100%人。全鎮100%的村興建了水泥公路。永河鎮政府駐永河,人口52381人,面積167平方千米。轄36個村委會:熊河、秦垸、石堰、山背、金橋、鄧橋、方劉沖、蜘蛛店、曾家、西張家、陳樓、塗垸、龍橋、花園、祝樓、水口、雙河、鄢家、張寨、高山、新店、王沖、鄒集、金垸、山台、鄧垸、徐榨、何田、滾河、毛畈、傅沖、石咀、新廟、陳河、大學、礦山。
經濟發展
永河鎮主要生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芝麻、香菇等農作物。建有尾斗山、曹河兩座水庫,總容量113898萬立方米。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3.2億元,財政收入6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36元。有曹河龍鑫鞋廠、永佳河農業科技園、紅磚廠等多個鎮辦、村辦企業。在市場經濟的主導下,該鎮有1千多名鈑金工在全國大中城市闖市場,其中已擁有100萬以上資產的業主有15人。永河鎮礦藏豐富,經勘察該鎮操家崗、鷺鷥林兩地儲有3千萬噸蛇紋大理石。土特產有白酒、豆製品等。在紅安境內流傳有:“永河皮子曹河酒,程大村的油麵峰山藕”之贊語。九十年代初,該鎮實行科技助農、科技致富政策、引進板栗種植技術,永河鎮栽培板栗1.2萬畝。1997年永河鎮從上海引進蘑菇生產項目、投資32萬元新建1.5萬平方米的試種基地,1998年擴大到2.8萬平方米,獲得投入與產出1:1的經濟效益。1999年採取“政府搭台、農民唱戲,股份經營、社會籌資、幹部帶頭,部門支持”的辦法,規模猛增到28萬平方米,巨大飛躍帶動了快速裂變,此後四年翻三番,2001年56萬平方米,2002年120萬平方米,2003年8月總規模達到240萬平方米,永河搭建菇棚2300多個,建立生產基地28個,參與菇業生產經營的菇農達到3600多戶,形成了10萬平方米的周灣蘑菇科技示範園區,10公里長的兩大蘑菇走廊,各50萬平方米的三大蘑菇板塊,興起了基地十農戶的大發展強勢。快速裂變促進了產業化發展。政府主導推動企業運作,2000年組建了武漢市康之源菇業有限公司,壯大成為菇業騰飛的龍頭企業。新建了年產100萬瓶的菌種廠和年產4000噸的蘑菇加工廠兩個股份制實體。2002年生產鮮菇12800噸,加工鹽水菇、保鮮菇4000噸、實現種植、加工總產值5600萬元,創純利1780萬元,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特色產業。
永河鎮香菇種植面積達到400萬平方米,預計全年產鮮菇4.5萬噸,實現種植總產值1.2億元,創純利潤5000餘萬元。省內外14家行銷商,自營或聯手鎮內4家公司,11個加工廠和8家行銷大戶,形成了龐大的購銷網路,並顯現出新的特點:內外聯手收購,鮮銷加工並舉;運輸陸空並進,鮮菇直銷出口;分級優質優價,購銷市場火爆;現采現賣現錢,菇農增產增收。全鎮出現了一大批一年賺2萬元以上的蘑菇大棚,賺十幾萬元以上的蘑菇大戶。蘑菇產業的發展顯示了巨大的帶動效應:帶動了10多種農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連過去不被人重視的塘泥、牛糞、茅草也得到充分利用;帶動了富餘勞動力就業,一年進菇棚打工的勞力達到12萬人次,連一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做些剪菇柄的手工活一天能刨上15塊錢左右;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搞活了全鎮1000餘台大、小運輸車輛,圍繞菇業服務的各種專業戶上千戶,全鎮蘑菇生產帶動的經濟效益達到1650萬元。
鄉鎮建設
農業結構調整永河鎮加快"四個一萬畝"基地建設步伐。苗木花卉基地以花木公司、苗圃為依託,20公頃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已經產生效益,13.33公頃的高效農業園已經形成。66.67公頃的遼河楊、銀杏基地遍布全鎮多個行政村;林果基地步入實施,並在清豐、聯豐、由游、賽山、土橋、春和等村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林。果、茶、特野菜、冷食瓜果、食用菌等生產基地;以嚴東湖為依託的400公頃螃蟹水產養殖基地形成,提高養殖業的檔次。二是農業基地和項目建設已具雛形。