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日本在甲午戰爭勝利之後,中國成為它的主要侵略目標。而這與同樣圖謀中國的沙皇俄國形成了尖銳的衝突,在俄國、法國和德國的直接干涉下,強迫新興的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以當時日本的實力,根本無法同這三個列強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協,俄國逼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一事,已令日本懷恨在心,1898年,清帝國與俄國簽訂了旅順、大連租借條約,將旅大地區租給俄國25年。俄國還積極向朝鮮半島擴張。朝鮮向來是日本與亞洲大陸交流的跳板,朝鮮若為俄國所控制,不但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將化為泡影,甚至日本本土亦不免為俄國所侵擾。日俄兩國關係日益惡化。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戰勝的日本依靠獲得的巨額戰爭賠款,國力和野心大增,立刻展開一個十年海軍擴充計畫。在另外一方面,俄國亦自1898年起積極擴充海軍的實力,在法國的協助之下,於聖彼得堡(St.Peterburg)的造船廠中建造新型戰列艦,企圖在1904年使其海軍實力成為僅次於英、法二國的第三海軍大國。1902年英國為制衡俄國在東亞的擴張,與日本簽訂英日同盟條約,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地位,同時也加深了日本以戰爭解決日俄爭端的決心。
日本經過近10年的準備,與它的“老對頭”俄國展開拚死一搏——1904年2月8日夜,日海軍魚雷艇隊襲擊了駐泊旅順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了。日俄兩國交鋒,日本並無必勝的把握,其戰略構想乃是利用駐中國東北俄軍與歐俄本土補給線遙遠,想趁俄軍未能調集大軍東來增援之前,傾全國之兵擊潰遠東俄軍,打擊俄國士氣,再利用國際列強的調停,逼和俄國,以確保日本的利益。
在俄國軍方,也猜想得到日本的此一戰略,雙方也都知道此一戰略的關鍵在於日軍能否安全地橫渡日本海,在朝鮮海岸或是中國東北登入。1903年,俄國太平洋艦隊參謀長衛特捷夫特(VilgelmVitgeft)曾揚言,俄國太平洋艦隊絕對不會被日本艦隊所擊敗,而日軍想在朝鮮或黃海海岸登入更是絕無機會。
戰爭情況
戰爭概況
對馬海戰(俄語:Цусимскоесражение日本語:にほんかいかいせん日本海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稱日露戰爭)中兩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所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俄國海軍中將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
1905年,從波羅的海起程,經過了3萬公里的航行,進入對馬海峽的俄羅斯第二艦隊(第一艦隊在1904年被日軍偷襲,剩下的龜縮在海參崴)在對馬海峽被日海軍伏擊,38艘俄國戰艦被擊沉21艘,被俘9艘,損失艦艇共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軍僅損失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7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戰前訓練中消耗了超過一半的彈藥,還真達到了“每發必中”的效果。
戰爭歷程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根據俄國艦隊補給供應情況,斷定俄國艦隊將通過對馬海峽直接前往海參崴。
1905年5月20日東鄉下令,全艦隊進入戰位,等待著俄國艦隊的到來。
1905年5月25日,俄國艦隊從台灣附近出發,26日到達上海附近,27日清晨進入對馬海峽,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
27日清晨2時45分,日本輔助巡洋艦“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
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1小時後日本艦隊開始尾隨俄國艦隊前進,在中午11時15分雙方進行了試探性的交火,其他整個上午日本艦隊都像幽靈一樣始終伴隨著俄國艦隊,給俄國官兵帶來極大精神壓力,本已不高的士氣更顯低落。
中午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變陣形,以利戰鬥,命令第一、第二分隊加速到11節,行駛到另一個縱隊前面,由於沒有同時下令另一縱隊減速,整個俄國艦隊的陣形陷入混亂。
下午1時30分,日、俄雙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國艦隊尚未把混亂的陣形恢復。
1時55分,東鄉平八郎模仿特拉法爾加海戰時的納爾遜,發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信號,
