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鎮

才溪鎮

才溪鎮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西北部,距縣城42千米。轄14個行政村。汀江流經境內,205國道過境。1993年2月撤鄉建鎮,全鎮有15個行政村,180個村民小組,5850戶、25430人。全鎮土地面積11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才溪鎮 才溪鎮

才溪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才溪是中央蘇區模範鄉、模範區,榮獲“福建全省的光榮模範”稱號。毛澤東同志曾三次親臨才溪進行社會調查,並於1933年11月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在當時僅有�1.6萬人的小山鄉,有3762人參加紅軍,占當時全鄉總人口的20%和青壯年男子(16-55周歲)的80%。其中1192人犧牲在疆場,才溪也因此被譽為“烈士之鄉”。在1955年授銜時,由於才溪有9個軍級幹部、18個師級幹部,於是又有了以“九軍十八師”為主的“將軍之鄉”的美譽。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建制沿革

1949年設才溪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109.8平方千米,人口2.4萬。2010年

轄才民村、溪北村、嶺和村、中興村、溪西村、溪東村、才溪村、曾坑村、大貴村、下王村、榮石村、陳坑村、下才村、黃竹村14個村委會。

地名來歷

才溪鎮 才溪鎮

聞名遐邇的上杭“才溪”,其地名演變,饒有興趣。七百多年前,才溪一帶是深山老林,溪流淙淙,俯拾皆柴。最早在這兒開基的劉姓的老兩口,他們叫這地方為“柴溪”。至今這劉家古基,才溪人稱為元坑。元者,始也。

過了許多年,一位從語口市(即今舊縣)往白石村(即今長汀縣城)的陳姓客商,經過“柴溪”的山林腹地,迷失子方向。猶豫之時,人蹲在小溪旁捧水解渴,忽見溪中漂來一片青菜葉,客商大喜,想到“有菜必有人家”,於是沿溪而上,來到一塊大烏石頭房的劉家歇息。客商認為此地森林茂密,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屯墾開田,必將有利子孫,並將“柴溪”改稱“菜溪”,以作紀念。

若干年後,陳姓客商果真棄商經農,帶領兒孫重回舊地,安營紮寨開發菜溪。這時,他發現橫貫村中南北有一條大溪流,況且“菜溪”名稱嫌俗氣,遂把這條大溪改稱“財溪”,以示發財致富,財星高照。免得音韻相同誤喊,又把前幾年發現的那條菜溪改為元坑溪。過了一、二百年,從寧化石壁逐漸搬來不少移民,人煙漸稠,廬舍漸增,最多時達到達24姓人家。那時,財溪村裡的年青男女都愛唱山歌。他們以山歌作為通婚聯姻的媒介,傾吐相互間的愛慕之情。有一年,溪南村的一位姑娘與溪北村的一位小伙子,以山歌對唱聯姻傳為佳話,轟動了整個財溪。他們音色圓潤,感情真摯。結婚那天,一位秀才給他們新房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才女配才郎結締良緣青鸞交舞

溪南與溪北聯成佳偶紫燕雙飛

後來人們取對聯開頭字各一作地名,即為才溪了。

基礎設施

(1)集鎮建設管理不斷加強。成立了村鎮建設管理和集鎮中隊,集鎮規模從原來的0.25平方公里擴大現今的4平方公里,金融、商業網點不斷增加,此外,綠地建設、衛生環境、文化娛樂、供水設施等進一步完善;

(2)交通條件不斷改善。205國道貫穿全鎮,全鎮14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其中13個村主道鋪設了水泥路面;

(3)郵電通訊事業快速發展。開通了無線尋呼、行動電話全球通,安裝程控電話3000多門;

(4)電力建設不斷加強。全鎮4個電源點,裝機容量達1500千瓦,建成3.5萬伏變電站一座,實現了村村戶戶通電;

(5)日供水達5000噸的集鎮自來水廠已建成通水;