全面啟動土橋農業科技示範園、嚴東湖400公頃螃蟹養殖、20公頃青蝦養殖、獅子峰水庫匙吻鱘養殖、聯豐村蔬菜骨架大棚、張培燎農家樂休閒農莊、汾陽郭氏生態林業有公司以及廟湖旅遊休閒觀光農業園等農業開發項目,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三是積極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動農網改造工程。完成水利工程上石方建設,清淤整修溝渠38公里,新挖蓄水塘30口,維修塘堰66口,維修機站58合套;總計1960千瓦。成立領導專班及工作專班,認真組織實施農網改造工程,全鎮農網改網線已全部鋪通,近99%的農戶已提交(居民用電申請書),近三分之二的村已拉桿和拉線到戶。四是積極推動農村稅費改革。改革後的農民負擔與1999年農民政策內六項負擔比較,減幅達20%以上,且不高於1997年和2001年負擔水平,每畝負擔的農業稅及附加均低於100元。
企業改制
十五家企業實行了改制,改制面達到了85%,通過改制、企業的經營管理得到7加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鎮政府制定了各項優惠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本著集體增積累、國家增稅收。政府增財源、職工增收入、經營者增益的原則,以資產重組為重重點,盤活現有資產存量,發展規模民營企業,對規模以上企業實行重跟蹤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招商引資
為了加快招引資的步伐,鎮政府先後制定了有關招商引資、引稅的獎勵機制,同時著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了軟、硬環境的治理力度,使招商引資工作引得進。站得穩、發展快。引進廟湖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該項目一期工程征地35刀6公頃,首期投資1600萬元,總投資8600萬元。二期工程還將征地13.33公頃,將投人資金1.2億元。三年來,先後引進了武漢科菱門窗公司、武漢經緯液化氣船運公司、花山磚瓦場新技術改造、土橋加油站、武漢三源特種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洪山都市生態林業示範園、螃蟹養養殖和林果開發等項目。民生石油公司已投入資金3.6億元,已進入試運營階段。
歷史沿革
永河鎮在革命戰爭年代,永河鎮誕生了金世柏、羅厚福、黎錫福、熊應堂等一批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還走出楊炳、李金德、黃宏儒、陳行庚、金昭典等一批高級知識分子,以及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幹部。楊炳同志在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工作期間,著有《馬克思,恩格斯論文藝和美學》、《農民問題及其它》等重要著作。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永河鎮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盛產彌猴桃、山渣、珍珠花菜、中藥材、菸葉等土特產。其中“永河小吊酒”更具特色,農家用糯米、高粱等糧食進行發酵,經過多道工序後再用蒸桶蒸煮,待醇香的米酒從小出管緩緩流出,品嘗一口,芳香四射且回味長久。“永河小吊酒”在全縣境內,以及周邊河南,大悟縣鄉村享有盛名。永河鎮文化生活頗為豐富,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前後,眾多村戶便自發組織龍燈舞隊到四鄉演出。在眾多民間藝術形式中,熊河村的民間舞蹈《熊河高蹺》(又稱“武蹺”)獨樹一幟。它由六名女子踩著6尺高的文蹺、6名男子踩著2.5尺高的武蹺,其中一男子裝扮成老醜婆進行表演。武蹺表演技巧性高,有“疊羅漢”、“朝天一柱香”、“童子拜觀音”、“空轉”、“顫蹺”和“撲地滾翻”等多種高難動作。1988年,省舞蹈集成編輯部來紅安對其進行錄相,並收入省民舞集成卷。1990年,該舞蹈編寫劇本被省文化廳評為二等獎。在紅安縣舉辦的三次民間藝術節中,《熊河高蹺》均被評為表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