下午2時5分,為獲得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
2時8分,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向日本艦隊開火,
2時11分,完成轉向的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艦”發炮還擊,雙方主力艦在6000米距離內開始炮戰,對馬海戰正式開始。
日本艦隊利用16分鐘時間完成“U”型(“α”型)轉向後,漸次採用搶占T字橫頭的戰術穿過俄國艦隊,向俄國先頭戰艦攻擊。在日本艦隊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曾打傷了日本兩艘裝甲巡洋艦“出雲”、“淺間”,但在轉向完成後,日本艦隊利用其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彈藥威力方面的優勢,漸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
下午2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
俄國第二分隊的旗艦“奧斯利亞比亞”遭到6艘日本軍艦的集中轟擊,遭到重創,下午3時30分左右沉沒,全艦900名官兵倖存300餘人。此後,失去統一指揮的戰列艦“亞歷山大三世”、“博羅季諾”、“鷹”、“西索依-維利基”也先後被重創。
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下午2時45分開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戰隊和俄國巡洋艦分隊之間展開。戰鬥中,日本3艘巡洋艦被重創,俄國數艘輔助船發生火災。
至下午4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由於雙方艦隊在煙霧中經常失去接觸,航線混亂,雙方開始了混戰。
4時45分,日本第五、六戰隊投入戰鬥,不久,俄國巡洋艦“斯維特拉娜”號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頑強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並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音羽”),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自行鑿沉。“奧列格”、“阿芙樂爾”、“珍珠”及其他幾艘驅逐艦、輔助船,向北突圍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賓。
雙方的主力艦在4時45分、5時30分曾兩次相遇,但俄國戰艦都受了重創,無法發起有力的攻擊,結果3艘戰列艦相繼被擊沉。晚7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鐘後,“博羅季諾”號彈藥庫被日本“富士”號擊中,彈藥庫被摧毀,並引起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全艦官兵僅1人獲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擊,俄國驅逐艦“狂暴”號冒險靠近旗艦,接走艦上傷員,其中包括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7時20分,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將“蘇沃羅夫公爵”號最終擊沉,全艦倖存20人。
晚7時30分,日本所有重型艦隻撤出戰場,準備用魚雷艇和驅逐艦發起夜間攻擊,白天戰鬥告一段落。
晚7時30分至次日凌晨5時,日方21艘驅逐艦、37艘魚雷艇向殘餘的俄國艦隻發起魚雷攻擊,俄國第三分隊因接受過反魚雷進攻訓練,因而大都倖存下來。而第二分隊的艦隻大部被擊沉,“西索伊-維利基”、“海軍上將納西莫夫”、“納瓦林”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在艦艏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的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於凌晨5時由艦員自行鑿沉。
28日清晨5時過後,殘餘的俄國艦隊緩緩地朝海參崴方向行駛,但在上午9時,再次被日本艦隊包圍,遭到日艦猛烈的炮擊,擔任俄國艦隊司令的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決定投降。
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謝尼亞文”“鷹”等4艘戰列艦投降,而日本艦隊在看到俄方投降信號後,依然進行不人道的炮擊,直到聯合艦隊的總參謀秋山真之中佐告訴東鄉俄艦隊已投降。“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號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將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號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擱淺,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別逃往上海、馬尼拉等中立國港口,最終逃回海參崴的只有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另2艘驅逐艦。對馬海戰至此結束。