(6)工貿小區建設已實現“三通一平”,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

經濟發展

才溪鎮 才溪鎮

才溪是“萬畝臍橙之鄉”,全鎮發展了溪北大坪果場、溪東天子地等9個有一定規模的美國紐賀爾臍橙基地,臍橙種植總面積上萬畝,其中3500畝已掛果試產,產量達10萬公斤,產品遠銷澳門、廣東等地。

才溪是“建築之鄉”,全鎮有建築企業20家,其中才建公司為國家二級建築企業,深圳“錦銹中華”、“世界之窗”浩大的給排水工程、廣東最高的東莞彩印廠水塔等均為才溪人承建。全鎮有5800多人從事建築業,占青壯年男子的60%以上。建築產業的發展為才溪人民鋪設了致富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才溪鎮黨委、政府圍繞才溪的經濟現狀和區域特色,全面實施“重創新、興科技、抓特色、強優勢、促突破”的發展戰略,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繼續發揚“鬧革命走在前頭,搞生產力爭上遊”的敢闖敢拼精神,並把它與暗藏的創業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在改革和建設中不斷開創新的業績,贏得新的榮譽。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93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90元。

2007年,才溪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456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減13.47%。財政收入794萬元,比增27.65%。農民人均純收入4943元,比增8%。

糧食播種面積28729畝,糧食總產10792噸,比增1.92%。種植烤菸87畝,菸葉產量150噸,比增80.72%。種植蔬菜542畝。造林面積81畝,松脂產量135噸。食用菌產量47噸,比增6.98%。果園面積7031畝,水果產量3845噸,比增14.67%。茶園面積134畝,茶葉產量8噸,與上年持平。水產面積523畝,水產品產量75噸,比增1.35%。年末,耕牛存欄1038頭,羊存欄400頭;生豬存欄19200頭,出欄生豬28900頭;家禽存欄59000萬羽,禽畜肉類總產2492噸,比增5.68%。

鄉鎮企業(含個私)774家,從業人員12083人。鄉鎮企業總產值177831萬元,比增8%。

本年,籌資200萬元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完成鎮文化中心活動場所(原影劇院門前四層大樓)重新裝飾、維修;改造集鎮燈光籃球場;每個村設立文化室,配備專職文化管理人員。

本年,才溪衛生院住院樓加層擴建,增加病房10間20個住院床位;投入20多萬元,改造鎮敬老院、完善居住環境和生活設施建設;投入20萬元,建成才溪村、溪西村水泥橋3座。

年末,總戶數5563戶,總人口24780人。本年出生231人,出生率9.34‰,其中政策內生育213人,計生政策符合率92.21%,人口自然增長率4.73‰,落實節育措施75例。

著名人物

“九軍十八師”是個英雄的群體,是三千多革命志士的傑出代表。據統計,才溪有少將以上的軍級幹部十名,副部級以上幹部四名,地師級幹部十七名,人們把才溪譽為“將軍之鄉”。

劉忠:中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副校長。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劉忠擔任紅一軍團司令部偵察科長,出色地完成偵察任務,劉伯承稱讚他“功不少”。

王直:少將,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他素有“將軍畫家”的美稱,他指揮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王奇才:少將,原河北京省區副政委。

王 勝:少將,原中央軍委裝甲兵學院副院長。

王香雄:少將,原濟南軍區空軍副司令。

王集成:少將,原鐵道兵副政委;1935年1月,擔任紅四軍六團政委的王集楊率部不費一槍一彈智取尊義城。

邱子明:少將,原鐵道兵副政委。

邱國光:少將,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張力雄:少將,原福州軍區顧問。

雷 欽:少將,原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政委。

李質忠:原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吳振英:原第三機械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

