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官莊花豬產地(或分布):福建省上杭縣。
數量:1982年有繁殖母豬6000頭左右。
體型外貌特徵:官莊花豬體型較小,耳大小中等,嘴較短,額寬,胸深,背寬平,腰微凹,四肢矮短,多為臥系,腹大下垂,軀幹呈正方形。頭部臀部黑色,余為白色,兩色交界處有一灰色暈帶,俗稱“兩頭烏”。由於多年來不斷雜化,偶爾有些豬背部有一塊或多塊黑斑,或不規則灰色暈帶,嘴較長,額窄等特徵出現。成年公豬肩胛略高於臀部,前軀較為發達,母豬乳頭數為5~6.5對。
體尺、體重:官莊花豬是小型早熟脂肪型品種,母豬3胎以後體型較為穩定。平均成年體重公豬75(65~85)㎏,母豬87.5(65~110)㎏;平均體長公豬98,母豬113(91~120);平均體高公豬45cm,母豬59(48~63)cm;胸圍86cm,母豬105(96~110)cm。註:該數據為2006年6月測定,調查♂3隻,♀30隻(3胎以上)平均計。
生產性能:8月齡公豬38kg,母豬56kg,成年公豬74kg,3胎以後母豬90kg,60日齡斷奶至300日齡日增重300~400g,肥育期日增重可達450g,飼料轉化率為4.4~4.8:1,300日齡屠宰測定結果:胴體重45.5kg,平均屠宰率為72.15%,平均瘦肉率37.4%,脂肪占胴體35.9%,6~7肋背部脂肪平均厚度4.4cm,平均背膘厚度3.64cm,眼肌面積9.1cm2,皮厚5.8mm。對3頭不滿60日齡的乳豬屠宰測定,平均含板油75.83g。註:該數據為2006年6月測定。
繁殖性能:公豬性成熟年齡為3月齡,個別2月齡就出現爬跨,配種年齡7~10月齡,利用年限5~6年,發情周期為常年;本交公母比例以1:30左右為宜;母豬性成熟年齡為4月齡,配種年齡為6~8月齡,利用年限8~10年,個別可達15年,發情明顯,發情周期為19~22天,妊娠期為113~115天,個別118天;受胎率高、窩產仔數10.3頭(經產母豬3胎,平均產仔數可達10頭以上,最高達21頭);初生重0.35~1.1kg;仔豬斷奶重35~50日齡斷奶4.3~7.6kg/只;仔豬成活數20窩平均9.6頭;成活率95.5%;產後疾患少、護仔能力強。註:該數據為2006年6月測定,調查♂3隻,♀(3胎以上)20窩平均計。
抗病力與適應性:官莊花豬抗病力強,飼養粗放,通過對飼養區內散養戶飼養的官莊花豬種豬、肉豬的健康調查和血清學監測,在管理粗放、營養水平較低、只做豬瘟與口蹄疫疫苗的情況下,無一類傳染病感染情況,近幾十年來也沒有發生過重大疫病,常發性的疫病為仔豬黃白痢、豬氣喘病。官莊花豬對飼養和環境條件有較好的適應性,在當地夏季最高溫度可達35℃,最低溫度可達-1℃,大部分採用閉舍圈養,即使部分母豬通風、光照不夠、日糧中蛋白質水平低,粗纖維較多,不補充精料的情況下,母豬仍能保持發情明顯、受胎率、產仔數較高的繁殖性能。在飼養管理上當地民眾沿用傳統飼養方式,宜粗不宜精,主要是小欄圈養、熟飼,採取吊架子育肥。對仔豬的飼養管理很細心,日餵5餐,飼料以豆漿、麩皮、粥為主,全價配合料為輔,中豬和大豬飼養較為粗放,只求餵飽,每餐餵料為煮熟的青飼料如野草、野菜和甘薯藤加殘羹、米糠、泔水和少許濃縮精飼料,母豬在分娩前後一般加餵些玉米、大米及少量濃縮精飼料。此次調查與1984年調查相比較,官莊花豬成年公豬平均體重有下降趨勢(86.3kg→74kg),成年母豬體型變大,體重上升較多(78.3kg→90kg),經產母豬產仔數有明顯提高(8.4頭→10.26頭)。可能與飼養管理水平提高和引進外血雜交有關,因調查數量有限,並不具有全面性,有待於進一步調查研究。
產區自然概況
官莊花豬主產區官莊畲族鄉位於福建省龍巖巿上杭縣西北端,距上杭縣城58公里,距龍巖市區123公里,為長汀、上杭、武平三縣七鄉交界地。北接長汀縣宣成鄉、羊牯鄉,西連武平縣中堡鎮,東與上杭縣才溪鎮、通賢鄉接壤,南與珊瑚鄉山水相依,是三縣交界的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為上杭縣四大圩場之一,是閩西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轄有18個行政村,190個村民小組,7167戶,29694人,土地總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41765畝,耕地17525畝。客家母親河——汀江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境內為山地、丘陵地形,北高南低,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6~20.6℃,年均降雨量1600-1900mm,平均相對濕度76%~77%,無霜期長(平均298.2天),海拔220~300m,土質為酸性紅壤,有利於農作物大米、甘薯、小麥、大豆、花生、玉米、牧草等的生長,給養豬帶來了豐富的飼草飼料及農副產品,是個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布局的山區邊界鄉、農業鄉。歷史和現狀