主要事件
突擊旅順港
在日俄戰爭之前,俄國太平洋艦隊在旅順及海參崴的基地與日本海軍戰力比較來看,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但日本海軍又要擔任登入部隊的掩護任務,情勢對日本海軍較為不利。面對此一形勢,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決定突擊俄國艦隊大本營----旅順,以削弱俄艦隊實力,並全力封鎖旅順,使俄軍主力艦隊不能阻撓日軍登入。1904年2月,日本明治天皇決定對俄國作戰。2月6日,齊聚於佐世保海軍基地的日本聯合艦隊起錨航向旅順。2月8日晚,9艘日本魚雷艇潛入旅港區,展開突擊。當夜俄軍高級將領都上岸參加艦隊司令史塔克(Stark)所舉辦的舞會,而且俄軍普遍輕敵,認為日本絕對不敢與俄國開戰,所以港口航道連防雷網都未架設,各艦也都未實施燈火管制,艦上燈火輝煌。當夜旅順港內的情況對日本突擊隊而言非常有利,可是日軍所得的戰果卻是乏善可陳,日軍一共發射了18枚魚雷,重創俄戰艦太子號(Tsessarevich),並使列特維贊號(Retvizan)以及智神號(Pallada)巡洋艦擱淺,可是俄軍很快地就將這三艘艦隻修復。
2月9日,日本第四戰隊司令瓜生外吉率領艦隊擊沉部署於朝鮮仁川港的俄軍巡洋艦一艘,順利掩護日軍2500人登入上岸。同日,東鄉平八郎率領的聯合艦隊主力艦隊抵達旅順,並實施岸轟,不過效果不大。雖然俄國艦隊實力並未受到重創,但卻龜縮在旅順基地內,任由日本橫行。開戰當天,日本新購進的日進號及春日號兩艘裝甲巡洋艦也加入了日本海軍服役的行列。
封鎖旅順港
日本在策劃這場戰爭時,就已考慮到要想打贏,必須掌握黃海的制海權,確保海上交通線的順暢,為此必須殲滅以旅順為基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因此,開戰之後俄國海軍的精華——太平洋艦隊被日本聯合艦隊封鎖在旅順港內,雙方在一系列封鎖與反封鎖的戰鬥中互有損傷。初期的俄國艦隊尚屬主動,在日本人企圖封鎖港口時還能主動出擊。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駛達中國旅順港,偷襲了駐在旅順港的俄國太平洋艦隊,使俄國艦隊受到重創。其後,日本聯合艦隊又封鎖了旅順港,把俄國艦隊封鎖在旅順港內,使其行動不了。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用的是“沉船堵港”辦法,對旅順口進行就地封鎖。其後,東鄉司令官又讓日軍在旅順口外布設了水雷。俄國太平洋艦隊旗艦就是觸上水雷沉沒的。俄國艦隊以牙還牙,也用水雷戰爭對付日軍,日本聯合艦隊的兩艘主力戰列艦也觸雷沉沒。
同年4月13日,俄方遭到開戰以來最大的挫折——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Petropavlovsk)被日方布設的水雷炸沉,新上任不久,公認為俄國海軍最出色的將領馬卡洛夫海軍中將(StepanOsipovitchMakarov)隨艦同沉。他的死對於俄方來說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損失,從此俄太平洋艦隊官兵的士氣一落千丈,不想也不敢再同日本人在大海上戰鬥了。繼任的艦隊指揮官認為前途渺茫,下令艦隊龜縮在港內。而日本陸軍在海軍的掩護下在遼東半島成功登入,開始在陸上包圍旅順。為了避免艦隊覆沒在港內,在新上任的艦隊司令維佐弗特少將(WillhelmVitgeft)指揮下,俄太平洋艦隊試圖於6月23日突圍,但在日本艦隊早有準備的阻截下又退回港內。至月底,日本陸上圍攻部隊的炮火已達港口,維佐弗特又試圖向海參崴(俄稱符拉迪沃斯托克)突圍。8月10日,突圍的俄艦隊在黃海海面遭遇東鄉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的攔截,爆發了黃海海戰,戰鬥中維佐弗特被擊斃,大
多數俄艦又被逐回旅順港,隨後駐泊于海參崴的俄太平洋艦隊剩餘艦隻又被日本海軍攔截。經此一戰,俄國太平洋艦隊徹底喪失了攻擊精神,對突破日本海軍的封鎖再也不報希望,如同克里米亞戰爭時期,艦上的水兵被補充到陸上防禦部隊中,大炮從戰艦上拆下,被安裝到岸上的要塞和工事裡。俄國太平洋艦隊成了一隻泊在港里的空殼,已經不能對日本本土和海上運輸線造成任何威脅,日本人毫無疑問完全掌握了黃海的制海權。開戰之初尚且盲目樂觀的俄國,終於感覺到了勒在脖子上的東瀛絞索越勒越緊的滋味。
遠東的俄軍戰況膠著,而帝俄陸軍因西伯利亞鐵路的運輸量有限,由歐俄增援的速度很慢,加上將領的無能,一直未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而寒冬將降臨,在中國東北作戰更是苦不堪言。但在日軍方面,與俄國相較,日軍雖節節獲勝,但傷亡率很高,尤其是旅順的攻擊戰,陸軍乃木希典大將所指揮的第三軍幾乎是踏過戰死同袍屍體所填滿的戰壕才攻下旅順的。另外日軍的困擾是一直未能截獲俄艦主力,給予迎頭痛擊。假如戰局長期地拖延下去,日軍的經濟必定會被拖垮崩潰,所以日軍急切地希望能給予俄軍一次重擊,以便早日結束戰局。1904年6月20日,由於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拙劣表現與困守旅順的窘境,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派遣歐俄地區的俄艦增援。