鄧啟修:原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

闕森華: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王榮光:大校,原江蘇省軍區副政委。

王培臣:大校,原膠東半島國防工程指揮部參謀長。

劉衛民:大校,原河北省刑台軍分區政委。

劉 漢:原瀋陽軍區葫蘆島海軍基地司令部政委。

劉始明:大校,原國務院國防並辦秘書長。

劉屏山:原中國冶金工業部中南金屬一級站書記。

林 茂:大校,原瀋陽軍區旅大警備區後勤部政委。

林金亮:上校,原濟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他是白求恩大夫的親密戰友,當時擔任晉察翼後方醫院的院長,享有“華北第一刀”的稱號。

鬍子昆:原中國民航局訓練處處長。

黃立功:大校,原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

黃思梅:大校,原瀋陽軍區後勤部顧問。

游玉山:大校,原福建省永安軍分區司令員。

闕龍勝:大校,原南海艦隊司令部副參謀長。

特色產業

才溪鎮臍橙 才溪鎮臍橙

才溪鎮是遠近聞名的“勞務輸出大鎮”,當地黨委、政府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結合省農業廳在全省推廣名優特品種——“紐賀爾”臍橙這一契機,通過縣農業局經作站引進江西贛州柑橘研究所的品種,在大貴村試種首批600株臍橙。剛開始農民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1995年,該鎮領導到漳州考察農業生產回來後感觸很深,決心要下大力氣將本地的臍橙種植做強做大。

很快,鎮裡專門成立了“大坪果場指揮部”,在溪北村大坪的山地上推開了一個將近500畝的空地用於發展臍橙種植,並採取由鎮裡補助一半苗木錢的方式,將其中400畝的土地劃分給溪北村的農戶種植。剩下的100畝土地,則由鎮農技站作為示範片來種植。可是,在推廣臍橙種植的過程中又發現一個新問題:單靠農戶零星種植,專業化水平不高,根本發揮不了什麼大效益!只有引進大客商投資,形成示範效應,進行產業化經營,才能更好地帶動民眾致富。於是,在市、縣有關部門的牽線搭橋下,澳門客商許榮華決定到才溪投資180萬元建立700畝臍橙基地,果場在1999年始產,2002年進入豐產期。當地許多農民都暗暗給許榮華算了一筆經濟賬:700畝臍橙的產值就是幾百萬元,收入多么可觀啊!農民們的思路頓時活起來了。為此,鎮裡適時地組織14個村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到江西贛州參觀全國最大的臍橙基地。看到贛州臍橙產業紅火發展,全鎮開發果業的熱情高漲起來了。為了科學、長遠地規劃臍橙產業,鎮裡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適時提出了“建設萬畝臍橙基地”的發展計畫,並重點規劃三個千畝示範片。很快,到1999年底,全鎮就有385戶農民種植臍橙。

才溪臍橙能以優良的品質“獨樹一幟”,得益於該鎮一直以來大力推廣有機肥、實行“以蟎治蟎”的科學新技術等無公害規範化種植。果農們從果樹最基本的日常管理做起,認真抓好病蟲害的防治,以確保才溪臍橙的無公害化。鎮裡還積極鼓勵栽培技術的創新,每年擠出資金用於無公害化技術培訓、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和農產品檢測等工作,並與工商、農業、衛生等部門聯繫,對農資市場進行清理整頓,規範經營行為,禁止“三高”農藥進入市場,從而為無公害臍橙生產提供源頭保證。“才溪臍橙”在2003年10月通過註冊,同年12月獲得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產品認證;2005年12月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名特優農產品,果品經國家中柑所檢測屬優質農產品。

為解決臍橙種植戶的後顧之憂,鎮裡專門抽調幹部成立臍橙銷售小分隊,採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推銷“才溪臍橙”,使得臍橙遠銷廣東中山、珠海、廣州和本省廈門、福州、石獅等地。產品市場銷售看好,讓農民們感受到發展臍橙的好處,也給該鎮臍橙產業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全鎮臍橙種植面積已達到8350畝,共有臍橙種植農戶415戶,千畝示範基地1個,百畝示範場12個,50畝示範點25個,僅2007年總產量就達1700噸,產值達550萬元。