官莊花豬是由官莊畲族鄉民眾將廣東南口花豬與上杭縣官莊鄉土生土長的小型花豬經多年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地方優良小型早熟脂肪型品種豬。一直被上杭縣官莊、才溪、通賢、南陽、珊瑚、武平縣中堡、武東、長汀縣宣城、羊牯、塗坊、連城縣新泉等20多個鄉鎮的農戶作為優良豬種廣泛飼養。根據1982年調查統計,官莊畲族鄉官莊花豬存欄有5萬頭以上,可繁母豬3000頭(上杭、武平、連城三縣的繁殖母豬達6000頭),每年可外銷仔豬7000頭以上。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受利益驅動,養豬追求高瘦肉率和生長速度,外國豬種大約克、長白、杜洛克、漢普夏等受到市場的追捧,各地迅速推廣,而瘦肉率低、生長速度慢的官莊花豬巿場空間受到空前壓縮。加之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以及養殖業的低利潤、高風險(巿場與疾病),使眾多農民不再從事種養業,導致官莊花豬的飼養數量急劇減少,官莊花豬的發展日益維艱,幾乎到其優良基因瀕臨消亡危險的處境。1982年調查時有繁殖母豬0.6萬頭,1995年純種可繁母豬尚存欄800多頭,2001年純種可繁母豬存欄300多頭,到了2004年純種可繁母豬僅存欄120多頭,只是1982年普查時的2/100,可配種公豬僅存2頭。2005年8月~2006年6月,根據閩農牧[2005]25號《福建省農業廳關於開展地方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官莊花豬原產地及周邊開展了官莊花豬品種資源的調查,存欄能繁母豬167頭,官莊畲族鄉僅存欄能繁母豬60多頭,公豬3頭,至2009年12月純種可繁母豬僅存欄90多頭(主要分布在上杭縣官莊畲族鄉各村、上杭縣槐豬保種場、上杭縣蛟洋鄉楊梅坑、秋竹村,官莊畲族鄉相鄰的鄉(鎮)尚有少量飼養),只是1982年普查時的1.5/100,存欄種公豬6頭,屬於臨界家畜(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界定:少於1000頭能繁母畜或20頭繁殖公畜的品種屬於瀕危家畜;少於10頭繁殖母畜或5頭繁殖公畜的品種屬於臨界家畜)。保種建議
官莊花豬是福建省特有的25個地方畜禽優良品種之一,1985年被列入《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和圖譜》;1987年,由福建省標準化計量局頒發為省地方品種標準;2002年10月,福建省農業廳組織專家普查後撰寫的《福建省畜禽品種資源及保護規劃》,將官莊花豬列為“瀕危滅絕的品種”,飼養數量微乎其微,若不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緊搶救,遺傳資源很快就會消失殆盡。近7年多來,同屬於“瀕危滅絕品種”的福州黑豬、平潭黑豬和福安花豬等昔日福建名豬逐一消失,全省僅剩閩北花豬和官莊花豬。1、保種的必要性
官莊花豬數量急劇減少,保存數量微乎其微,若不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緊搶救,遺傳資源很快就會消失殆盡,保護工作迫在眉睫。未來畜牧業的競爭,就是品種資源的競爭,作為一種生物資源,官莊花豬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不僅是國家的一種戰略性資源,而且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戰略性資源,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為此,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搞好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防止基因進一步丟失,為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一旦滅絕,再想拿出幾百萬元乃至幾千萬元,也無種可保,正所謂“千金易得,一種難求”。對野生動物我們都想方設法保護,何況家養的種質資源。