19世紀時俄國曾因英國的壓力而在倫敦條約中允諾:俄國黑海艦隊不得通過達達尼爾海峽與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地中海。也就是說,俄國黑海艦隊完全是一支防衛艦隊,除了巡弋內陸深處的黑海之外,絲毫沒有其他作用,所以俄國唯一可用的海軍部隊,只有波羅的海艦隊。沙皇決定派遣歐俄艦隊援之後,將原太平洋艦隊改稱為第一太平洋艦隊,而賦予東援艦隊為第二太平洋艦隊,並命羅茲德文斯基中將(ZinoviPrtrovichRozhestvensky)為第二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擺在羅茲德斯文斯基中將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沙皇政府官僚習氣嚴重,申請補給品要經過許多道程式,令人不勝其擾,更令人憂心的是,第二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艇波羅地諾級(Borodino)戰艦還有3艘尚未完工,眼看著遠東的俄國艦隊困守旅順,軍情急如星火,可是帝俄官僚仍不改期一貫態度,時間一天一天的拖下去。另外由於俄國海軍精練的官兵大多都在遠東,於是羅茲德斯文斯基不得不徵召退伍軍人與從未見過大海的農民充當水手,重新訓練,這對於整體戰力有很大的影響。1904.9.10.全部總計五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三號艦和四號艦----蘇沃洛夫公爵號(KnyazSuvarov)及鷹號(Orel)相繼完工服役。
第二太平洋艦隊的出發與多格爾事件經過了4個多月的準備,羅茲德文斯基終於編組了一支像樣的艦隊。1904年10月15日,第二太平洋艦隊由里堡(Libau)基地出發,艦隊的第一戰隊司令由羅茲德文斯基兼任,下轄戰艦肯蘇沃洛夫公爵號(KniazSuvarov)、亞力山大三世號(ImperatorAlexanderⅢ)、博羅季諾號(Borodino)及鷹號(Orel)等新式波羅地諾級戰艦,其中蘇沃洛夫公爵號與鷹號於9月10日才正式服役,可見得俄軍的倉促。第二戰隊由福克山少將(VonFelkerzan)少將所率領,包括戰艦奧斯里雅比亞號(Oslyabia)、納瓦林號(Navarin)、裝甲巡洋艦納希莫夫上將號(AdmiralNakhirov)。第三戰隊由安克威斯特少將(Enkvist)率領,轄有巡洋艦奧爾濟號(Oleg)、阿芙樂爾號(Aurora)等八艘。其餘還有多艘的武裝商船與補給艦等後勤艦艇。總計有四十二艘艦艇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就這樣出發了。出發之後,俄國艦隊中就謠傳日本軍艦將在沿途偷襲,弄得人心惶惶。10月22日凌晨經過英國的多格爾海岸(DoggerBank)時,俄國艦隊在黑夜中誤認當地捕魚的英國漁船為日本魚雷艇,於是開炮攻擊,而後並排航行的第一及第三戰隊更變成了相互射擊,經過了15分鐘後才分清敵我。在炮擊中有一艘漁船沉沒、多艘漁船中傷,第三戰隊阿芙樂爾號(Aurora)巡洋艦亦有受傷。此事件之後引起了英國嚴重的抗議,甚至有援引英日同盟中之規定向俄國開戰的意思,令俄國大為恐慌。此事件後來經過德、法兩國的調解,交由國際法庭處理,最後卻不了了之。英國只好以自己的力量解決,但又怕英俄開戰,使德法等其它強國會趁虛而入,所以只沿途監視俄國艦隊,以保護英國漁船及商船的安全,一直到北非才罷休。多格海岸誤擊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冷嘲熱諷,認為俄國艦隊根本就是一群驚弓之鳥。但不容否認,日本海軍有一大部分的艦艇是在英國製造的,而且英國又是日本的盟國,如果剛剛駛出英國船塢的日本軍艦立即對俄軍發動攻擊,也不無可能。但依照事後俄國牽強的解釋看來,俄國艦隊確實難辭誤擊之實。
俄國艦隊的漫漫長途
由歐俄波羅的海基地到旅順幾乎橫渡半個地球的距離,由於俄國的主力戰艦其噸位都在10000~15000噸之間,無法取道蘇伊士運河以縮短航程,唯有延非洲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沿途受限於中立法規的影響,加上俄國又沒有海外基地提供補給,一切都要依靠艦隊本身的補給艦支援。漫漫長途,世界各國一開始就不相信俄國海軍能平安到達旅順。當時的軍艦仍以煤炭作為燃料,煤的體積龐大,儲存不像汽油或柴油那樣方便,為了解決長途航行所需大量的煤炭,俄國向德國的漢堡-美洲航運公司(Hamburg--AmericaLine)租借高達70艘煤船,沿途補給。德國與法國更是暗中給予俄國艦隊幫助,允許俄艦停靠各海外殖民地港口,當然,這不免引起一陣抗議。
1904年11月1日,俄國艦隊抵達西班牙港口維哥(Vigo)港。
1904年11月6日,俄艦隊停靠法屬北非的丹吉爾港(Dangier)。自丹吉爾港出發以後,偉大的西索伊號與納瓦林號等一部分艦艇在福克山少將的率領下取道地中海,經蘇伊世運河至印度洋,與羅茲德文斯基中將約定在非洲東岸的法屬馬達加斯加島會合,而其他的俄艦繼續南下。
1904年11月16日,羅茲德文斯基中將的主艦隊停靠在法屬地達卡(Daker)。
1904年12月1日,羅茲德文斯基中將的主艦隊停靠在自由市(Libreville)。