文化建設

才溪鎮 才溪鎮

著名革命老區福建龍巖上杭縣才溪鎮黨委政府籌集200萬元資金,強化全鎮文化建設。該鎮宣傳文化中心即影劇院,前面大樓原屬私人建的,為加強集鎮文化建設,鎮財撥款100萬元將四層大樓收歸鎮政府宣傳文化中心所有;同時,對影劇院劇場進行擴建改造,重新裝飾維修。該鎮的燈光籃球場,在市體委支持下,重新裝飾維修;鎮文化站三層大樓進行裝飾,充實文體器材,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增加農民圖書室圖書及報紙雜誌科技書籍的儲藏量。要求各行政村建立農民圖書室,並已配備一名專職文化協管員,每月給予定補,負責村文化工作。

才溪船燈歷史悠久,曾經作為一種宣傳鼓勵青壯年參加紅軍的很好宣傳工具,是才溪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節目。為搶救歷史文化遺產,才溪鎮財撥出2萬元重新製作舞台船燈,並請老藝人傳授。為配合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該鎮用船燈、山歌等文藝節目深入各地宣傳十七大。

新農村

才溪鎮 才溪鎮

一是健全機構,加強領導。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人大主席、鎮長任副組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抽調5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同時,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組,各試點村相應成立了工作機構。

二是廣泛宣傳,統一認識。及時召開了由鎮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書記、主任,鎮直(辦)單位負責人參加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各包村幹部進村入戶進行宣傳,分發宣傳材料5000餘份,張貼標語100多條,懸掛橫幅50多幅,在全社會形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三是摸清底子,有的放矢。各包村工作隊深入村、戶,對試點村的人口、勞動力狀況、掌握二、三產業勞動技能人數以及基礎設施、農民收入等情部進行詳細調查,分發200多份入戶調查表,同時對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匯總。9個試點村的情況已基本摸清,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此外,還請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幫助編制村級規劃,初步規劃已編制完成。

四是以點帶面,典型引路。推薦溪西村為省示範村,下才村為省整治村,試點村也分別確定一個自然村或村居住片區作為試點小區。為進一步激發村級幹部、民眾的積極性,對試點村、試點小區實行動態管理。根據“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理事會推進”的原則,各試點村的自然村落和居住片區都成立了由戶主會議選舉產生的理事會。

2007年,才溪鎮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確定溪西、下才等9個村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其中溪西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本年,該鎮以集鎮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點,開展“愛才溪、美家園”和“家園清潔行動”等活動,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在全縣率先建立垃圾焚燒池,集鎮和周圍村新建垃圾池23座、添置垃圾桶500多個,成立鎮村環衛組織,專人清掃、收集垃圾;推廣生態養殖,建沼氣池98座,改圈、改廁280多戶,溪西、下才等村建水沖式公廁3座;鋪築自然村水泥路13條36公里,新增主要路段照明路燈50多盞,下才村結合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改建工程,做好新館周邊環境整治和綠化、淨化工作。

本年,該鎮在新農村建設中重點發展鎮、村經濟,增加民眾收入。繼續打好“建築之鄉”品牌,實現年建築業收入19億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施“一村一品”工程,建立溪北、嶺和等村為主的千畝木齊  橙基地,榮石等村為主的毛竹豐產基地,溪西、下王等村為主的瘦肉型生豬養殖基地,全鎮年產木齊  橙1500噸,竹林面積發展到2萬畝,生豬存欄百頭以上15戶,千頭以上2戶,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983元,比增8.9%。

本年,該鎮投資200多萬元,實施文化陣地建設,改造文化中心大樓,建立村民法制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和燈光球場,每個村設有文化室,配備文化管理員,溪北、下才、才溪等村分別建立“農民之家”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