官莊花豬性情溫順,耐粗易養,抗病力強,可適應粗放管理,可充分利用牧草、野草、地瓜藤等農業生產下腳料,此外官莊花豬肌內脂肪含量高,肌纖維細,肉香味好,肉質細嫩,外貌特徵獨特(兩頭烏)不易被假冒,正如喜好土雞土鴨一樣,適應了不少顧客消費的需求趨勢,其優秀種質特性是經過漫長的風土馴化和產區百姓長期定向選擇而形成的,是寶貴的生物資源,是生產綠色、有機食品的優質資源,是培育優良品種的寶貴基因庫,是國外優良品種無法與其相比的。當前畜牧業生產已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發展,人民生活將由小康向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邁進,畜產品消費將更加注重質量和口味,而官莊花豬以其特有的味美、質佳符合這一發展趨勢,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官莊花豬抗病力、耐粗飼、瘦肉性狀的遺傳力高,經選育提高的效果顯著。近幾年來,我們對官莊花豬的雜交利用做了調查,發現用官莊花豬為第一母本,大約克為父本,進行雜交,窩產仔數可達9~13頭,商品豬的全期日增重可達450克,飼料轉化率達3.5∶1左右,胴體瘦肉率也可達48%左右,肥育性能和胴體瘦肉率良好,且商品豬的肉質好,能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發展這種雜交豬生產既符合市場需求,又適應本地生態,且充分利用了本地資源。因此,官莊花豬作為優良的本地母豬,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外來瘦肉型豬,加速品種改良的今天,加強對官莊花豬的保種選育和開發利用工作,對養豬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挽救、扶持和保護民族(官莊畲族鄉是福建省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鄉之一)地方特色產業的角度上來說,官莊花豬的開發利用也具有很大的意義。
2、保種方式
(1)由於官莊花豬處於臨界狀態,當務之急是增加數量和提純復壯。因此,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先興建保種選育場,力爭儘快採取積極措施在上杭縣境內建立一個官莊花豬保種選育場,開展官莊花豬的提純復壯選育工作,鞏固其遺傳性能,擴大豬群數量,搞好繁育推廣,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良種豬,避免種群的滅絕。
(2)建立保護區。在官莊花豬比較集中、數量較多的區域分別劃定保護區,在保護區內嚴格控制非官莊花豬種豬的流入,避免無計畫的雜交、亂配,以保證群體純潔。在保護區內開展系統選育,側重體型外貌和繁殖性能,使官莊花豬的種群維持在一定數量和整齊度。
(3)採用閉鎖選育與開放育種相結合的方法,在保護區內選擇優秀個體充實到保種選育場中去,提高保種選育場種群質量。
(4)除採用傳統活體保種外,依靠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做好包括精液、胚胎、體細胞以及有關基因的保護,以降低保種成本,提高保種效率。
3、保種措施
(1)做好宣傳工作,宣傳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保護工作得到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理解、重視和支持,並制定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保種重點,採取有力措施,儘快把這項工作啟動起來,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2)政策扶持。品種資源保護是一項具有明顯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公益事業,本身不一定有經濟效益,應當爭取各級財政設立專項保護基金,同時鼓勵有實力的社會力量踴躍參與品種資源保護工作。
(3)成立專門的保種領導小組,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成立保種專職工作隊,全身心負責保種的各項具體事宜,特別是技術與產品銷售,解決養殖戶的憂慮。
(4)加強消費者的引導。圍繞市場需求,努力開拓消費市場,樹立官莊花豬品牌,加大官莊花豬豬肉的開發力度,以滿足中高端居民消費需求,利用上杭縣資源優勢,創造條件,按綠色畜產品標準生產,把官莊花豬豬肉的品牌打響。
(5)動態監測。不定期開展資源動態監測,為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