1904年12月7日,羅茲德文斯基中將的主艦隊到達南非的摩珊麥茲港(Mossamedes)。此時,遠東已傳來旅順不保的噩耗。
1904年12月16日,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主艦隊到了盧德里茲(Luderitz),羅茲德文斯基已得知旅順港內的俄艦已蕩然無存。
1905年1月9日,羅茲德文斯基與福克山艦隊在法屬馬達加斯加島北端的諾希北(NossiB)會合,更壞的訊息亦同時傳來,旅順已經被日軍攻占。此時,羅茲德文斯基想立刻啟程趕往遠東,趁日本艦隊尚未自旅順封鎖戰後恢復元氣之前,儘快進行決戰,好徹底殲滅。是福克山少將的艦艇經地中海時,艦艇有所損傷,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修理才能繼續遠航,而帝俄政府亦傳令羅茲德文斯基,要他停留在諾希北,等待新近成立的第三太平洋艦隊一同增援遠東。
1905年1月15日,第三太平洋艦隊在諾伯加拖夫少將(Nebogatov)領導下,率領戰艦尼古拉一世號(ImperatorNicolai)、海防艦阿普拉克辛號(Apraxin)、辛亞文號(Senivan)、烏沙科夫號(Ushakov)、巡洋艦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VladimirMonomakh)和一些補給艦由波羅的海基地啟航。
1905年3月16日,羅茲德文斯基決定不再等待諾伯加拖夫,在諾希北加滿補給品後,自行率領第二太平洋艦隊航向遠東。印度洋上氣候炎熱,而且德法在印度洋沒有殖民地可供補給,一切只能靠艦隊中的補給艦維持整個艦隊的運作。在印度洋上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創下了世界首次在航行途中進行艦對艦補給燃料的記錄,並且補給的是固體的煤,而不是液體的柴油。
1905年4月14日,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抵達法屬越南的金蘭灣,在此地又接到等待第三太平洋艦隊的命令。諾伯加拖夫少將的第三太平洋艦隊是一些老式艦艇,非但不能增加整體戰力,反而成為整個增援艦隊的累贅。羅茲德文斯基一再向沙皇政府力爭,要求不等待第三太平洋艦隊,徑直航向海參崴,但俄國政府卻不同意,堅持前令。
1905年5月9日,俄國第三太平洋艦隊終於與羅茲德文斯基的第二太平洋艦隊會合。
1905年5月14日,第二與第三太平洋艦隊離開金蘭灣,駛向海參崴。
1905年5月23日,羅茲德文斯基命令各艦隊進行最後一次的加煤作業,接著傳令所有的非作戰艦艇,除4艘補給艦及2艘醫護艦外,一律駛離戰列。當天,福克山少將病死,羅茲德文斯基封鎖訊息以免影響軍心,連第二順位指揮官諾伯加拖夫少將外都不知情。
喋血對馬
由東鄉平八郎領導的日本聯合艦隊,經過半年的整訓,早已摩拳擦掌,等待東來的俄軍並給予痛擊。
1905年5月25日,懸掛俄國旗幟的補給艦駛入上海。
日本海軍判定俄國艦隊必然就在附近的海域,於是加緊備戰。俄國東來的艦隊,因為旅順港已經落入日軍的手中,所以只能駛向海參崴,而到海參崴的航道有二:不是通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便是取道宗谷或輕津海峽,由北海道附近使入日本海。東鄉平八郎判斷羅茲德文斯基一定會取道對馬海峽,所以將聯合艦隊集中在對馬島嶼與朝鮮的鎮海灣,等待戰爭的到來。東鄉並派出4艘武裝商船及2艘舊式巡洋艦在東海上偵察。
1905年5月27日02:45,日本武裝商船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中的一艘醫護船。雖然羅茲德文斯基下令實施燈火管制,可是這一艘醫護船卻因燈火輝煌而被日艦發現。
1905年5月27日04:45,經過一番仔細的判定後,信濃丸發出了發現俄國艦隊在203地點向東北航行的電報。日本聯合艦隊的第3、4、5、6戰隊,分別在出羽重遠中將、瓜生外吉中將、片岡七郎中將及東鄉正路少將的領導下,向俄國艦隊方向集中。停泊在鎮海灣中的日本三笠號戰列艦上,東鄉平八郎下令全軍出動。
1905年5月27日07:00,日本第六戰隊的和泉號巡洋艦與俄艦接觸,並報告位置在宇久島西北方48公里處向東北航行。當天海面上起著濃霧,全部漆成灰藍色的日本軍艦不太容易辨認,反倒是俄艦黑色的艦身上鮮黃色塗漆的煙囪成為明顯的目標。日本巡洋艦隊一直遙遠地監視俄艦的動向,毫不放鬆。
1905年5月27日11:00,俄奧瑞爾號戰艦向跟蹤的日本巡洋艦首開戰火,而後又在羅茲德文斯基的命令下停火繼續航行。5月27日是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紀念日,俄軍大肆慶祝,並享用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1905年5月27日12:00,日軍聯合艦隊的主力抵達沖島海面。
13:40,羅茲德文斯基判斷日軍主力艦應是由西北方前來,於是下令其第1、2戰隊順序轉向左舷8點(90度),如此一來,他的新式戰艦恰好可以橫過日本艦隊的先頭旗艦,得以集中各艦火力猛擊日艦的旗艦。但是此一命令卻未完全貫徹,只有第一戰隊的四艘戰艦完成了轉向,第二戰隊卻沒有任何動靜,於是俄國艦隊分成了兩列前後並行的隊伍,第一戰隊大約在第二戰隊又前方約6公里處。
戰鬥序列
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羅茲德文斯基(ZinoviPetrovichozhestvensky)中將
第一戰隊:蘇沃洛夫公爵(KnyazSuvarov,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旗艦)亞力山大三世(ImperatorAiexanderⅢ)博羅季諾(Borodino)鷹(Orel)
第二戰隊:司令.福克山(vonFelkerzam)少將(已病逝)奧斯里雅比亞(Oslyabia,第二戰隊司令旗艦)偉大的西索伊(SissoiVeliki)納瓦林(Navarin)納希莫夫上將(AdmiralNakhimov)
第三戰隊:司令.諾伯加拖夫(Nebogatov)少將尼古拉一世(ImperatorNikolai,第三太平洋艦隊司令旗艦)阿普拉克辛(Apraxin)辛亞文(Seniavin)烏沙科夫(Ushakov)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VladimirMonomakh)
巡洋艦分艦隊:司令.恩克維斯特少將(Enkvist)
第一分艦隊奧爾濟(Oleg巡洋艦分艦隊司令旗艦)阿芙樂爾(Aurora)德米特里.頓斯科伊(Dimitri.Donskoy)
第二分艦隊金剛石珍珠綠寶石斯維特拉娜
驅逐艦10艘
輔助船8艘;拖船4艘
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第一艦隊:司令.三須宗太郎少將
第一戰隊:三笠(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旗艦)、日進(第一艦隊司令旗艦)、朝日、敷島、富士、春日
第二戰隊:出雲(第二艦隊及第二戰隊司令旗艦)、磐手、淺間、常磐、八雲、吾妻
第三戰隊:司令.出羽重遠中將笠置(第三戰隊司令旗艦)、千歲、新高、音羽
驅逐隊:第一驅逐隊(驅逐艦5艘)、第二驅逐隊(驅逐艦4艘)、第三驅逐隊(驅逐艦4艘)、第十四魚雷艇隊(魚雷艇4艘)
第二艦隊:司令.上村彥之丞中將
第四戰隊:司令.瓜生外吉中將浪速(第四戰隊司令旗艦)、高千穗、明石、對馬
驅逐隊:第四驅逐隊(驅逐艦4艘)、第五驅逐隊(驅逐艦4艘)、第九魚雷艇隊(魚雷艇4艘)、第十魚雷艇隊(魚雷艇3艘)
第三艦隊:司令.片岡七郎中將
第五戰隊:嚴島(第三艦隊及第五戰隊司令旗艦)、鎮遠號、松島、橋立
第六戰隊:司令.東鄉正路少將秋津洲(第六戰隊司令旗艦)、須磨、千代田、和泉
第七戰隊:扶桑(第七戰隊旗艦)、高雄、筑紫、摩耶、島海、宇治
第1、10、11、15、16、17、18、20魚雷艇隊(魚雷艇共30艘)。
大膽的東鄉平八郎
1905年5月27日13:45,雙方都可以目視到敵艦,可日艦卻出乎羅茲德文斯基意料地出現在俄艦的東北方,於是羅茲德文斯基又下令俄艦隊成一縱隊前進。俄國艦隊由於隊形變換不良,造成一陣混亂,第二戰隊旗艦奧斯里雅比亞號甚至被迫停止前進,以免與其他艦隻相撞。1905年5月27日13:55,東鄉平八郎在旗艦日本三笠號戰列艦上升起了Z字旗,下達了『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同奮勵努力』(皇國ノ興廃此ノ一戦ニ在リ、各員一層奮勵努力セヨ)的昭示。此時,在俄國炮火的射程之外,東鄉先率領艦隊橫過俄艦的正前方,等到橫過之後轉向南方航行。此時的俄軍則嚴密監控日艦的動向。
1905年5月27日14:00,東鄉下令各艦依次(insuccession)轉向左舷16點(180度U型拐彎)(敵前大回頭)。此舉令日本軍官與俄國艦隊都大吃一驚,因為如此一來,轉向後的艦隻會妨礙未轉向軍艦的射擊,而且那一個轉向點,使正在轉向的日艦成為俄艦的靶子。
1905年5月27日14:08,俄艦首先開火,日艦仍依次轉向而受到俄艦的攻擊,淺間號裝甲巡洋艦艦尾中彈3發,舵機轉動失靈,被迫退出了戰鬥行列,其它日艦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1905年5月27日14:10,日本艦隊大部分已轉向完成,並開始用猛烈的炮火予以回擊。
日艦前四艘集中攻擊俄軍第一戰隊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後六艘攻擊俄國第二戰隊旗艦奧斯里雅比亞號。此時的俄軍艦隊由於旗艦遭到攻擊,使得其他戰隊陣腳大亂,奧斯里比號失去動力,全艦籠罩在大火之中。而蘇沃洛夫公爵號舵機失靈,向左舷傾斜8度。羅茲德文斯基中將本身亦受傷,頭部、背部與腳都有受傷,眾人將他移到指揮塔,此時的羅茲德文斯基已陷入昏迷狀態。日軍利用改良的下瀨火藥,殺傷力大增,加上準確的命中率,俄艦損失慘重。
1905年5月27日15:10,奧斯里雅比亞號就在俄國官兵的眼前沉沒。此後的一段時間,日本艦隊一度失去俄艦的蹤影,但時而重新捕捉到俄艦主力。至於早先擔任斥候任務的日軍第3、4、5、6戰隊,則集中全力攻擊俄國的巡洋艦、驅逐艦及補給艦。
1905年5月27日16:45,日本鈴木貫太郎的驅逐艦隊攻擊受傷的蘇沃洛夫公爵號戰艦,使其傾斜增為10度。之後東鄉的艦隊又失去俄艦蹤影。
1905年5月27日17:30,日軍發現俄艦往東北加速逃逸,於是向北追擊。此時的羅茲德文斯基早已換乘驅逐艦畢尼號(Buiny),而後又換乘驅逐艦畢耳多夫號(Biedovy)。
俄國艦隊的敗走與投降
1905年5月27日18:00,日軍再度捕捉到俄艦的蹤影,並對亞歷山大三世號戰艦展開攻擊。
1905年5月27日18:30,亞歷山大三世號戰艦多處中彈,最後終被擊沉。
1905年5月27日19:00,日本富士號戰列艦命中俄軍博羅季諾號戰艦,轟然一聲,博羅季諾號的鍋爐發生爆炸,頃刻翻沉。
1905年5月27日19:20,俄軍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因多處損傷,航速減慢,且艦上只剩一門75公厘的尾炮尚在還擊,最後在日軍魚雷快艇隊的包圍及攻擊之下,終於沉沒。
1905年5月27日19:30,由於黑夜已經降臨,東鄉將受傷殘存的俄艦委託由魚雷艇繼續追擊並加以擊沉,其餘日艦全部撤離戰區,傳令各艦次日於郁陵島集合。
而此時的俄軍,由諾伯加托夫少將繼續率領俄艦尼古拉一世號、奧瑞爾號、阿普拉克辛號、辛亞文號、偉大的西索伊號、納瓦林號、納希莫夫將上號及巡洋艦綠寶石號向海參崴方向逃逸,但日本魚雷艇卻毫不放鬆。當天的天氣並不是很好,而日軍的魚雷艇在波濤洶湧中奮力駛近俄艦攻擊,納瓦林號被魚雷擊中而沉沒,納希莫夫上將號及偉大的西索伊號亦被魚雷擊中,受重傷卻不願投降,駛到對馬島擱淺自沉。此時的俄軍第二與第三太平洋艦隊早已潰不成軍,而安克威斯特少將在入夜前早已脫離戰場,率領奧爾濟號巡洋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和珍珠號(Jemschug)航向南方,最後駛到馬尼拉被解除武裝。
1905年5月28日10:30,日本聯合艦隊於頃竹島南方約35公里處包圍殘存俄艦,諾伯加托夫少將決定投降,而俄國巡洋艦綠寶石號則高速逃走,最後在亞伯力亞水域失事。
1905年5月28日15:30,日軍驅逐艦漣號在郁陵島西南方約75公里處攔截到俄軍驅逐艦畢爾多夫號,俘虜了俄艦隊司令羅茲德文斯基中將。
1905年5月28日18:00,烏沙科夫號被搜尋戰場的日本第2戰隊發現,日艦命令俄艦降旗投降。烏沙科夫號立即升起戰旗並用炮火來回答了日艦的命令,它立刻受到日艦集中攻擊,被嚴重擊傷後自沉了。至於其它俄艦,或是被擊沉,或是逃到中立港被解除武裝,最後只剩下巡洋艦金剛石號(Almaz)及2艘驅逐艦到達海參崴。
1905年5月29日,清晨7時許,海戰中最後一艘沉沒的戰艦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在郁陵島附近被倖存艦員鑿沉在深水裡。對馬海峽之役至此結束。
戰後俄軍的士氣完全崩潰,不久就與日本和談,日本如其所願地得到了一切。對日本而言,此一戰爭最重要的意義,是日本海軍在世界上的地位僅次於英美,成為第三強海軍國家,而東鄉平八郎大將也就成為日本軍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甚至以『戰神』『守護神』之名來形容東鄉在日俄戰爭中的成就。這一連串的信心,也奠定日後日本海軍造艦發展,以至於向太平洋擴張的雄心。
俄軍慘敗原因
俄國人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不用說是兩支主力艦隊前後被日本聯合艦隊全殲,徹底喪失了制海權,從而使日本軍隊沒有了後顧之憂。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日本陸軍面對的又正好是一支被一幫為了向沙皇爭表忠心而互相勾心鬥角的將軍而把持的俄國陸軍。
而導致聯合艦隊大獲全勝的因素很多,“丁字戰法”的成功,“七段戰法”的順利實現,下瀨火藥和伊集院信管的使用,水兵火炮操作的熟練,日本海大海戰時的以逸待勞以及對手俄國海軍將領們的無能,拙劣和愚蠢。
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運氣。
人們經常會好奇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敢於挑戰強大的美國?特別是從在戰爭結束幾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更加被頻繁提出。不但中國人提這個問題,連日本的戰後一代也經常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只要看看日俄戰爭就知道了,日本這個落後的東方小國照樣挑戰了發達的西方龐然大物俄羅斯帝國而且取得了勝利。日俄戰爭時日本和俄國的國力差距雖然沒有太平洋戰爭開戰時日美兩國的差距那么大,但也是十分驚人的。俄羅斯的陸軍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海軍兵力幾乎幾乎是三倍,國家預算是日本的十倍,考慮到日本國家預算的一半是軍事開支,俄國的經濟實力幾乎是日本的20倍。在日本人還只能造驅逐艦,戰列艦必須向英國人購買的當時,俄國人所保有的號稱當時最先進的戰列艦除了採用了法國人的設計以外,都是自己建造的。
這是一場實力相差過分懸殊的戰爭。所以和開戰前還作了上中下三種準備的甲午戰爭不同,日本在日俄戰爭開戰前根本就沒有一旦失利怎么辦的準備,因為沒有辦法準備。陸軍在滿洲失利就意味著保衛日本本土的任務就只能依靠這支小小的聯合艦隊,而聯合艦隊如果在日本海失利就意味著日本亡國,這是毫無疑義的。所以這是在舉舉國之力進行極端危險的賭博,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海大海戰前升起的Z字旗中所含“皇國存亡在此一戰”就充分表現了這個意思。
但是日本人還是贏了這場看上去不可能勝利的戰爭,所以一定要說近四十年後日本軍部挑戰更為強有力的美國是完全瘋狂的蠻行的話,當時的日本軍部可能不會這么認為,如果現在有人能穿越時空和東條英機們去討論這個問題的話,東條英機們為他們的瘋狂計畫辯護的理由肯定是:“我們不也戰勝了俄國人嗎?”。
在討論日本的勝利到底是什麼原因的時候,不妨聽聽號稱“日本海軍兩參謀”之一的佐藤鐵太郎的總結。
一次佐藤鐵太郎在海軍大學校講課時回答學生提出的“日俄戰爭的勝因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思考了半晌才說:“40%是運氣”。
學生又接著這個回答發問:“剩下的60%呢?”
“還是運氣”,這次佐藤鐵太郎回答得十分乾脆。
合著一場日俄戰爭,日本人僅僅就是靠著運氣才戰勝了俄國人?這種回答似乎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接下來佐藤鐵太郎對他的“40%的運氣加60%的運氣”做了解釋。
“前面40%的運氣是純粹的運氣,比如馬卡洛夫司令官剛上任就觸雷身亡,黃海海戰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擊中太子號戰列艦的司令塔等等,發生這幾件直接影響戰局的事件,僅僅是單純的運氣。後面60%的運氣是俄國人的失策或是日本人的努力得來的運氣,不管怎么說,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確實運氣很好。”
日本海大海戰的當天,海上一直有一層薄霧,這層薄霧給了雙方一種距離尚遠的錯覺。錯覺使得東鄉在完成敵前大回頭以後離俄國艦隊的距離比原來預計的近,從而炮擊的命中率更為增高,而同樣的錯覺則使得羅傑斯特溫斯基放過了可以開始炮擊的時機,如果羅傑斯特溫斯基提前那么極為寶貴的五六分鐘開炮的話又會是個什麼結果就很難預料了。
再來看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中將給軍令部的總結報告的頭幾個字吧,這份報告秋山真之起草的,頭四個字赫然是:“天助神佑”。一場日俄戰爭打下來,秋山真之受不了這種精神重壓,成了個怪人。看過戴季陶的《日本論》的人肯定會對戴季陶筆下的那個成天滿腦子封建迷信,成天神神叨叨的海軍中將秋山真之很有印象。秋山真之本質上是個文人,他是被他哥哥秋山好古愣弄的從了軍,其實他不適合這種充滿殺戮的戰場。日俄戰爭以後秋山真之一再要求退役去當出家當和尚,可是那樣做了大日本海軍就很沒面子,所以秋山的要求得不到批准,不但不批准,反而還給秋山不斷加官進爵,最後成了海軍省最重要的軍務局局長,海軍中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第二艦隊司令官任上時患了腹膜炎,堅決拒絕醫生治療而去求神拜佛,50歲上就病死了,遺囑是堅決要兒子代父出家當和尚。
陸軍的兒玉源太郎大將在戰爭結束後的1906年死去,享年54歲,日本人都認為是因為日俄戰爭而累死的,也算烈士。這位秋山參謀,其實也是被日俄戰爭累瘋的,有這么一句話:“日俄戰爭要去了兒玉源太郎的肉體,要去了秋山真之的精神”。
但是除了海軍上層的極少數人之外,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實情。人們所被讓知道的是“聖將”東鄉的英明指揮,“天才”秋山的出謀劃策,日本軍人的英勇善戰。
歷史意義
對馬海峽海戰是近代海戰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日本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的代價,贏得了壓倒性勝利。
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巡洋艦分隊旗艦奧列格號率領阿芙樂爾號、珍珠號和1艘驅逐艦脫離艦隊,掉頭向南穿過對馬海峽,最後到達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賓(被扣留,戰後歸還俄國),只有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逃到海參崴。
對馬海峽海戰結果充分證明了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權學說。再次證明了戰列艦在海戰中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並且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英國的第一海相費席爾堅信此戰證明了對戰艦來說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由此催生了無畏型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將大炮巨艦主義推向顛峰。
對馬海戰其影響力不僅局限在軍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國、日本兩個國家的命運。曾經處於世界前列的俄國海軍一蹶不振,海戰的失敗動搖了俄國沙皇的統治。日本通過此戰,為3個月後的《朴茨茅斯和約》的訂立鋪平了道路,從此進入了世界海軍強國的行列,成為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
對馬海戰的結局震驚了西方,也震驚了整個世界,自19世紀末開始眾說紛紜的所謂“黃禍論”,至此終於有了定論,誰都看清楚了,日本挑戰世界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